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7899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3-11-1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15-4-10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续-《修行的六大纲领-六度》
摘自《净空法师地藏经的启示》
佛陀教我们修学的四个层次。在四弘誓愿里,先教发心 ─ 发广大心,舍己为人。这个广大心就是菩提道上的动力。一般人每天非常勤奋的工作,甚至于假日还加班。为什么这样勤奋?因为有利可图。利在推动;有名有利可得,大家就努力做。佛菩萨舍弃名闻利养,不断的自行化他,什么力量在推动?这个动力就是大愿力 ─ 众生无边誓愿度。没有德行、没有学问,怎么能帮助众生?怎么能解决他的困难?所以,为了要救度一切众生,自己要努力修学。为什么要断烦恼?因为要度众生,不是为自已。若为自己,懒惰懈怠无所谓,那是个人之事。现在为这么多众生,我不敢懈怠,不敢堕落;我若懈怠堕落,他们有苦难,没有人帮他们解决;是这个大愿力在推动。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是‘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个愿力达到最深一层。先发此愿心,有了推动的力量,然后认真修学。修学从断烦恼学起,断烦恼就是修养品德。佛法是教育,发心从事弘法利生工作者是老师。为了给大众作榜样,不能不讲求威仪、品德,这些不是为自己,是为大众,这叫先断烦恼。德行成就之后,才开始求学,才博学多闻。五年学戒,是我们修学的基础。这些统统是方法,都是持戒这一度所包括的。我们明了之后,才会欢欢喜喜去照做,这才是佛的好学生,才真正做到奉事师长。这是从四弘誓愿里教我们修行次第。
在中国,四大菩萨表法也是教我们一个次第。先从地藏菩萨学起,地藏法门就是三福,地藏经是三福的详细讲解。从这个法门再提升,是大慈大悲,学观音菩萨的法门。从大慈大悲然后求大智慧,是文殊法门。一直到普贤大行,就完全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随心所欲不逾矩,随心所欲样样如法,没有一丝毫的欠缺。内证、自行、化他,这是圆满的功德。这些全在持戒这个范围之内。
忍辱:忍辱是讲忍耐。学佛的人要忍人之不能忍,样样都能忍,没有一样不能忍。别人不能忍的我能忍,心才会清净。所以,忍辱度嗔恚,嗔恚是心不平。佛法修学的枢钮是禅定;心若不平,怎能得禅定!忍辱是禅定的前方便,也就是禅定的基础,禅定的预备功夫。忍耐是真正修行的功夫,这里面包括的范围非常广,就世间法来讲:一、人为的加害,我们要忍辱。人家毁谤、侮辱、陷害我们,都能忍。二、自然的灾害,也要能忍。三、修法,修行、求学是长时间的,断烦恼、学法门都是一生一世很难圆满达到的,所以要有恒心、毅力,要有很大的耐心来完成它。古时候译经大德此条翻成忍辱,是针对中国人的习性。古代中国人对侮辱看得很严重,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士是读书人、知识份子,其气节是杀头没关系,侮辱不可以。译经大师认为‘辱’都能忍,还有什么不能忍!样样都要忍,样样都要让。学佛的人要能够忍让,成就自己的德行,然后才谈得上精进。布施是放下,持戒是守法,依照老师(佛)教导的方法,有耐心的修学;具备这些基础以后,然后讲精进。
精进:进是进步,精是纯而不杂;如此,才能够得定,定才能开智慧,这都是方法。精进,表示在无量法门里只能学一门;一门才精,多门就杂。同修们现在虽努力求进步,但不是精进,是乱进、杂进,效果没有。谈精进,佛学院吃很大的亏,因为排的科目很多。目前讲经法师都不是佛学院出身的,都是讲小座出身。讲小座是精进,只学一门,没有第二个科目,满脑子都是这一门功课,这才容易进步,才容易帮助你断烦恼,帮助你开智慧,世出世法都离不开这个原则。世间有大成就之人,一生都是专攻一个科目,专学一门技术,而成为世界权威,那是专精。如果他学得很多,样样都学,绝对不能成就。佛法从开端就知道专精;唯独精进,才能真正得到效果,得到禅定。
禅定、般若:定就是清净心,定心起作用就是智慧。佛法修学最终的目标是智慧,不是禅定,禅定是手段。檀经里六祖大师向大众说的第一句话是:‘善知识,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密。’这句话是六度里的般若而不是禅定。此地我把六度大意说出,我们一定要遵守这修学的纲领,把它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上。
四无量心: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是教我们把心量拓开。凡夫为什么不能证果?因为心量太小,自私自利。起心动念只想自己,没有想别人,唯利是图,这才招来生生世世的不如意,这就是六道三途的果报;所以佛陀教我们把心量拓开。慈是与乐的意思,悲是拔苦的意思。看到众生苦,我们要帮助他,解决他的痛苦,这是悲心;众生不乐,我们帮助他得到快乐,这是慈心。慈悲心是对人的。我们生活在这世间,用什么心待人?用什么心对自己?要对自己用喜舍心,对别人用慈悲心。我们今天恰恰颠倒,对自己很慈悲,而希望别人多喜舍;他舍,我自已这里就装满了。真是大错特错,这叫颠倒。要念念为众生想,众生离苦,我也离苦(我也是众生之一);众生得乐,我也得乐。众生在苦海中,而我能离苦得乐,是没有这个道理的。别业离不开共业啊!所以,我们眼光要往远处看,要往大处看。远大深广,才是自性,才是真心,才能达到修学殊胜的功德利益。
解脱音:我们生活有六个标准(六度),又能依照慈悲喜舍之心态对自己对大众,然后才能得到解脱(自在),才能把烦恼习气渐渐断尽,称性的智慧功德自然现前。
师子吼音与云雷音是菩萨利他的功德。师子吼与云雷是比喻,比喻菩萨自行化他。自己成就了,才能帮助一切众生,将自己度众生的大愿,付诸于实现,这是菩萨的事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