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72|回复: 1

[其它]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二十九】------宣化上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3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演程居士 于 2011-12-23 08:20 编辑

在《四十二章经》里头,佛告诉我们说,“慎勿信汝意”,你不要信你自己这个意思。“汝意不可信”,你的那个意思不可信。为什么不可信?那就是个妄想。因为是妄想,你若信妄想,那你就有了妄行为;有了妄行为,就要受这妄生死了。因为你不信那个妄想,不信你那个意,就不会受妄生死了。要到什么时候,才可以信你自己的意思呢?说“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你证到四果阿罗汉以后,那时你才可以信你自己的意思。没有证到四果阿罗汉,你不要尽听自己,而不听善知识的话;要听善知识的教导,这才可以。
辟支佛等:“辟支佛”就是辟支迦罗,是缘觉,又名独觉。“等”,就是很多,不是一个、两个。
俱愿乐闻:“乐”这个字,有的读“勒”,在此地读“耀”;乐,就是欢喜、好乐。俱愿乐闻,就是都想要听一听,很欢喜听的。
退坐默然:“退”,就是退坐到一边了;“默然”,就是不讲话了。这儿“退坐默然”,不是听着我讲,是听释迦牟尼佛讲。承受圣旨:就都想承接佛所说的这种法音。这是圣人的妙旨,圣人所说的道理,所以大菩萨和阿罗汉都想要听法了。 C2如来答定(分二)
D1正说妙定始终 D2通示全经名目 D1分四
E1示佛定总名,令知诸佛修因克果 E2说奢摩他路,令悟密因大开圆解
E3说三摩修法,令从耳根一门深入 E4说禅那证位,令住圆定直趣菩提
今E1 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阿难顶礼,伏受慈旨。 这一段文本来在后边,圆锳老法师看这一段文在后边,与前后文不相合,所以把这一段文移到此地来。那么我也研究了很多次,把这一段文移到此地来,是相应的;因为在后边,它前后的文意不贯穿。把这一段文移到这儿来,和前边、后边有连带的关系,上下文比较贯穿一气,就接连起来。所以圆锳老法师把这一段文移到此处,我很同意的。
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尔时”,是当尔之时。什么时候?就是十方的大阿罗汉和恒河沙数大菩萨,大家聚会到一起,要承受圣旨的时候。也就是阿难尊者启请释迦牟尼佛,说十方诸佛最初成佛这妙奢摩他、妙三摩、妙禅那这种修行的方便法门。所以当尔之时,世尊在这个法会大众里边,伸出金手臂。佛的臂是金色的,这不是说贴上金,是本来就是金色的。“舒”,就是伸开;佛伸开他的金色臂,做什么?摩阿难的头顶。在佛教里头,“摩顶”表示一种慈悲爱护众生。 佛也讲“爱护”,也讲“爱”,可是这个“爱”与一般的爱不同;这是慈悲而爱护众生,是保护着众生,令众生一切的魔障都没有了,不是像一般人所讲的“情爱”。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人要特别用一番功夫来研究这个道理。你不要说:“佛也讲爱啊!”佛那个“爱”,不是我们这个私爱,不是我们这个情爱,是很普遍地对一切众生都如自己的子女一样。 世界上最深的爱就是父母爱子女,这可以说是最爱惜了。你看,父亲、母亲生出一个儿子,这儿子对父母怎么样不好,父母都原谅他,说:“哦,他小孩子,不懂事情!”甚至于小孩子小的时候,打父亲,骂母亲,父母还看得哈哈笑,也不觉得他不对。为什么这样?就因为太爱孩子,爱得太厉害了。父母对子女这种的爱,比夫妇间的爱更厉害! 在美国人,这一样我还很佩服的:子女十八岁,就自己独立去,父母有的时候就不管他了。这个也是很好的,养成子女没有一种依赖父母的心。好像白文天十五岁就跑到台湾,闯世界去;这都是独立,有一种独立的精神。可是年纪太轻,有的时候未免见事不圆满;因为经验少,所以有时就很容易误入歧途,被这些不正当的朋友拖到水里去。拖到水里,就不容易自拔的;幸亏这位白文天还有善根,所以现在又学佛了。 那么一般美国的家庭,子女到十八岁就自立了,我本来很同意的;但也未免他没有经验,有时到外面,就容易被世风吹倒了。世风,就是世界、社会的风潮。现在美国很多青年人,也不知道什么叫国?也不知道什么叫做家?甚至于连自己本身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一天到晚吃 LSD(迷幻药),或者吃 marijuana(大麻烟),或者用很多种的麻醉品,麻醉得头脑什么也不清楚,一天到晚迷迷糊糊的,过一天算一天。你问他:“你对国家怎么样?”“哼,我管它去!”你问他:“你对家庭观念怎么样?”“这… …,我没有家了!”你说他是个出家人嘛,又不是。你说他不是出家人嘛,他又没有家了。你说,这个未免… …,这叫做“半天吊”,在半天上,上不上、下不下。这样,我看是很可怜的! 佛爱护一切众生,他对一切众生比父母爱护子女更厉害;所以佛这个“摩顶”,就表示他一种深爱的意思。在佛教里讲“摩顶”,就表示佛对你有一种爱护的意思,又可以说是他用佛光来注照你,就好像给你注射清血药针。这打什么针?他用手一摩你这个顶,佛手上就放光,把你内里边的黑暗都给照除了,令你诸恶消灭,善根增长。 说:“哎呀,那我可错过机会了!我若生到佛的时候,也叫佛摩一摩我的顶,我也诸恶消灭,善根增长了!”谁叫你不生在佛出世的时候来着?谁叫你生在现在的时候来着?这不能怨人家,也不能说是后悔。也不要后悔,也不要怨人、怨天,也不要怨佛。我们现在生在这个时候,就在这个时候学佛法。我们现在如果诚心,感动了佛,佛也会来摩我们的顶,也是这样爱护我们。佛虽然入涅槃了,佛还在一切处,清净法身遍满一切处。
你不要认为佛离开我们了,佛时时都和我们同在的,不过我们看不见佛;我们一天到晚行住坐卧、吃饭、穿衣服,都在佛的法身里边呢!没有超出佛法身之外的。所以我们和佛是常常在一起,不过自己看不见佛;肉眼没有那么大神通,那就没有办法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3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摩阿难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佛不单指示阿难,还有在这法会一切的大众,就是大比丘、大菩萨、长者、居士以及国王,都涵盖在内。告诉大众什么呢?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三摩提”,就是定。这个定的名字,就叫“大佛顶首楞严王”。这楞严王定,就是究竟坚固,定的一个王。具足万行:“具足”,就是包括的意思。万种的行门它都包括了,就是无量无边万行,这么多的三昧,这些定都包括在内了。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所有十方的佛,都是从首楞严王定这一门超出去的,这真是一个妙庄严路,是特别庄严而微妙的。

汝今谛听:你现在审谛而听。“谛听”,就是你注意听,不要马马虎虎地听我讲经。我现在讲经,你要注意听,你要审谛而听,要把你的精神贯注到耳朵上来听,不要打妄想,不要在这儿听经,心跑到街上去看东西!

阿难顶礼,伏受慈旨:阿难听佛这样一讲,于是就又起身,向佛叩头,趴到地上,听佛讲这种楞严王的定。

【编按】以下节自一九八八年春“主观智能推动力”讲座

阿难尊者遭受黄发外道的先梵天咒来迷惑他,这一方面,是那个咒有一种邪魔的力量,能把阿难尊者的思想给颠倒了,没有正念。一方面,也是阿难尊者平时不好好修行,只贪多闻,把定力都忘了。因为他没有定力了,所以就受不了先梵天咒这种邪魔的咒术;因为他功力不够,所以就被这个邪咒所迷。那么回来,阿难尊者就大惭愧,要求怎样能修定力;佛就把“楞严王”这种的定力,来传授给阿难听。

楞严,就是“究竟坚固”;究竟坚固,就不会被外境所摇动。这种的定是最坚固的,可是也要由最坚固的心,来修这个坚固的定。你没有坚固的心,也得不到坚固定。所以要定坚固,先要你心坚固;你心不坚固,就没有定的坚固。坚固心先要从什么地方着手呢?要先从“诸恶不作,众善奉行”着手。你诸恶不作,就是善;众善奉行,就是没有恶了。我们人做事,就怕善恶夹杂,善里头藏着一点恶的因,恶里头又有点善的因。这善恶夹杂分不清,就没有坚固心,也没有坚固定了。

佛现在指示阿难,就是要他本着“四种清净明诲”,来修这坚固的定力;你若不依照“四种清净明诲”来修行,就得不到这究竟坚固的定力。那么佛先摩阿难的顶,用慈悲心来安慰阿难,令他不要着急,不要上火,不要后悔,现在修行还没有晚;因为这个,所以摩阿难顶,告诉他这种的定力。阿难听佛这样指示,所以他就顶礼,很诚恳地接受佛的教诲。

你们必须要“依教奉行”,然后才能得到感应道交这种力量。所以我们无论讲经也好,念经也好,还是研究经典也好,都要去躬行实践,不能尽在口头上说得“天花乱坠,地涌金莲”,这是不适用的。你口吐莲花空谈,难达佛国;一定要实实在在去做,天天要除去自己的习气毛病,这种种黑暗的东西,都要把它收拾干净。这样,无论你研究什么经典,都会很快把经的意思明白了。

──“主观智能推动力”讲座至此

E2说奢摩他路令悟密因大开圆解(分二)
F1初销倒想说空如来藏 F2审除细惑说二如来藏 F1分二
G1如来破妄显真 G2阿难明心生信 G1分二
H1斥破所执妄心以开奢摩他路  H2显示所遗真性令见如来藏体 H1分三
I1取心定判 I2正与斥破 I3终归其判 I1分二
J1问取见相发心 J2普判众生误认
今J1

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

阿难伏承圣旨,就等着佛给他说法,佛就先征问他出家的原因。

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你我是堂兄弟,这一种亲情就好像亲兄弟一样。“汝”,就是阿难;“我”,就是佛自称。“情”,是亲情;“均”,是平均。怎么叫“同气”呢?因为阿难尊者和佛是堂兄弟,所以这有一种血统的关系。

怎么叫“天伦”呢?就是天然的伦常。中国不是说有天伦之乐?按照世间法来讲,这是一种最应该的事,这就是天;天以自然为义,天就是自自然然的,说自自然然有这么一种伦常。“伦”,也可以当轮回那个“轮”讲,这兄、弟、父、母、祖,又有子女,再有孙,总这么轮着。你做完了子女,将来又做父亲;做父亲,又做祖父、祖母,这轮着来的,互相递偿。所以中国人讲孝道,也就是你现在若孝顺父母,将来你的子女也孝顺你;如果你不孝顺父母,你的子女也不孝顺你。

在中国尤其最重视孝道,有一句俗语说:“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一百种的善事,以孝顺父母是最根本的善,最根本的道理。

在中国,有“唐湘哭瓜”。唐湘,是人名,姓唐名湘。他的父母有病,想要吃瓜。在中国北方有那种很甜的瓜,他的父母想吃那种东西,可是冬天下雪怎么会有瓜?这根本就没有的。他就将一粒瓜籽种到地下,趴在那个地方捂着瓜,就在那儿哭,说:“这瓜快点生出来!结了瓜,好给我父亲、母亲吃啊!”他这么一哭,很奇怪的,也不知道是菩萨的感应、佛的感应,还是鬼神的感应?总而言之,这瓜就开花、结果。结了瓜,他拿回去就给父母吃了。这就是因为他一念的孝心,为父母这一点的真心,就有这种的感应。

在中国《二十四孝》中,还有“孟宗哭竹生笋”。孟宗,是人的名字,他的父母想要吃竹笋,他在那儿一哭,这竹子就生笋了。所以这事情很奇怪的,你不能以思想来了解它。

还有“王祥卧冰求鲤”。王祥的父母想吃鲤鱼,他没钱买鲤鱼,这又是冬天,你说怎么办呢?他就把衣服都打开来,趴到冰上;冬天北方的冰都冻得很厚,他不穿衣服躺在冰上来卧冰。卧冰做什么?想得到一条鲤鱼。在这个时候,冰被卧溶化了,果然就得到鲤鱼。等他回到家里,对父母一讲,他父母说:“那不要吃这条鱼啰!这鱼大约是龙王送出来的,这是龙子龙孙哪!”于是他的父母没有吃这条鱼,病也就好了。这就是说孝顺父母有这种感应,孝感动天。

大舜因为孝顺,所以感应得“象为之耕,鸟为之耘”。为人子的,一定要对孝道特别注意的,这是“天伦”,天伦最注重的就是孝道。

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在你最初发心出家的时候,你在我这佛法的里边,见到什么殊胜的相好;就是你见到什么好的境界,才发心出家呢?让你即刻就把世间的恩爱都舍离了,究竟你是为的什么呢?佛这么问阿难。

“世间”,就是这个世上所有的。这个世间,父母亲这种恩,就非常深;夫妇间这个爱,就特别重。你要是能把夫妇间这种的爱心,用来爱惜佛法,学习佛法,那可就没有不成佛的。可惜就不能把夫妇相爱这种心,转换来听经,研究佛法;若能转变过来爱惜佛法,那就不可思议了!

那么阿难尊者呢?他最初就是把这个思想转变了,能以不爱他太太了,也不爱他父母了。父母的深恩也不管了,太太的情爱也不管了,什么都不管了,就跟着佛出家去了。所以现在佛就问他:“你最初见到什么好的胜相。”“胜相”,就是和平时不同,胜过平时那种相好,非常殊胜的。

这一段文,是佛问阿难为什么出家,你为什么能把一切都放下了呢?为什么深重恩爱你都能顿然舍了呢?你看见我,就把家里的太太也不要了,父母也不管了,这你到底为什么啊?就这么问他。你快告诉我,快讲啊!不要想,你就直心答我,不要想是怎么回事。你最初怎样发心,现在就怎样对我讲!下边这段文,就是阿难的答覆。

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欲气粗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

阿难白佛:阿难就对佛说了。这就要坦白讲了,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最初我一看见佛有三十二种相好庄严──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这“三十二相”,头上有无见顶相,脚下有平满相;若想要全知道,《佛学大辞典》里说得很详细,大家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编按】在佛学大辞典上有:三十二相,又名三十二大人相。
(一)足安平相、(二)足千辐轮相、(三)手指纤长相、(四)手足柔软相、(五)手足缦网相、(六)足跟满足相、(七)足趺高好相、(八)腨如鹿王相、(九)手过膝相、(十)马阴藏相、(十一)身纵广相、(十二)毛孔生青色相、(十三)身毛上靡相、(十四)身金色相、(十五)常光一丈相、(十六)皮肤细滑相、(十七)七处平满相、(十八)两腋隆满相、(十九)身如狮子相、(二十)身端直相、(二十一)肩圆满相、(二十二)四十齿相、(二十三)齿白齐密相、(二十四)四牙白净相、(二十五)面圆满相、(二十六)常得上味相、(二十七)广长舌相、(二十八)梵音深远相、(二十九)目绀青色相、(三十)眼睫如牛王相、(三十一)眉间白毫相、(三十二)顶成肉髻相。

“胜妙殊绝”,这三十二种的相好太好了,我从来就没有看见这样相好的,这世间没有再能比佛您的相好庄严了!胜妙,“胜”就殊胜,“妙”就妙好;“绝”,就是任何人也不能比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6 06: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