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60|回复: 0

[慧净法师] 第十八愿之“口称”胜“心念”,彰易行道之极致;鹦鹉、小孩、愚人等皆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0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第六点 显第十八愿之“口称”胜“心念”,彰易行道之极致;鹦鹉、小孩、愚人等皆能
    下品下生经文谈到念佛的“念”,有五个地方、六个“念”,前面三个地方三个“念”是讲意业——心中忆念、思维;后面两个地方、三个“念”是讲口业——用嘴巴称念。
    下品下生的罪人临命终时,地狱之火已经燃烧到面前了,他的心中只有慌乱和恐惧。这个时候,要他回头去行善积德,去学佛修行,拜忏、诵经、打坐……这些在时间上已经不容许了。同时,以他的心境来讲,也不可能静下心来好好地思维阿弥陀佛救度的慈悲功德(也就是救度的内容),也不可能以悠闲的心来忆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只能像什么呢?在危急的时候,呼爹喊娘地喊出“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随着这个声音,当下每一念每一念都在消除他的生死之罪,当下莲花现前,当下往生极乐。
    一开始善知识要他心中思维、忆念弥陀的功德名号,可是他心中慌乱,无法忆念,善知识立刻改一个方法,要他张开嘴巴称名念佛,结果在他念念称名当中,地狱之火灭了,阎罗王派来的鬼卒离开了,阿弥陀佛的莲花出现了,他当下就往生极乐世界了,这岂不是显示“心念难于口称,口称胜过心念”!净土宗“易行道”这种“易”的特色,从下品下生的经文中彻底地展现了出来。
    八万四千法门当中,方法最容易、功德又是最殊胜的,就是称名念佛。称名念佛胜过心念的念佛,因为心念的念佛不普遍,而口称念佛能够普遍;心念的念佛,于临终的慌乱和恐惧中难以提起,而口称的念佛却能让他声声消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如果念佛的“念”是指心中思维或者观想的话,此刻他心中只有慌乱、恐惧、痛苦,怎么有办法在心中思维、忆念佛的功德或佛的境界、佛的相好呢?他念不来啊!如果要求思维或观想才能往生,那这个下品下生的人能往生吗?一定不能往生;可是如果让他只要口中喊出这句弥陀名号,那他就做得到了,这岂不是显示净土宗称名念佛的容易与殊胜吗!
    称名念佛,即使是鹦鹉也会念,它会跟着人的声音而念佛,念习惯了,死的时候也能够往生极乐世界。那如果要这只鹦鹉去思维阿弥陀佛的名号或者功德,它能吗?不能。
    再者,一个牙牙学语的孩童,我们教他念阿弥陀佛,他也会跟念。世事无常,如果这个小孩在某种因缘下即将去世,我们为他念阿弥陀佛,他也跟着我们念阿弥陀佛,或者耳朵听阿弥陀佛,当下这个小孩也能够往生。如果要这个小孩用心去思维这句名号,或者观想佛的境界,那这个小孩做得到吗?做不到啊!
    小孩做不到,大人应该做得到吧?也可能做不到。就像有的老人家,没有文化、不识字,脑筋也钝了,让这个根机很低下、很钝的人用心去思维阿弥陀佛的威神功德,思维阿弥陀佛的相好庄严,或者用心去思维阿弥陀佛的名号,他做得来吗?他做不来啊,可是如果跟他说“你只要张开嘴巴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样就是念佛了”,这样他就做得到。
    当然,我们念佛,不是说只可以用嘴巴念、心中不能念,不是的!是因为那个人是下品下生的根机,而且已经临命终了;如果是我们,平常可以口念,口念累了就可以改为心中默念。
    念佛有四种:大声念、小声念、金刚念、默念。大声念就像刚刚我们念的那样,声音很大,外面都听得到;小声念是小小声音,我们佛堂听得到,外面听不到;金刚念就是嘴巴动,但没有声音,自己知道、别人也看得到,但是听不到声音;默念就是没有动嘴巴,只在心中无声地念。
    在这四种念佛当中,以金刚念最为轻松、不费力,也最能绵密,如细水长流。但是法无定法,在这里共修的时候,大家都虔诚、恭敬、尽情地出声念佛;有的人大声念累了,可以转为小声念,甚至喉咙沙哑了,就可以改为金刚念。早上起来静坐念佛的时候,只要心中默念就好,也不用张开嘴巴;躺着准备休息时,也是心中默念就好,轻松地念,自然地就这样睡着了。
    所谓忆佛念佛,是口称、默念都不离弥陀名号、弥陀救度。
    但这当中,以称名为主。像鹦鹉不知其义,幼儿不知其义,愚钝者不知其义,临终者不知其义,但只出声念佛,即能消灾、增福、延寿、往生,这全凭口称,若心念则无此方便。
    所以,法无定法,不能执定某一个样式,只是说比较来讲,金刚念较能二六时中从早到晚、从晚到早,绵绵密密,细水长流,不妨碍人家,自己也不会累。


——摘自慧净上人《无条件的救度

《观经》下品下生的经文:

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
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
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
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
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
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8 22: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