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60|回复: 14

如果一个普通和尚为了救很多人而吃酒肉,是否真的会因此留下地狱种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21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要随缘精进 于 2014-12-21 12:09 编辑

故事转载:  明朝时期曾有修行人食肉饮酒求救人命的故事。 明朝末年,张献忠做乱,山贼横行,到处杀掠,百姓流离失所,四处逃难。在四川峨嵋山的地方,山贼劫掠,有一群百姓慌乱中逃入山中一寺院内,寺中的住持慈悲为怀,收容难民。谁知山贼追至寺内,劫财杀人,该住持认识山贼,恳求不要伤害百姓,无论什么条件,只要做得到,住持都原承担,但求放过这些百姓。 山贼曾受过住持的恩,不好意思一口拒绝,于是想出个鬼主意,好让住持知难而退。于是山贼拿出一些酒肉对住持说:“和尚,我的条件很简单,只要你吃了这些洒肉,我就放过这些人,决不失言。”众人哗然!此计甚绝!修行人饮洒食肉,开斋破戒,将必打入畜道及饿鬼,受无量苦。只见住持拿起酒杯,气定神闲地说:“我以酒代茶,各位饮茶。”说完一饮而尽。接着拿起块肉说:“我以此肉作菜。请。”说完一吃而尽。面不改容。山贼为之一惊,只是有在先,只好放过所有的人。 大家知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下面两句吗 此住持于险境,别无选择,唯有牺牲舍确道程,为救人而开斋破戒,不惧落入恶道受苦。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正是大乘佛法的菩萨精神,此住持可谓真正的慈悲心食肉。
***************
这个和尚可能会因为修行精进早早脱离六道轮回,而不必受地狱果报,但是否会留下这颗没有消失的地狱种子?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4-12-21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着不会,属于无畏布施。
发表于 2014-12-21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末学个人认为,如果是以佛菩萨的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真心行菩萨道救度众生,那即使入地狱也是为了众生而去地狱行菩萨道。比如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等大菩萨。
或许心净则处处是净土,也或许佛菩萨对一切没有分别心,于是处处是净土。
当然,真正为救度众生的佛菩萨不会畏惧自己需要为众生背业乃至入地狱受苦,比如宣化上人等很多高僧大德替众生背业而在临终示现病痛等。

但佛菩萨的悲心愿力再大,也无不会为了众生而轻易干涉因果。
如果没有佛菩萨定力悲心的凡夫而打着救度众生的旗号不受持戒律,不严格要求自己却严格要求别人,对自己宽松却对别人严格,只看到别人的缺点而不把别人的缺点当作镜子来照自己反观内心改进提升自己,乃至随意邪淫,喝酒,食肉,不是为了救众生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心和贪欲,那不仅无法救度众生,自己也会被拉下水。

凡夫畏果,菩萨畏因。
人无完人,如果遇到事情,我们可以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多宽容别人原谅别人,很多事情不计较并不代表纵容,而是先给对方一个改进的机会,一个反省自我的机会和空间,让对方在犯错误之后有一个台阶可下。以后机缘合适之时,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提醒对方,让其注意改进即可。
无论如何,修行的路上我们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考验困难等,我们要随时提醒自己该慈悲地包容,我们在修行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人和事都要谨言慎行,三思而后行,力所能及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路漫漫其修远兮,修行之路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切佛子共勉之。
以上仅供参考,南无阿弥陀佛。

文殊菩萨十大愿(精美组图)——转自网络
http://www.shixiu.org/thread-48674-1-1.html
(出处: 佛教论坛)

点评

多谢回复! 南无阿弥陀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21 14:43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1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净土法门:念佛可以真的消罪业还是佛的方便说?
  摘自:净空法师《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五十八)
  问:《地藏经》说,念佛可以"获福无量,灭无量罪";而老法师在讲席中说"欠命还命,欠债还钱,修行证果的人也得还"。请问二者是否矛盾?罪业是真的"灭"掉了,还是佛的方便说?
  答:真的灭掉了,但是还是要还,不能说灭掉了就不还。怎么说?灭掉之后,这是罪灭掉,可是事还有,你欠人家钱、欠人家命,这个事还有。遇到之后,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你很欢喜还,你一点都不吝啬,帐就了了。你们看安世高的传记,安世高到中国还了两次命债,前世误杀的,所以这一世也是被人误杀。他先告诉他的朋友,他被某个人误杀,告诉他,不要去告他,这是我过去生中欠他的,应该要还他。这就是罪灭了,事上还是要有。所以,欠钱还是要还钱,欠命还是要还命。你看六祖大师《坛经》,不是有个人要去杀六祖,没有杀成功。六祖告诉他,我不欠你的命,所以你杀不了我;但是我欠你十两银子,我已经准备好了,你拿去,我不欠你的命。
  *****************************
  问:因果永不消灭,善恶不能抵销,何以印光大师临终三要又说:业力凡夫,由念佛故,业便消灭?(桂引杏)
  李炳南老居士答:因果不消灭者,乃谓不自消灭。岂但此也,且亦不自生。必先明乎‘不自’之理,方能谈斯问题。因谓亲因,果指习果,二者之间有一重要枢纽,名之为‘缘’。此缘具增上力者,因即生起;如种子在地遇水,便能生芽,不遇此增上力,则种子仍伏地中,故曰不灭。倘缘具减损力者,因即变坏;如种子在地遇石灰硝强之类,便渐蚀腐,不遇此减损力,则种子亦仍伏地中,故曰不灭。念佛者实为恶因之减损缘,能将恶种子蚀腐,故曰消灭,理非矛盾。更应知此是以缘转变其成分,决不是善恶抵销也。(李炳南老居士《佛学问答类编》)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1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中有:“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普贤菩萨过去的无量无边恶业种子得什么时候被恶因之减损缘蚀腐、消灭掉?

南无阿弥陀佛!

点评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中有:“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普贤菩萨过去的无量无边恶业种子得什么时候被恶因之减损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22 13:02
仔细想了一下,这里菩萨所说的过去的无量无边恶业种子,应该有很多在成就菩萨果位之前就已经消失掉了。 种子虽然消失,但记忆不会消失。 就像一个人做了坏事,后来虽然进行了合理甚至更多的的补偿,可是后来每每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22 12:10
 普贤行愿品浅释5(宣化上人) 复次善男子。言忏除业障者。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我今悉以清净三业。遍淤法界极微尘刹。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21 17:00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1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大悲观世音 发表于 2014-12-21 13:43
末学个人认为,如果是以佛菩萨的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真心行菩萨道救度众生,那即使入地狱也是为了众生 ...

多谢回复!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4-12-21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以酒代茶,各位饮茶。”说完一饮而尽。接着拿起块肉说:“我以此肉作菜。请。”说完一吃而尽。面不改容。
----------------------------------------------------------
他喝的是茶,吃的是菜,何来地狱种子?

点评

菜有荤素,有肉的自然是荤菜,若是没吃肉,请把肉拿出来。 济公吃死的吐活的,这个和尚应该没这个本事。 南无阿弥陀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21 17:39
发表于 2014-12-21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随缘精进 发表于 2014-12-21 14:37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中有:“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 ...

 普贤行愿品浅释5(宣化上人)
   复次善男子。言忏除业障者。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我今悉以清净三业。遍淤法界极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住净戒一切功德。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忏乃尽。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故。我此忏悔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普贤菩萨说:‘善男子,所谓忏悔业障,忏是忏其前愆,以前所造的罪业要忏除;悔是悔其后过,不再重犯。佛教里的拜忏是用至诚恳切的心,在佛前精进拜佛悔过,不可马虎,才能有功效。’智者大师对著西方,拜楞严经名字,足足拜了十八年,还没有见到此经。现在的人不要说拜十八年,拜十八个月,看没有成效就会停止了。智者大师一生拜法华经,抄写藏经许多次,所造佛像共有八万尊之多。他出生时,其母见五彩祥光到他家去,后生智者大师。智者大师十九岁时,听一位法师讲普门品,一听就记住了,好像他前生已念过。等到他去见南岳怀思大师,大师对他说:‘你来了,还记得以前我们在灵山法会一起听法华经吗?现在因缘成熟了,我们又在此会遇。’于是南岳大师教他安乐行品,又教他读诵法华经、拜法华经。当他拜到药王菩萨本事品时,就开悟了。于是将此开悟境界告之南岳大师:‘我为什么念到‘是名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时,我见到释迦牟尼佛还在灵山讲法华经,这是什么道理?’南岳大师印证他说:‘唯有你才能得到此微妙的境界,亦唯有我才能认识此境界。你现在证得的是法华三昧的前方便——一旋陀罗尼。’经此印证之后,智者大师得到智慧辩才无碍,任何法师亦无能与他辩论而胜过他。智者大师大开圆觉后,更加用功修行法华经。在他圆寂时,他叫侍者读诵一遍法华经,听完后用香汤漱口,说了偈颂,便坐而圆寂。智者大师所住的五台山,本来有很多打渔的人,以后智者大师将山买过来,三百哩之内无人打渔,亦无人杀生,附近的人皆皈依他,所以智者大师有不可思议的境界,他修行的法门是拜忏。

  所说‘忏悔业障者’:菩萨自念:‘我在过去无始劫来,由于贪心、嗔心、痴心,而发生身业、意业、口业,所作出的种种恶业,没有数量,也没有边际,假设恶业有形体相貌,就是遍满虚空,也容纳不了。我现在全以清净的三业,不造身业,不造意业,不造口业;身口意三业清净,遍于法界极微尘数那么多的刹土。我在这么多的国土,一切诸佛菩萨的面前,诚心诚意的忏悔,再也不造罪业,常常住于净戒上,守持戒相一切功德,和所有修行的功德。像这样子虚空没有了,众生没有了,众生业没有了,乃至众生烦恼也没有了,我的忏悔愿力才没有。但是虚空不会没有,众生不会没有,众生业不会没有,众生烦恼也不会没有,那我忏悔的愿力也不会没有的,念念相续,接连不断,身语意三业没有疲倦厌烦的时候。不会说拜忏,拜得累了。菩萨是越拜佛,越有精神;越忏悔,越欢喜,这才是真正的忏悔。发忏悔心都是菩萨,凡夫没有善根,就不会忏悔。

  复次善男子。言随喜功德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从初发心。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一一劫中。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头目手足。如是一切难行苦行。圆满种种波罗蜜门。证入种种菩萨智地。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随喜。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种类所有功德。乃至一尘。我旨随喜。十方三世一切声闻。及辟支佛。有学无学所有功德。我皆随喜。一切菩萨所修无量难行苦行。志求无上正等菩提。广大功德。我皆随喜。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喜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随喜功德有四种:有(1)随而不言。(2)喜而不随。(3)亦随亦喜。(4)不随不喜。随而不喜,是出于勉强。譬如有些和尚因政治而焚身,舍身是舍了,但不是出于欢喜,而是有一种嗔恨斗争之心。这叫随而不喜。

  喜而不随,是欢喜,但不去作功德。亦随亦喜,是既跟随去作功德,而又欢喜。不随不喜,是根本不去作,也不欢喜。有此四种分别。功是所立的功,德是所作的德行。功是显著的,德是秘密的。功是人人能看得见,德是有的时候看不见的。

  普贤菩萨又对善财童子说:‘我再说一遍,所谓随喜功德这个愿,所有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佛的国土,极微尘那么多数的诸佛如来,从最初发菩提心,修一切智慧,精进而不懒惰的修福修慧。’福是从多方面修成的,所谓‘毋以善小而不为’,因为大功德是由小功德积成,‘毋以恶小而为之’,不要以为说个小小妄语,不算一回事,小妾语打多了,就成了大妄语,也不要以为杀一只蚂蚁是小事,不要紧,杀人是从杀蚂蚁开始,微细地方也要留意,注意那些小功德,福就聚积在一起,泰山是由一粒一粒微尘造成的,福也是如此。诸佛如来为教化众生,牺牲生命来救助众生。好像释迦牟尼佛割肉喂鹰。鹰追一只雀,追到修行人那里,雀知道修行人有慈悲心,雀就飞到腋下躲避,释迦牟尼佛就保护小雀,鹰就说话:‘你保护雀,令它活了,那我就要死了,我没有肉吃就会饿死,你救它不救我,是不平等、不慈悲,如果你不能救我,就不要救它。’释迦牟尼佛说:‘那我把我的肉给你吃。’于是把身上的肉割下一块给鹰吃,鹰吃了后,说:‘还没吃饱,再来一块。’于是又割下一块给鹰吃,鹰把他身上的肉都吃了,还不饱,这时释迦牟尼佛说:‘你把我的肉都吃了,还没饱,那你可以把我的骨头都吃了,你看那里还可以吃,你就吃吧!’鹰说:‘你真是个修道人,将来一定成佛。’说完后,飞到天空,原来是天人试验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为教化众生,施舍生命,不知有多少次。所以说,尽大地没有一粒微尘那样多的地方,不是过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舍生命的地方。释迦牟尼佛在过去生中,曾经发愿布施一千个身体来救度众生。我们现在能不能发这么大的愿,舍出我们的生命来教化众生呢?若能,则是随喜;若不能,则是喜而不随。你认为过去的佛很值得钦佩,但你自己舍不得生命,这叫喜而不随。你若也能发愿舍身救度众生,可是也要真正解决众生的生死问题,或者能救他的法身慧命才可以,不要很愚痴的舍生命,这叫亦随亦喜。若是认为舍生命太难做不到,也不赞成此法,这叫不随不喜。你若去作,但出于勉强,是为了环境、名誉,或利益等关系而舍身,如有的国家,一些和尚为政治焚身,但不欢喜有嗔恨斗争的心,这叫随而不喜。

  布施生命,生生世世都作这种布施,不知道经过多少大劫那么多佛的国土,极微尘数那么多的劫,在每一个劫中,自己所作这种布施说也说不尽,讲也讲不完那么多的佛刹极微尘数,经微尘数那么多次,施舍自己的头、目、手、足、脑、髓来做布施,行这种人所作不到的苦行。好像现在有人发心说:‘我死之后,把眼睛布施出来。’有的人把心布施出来,表面看来是人,其实这都是佛菩萨发愿来的。现在世上也能看到佛菩萨的伟大精神。诸佛菩萨修的难行苦行,并不是少吃一点饭,而是布施生命给一切众生来救度一切众生,修圆满种种到彼岸的法门,修六度波罗蜜门,以及其他万行,得到菩萨种种的智慧,将来一定会成佛,成就无上菩提,得到佛果。又得到涅槃的乐果,即是大灭度,又分布所烧出来的舍利(这是修戒定慧和种种行门的成果),所有善根我皆随喜。一切诸佛布施头目脑髓之功德,我都随喜。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六趣;胎、卵、湿、化——四生),一切种类众生所作的所有功德,乃至一粒微尘那么小的功德,我都欢喜学习他们种种的功德。十方三世一切声闻乘众生,和辟支佛乘众生(缘觉),证到初果、二果、三果的有学位,和四果阿罗汉的无学位,所有的功德,我也随著他们去作。一切所有菩萨所修无量难行的苦行,他们的志向是求无上正等正觉果位,菩萨所有的功德是广大的,我皆随喜。像这样至虚空界没有了,众生界没有了,众生业没有了,众生烦恼也没有了,可是我随喜的愿是没有穷尽的时候,念念而不间断,总是相续发这种大愿,身口意三业也发此愿,没有厌烦疲倦的时候,我永远都发此愿,没有懒惰心,更精进匪懈,愈难作愈要去作。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1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护持净土 发表于 2014-12-21 16:29
“我以酒代茶,各位饮茶。”说完一饮而尽。接着拿起块肉说:“我以此肉作菜。请。”说完一吃而尽。面不改容 ...

菜有荤素,有肉的自然是荤菜,若是没吃肉,请把肉拿出来。
济公吃死的吐活的,这个和尚应该没这个本事。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2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要随缘精进 于 2014-12-22 12:11 编辑
要随缘精进 发表于 2014-12-21 14:37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中有:“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 ...

仔细想了一下,这里菩萨所说的过去的无量无边恶业种子,应该有很多在成就菩萨果位之前就已经消失掉了。
种子虽然消失,但记忆不会消失。
就像一个人做了坏事,后来虽然进行了合理甚至更多的的补偿,可是后来每每想起,仍然会为自己当年的错误感觉痛心,所谓菩萨心肠是也。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2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要随缘精进 于 2014-12-22 13:06 编辑
要随缘精进 发表于 2014-12-21 14:37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中有:“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中有:“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普贤菩萨过去的无量无边恶业种子得什么时候被恶因之减损缘蚀腐、消灭掉?

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后还遭到前世仇人提婆达多的嫉恨与报复。

原来在《普贤行愿品》中已经说了答案:“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忏乃尽。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故。我此忏悔无有穷尽。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4-12-29 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说的那个和尚不会下地狱。他吃肉是破戒但他是为了救人啊,破戒是为了持戒。再假设他为此下地狱。可他是为了救人下地狱,这是何等高僧大德。再说吃素持戒是修身,或重要的是要修心啊,这样的大师还会随业下地狱吗?
发表于 2014-12-29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善光 于 2014-12-29 09:09 编辑

阿弥陀佛

感恩楼主师兄提出了一个好问题

如果按照五戒来看,和尚是违背了戒律,
而至于是否留下地狱种子,我们还需要继续了解堕入地狱的因

按照《楞严经》中的教导,众生之所以会堕入地狱是因为下面这十种习气:
1.淫欲,2.贪欲,3.傲慢,4.瞋恚,5.欺诈,6.诳惑,7.怨恨,8.邪见,9.枉害毁谤,10.诤讼

和尚因为慈悲救人所以违背戒律,与众生因为贪欲而违背戒律(喝酒吃肉),这是不同的。
慈悲有慈悲的果报,贪欲有贪欲的果报,因不同,所以果报不同,成就也不同,
这也是《无量义经》中的教导,无量众生心,所以无量义,所以得道得果各不相同

另外,如果以菩萨行者救度众生的善巧方便来看,
菩萨行者所行一切皆因清净心、慈悲心、平等心,
而非凡夫贪、嗔、痴、慢、疑等种种习气和业障
我们可以来参考佛陀因地修行中的一段佛经故事:

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卷第四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



  复次智上。我念过去世。时有五百商人入海求宝。
是时别有一商人。其性刚强猛利暴恶。于海中路而忽相逢彼一商人即生恶心欲谋珍宝
彼自思惟。我今宜应设其方便悉断彼诸商人命已。当取珍宝还阎浮洲自受快乐。

是时五百商人众中有一商主。名曰善御。其性慈和于一切人常生悲愍。
商主一时止息而卧。忽于梦中见大海神出现其相。谓商主言。
汝今当知诸商众外。别有一人其性暴恶。如是色相如是名字。彼人起贼害心欲谋珍宝。
彼作是念应当速断诸商人命。取其珍宝还阎浮洲自受快乐。
是故我今如彼所念而先语汝。汝可思惟作何方便。令此恶人不造杀业免地狱报。又复商众得全其命。
何以故。此五百商人。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住不退转。
而彼恶人于如是住菩萨法者。若造杀业永堕地狱无有出期。是故汝今宜设方便善为救度。


尔时善御商主。从梦觉已即作是念。我于今时有何方便。令此恶人不造杀业免地狱报。得诸商人各全其命。
于一日中如是思惟。求善方便而未能得。乃至七日审谛思惟亦不能得。
过七日已即作是念。我今无复方便可得。但当于彼兴杀心者先与断命。彼断命故不造杀业免地狱报。又令余众得全其命。
如是念已而复筹量。我若与此五百商人共断其命。而五百人皆堕地狱。
我今宜应起大悲心为救护故。自手当杀。
此杀因者。设于百千劫中获地狱报亦当忍受。
但能今时以如是大悲方便。令此恶人不造杀业当免地狱无量劫苦。
又令住菩萨法者。诸商人众安隐无难。
尔时商主作是念已。即设方便乃断其命。时彼恶人既此命终得生天界。


智上。彼五百商人者。当知即是此贤劫中五百如来。
是时众中为商主者。即我身是。
我于百千劫在轮回中。以大悲心出生善巧方便。如是种种救度众生。


于汝意。云何。菩萨摩诃萨虽经百千劫在轮回中。皆为以方便智救度众生。勿谓菩萨摩诃萨有业障可得。
是故当知诸佛菩萨诸所作业皆悉清净。无复少分障累可得。






发表于 2014-12-29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善光 于 2014-12-29 09:14 编辑

再有,《菩萨善戒经》中讲,菩萨行者即使因为烦恼习气而堕入恶道,也会因为慈悲心或菩萨性而快速出离恶道

以下节录佛经并且简单说明,仅提供参考:

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不失正念,放诸众生不起害心,不食肉,不欺诳,常以善法教化众生。
>>>>>>>>>>>
发起菩提心的大乘菩萨行者,内心能时时保持正念
对于众生,不起伤害或杀害之心,因此也不吃肉,也不欺骗众眾生
并且经常以各种善法教化众生


众生不受,(菩萨)不废不愁,能自调伏,亦能调他。
>>>>>>>>>>>>>
菩萨行者在教导众生种种善法的过程中
即使众生不受教,说不听,菩萨行者也不会颓废,不会愁恼,不会退心
菩萨行者不仅能调伏自己的心,也能调伏众生的心


随其所化众生之处,皆悉能令滋长福业。
>>>>>>>>>>>>>
需要教化的众生在哪里,菩萨行者就会出现在哪里
不管是在什么地方,菩萨行者都能清净自在平等不二的帮助众生增长善根福德智慧,走向清净自在解脱


若以客尘烦恼因缘,堕三恶道,能速得出,虽同受苦,不生楚毒。
见受苦者,心生悲愍。

>>>>>>>>>>>>>
菩萨就是觉有情,能自觉觉他
菩萨行者自己的烦恼虽然尚未断除,但是,藉由自己反观自照,能由烦恼而生菩提法,而能以此解决众生的烦恼
所以,虽然尚未成佛的菩萨行者仍是有烦恼的,不过,能藉由烦恼来产生菩提法,以此法救渡众生
也就是说,菩萨行者面对自己或众生的烦恼,能自觉觉他
这是因为菩萨行者慈悲众生和求觉悟的发心,所以对于烦恼能分析能自觉,而生出解决的法门,
所以菩萨行者有无量法能自渡渡他

菩萨行者在这种学习过程中,也可能因为一时烦恼和各种累世因缘,因此而堕入恶道
但是,也因为菩萨行者的自觉能力,所以堕入恶道后,还是能迅速觉察领悟而能迅速脱离恶道
所以菩萨行者就算堕入恶道,也会快速的出离

因此,,菩萨行者因为自己的客尘烦恼恶业而堕入恶道,而和恶道众生一同吃苦的时候
菩萨行者不会因为受苦而产生苦楚和怨恨恶毒的心态,而是在看到承受种种苦报的众生时,心生慈悲怜悯


菩萨初发菩提心者,成就如是无量功德
>>>>>>>>>>>>>
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
初发菩提心的菩萨行者,可以成就无量功德


以上简单说明,参与互动讨论

感恩诸佛菩萨
感恩各位师兄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发表于 2014-12-31 16:0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彼非众生,非不众生。是你该如何做?我佛立教之根本是什么,普度众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5-1-8 12: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