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68|回复: 0

[般舟三昧] 常善法师开示—16小时法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15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16小时法则
                              64我0.jpg
    以前我讲过一个“3小时法则”,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16小时法则”。对在家人而言是“3小时法则”,对出家人和你们这些常随众而言是“16小时法则”。你可以怎么理解去理解这“16小时法则”?
那么我先来说,我说什么呢?真正的,我们就讲,借用兵法上的字来讲——“作战能力”。你们真正的作战能力来自于你的一呼一吸,一声佛号,一步、一呼、一吸、一声佛号的简单的、认真的、一丝不苟、不折不扣的相续。尤其是你给我腰部动作做对了。腰部动作看不见,摸不着。送你四个字——“端心正念”。你走下来,你问问自己,反观内照,你的腰端心正念了没有?你现在坐在这儿,端心正念了没有?
演L师,你的问题的根源也就在这儿。演L师来到这个僧团以后,开始的时候,是最能念佛的一个,最无言无语的一个,最精进的一个,最不折不扣的一个,踏到满身流汗,毫无怨言,毫无止尽,每天就是没有话,只有念佛。但是到后来,就越来越懈怠了,越来越闲话了,越来越生退心了,越来越没正形了。
端心正念,你的腰端了没有,心正了没有?如果你腰端了,心正了,你不会困,不会累。在行法中间,这是关键之关键之所在。就看你的心力强不强,相续的时间长不长,认真不认真,细致不细致,坚持不坚持,坚守不坚守。就是一点,这点有了,我告诉你,我就讲啊,你就具有了最基本的作战能力。或者借助于生物学的一个概念讲,你这个细胞就是一个圆满的,可以增长的细胞,可以裂变的一个细胞。一个可以变两个,两个可以变四个,四个可以变八个,这样逐渐裂变过去,这个有裂变、能裂变的细胞才是有活力的细胞。
那么你们怎么样能具足这样裂变的能力呢?关键在你的腰端不端?正不正?提得起来不?放下来能共振不?踏下去是一点,重心在这一点上,声音在这一点上,呼吸在这一点上,这个点上能共振吗?能共振了,你就是在念佛,你就是在做功德;不共振,你就是在混日子,你就是在残害自己,你就在沼泽地里。
你看看,你们多少人踏不上节奏?节奏踏不上,你在一个什么样的能量场当中,你想想看。你跟大众的能量场和合吗?不和合。你跟宇宙的能量场合和吗?不和合。你跟自个的能量场和合吗?也不和合。因为什么?你只有跟宇宙能量场,大众能量场和合的时候,你心才能真正安定。如果你跟大众弄不到一起,你不要提闭关的事,不要提相续的事,不要提定的事,跟你都没有门,跟你都没有缘。所以就讲,跟随节奏很关键。
那么,我一再讲,最核心的一点——踏,踏在点上。重心在这一点上,声音在这一点上,呼吸在这一点上,“阿-弥-陀-佛”。同时不能作意太重,作意太重,你绝难持久;就是能持久,也是拼尽老本,必然要生退心。你们记得演S师吧,记得吧?每一步都在踏,每一步都在喊,他的嗓门比师父用喇叭的嗓门都高。他可以一口气喊11个小时,12个小时。12个小时之后人不见了。那是兵败如山倒啊!说退就退,果断撤退。他那个作意太重,不能持久。是不是啊?然后,本来演S师是非常有勇猛力、精进力的一个人,非常有耐心的一个人。最后怎么样?人就不见了。后来我联系他,我说,你受戒去吧。戒也不受,回僧团也不回。这就是什么呢?最勇猛精进,过分的作意导致。
所以,针对你们这个过分作意的问题,提出一个“适度作意”的法则,叫“具足活力”。踏下去,“阿-弥-陀-佛”,不是充满活力,“阿!弥!陀!佛!”,这不是(要)充满活力,(是要)具足活力,具足基本的活力就可以了。具足活力,不是充满活力。你这样,你看这怎么会累呢?“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举重若轻啊,游刃有余啊,自然而然啊,分分秒秒都在享受啊,都在受用啊,有什么难的呢?不让你这样做,不舒服啊。这经络多通畅,那个腰是端心正念,腰是端的、直的、正的。腰是整个身体的连接线啊。“阿-弥-陀-佛,阿-”。
那么,就是要这个东西,要不断地相续,不断地相续。你们知道真正你的功德力在哪儿吗?你能不能把这一步一步相续,不间断,绵绵密密,密密麻麻,不夹杂,明白了没有?别一会儿你就“阿,弥”“阿弥”,你这叫夹杂,懂不懂?你这中间啊,无缝连接,无缝连接、对接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像脚步走累了,也可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脚步放松一下,也是可以。再者说,再退一步来讲,“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也可以,都可以。或者是“阿、阿、阿、阿”,就一个明的一个暗的也可以啊,等等。
就是我说的“放而不逸,懈而不怠”,你得控制这个界限啊。眼睛该闭还是该合啊?放而不逸,懈而不怠啊,你有了这个,你能把这个状态……“放而不逸,懈而不怠”,能持续不断地下去,持续多久呢?16个小时。你能持续满16个小时,我保证你24小时不会困倦,没有昏沉。16个小时相续不断地用功,它的惯性一定能拖过8个小时。这就是“16个小时法则”。那么,当你具足这16个小时功德力的时候,就具足了一日一夜的功德力。你知道吧?为什么《阿弥陀经》《无量寿经》里边讲,“若一日一夜,二日二夜,三日三夜,四日四夜,五日五夜,六日六夜,七日七夜,执持名号,系心不乱,此人必定往生极乐世界”。
就是告诉你,你的基本用功的单元是什么?一日一夜,懂了没有?也就是说,你这个佛号一声不算本事,一万声,十万声也不是本事,也不是功德力。真正的功德力,24小时。24小时的相续,取决于你16个小时的相续能力有没有。你有16小时的相续能力,就有24小时的相续能力;你有24小时的相续能力,就能演变到48小时;你有48小时,就能演变到96小时。你逐个往上去做,就做到位了,明白了吧?直至能做到,自然做到90日夜如弹指间,没有休息,没有疑惑如毛发许,这就是我跟你讲的次第。你90日夜如果能如弹指间,没有疑惑如毛发许,没有世间思想如毛发许,一定能做到。你做到90日夜的相续不断,必定能够证得般舟三昧。
很简单,没有任何含糊,功夫是自己做出来的,是一步一个脚印踏出来的,是一声一声阿弥陀佛喊出来的,偷不得半点虚假,知道吧?你中间夹杂,你是骗菩萨,坑自己。心要端、要正、要认真、要真诚、要细致、要恭敬、要相续不断、要严之又严——严格、严密、严谨、严守。你得有这个能力,培养了这个能力才行。然后呢,你的心法上具足了,从此再不疑惑,不想别的东西,不搞插曲,不绕弯子,懂了没?不搞插曲,不绕弯子。功德从哪儿来?就从这一日一夜,一小时一小时、一声接一声、一步接一步的相续过程当中来完成。身体一定要提起来,踏下去一定要形成共振的力量。很多人踏下去没有共振的力量,“阿弥陀佛”,这个功德力不足三分之一,甚至不足五分之一。要踏下去,“阿、弥、”。踏下去要共振,不要管咳嗽,让它咳,随顺咳嗽的节奏,心不要烦躁,咳嗽关就过了。老是控制它,过不了关,心里会烦躁。不就是咳个嗽,它咳它的,又有什么关系?没有关系。至诚接受。咳嗽影响不到你更多的东西,只要你接受它,就没有关系了。
那么好,接着讲,就是说,你要具足这16个小时,然后你就训练自己一个脚步一个脚印干吧。哎呀!我跟你说,最近大家处于疲惫期,有的也搞了一年多了,有的搞了两年多了,似乎也没得到什么消息,然后满眼都是乱象。这个呢,没有办法。因为什么呢?这也是你们的机缘,知道吧?是机缘逼着你,逼着你干啥?去除分别心。按道理来讲,我们这个僧团确实应该,比如说,十个人一个精密的组织,五十个人一个精密的组织,一百人是一个精密的组织,再发展到两百人,再发展到三百人。应该是这样一个线路,这个组织才比较严谨,比较严密。但遗憾的是,我们一下子搞到一百多人、两百多人。那么当这个规模上了两百人左右,当上这个规模的时候,这也是佛菩萨交给我们的课题。
因为纷乱的环境,这个乱糟糟的环境,各自不同的看法,各自不同的做法,各自之间相互碰撞,这就是一个对境。这个对境能训练你什么?训练你不要有分别心,训练你至诚接受。因为什么呢?两百人的团队当中,不说两百人,一百人的团队中,一定什么人都有。你受用什么,就有什么。明白了没有?这就给你表一个法——你受用什么就有什么。“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对不对?如果你认为这个僧团好,你会怎么说啊?你会把这个僧团说得比花儿都好;如果你认为这个僧团不好,你把这个僧团形容得连狗屎都不如。会不会这样?对吧?说起来,都是振振有词,都是言之确凿,振振有词,丰富、具体、生动,是不是啊?那就看你受用什么。“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啊!你受用正能量,那你就了不起,就能不断地创造和出现奇迹;你受用负能量,就会不断地在沼泽地里挣扎,直至把自己淹没,当逃兵,就是这样。
还有,尤其是现在阶段,负面能量充分具足,非常充分。你看你受用,看你“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看你心怎么选怎么造。最终来讲,僧团管理可能会经过一个混乱期。混乱期过了之后,留下来的都是能够经历这个环境变量考验的、没有分别心的、具足至诚接受心的、只管受用的这样一些人。这些人都是金刚种子。或者是,这个金刚种子和那个泥土的种子掺杂各半。那泥土的种子逐渐逐渐转换淘汰出去,自己跑掉,金刚种子逐渐逐渐留下来。它就是这样一个必然的过程,在现在阶段必然面临这样一个阶段。
说一千,道一万,最终取决于你相续不断,认真。就是说,你这一步具足真诚吗?具足认真吗?具足严格、严密、严谨、微细这种微细的要求吗?具足这种持久的相续不断的充满信心的要求吗?其实我告诉你,你不要管后边,只管每一步每一步这样去做。我就发现,最近我越来越发现,你打坐,你打坐的时候,要求自己严。身体动了,再要求严;身体又动了,再要求严;身体还动,再要求严,只管要求严下去。你严不了三趟四趟,你就一直能坐下去。可是你的意志一懈怠呢,就是这么在这三岔路口。就这么三下四下,如果你能严下去,基本上就能严下来。你啊,想打弯都难。必须有意打个弯,才能有打弯的机会,要不你一直是直的。想打弯是你的贪心。知道吧?想打弯是你的贪心。你坐习惯了,最后你发现,躺下的时候,腰是断的,腰是不舒服的。



补充内容 (2015-9-15 22:27):
总而言之,今天我就讲这个,核心竞争力。这个地方你们要搞清楚,有这个16小时法则之后,你的修行才能渐入佳境。16个小时精进,你如果能坚持这个原则,你不会传闲话,没时间传闲话;不会去看是非,没时间看是非。必须摄心,必须都摄六根,必须摄自己的心,凝神摄心。凝够了神,摄够了心,你才能够把这16小时圆满地完成下来。



然后,要特别注意,把这个质量保证。这个质量有两个地方:一个是你的腰,你问自己够端心正念吗,够端没有,够正没有?第二,你问自己,踏的这个点准不准?重心落的这个点准不准?呼吸跟这个点对应得准不准?声音跟这个点,跟这个节点,跟得准不准?我说给你们做一个试验。你们就把脚底下这个点当成是一个莲花,踩莲花,“阿弥”,因为,这个演Z师说了一句话,她说,你把“阿弥陀佛”每个字踩到你脚底下去。这个话说得有点不恭敬,说把阿弥陀佛踩到脚底下去,但阿弥陀佛不会介意,是不是啊?那么我们又说,你把莲花踩到脚底下去,你踩到后来,满世界到处都是莲花,你觉得脚就真的会有在莲花上的受用。每走一步,每去一处,都是莲花。所以这个基本功要训练具足。









这个基本功具足了以后,你就具足了脱离轮回的根本力量。轮回堕落是什么?堕,往下,不是往上,对不对?所以你一定要把身体提起来。“阿”,就很简单。腹部一收,脚一踮,头往上一领,这就提起来了。落下去,是不是啊?“阿”,落下自然放下。放下瞬间地面的时候,有一个轻微的爆发力。慢中带快,轻中带重,重中带轻。就简单来讲,就这么,就是提起来放下,提起来放下,就这么个东西。你这个东西,你不提起来,你这个堕落的力量就……因为你看,提起来,你的生命就具足活力,具不具足活力啊?你不提起来,就没有活力。知道吧?这个画能打着吧?投影仪啊?打着了啊。这个“提起来不提起来”非常关键。打死你都要提起来。记住了没有?不要到半夜昏沉的时候就不提,越不提,你越昏沉。









你看啊,你每一步提起来放下,有没有消融昏沉啊?这昏沉能不能长大啊?长不大了。明白了没有?毒草刚一露头,你“嗞”就给拔掉了。它一露头,你“嗞”拔掉了。你要不这样,那就长成树,乱七八糟,你拿个斧头砍都砍不动,知道了吧?昏沉那个负面的能量,只有负能量聚,才能形成你的障碍。明白了没有?这个负能量不能聚,你说你厉害不厉害?厉害!给自己鼓个掌。所以你要把这一点搞搞清楚,做清楚、做明白,每一步都认真,把那个昏沉的力量就给消融掉了。昏沉根本形(成)不了气候。知道吧?









还有一样啊,平常一样,只要平常你端心正念,提起正念,那个歪风邪气,那些妄想根本进不了你的身,进不了你的心,知道吧?就不会受负面能量的影响。否则的话,你就被它影响,被它拐跑了。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个当体呼吸,当下,这个呼吸的当下,就已经把你那个负面能量给消融掉一大块。那么剩下的就是我们有些人讲的,怎么念都不困,怎么念都不累,念得无聊,念得寂寞。不困不累啊,是不是啊?无聊啊,是这样一个意思。







所以讲,我就给你讲,是这个什么呢?要把这一呼一吸这个动作做好。一定要提起来,一定要对上节奏,跟上节奏。因为你要跟节奏故,你不敢有妄想,不敢分心,这就都摄了六根,所以跟节奏。因为跟节奏故,你才能入法界流,才能在共振处得到妙用,得到加持。知道吧?









灌顶,手要共振,这灌顶力量才有。这手不灌顶不共振,在这儿,这没有用。知道吧?那天有个小孩,我给他灌个顶,那小孩在那儿,“嗒嗒嗒……”(身体振动)。他说,哎呀,这头怎么“嗒嗒嗒……”,他觉得他共振了嘛,小孩子童言无忌嘛。要共振才能产生力量,共振才能找到妙处。知道吗?你看,一共振,身上就舒服了,什么不舒服的感觉都没有了。这是为什么?你看,一共振,这个共振,共振的核心要领——声音要共振出来。知道吧?你们看我带着你们念,念着,我突然间就“阿-弥-陀-佛”。今天你们看到没有?那个音乐家,那个人他在那儿“阿-弥-陀-佛”。他就情不自禁了。是吧?他情不自禁啊。所以一定要共振,共振产生震撼的力量。那么你要把共振落到脚下,落到当下,落到呼吸之间。好不好啊?这才是真正的奥妙所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9 00: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