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jkdfan

请教各位师兄大轮金刚陀罗尼仪轨的修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7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威灵仙 发表于 2015-8-17 21:12
我觉得此处你反该怀疑是否文本不准确。
大轮咒虽算不得长咒,七昼夜十万遍也太为难人。
就算体力撑得 ...

另一方面来说的话,应该是要用其他持诵方法,如《准提心要》中所介绍的瑜伽持或出入息持。一念间应该就能持诵很多遍。
发表于 2015-8-18 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jkdfan 发表于 2015-8-17 21:57
持诵压力不大的话很难有感应

师兄说的21遍就算灌顶从唐朝就有,是怎么回事?

事见李无谄所译《不空罥索陀罗尼经》,其中“金刚棒印咒”一节,惠果门下青龙六杰之一的惠日,加注了一大段解说,末云:“然此罥索咒更大有方法,翻广如大咒藏所说。其有人未曾经和尚闍梨入大缦茶罗坛场者,觅取大轮金刚咒诵二十一遍,即当入坛,然后作诸咒法,悉得成就也。”

惠日是正宗唐密传承,犹然如此,所以我判定这种看待大轮咒的态度,不但唐朝已然,并且应该是印度带来的。

证据还有与玄奘同代的日照译师,所译《咒三首》,第一首便是大轮咒,也只说明:“诵此陀罗尼三七遍即当入一切漫荼罗,所作皆成。”未详言须另作传灌。

又在《毘卢遮那三种悉地》中,提到求下悉地者,若贫穷无力广置供养,得以诵大轮金刚咒三七遍,并配合观想来结坛供养。试想,既无力办供,那《大轮金刚总持陀罗尼经》里的七日结坛烧施肯定做不到。所以说这种貌似与本经要求相左的偷懒做法,在印度已然如此,应非中国人才有的误会。

点评

补充一点,师兄的资料更进一步证明这个法一直是有的,从印度就开始有了。我想,这个法的出现,可能是佛教晚期吸收婆罗门的很多咒语后,依照佛教无法不可传的传统,特别改良设置的这个法。而一般情况,依然依照婆罗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8-18 02:21
这几处讲的都是“入坛场”、“入曼荼罗”,三种悉地里面讲的也是免设事坛场的方法,而且只能得下悉地。我整理的以大轮金刚陀罗尼免设坛场的方法就来源于三种悉地,其它经中也没有讲具体设坛场的观想法等。设坛场与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8-18 02:12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威灵仙 发表于 2015-8-18 01:38
事见李无谄所译《不空罥索陀罗尼经》,其中“金刚棒印咒”一节,惠果门下青龙六杰之一的惠日,加注了一大 ...

这几处讲的都是“入坛场”、“入曼荼罗”,三种悉地里面讲的也是免设事坛场的方法,而且只能得下悉地。我整理的以大轮金刚陀罗尼免设坛场的方法就来源于三种悉地,其它经中也没有讲具体设坛场的观想法等。设坛场与灌顶是两回事,讲到灌顶的,只有《佛说大轮金刚总持陀罗尼经》。

我对免设事坛的理解是,必须先完成自请如来灌顶法,才可能以21遍来免设事坛。理由是有神奇功效的陀罗尼,几乎都有要求先修满十万遍、百万遍乃至三百万遍,然后持诵21遍即可得效。反过来想,如果不需要修那么多遍,只21遍就有效果,门槛也太低了吧,那还不很多人都能轻易修成神通。

“其有人未曾经和尚闍梨入大缦茶罗坛场者,觅取大轮金刚咒诵二十一遍,即当入坛”这一句,我理解的是:有人没有经灌顶,但修行大轮金刚陀罗尼有成,然后以大轮金刚陀罗尼免设事坛。

师兄的资料非常有益!这一自请灌顶修法实在是误传很多,很多还是知名大德。我们更需要更多资料、仔细抉择,才可能真正搞清楚。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威灵仙 发表于 2015-8-18 01:38
事见李无谄所译《不空罥索陀罗尼经》,其中“金刚棒印咒”一节,惠果门下青龙六杰之一的惠日,加注了一大 ...

补充一点,师兄的资料更进一步证明这个法一直是有的,从印度就开始有了。我想,这个法的出现,可能是佛教晚期吸收婆罗门的很多咒语后,依照佛教无法不可传的传统,特别改良设置的这个法。而一般情况,依然依照婆罗门的传统做法,需要灌顶。这种传统做法在藏密发展出了四皈依,在唐密的话也依然保持重视灌顶的传统,但是依然把这个法传到了中国。

这个法貌似历史上没有祖师大德研究过,我想有几个原因:一个是密教的传承一直保持师徒相授,不需要这个法。另一方面,没有机会学习密教的人,在信息不发达的年代,要获取密教经典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如果完全没有一点密教知识,甚至不知道灌顶的作用。此经直到20世纪初才被收入日本大藏经,当然,在房山石经中也有。现在,应该是这一法重新得到发扬的时机了。

补充内容 (2015-8-18 02:23):
可能有人不认同持咒和灌顶是从婆罗门教引入的,这个可以不争论,宗教看法和历史看法不同很正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7 17: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