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37|回复: 8

佛有没有说过 “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1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佛有没有说过 “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如果有,那为什么无量寿经里佛说当信佛经语深,当信作善得福?
发表于 2015-6-1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说了四十九年,说过的经典无数,很多大乘经典可以学习,为什么要单单去盯住这句话呢,况且这句话也不是佛说的,佛是一直赞叹慈悲的,观世音菩萨就是大慈大悲,什么是慈悲?“与乐为慈,拔苦为悲”,看到众生处于痛苦中,要将他救拔出来,让他离苦得乐,这是慈悲,什么叫慈悲多祸害?难道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还是大祸害?师兄还是多去学习佛菩萨的正知正见,少造这些无谓的口业吧!

南无阿弥陀佛!

点评

这两句话不是我发明创造的,是从净空法师那来的,有凭证。 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k4l39sDSbPBZfot7a4_uN70nI4dkRDoDjOhCE9UoWmrWMEvzXbED4OI39HDFyD60XV0CRLso4hnWFAcbsFkDPhZl6JSBicumtlrS8MqzaeC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1 15:28
 楼主| 发表于 2015-6-1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净杰 发表于 2015-6-1 13:04
佛说了四十九年,说过的经典无数,很多大乘经典可以学习,为什么要单单去盯住这句话呢,况且这句话也不是佛 ...

这两句话不是我发明创造的,是从净空法师那来的,有凭证。
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k4l39sDSbPBZfot7a4_uN70nI4dkRDoDjOhCE9UoWmrWMEvzXbED4OI39HDFyD60XV0CRLso4hnWFAcbsFkDPhZl6JSBicumtlrS8MqzaeC

答:对,佛法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但是你要晓得,佛法自始至终所学的是智慧,如果没有智慧,慈悲心就成问题了。所以佛门也有两句话,“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那是什么?没有智慧,感情用事就不行。所以佛家讲慈悲,不讲爱。实际上,慈悲跟爱是一个,在相上讲完全相同,里面不相同。爱里头有感情,感情是迷惑;慈悲,这是爱,它是理智。我们今天讲理性的爱就叫做慈悲。慈悲里头要有感情,那就是世间人讲的爱,这个一定要有分别。
  看到有不符合规矩做事情的,可以提出来。如果这个人能够接受,要劝导他,这是你的慈悲。因为他有时候误犯了过失,我们要能原谅、提醒他,希望他改正。他要不能接受,就不要再提,再提你跟他结冤仇,那就没有意思了。
  如果觉得这个道场犯规的事情太多,以后不要到这儿来,为什么?这个地方是造罪业的地方,到这个地方来会造罪业,我不到这个地方去。道场很多,可以自由选择,何必一定到这儿来?你自己的心善,心地善良,诚心向佛,如理如法的修行,佛菩萨一定会有好地方让你去,这是一定道理的。你要是感觉得找不到地方,在家里念佛也一样。你在家里头把你一家治好,帮你家人服务,帮你的邻居乡党服务,都是做义工,跟在道场修学的功德没有两样。
  所以你发心做义工、修功德,不一定到道场来,哪里都能做。你看在新加坡,许哲修女一生做义工,现在还做义工。她帮助有二十多家很穷苦的病人,为他们服务。她不到道场,她今年一百零四岁。我听说(有人告诉我),有人给她看,她可以活到至少一百二十六岁。心地善良,一点毛病都没有,我看她就掉一颗牙齿,其他什么都看不出来。想一生为人服务,这样就好,自己没有烦恼,这个很重要。如果到这个道场来生烦恼,我就劝你不要来,成就自己德行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道场要如法。这个道场里面一些执事、董事不如法的话,他们自己不肯修行,我到这来干什么?我也不会来。你不要以为这个道场是我,我没有道场的观念,我是哪里有缘哪里去。这个地方要没有缘的话,我绝对不会来。(净空法师·于香港中华万姓先组纪念堂对义工开示 2002/12/23)  问:他说请问要如何把握随顺众生的尺度?比如某事不随顺他人(集体),可能误了他人事情;若随顺,会令自己犯戒,如借用我的名义办理一些事情。
  答:这要有智慧,如果没有智慧,那就是佛门里面所说的,“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你就落到下流、祸害去了,所以要有智慧。跟众生随顺的时候,你从十大愿王里面你就能够体会得到。你看礼敬诸佛决定随顺,对人恭敬一定要随顺,对恶人也要恭敬。赞叹如来就有条件,你看赞叹换成如来,他不叫诸佛。赞叹,一定他是好事、善事,他做得不如法,不能赞叹。所以如来是从性德上讲的,诸佛是从形相上讲的,这就不一样了。由此可知,普贤菩萨教导我们“恒顺众生”,你就晓得恒顺众生是有分寸的,不是无条件的,里面是有条件的,这个东西应当要好好的去学习。最基础的当然还是《弟子规》,如果你能够从弟子规学起,从十善业学起,从《太上感应篇》学起,那个分寸就非常明显。你就知道在不同状况之下,如何灵活的运用,运用到恰到好处。所以这是智慧。
  答:佛法,诸位都知道,古大德告诉我们,什么是佛法?有这样答覆的,“慈悲为本,方便为门”,确实大乘法如是;但是又有祖师大德说,“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这两句话是对立的,意思是什么?慈悲一定要有智慧,你看看菩提心,我写的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慈悲里面一定有真诚、清净、平等、正觉。如果没有上面这个,那个慈悲是感情的,慈悲里面是从烦恼生的慈悲,就有祸害。方便,《华严经》上说得太多,善巧方便,我们现在学习的这一大段经文,“无方大用”,里面有十个中段,中段里头有小段。无方大用就是善巧方便的举例,举这么多例子让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去学习。所以方便,你没有智慧,没有戒定慧的基础,那你方便就成了问题。方便变成什么?方便变成随便,变成忽略了戒律,忽略了规矩。认为什么叫方便?不要持戒是方便,不守规矩是方便,那你怎么会有成就?
  譬如今天我们讲学讲经,我们这个道场是以教学为主。培养学生,佛门里面培养学生,自古以来都是讲小座,讲小座要讲多久?至少五年。五年当中用小座的方法,这是方便,用这个方法训练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训练六波罗蜜一次完成,这个用意多好!如果你要不守规矩,你自己蒐集材料,任意去讲,将来就变成下流,肯定;自古至今我们看得很多,守规矩都成就了。佛门里面讲小座的规矩从哪来的?从阿难尊者来的,阿难尊者结集经藏就是复讲。复讲只准讲老师的,绝对不能加自己一丝毫意思,不可以加的。为什么这样做?这叫守戒。自己虽然有意思,不可以发表,这叫忍辱、这叫禅定,在学这个东西。所以不可以。它里头有很深的用意在里面,奠定你戒定慧三学的根基,奠定你尊师重道,品德的根本。尊师重道从哪来的?就从这里。一丝毫不违背,老师怎么说我怎么说,忘掉的没有关系,能讲几句就讲几句;决不能讲老师没有讲的,你的东西拿去讲,不可以的,叫持戒。
  升座复讲,这也是布施,内财布施,法布施。自古以来传的方式,我们一丝毫不改变,这是持戒、这是忍辱。从持戒、忍辱,底下就是把定慧的基础你就奠定了,你心不散乱,你没有妄想,这是定。讲久了之后会开智慧,为什么?烦恼轻智慧就长了,那个方法好得不得了。现在年轻人不懂,他要创造、他要创新、他要有发明,他有的意见统统都搬出来。不遵守老师的规矩,不遵守祖师大德代代传下来的成法,结果怎么样?没有一个出来的,所以这是不能不懂得。慈悲是个爱心,爱心里面没有智慧,只是感情在那里用事,感情是妄心,妄心里面哪有真正的爱心?虚情假意那不是真正的爱心。那是什么?现在人讲爱欲,不是爱心。爱心是清净的,爱欲是染污的;爱欲是千变万化,爱心永恒不变,这个要搞清楚。所以它祸害就多了,意思就在此地。
  学佛没有别的,尤其是在今天这个社会,自己修学困难,障碍太多了。内有烦恼习气,外面有很大的诱惑力量,再加上冤亲债主,这都是来障道的。冤亲债主里头有两大类,一类是善缘,让你生贪恋;一类是恶缘,让你生瞋恚。顺境里面你生了贪爱,你堕落了,你烦恼起现行,你要晓得七情五欲是烦恼。七情里面头一个就是喜,欢喜;怒,发怒;哀、乐,哀是悲哀,乐是快乐;下面是爱、恶,恶是厌恶、讨厌;最后一个是欲望,统统是烦恼,统统是习气。所以一切境缘都是引发你的烦恼习气,你怎么会成就?
  古人对于初学用心良苦,把道场建立在深山里面,人迹罕至,把外缘杜绝掉,深山里面修行,用这个方式。现在的诱惑多大,诱惑最大的、最普遍的是电视、网路,在这样强大诱惑的力量之下,你怎么能得清净心?心不清净,平等心就没有,智慧心就没有,真诚心没有,哪来的爱心?所以那种慈悲有名无实。真正具足,真正发菩提心,你还要晓得现在这个世间帮助人不容易,为什么?现在人不相信世间有好人。跟从前不一样,从前人相信人人都是好人,你要说他是坏人,要把他坏的证据拿出来。现在人不是的,现在人相信你都是坏人,没有一个是好人,你要说是好人,你把好人的证据拿来,不一样。所以你真的帮助别人,不但别人不感激你,别人还怀疑你,你到底是什么用意?你到底存的什么心?你对我这么好为什么?这个事情难办了。
  我学佛的时候李老师就告诉我,他说你们这一代学佛,难得你们能到老师面前来,恭恭敬敬是顶礼三拜来求法。他说到你们这一代将来要传法给别人,不是这样子,你们要顶礼三拜拿着佛法送给别人,别人未必能接受,再恭敬对他,可能被人家一顿喝斥,一脚把你踢走。老师讲得没错。所以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做弘法利生的工作,受了许多的屈辱、羞辱、毁谤、伤害,我们能够平安度过,那是什么?老师把这个话讲在先了。我们遇到了,老师很了不起,先见之明,为什么?他早就说明了,你肯定要遇到这些事情。现在遇到,老师的话不就兑现了吗?如果老师在当初没有讲这句话,我们恐怕早就退心了,菩萨道难行,算了,还是独善其身!
  我每当遭受重大打击,虽然有这些底子,心里还是有点难过,想怎么样?算了,不做了。我这个不做不是说永远断了不做,这个地方没缘,世界大得很,我到别的地方去做,动这个念头。可是每有这个念头才动就会有鼓励的来了,像这个两份东西就是最近,我也不知道什么人寄给我的,是南洋寄过来的。我这一看,对我是很大的鼓励,让我信心又恢复了,再苦、再难、再受屈辱,为什么?众生可怜,太可怜了。他愚痴,他无知,他在那里造作罪业,果报很恐怖。现在不知道,果报现前他后悔莫及,所以还是要做下去。这两份东西我们用文字放在解答的后面,跟着解答的光碟一起流通。(净空法师·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七十 2007/6/22)
发表于 2015-6-1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是谁讲的,反正不是佛进的,如果古德讲的话跟佛讲的一样,那我们就听,如果跟佛讲的不一样,或者自己有疑惑的,那就不要听,不需要去一个个地分辨这个高僧讲得对不对,哪个大德为什么讲得跟佛法不一样,我们没有这样的智慧,所以当遇到有疑问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听佛说的就是了;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点评

净杰师兄说的好,一切都应按照佛陀的教化去做。赞叹。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1 16:28
发表于 2015-6-1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末学没有在佛经上读到过这句话,这应该是世间的俗语
慈悲是一个善良的人应有的选择
慈悲本身没有对错,所谓的“多祸害”不是慈悲之人的错,而是接受慈悲的人,不懂感恩,不懂修善,被贪恋左右了自我
比如一人遇到的困难,找慈悲的人借钱,慈悲的人毫不犹豫不求回报的布施给他一笔钱,此人在度过困难后,却因钱来的容易,而升起邪念,从而走上行骗之路
这是慈悲之人的错吗?这是困难之人没有智慧,被欲望和邪见蒙蔽了良知,只能说此人本身有道德上的缺陷
如果是知道感恩的人遇到这样的事,他会把慈悲之人的善行传递下去,从而帮助更多有困难的人
“方便”在佛经中有: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含义
比如甲总杀生吃肉,乙觉得甲杀生吃肉会造恶业,使甲将来受短命和多病的报应,还会因此来世堕入恶道,所以想劝说甲不吃肉,而乙本身对因果报应的理解不是很深刻,将信将疑
一次甲和乙一起吃饭,乙就劝说甲不要杀生吃肉,甲不信,却大言不惭的说:只要你把这块肉吃了,我就听你的。
乙信以为真,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把肉吃了,甲哈哈一笑说:肉好吃吗?
乙点头说:好吃!甲说:好吃就多吃两块,过了今天我和你一起吃素,结果乙那天吃了好多肉,脑子里都是肉的香味,住在其中不能自拔
甲转天也没有吃素,又找乙吃饭,乙没有抵挡住肉香的诱惑,从此也开始吃肉
乙设了方便,但没有控制住自我的欲望,下流了
这是因为乙缺少智慧以及坚固不可动摇的戒行,如果他能坚持持戒,甲有可能会因佩服他的定力,从而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一起吃素,所以有智慧的人会量力而行,坚守底线,所谓的下流,就是自己没有坚守住底线
作恶会不会有报应?行善会不会得福乐?通过您的问题,末学觉得您可能对此有疑惑
比如甲因吃死了好几天的螃蟹,得了痢疾,上吐下泻。这就是最为典型的因果业报,因是甲缺少正确的知识不知道吃死螃蟹会得痢疾,缘是吃了死螃蟹,果是上吐下泻痛苦不堪
这个世界有一套基础的运行规律,叫种什么得什么,比如种大豆,收获的肯定是大豆,种麦子收获的肯定是麦子,您可曾见种大豆,收获麦子的怪事?
这就是因果的基础运行规律,比如二十年前您吃下去的饭,您觉得对现在的您有影响吗?小学学到的知识,对现在的您有影响吗?
这些都是我们能看到,感受到的现实
这些小事都对我们能产生巨大的影响,何况那些更重要的善行以及恶行
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这是世间法中的真理,只不过这些变化更加长远,如同种下种子长成参天大树,需要很久,而且我们还看不到树的成长
但只要是有智慧的人,用慧眼去观察这世间,就不难发现这个基础运行规律
发表于 2015-6-1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说一下慈悲和世间人所说的爱(在后面简称世爱)有何不同
慈在佛法中是给予快乐的含义,悲是救拔苦难的含义,和起来就是让世人悉皆离苦得乐
而世爱升起时,首先想到的不是给予,而是取得,比如爱上一美女,想娶她为妻,也就是要单独占有她的含义,而慈悲心中,只有给予,没有索取
如果此人是以慈悲心对待这位美女的话,他不会去想要娶她,也不会想从她那里得到什么,只是单纯的给予快乐,帮助她度过苦难
所以世爱是以取得为目的,但在这过程中,他要换取美女的爱情,怎么样才能换取到美女的爱情呢?送东西,给予快乐,帮助她度过苦难等等,目的是让美女对自己升起依赖心,从而达到结婚的目的
佛法中的爱,是从接收到外界刺激升起的感受而来,又由爱升起取得心的一个过程
送东西在佛法中叫布施
所以世爱=佛爱+布施+慈悲,是一种复杂的感情,所以世人往往只能看到其中的一部分,不能分清世爱的本质,被爱的甜美所迷惑
发表于 2015-6-1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净杰 发表于 2015-6-1 15:52
不管是谁讲的,反正不是佛进的,如果古德讲的话跟佛讲的一样,那我们就听,如果跟佛讲的不一样,或者自己有 ...

净杰师兄说的好,一切都应按照佛陀的教化去做。赞叹。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5-6-1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5-6-1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万法因缘生,万法因缘灭
有新闻报道,一对夫妇,一直喂婴儿流质食物,以致后来婴儿丧失吞咽功能。这里慈悲得不对
佛的慈悲才是究竟的,让众生觉悟解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7 12: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