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526|回复: 10

法华经讲义化城喻品第七之一-----太虚大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3 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法华经讲演录
化城喻品第七
太虚大师讲述
民国十年秋在北京
化城喻品第七
正宗分为显一乘之境,有三周说法:其中法说利上根,喻说化中根,今已释竟;为利下根,乃说因缘,是为第三周说法因说利下根之缘起。此第三周因说利下根,共分四节,其第一节为佛正喻化,释之者即此化城喻品。
本品经文分二:一曰、说宿因令念退大就小,二曰、显今果令知舍权趋实。化城喻之前,虽先已叙述宿昔因缘以利下根,而佛之正意,则尤在对治阿罗汉等,令勿执著于化城之小涅槃,而当进趋于无上佛乘之宝所,故以化城喻为名也。
上、中根既皆受记,而前品之末云五百弟子皆当授记,是下根终当得记,已露端倪。然恐此下根人不易领解,今欲假说因缘,使之兴起信解,故说此品。又、此品为对治有定之增上慢人而说,若凡夫、若阿罗汉,其所得禅定与涅槃,均属暂许取为休息之化城,而不容著为究竟。盖凡夫所得之四禅、四定,仅暂伏惑种不生现行。即阿罗汉亦只得解脱道时才证于法性,而一刹那间分别心起,其所取之境已非先时所证之法性,而为分别心所另取之境矣;若便执此以为究竟,实即取于灭受想定,并非涅槃,故仍属化城,未跻究竟。今欲令行者不滞于中途自证之境界,故说此品。
化城之喻,虽通对治各类众生之执著,而此品正被之机,则指住小乘涅槃为究竟之阿罗汉等众也。
丁三 三周说法
戊一 说法
己一 长行
庚一 说宿因令念退大就小
辛一 说往因会自身事
壬一 明大通佛去今久远
佛告诸比丘:“乃往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名大通智胜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国名好城,劫名大相。诸比丘!彼佛灭度已来甚大久远,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种,假使有人磨以为墨,过于东方千国土乃下一点,大如微尘,又过千国土复下一点,如是展转尽地种墨。于汝等意云何?是诸国土,若算师、若算师弟子,能得边际知其数不”?“不也,世尊”!“诸比丘!是人所经国土,若点不点尽抹为尘,一尘一劫,彼佛灭度已来复过是数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祇劫。
此下叙说过去因缘,以领会佛之自身事也。甚大久远者,言此佛去今久远之时分甚大也。地种者,地为四大之一,以能为发生之因,故名为种。地种、即专指大千世界中地大之质而言。地种尽磨为墨,显成墨之多;过千国土始下一点,显用墨之少;墨多点少,展转卒至于墨尽,显所经国土之多。每过千国土即下一点,为所点之国;其所超越之九百九十九国土,即为不点之国;合此点不点之国土尽抹为尘,显尘数之多。以如是一尘一劫之劫数,而大通智胜如来去今之劫数乃更过之,其久远甚大如是。
“我以如来知见力故,观彼久远犹若今日”。
此显如来之智能见也。知见力、即如来之大圆镜智。佛智榇深,于古今刹海,皆于一念中等如显现。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我念过去世,无量无边劫,有佛两足尊,名大通智胜。如人以力磨三千大千土,尽此诸地种,皆悉以为墨;过于千国土,乃下一尘点,如是展转点,尽此诸尘墨。如是诸国土,点与不点等,复尽抹为尘,一尘为一劫;此诸微尘数,其劫复过是,彼佛灭度来,如是无量劫。如来无碍智,知彼佛灭度,及声闻、菩萨,如见今灭度。诸比丘当知!佛智净微妙,无漏、无所碍,通达无量劫”。
初五颂、颂时久远,后二颂、颂己能见。见甲而遗乙谓之漏,见彼不见此谓之碍,佛以无漏、无碍之智,见彼佛及其声闻、菩萨之灭度,宛如见之于今日,所以为净妙之智也。
壬二 明大通智胜佛事
癸一 佛寿成道
佛告诸比丘:“大通智胜佛寿五百四十万亿那由他劫,其佛本坐道场破魔军已,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诸佛法不现在前。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结跏趺坐,身心不动,而诸佛法犹不在前。尔时、忉利诸天,先为彼佛于菩提树下敷师子座,高一由旬,佛于此坐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适坐此座,时诸梵天王雨众天华,面百由旬,香风时来,吹去萎华,更雨新者,如是不绝,满十小劫供养于佛。乃至灭度,常雨此华。四王诸天,为供养佛常击天鼓,其余诸天作天伎乐,满十小劫;至于灭度,亦复如是。诸比丘!大通智胜佛过十小劫,诸佛之法乃现在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道场、谓菩提场,即非证菩提不起于座之场。破魔军,谓破烦恼魔、五蕴魔、死魔、天魔。佛法现在前,谓证于一切种智。师子座、即佛座。大通如来端坐道场,历十小劫,过此以后,佛法乃得现前,显大道难成之相。诸天之华供养、乐供养,亦满十小劫;至佛灭度,仍复如是,显天人供养之相。又诸佛之法乃现在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此为诸佛自证之境,岂众生所能测度!惟佛从自证之性海中,发起大悲心以回向于众生界,自为标示,由是众生始获知佛之成道因缘耳。
癸二 转正法轮
子一 供养请转
丑一 王子请转
“其佛未出家时,有十六子,其第一者名曰智积。诸子各有种种珍异玩好之具,闻父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舍所珍,往诣佛所,诸母涕泣而随送之。其祖转轮圣王,与一百大臣、及余百千万亿人民,皆共围绕随至道场,咸欲亲近大通智胜如来,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到已、头面礼足,绕佛毕已,一心合掌,瞻仰世尊,以偈颂曰:‘大威德世尊!为度众生故,于无量亿岁,尔乃得成佛。诸愿已具足,善哉吉无上!世尊甚希有,一坐十小劫,身体及手足,静然安不动,其心常憺怕,未曾有散乱,究竟永寂灭,安住无漏法。今者见世尊,安隐成佛道,我等得善利,称庆大欢喜。众生常苦恼,盲瞑无导师,不识苦尽道,不知求解脱,长夜增恶趣,减损诸天众,从冥入于冥,永不闻佛名。今佛得最上安隐无漏道,我等及天人为得最大利,是故咸稽首,归命无上尊’。
此释王子诣佛、供养礼赞。诣所绕佛为礼,偈颂为赞。减损诸天众,即减少善道众生之意;恶趣增多,故善道减少也。
“尔时、十六王子偈赞佛已,劝请世尊转于法轮,咸作是言:‘世尊说法,多所安隐,怜愍饶益诸天人民’。重说偈言:‘世雄无等伦,百福自庄严,得无上智慧,愿为世间说!度脱于我等,及诸众生类,为分别显示,令得是智慧;若我等得佛,众生亦复然。世尊知众生深心之所念,亦知所行道,又知智慧力、欲乐及修福、宿命所行业,世尊悉知已,当转无上轮’”。
此释请转法轮。佛于诸天人民,以大慈故多所安隐;以大悲故多所怜愍饶益;以一切智故,能知一切众生根性、欲乐、三世因缘,而为之转无上法轮也。
丑二 梵天赞请
寅一 神光动照
佛告诸比丘:“大通智胜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十方各五百万亿诸佛世界六种震动,其国中间幽冥之处──日月威光所不能照──而皆大明。其中众生各得相见,咸作是言:此中云何忽生众生?又其国界诸天宫殿乃至梵宫,六种震动,大光普照,遍满世界,胜诸天光。
其国中间幽冥之处,谓两世界中间日月不及照临之处,如世界边际为铁围山等是。
寅二 供养请转
卯一 东方
“尔时、东方五百万亿诸国土中梵天宫殿,光明照曜,倍于常明。诸梵天王各作是念:今者宫殿光明,昔所未有,以何因缘而现此相?是时、诸梵天王即各相诣,共议此事,时彼众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救一切,为诸梵众而说偈言:‘我等诸宫殿,光明昔未有,此是何因缘,宜各共求之。为大德天生?为佛出世间?而此大光明,遍照于十方’。
此东方梵天因光惊问,而救一切梵天王集议推求也。十方梵天,因光而推瑞相,因瑞相而推因缘,于是请转法轮。此先始于东方。诸天中之具威德者,将生之时光明先现,故共疑为大德天生。
“尔时、五百万亿国土诸梵天王,与宫殿俱,各以衣械盛诸天华,共诣西方,推
寻是相。见大通智胜如来处于道场菩提树下坐师子座,诸天、龙王、乾闼婆、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恭敬围绕,及见十六王子请佛转法轮。即时诸梵天王头面礼佛,绕百千 ,即以天华而散佛上。其所散华,如须弥山,并以供养佛菩提树,其菩提树高十由旬。华供养已,各以宫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见哀愍饶益我等,所献宫殿,愿垂纳处’!时诸梵天王即于佛前,一心同声以偈颂曰:“世尊甚希有!难可得值遇,具无量功德,能救护一切。天人之大师,哀愍于世间,十方诸众生,普皆蒙饶益。我等所从来五百万亿国,舍深禅定乐,为供养佛故。我等先世福,宫殿甚严饰,今以奉世尊,惟愿哀纳受’!
此释共诣西方寻光诣佛及礼赞供养。色界天众之依正二报,俱各随身自有,故云诸梵天王与宫殿俱,及各以宫殿奉上彼佛。
“尔时、诸梵天王偈赞佛已,各作是言:‘惟愿世尊转于法轮,度脱众生,开涅槃道’!时诸梵天王一心同声而说偈言:‘世雄两足尊!惟愿演说法,以大慈悲力,度苦恼众生’!尔时、大通智胜如来默然许之。
此释东方梵天请转法轮,而佛已默许也。
卯二  东南方
“又诸比丘!东南方五百万亿国土诸大梵王,各自见宫殿光明照曜,昔所未有。欢喜踊跃,生希有心,即各相诣共议此事。时彼众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大悲,为诸梵众而说偈言:‘是事何因缘而现如此相?我等诸宫殿,光明昔未有。为大德天生?为佛出世间?未曾见此相,当共一心求。过千万亿土,寻光共推之,多是佛出世,度脱苦众生’。
此东南方梵天因光惊问,而大悲梵天王集议推求也。大悲梵王于大德天生、及有佛出二疑问中,独信为有佛出世,与前稍异。
“尔时、五百万亿诸梵天王,与宫殿俱,各以衣械盛诸天华,共诣西北方推寻是相。见大通智胜如来处于道场菩提树下坐师子座,诸天、龙王、乾闼婆、紧那罗、摩罗伽、人非人等恭敬围绕,及见十六王子请佛转法轮。时诸梵天王头面礼佛,绕百千匝,即以天华而散佛上。所散之华如须弥山,并以供养佛菩提树。华供养已,各以宫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见哀愍饶益我等,所献宫殿,愿垂纳受’!尔时、诸梵天王即于佛前,一心同声以偈颂曰:‘圣主天中王,迦陵频伽声,哀愍众生者,我等今敬礼。世尊甚希有,久远乃一现,一百八十劫空过无有佛,三恶道充满,诸天众减少。今佛出于世,为众生作眼,世间所归趣,救护于一切。为众生之父,哀愍饶益者,我等宿福庆,今得值世尊’!
此释共诣西北方寻光诣佛及礼赞供养。圣主、颂大通智胜。天中王、谓佛本为天中之天,如为之王也。迦陵频伽、妙音之鸟,喻佛说教之慈妙。
“尔时、诸梵天王偈赞佛已,各作是言:‘惟愿世尊哀愍一切,转于法轮,度脱众生’!时诸梵天王,一心同声而说偈言:‘大圣转法轮,显示诸法相,度苦恼众生,令得大欢喜。众生闻此法,得道若生天,诸恶道减少,忍善者增益’。尔时、大通智胜如来默然许之。
此释东南方梵天请转法轮,而佛默然许之。
 楼主| 发表于 2016-7-20 13:3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6-9-3 17:0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6-12-12 23:2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7-4-8 13:1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4 07:2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8 14:4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9-2-24 23:1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0-6-3 16:1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0-9-16 09:5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1-1-11 13:4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2 13: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