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7899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3-11-1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15-6-13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瑜伽师地论讲记卷第十一(
续-《●[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一 (9)》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谓于是处不染污转,于诸烦恼得离系故」,这是说修离欲的这个人;现在是《三摩呬多地》,「三摩呬多地」是定,而这个说定的这段文里面,就是很广地、很详细地诃斥这个欲。这个意思也很明白,因为有欲是不能得定的;如果就算是能够修禅定,因为没有断欲的关系,欲能破坏这个定,所以这里面一直说欲的过失,说无欲的功德。「由于是处不染污转」,他没有欲的时候他心清净,远离一切烦恼的染污。因为什么呢?「于诸烦恼得离系故」,他对于很多很多的烦恼都已经解脱了,不被烦恼所系缚了;若有欲的时候他就为烦恼所系,无欲的时候烦恼就不系缚他。没有理由再生贪心,没有贪心,也就没有瞋心,各式各样的烦恼就都解脱了。没有烦恼的时候,心当然是清净的,心当然是安乐。这是「标离系」。
第二科「释不染污」,解释不染污的意思,分两科,第一科「于弃背行心无罣碍」。
巳二、释不染污(分二科) 午一、于弃背行心无罣碍
以于厌等弃背行中正流转时,心无罣碍。
「以于厌等弃背行」,这个修不净观、离欲的这个人,他对于「厌」、对于「恶」、对于「违」、「背」这些弃背欲的修行里面,「正流转时」,正在这样活动的时候,正在这样修不净观的时候。「心无罣碍」,心里面没有欲来障碍他、没有欲的障碍。若是修不净观没有成功的人,而有欲的人,欲能来障碍他的无欲,能障碍他的不净观的。
午二、无功用舍
又复于舍无有功用。
这个不染污;第一个是心里面没有罣碍,第二个是「无功用舍」。就是修不净观的时候,这个欲不来捣乱、打扰他,这是一个不染污的相貌。第二「于舍无有功用」,就是弃舍欲这件事很自然地,不需要特别勉强就能舍掉这个欲,这也是不染污的一个相貌。
丑二、显断别(分二科) 寅一、烦恼离系(分二科)
卯一、明作意(分二科) 辰一、辨相(分二科) 巳一、其心善逝
云何其心善逝?谓住方便究竟作意故。
这是第二科「显断别」。前边这一科是「正观察」,「正观察」说完了,现在第二科「显断别」;显断掉了欲的差别相,这个意思。断差别相分两科,第一科是「烦恼离系」分两科,第一科是「明作意」又分两科,第一科「辨相」又分两科,第一科「其心善逝」。
「云何其心善逝?」说是这个修不净观成功了的人,他的心可以名之为「善逝」。「善逝」怎么讲呢?「谓住方便究竟作意故」,这个七种作意,第六个作意叫「住方便究竟作意」,这个「作意」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欲界的烦恼完全断掉、完全消灭了。这个「观察作意」的时候;这个「了相作意」、「胜解作意」、「远离作意」、「摄乐作意」、「观察作意」;观察作意的时候还没能把所有的欲心都清除了。到了「方便究竟作意」的时候,这个欲心完全没有了。这若是论阶位的时候就是三果圣人了,由初果、二果,到三果圣人了,这个时候就名之为「善逝」,这个「善逝」看《披寻记》上解释。
《披寻记》三七五页:
云何其心善逝等者:上升最极,永不退还,故名善逝。如下〈菩萨地〉说。(陵本三十八卷三页)金刚喻定所摄作意,是名方便究竟作意。住此无间永害一切烦恼品粗重种子,其心于彼究竟解脱,证得毕竟种性清净,于诸烦恼究竟尽中,发起尽智,由因尽故,当来苦果毕竟不生,即于此中起无生智。由是说言其心善逝。义如声闻地说。(陵本三十四卷二十四页)
「上升最极,永不退还,故名善逝」,这个如来的十号,有这一个名字叫「善逝」。那个地方的解释,说佛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他的程度向上进步到最极高的境界的时候,「永不退还」,永久也不会再退回来了,这叫做「善逝」。这个「逝」就是「去」的意思,你去、你到那边去,去得很好,这叫做「善逝」,「去得好」。像我们凡夫那就不行,我们凡夫死掉了,或者到三恶道去固然是不好,就是到人间天上也还不见得一定是好,「去」不见得一定好。但是圣人由凡入了圣位,而不会再退回凡夫的境界,都叫做「善逝」。但是阿罗汉、辟支佛、菩萨还没有给他这个名字;佛的境界,「上升最极,永不退还」,所以如来十号里面有这个「善逝」。现在把这个名字,给这个修不净观成功的人,说「其心善逝」,这样讲法(陵本三十八卷三页)说的这句话。
「金刚喻定所摄作意,是名方便究竟作意」,这样讲,比如说这个四果圣人,得四果的前一剎那就是入了「金刚三昧」,入了金刚三昧那一念相应慧就把所有的爱见烦恼都消灭了,叫做「方便究竟作意」。若是在成佛的前一剎那,金刚三昧断除一切的无明烦恼,而得无上菩提,也可以这么解释。
「住此无间永害一切烦恼品粗重种子,其心于彼究竟解脱,证得毕竟种性清净,于诸烦恼究竟尽中,发起尽智,由因尽故,当来苦果毕竟不生,即于此中起无生智,由是说言其心善逝」,这叫作善逝,这是〈声闻地〉说。现在这里说的是这个修不净观的初果以上的圣人叫做「善逝」,当然不是阿罗汉,也不是佛的境界。
巳二、善修
云何善修?谓善修习余作意故。
这第二科。「谓善修习余作意故」;说是他为什么能够「其心善逝」成就了「方便究竟作意」呢?就是因为「善修习余作意故」;一共有七种作意,其余的就是五种作意。
《披寻记》三七五页:
云何善修等者:此中作意谓了相作意、胜解作意、远离作意、观察作意、摄乐作意。望方便究竟作意,名之为余。即由如是多种作意,善修、善习、善多修习,彼方便究竟作意生。一一差别,〈声闻地〉中广释其相。(陵本三十四卷一页)
「云何善修等者:此中作意谓了相作意、胜解作意、远离作意、观察作意、摄乐作意。望方便究竟作意,名之为余」,就是其余的五种作意。「即由如是多种作意,善修、善习」,开始叫做「修」,继续不断的修就叫做「习」。「善多修习,彼方便究竟作意生」,就成就了,这是这样的意思。这个七种作意后面有详细的解释,这里不要说了。「一一差别,声闻地中广释其相。」
辰二、辨位
当知此说断位,及断方便道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