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95|回复: 3

[善导思想传承] 释题及次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19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释题及次第2015-08-19 释净宗 灵瑞之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净土宗略要文》收录在《大正藏》第八十三册。

**

**先解释标题:

**

**所谓“净土”,即是诸佛所住清净的国土。我们所处的地方,乃是染污的娑婆世界,称为“秽土”;净土乃是诸佛菩萨清净所居、净业所感。这里的“净土”,特别指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净土宗所讲的净土,不是他方诸佛世界,乃是特指西方极乐世界。

**

**宗,能成为一宗,必须有它的祖师传承,有正依经典,有它的教判体系,有特殊不共的行法。这在《略要文》中都有明确的交代。下面会说明。

**

**净土宗念佛法门,就是称念“西方极乐世界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以及修行种种佛教善法、回向,乘阿弥陀佛誓愿力,往生极乐世界成佛的法门。

**

**净土宗是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是最普及、最容易、最殊胜的法门。可能还要加一点:也最容易被混淆的法门。

**

**“略要文”,“略”是简略,“要”是精要,“文”是经文、章句。为什么称作“略要文”呢?因为有关净土的经典、论著、解释浩瀚无边,非常广博。这样繁杂的论疏,一方面说明这个法门的博大精深,但另一方面,也给我们修学带来了不便。

**

**第一点,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智慧,能够把所有关于净土的教典一一研究,甚至阅读一遍都不可能,太多了。

**

**第二点,即使你有机会阅读一部、两部、三部、四部、五部,可是,很难依我们的智慧找到它的要点和宗旨。往往有的人读完一篇文章,你问他:“这篇文章讲什么?”“不知道”,如果文章长一点,就更不知道,因为智慧太短浅,不能把要义、宗旨抓出来。

**

**中国有一句话,“万变不离其宗”,一部经的文字再多,它有一个宗旨,这个宗旨是不变的,其他所有的文字,都是围绕这个宗旨而展开的。就像一棵大树,根本的地方是它的宗旨,虽然有很多枝、叶、花、果,但是,得其根本,就全部得到了,不然就会挂一漏万。

**

**很多人修学就是挂一漏万,在那里寻章摘句,迷失了宗旨,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何况,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做不同的解说,甚至彼此产生矛盾。

**

**像这样广博的经论,如何去把握要点呢?祖师就从众多的经文、章句当中抽取最精要的部分,集在一起,称为“略要文”。这样,我们手上拿的也就是薄薄的四页纸,在《大正藏》当中就两页,很简短,能够读完。同时,意义非常突出、鲜明,使得我们一眼就能把握住要点,所以叫“略要文”。这样的话,我们修学起来就非常方便。

**

**《净土宗略要文》总共选了十七条文,那真是万里挑一了,那么多的经文法语,只选了十七条,可见得这十七条文是多么的重要。

**

**上面说到,一宗的建立必须有它的正依经典、祖师传承、教判体系等,这十七条文所引用道绰、善导、法照三位祖师就是净土宗的传承祖师,特别是善导大师是净土宗开宗祖师;所引用《佛说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就是净土宗的正依经典;第一“圣净分判文”、第二“出世本意文”是净土宗的教判;第三、第四文是净土宗的行判。由此,净土一宗,卓然建立。也可知,这十七条文是真正名符其实的“净土宗略要文”,要言不烦地把净土一宗的教理、行法、利益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

**这十七条文,从第一条到第十七条,有一定的次第,我先把这十七条文大略说一下。

**

**欲学净土门,首先要知道圣道与净土二门的区别,才能择门而入,所以“圣净分判文”放在第一。

**

**佛虽说了圣净二门,并非等量齐观,本意唯在净土一门,所以接下来“出世本意文”放在第二。

**

**这前面二条文是净土门的教判,目的在于劝导我们“舍圣归净”。

**

**既归净土门,必须知道净土门的行法,所以教判下来是行判,第三“正杂二行文”、第四“正杂得失文”,目的在于劝导我们“舍杂归正”。

**

**上面四条文是祖师所判,那么佛经的依据又怎么样呢?接下来第五到十四共十条文,就是举出我们净土宗正依三部经的依据。

**

**其中第五条文是引用善导大师的解释,总的说明三部经一致的宗旨,所谓“净土三部经,唯说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

**第六、七、八三条文引用《无量寿经》及善导大师的解释,说明《无量寿经》的宗旨——“唯说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

**九、十、十一,三文引用《阿弥陀经》及善导大师的解释,说明《阿弥陀经》的宗旨,也是“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

**十二、十三、十四,三条文引用《观经》及善导大师的解释,说明《观经》的宗旨,同样在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

**可以看得出来,第五文为总,从第六到第十四条文是对第五条文的展开说明,而且次序上也是同第五条文中先《无量寿经》、后《阿弥陀经》、最后《观经》;至于三部经之内,每一条文则是依照它们在原经中的先后次序。

**

**上面已经详尽说明了净土一宗的教理,下面是指导我们怎样去落实到行持当中。

**

**其中第十五“具足三心文”,引用善导大师对《观经》三心的解释,侧重在安心一面。第十七“净业时节文”,也是善导大师的,说明起行,贯彻一生。

**

**中间第十六,引用法照大师对弥陀本愿解释的偈语,有承上启下的意思,承上“三心”说“回心”,“多念佛”启下;一辈子专修念佛作为净业修行的时节,同时也是对上来各文的总结,再一次的点示出弥陀本愿。

**

**《阿弥陀经》,从祖师传承来说,选择了三位,道绰大师一文,法照大师一文,善导大师独占十五文,解释净土三部经毫无例外地全引善导大师,专依善导大师的思想真是再明显不过了。(待续)

**

**

**(摘自释净宗讲述《唯说念佛·序讲》)



**净宗法师 微信公众号:jingzong18

**弘 愿 寺 微信公众号:hongyuansi18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请点击每篇文章标题下的小字“灵瑞之声”,或者长按左上的二维码图标并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加关注,收到信息以后回复8,就可以免费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每天都会向您推送文章。南无阿弥陀佛!

灵瑞寺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莲花镇灵瑞寺
客堂电话:0731-88267265  15111166481   
Q Q2064563864


发表于 2015-8-20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9-30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10-1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4 01: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