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86|回复: 0

心父母古来多 孝顺儿孙谁见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5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世间的人颠倒梦想,难信正理,以错将错,姑且将就,痴疑轻慢,这些都是常有的事。因此,世人的一生是稀里糊涂的一生,稀里糊涂的来,稀里糊涂的去,苦了哀号,乐了忘形,心里虚捞捞,共争一把泥。世间人以痴业为根本,痴就是无明,不明真相,不明世界本相,不明万物缘起,这就是无明,人无明则成痴。因此说,世人以无明为本,立世间一切道理。
  痴业是烦恼本,人的喜怒哀乐之情也是根本痴业。因此,人之情也多是痴情。庄子的“相濡以沫”很可以说明这些。相濡以沫,是说鱼离开水很痛苦,互相吹泡沫来安慰,人与人之情大多属此。人之情多是建立在痛苦之上的,因此需要相互体贴照顾,一有不周到的,就可能转恩为怨了。大家可以考证一下世间的爱情、友情、亲情等,是否很多如此。我对你付出了,你也要相应回报给自己,你就要忠诚于自己。我对你付出了体贴关爱,你也要对我同样如此,否则就会怨起,起而不平,则会成恨。世间人的情爱就是如此,人与人之间如果不会造成过多痛苦还好,否则,很可能就是由爱而生恨。情人间的陌路,兄弟间的反目,父子间的恩怨比比皆是,究其原因,就是世人的情是建立在痴上的,如在沙中建立的楼房,终是不牢固的。
  《红楼梦》中说:“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这是古人对亲情的一种感叹。我们多少的父母对儿女们的爱,不是建立在痴情上,视之如心肝,视之如宝贝。养着供着,生怕一点过失,但从来不考虑子女们真正是需要什么。庄子故事中,说国王见一次神鸟,想要供养它。他用最好酒食歌舞招待神鸟,结果神鸟死了。我们许多的父母其实都在做这样一些傻事,以为这就是在关心孩子,教育孩子,结果反而把孩子害得也一样傻。
  我们的父母多痴心,养着哄着孩子,给孩子好吃好穿,希望孩子对自己也一样痴心回报。但很少知道如何教会孩子怎么做人,以为耍些小聪明,能讨些乖就是聪明孩子。因父母自己本身也是同样痴,以为耍些小聪明,能讨些乖就是会做人,如此把自己本事也传给孩子,这不是痴痴相传么。这也没办法,父母是痴,痴来源于无明,也只有这样可以教的了。所以父母们只能原谅自己:“大人们没本事,希望孩子们会原谅自己。”更痴了,施人以痴,却希望孩子们有好的回报。所以,父母能真心对待孩子,真心为他们着想,能不痴的,真的非常少。
  父母与子女,就是讨债还债,报恩报怨这几种关系。父母本性好的,孩子得福;孩子本性好的,父母得福。所以,靠痴情是难以使父母子女关系真正牢固,真正关系和洽的是决定于他们的德性。因此,有些父母对孩子很宠溺,给最好吃穿的,但从来不教他们如何好好做人,以为孩子将来会买他们乖,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因此,以这种用世间痴情来维持融洽的关系,这是很困难的。而有的父母虽然供养孩子条件不好,但时时教育他们怎么做人,反而这种感情维持得相当牢固。这是因为真真能使父母子女关系牢固的是德性,而不是痴情。
  所以,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个道理,以为自己对孩子付出很多,以为自己很爱孩子,其实很多都是痴在作怪。将来孩子长大了,并不会如自己所愿。为什么呢?孩子无德,无德人不会孝顺父母的。除非你永远是他们的靠山,否则乘早给自己找后路吧,孩子很可能依靠不上,即使依靠,也是寄人篱下的感觉。
  所以,父母的痴是前因,孩子的不孝是果报。有些父母骂孩子不孝,也要思考自己以前所种之因,你从小给孩子灌输了什么。
  说完了父母们,就给说说天下的子女儿孙们。父母们的痴或许是真实存在的,但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确实付出很多,做子女的不该不为之动容啊。父母们的痴业已成,子女就应该觉悟到了,不要再痴痴相传下去。一些孩子们依赖惯了父母,父母有靠有依还好,如果父母生老病痛,麻烦多多,这些子女们就会起厌恶心了。有的勉强能照料,也只仅怕落个不孝的罪名。能无怨无悔对待自己父母生老病痛的,确实非常少,哪有父母对待孩子生病的焦急心理。所以说,中国是个讲孝道的国家,但实质上做的真是相差还很远。有些父母还一味反对中国孝文化,认为是封建的,这些人也不怕自己的孩子报应给你看看。
  古人说得没错。很多子女看到父母好好的,都很孝顺,锦上添花的事很常有。但父母有困难了,病了痛了,就少有人照料了,不是这忙,就是那忙,雪中送炭真的很少。父母有财产,子女们争着要,一有分配不平,则都怨恨父母。所以,这也都是痴的病,互相买乖,有分歧了就相争。所以,天下的子女们,真的应该都好好反省了,父母们老了,小辈的是否还有真情实意在,这孝顺是做给人看的,还是发自内心的。
  中国想要发扬孝文化,实在不是件容易事。嘴上形式上做容易,但真正在生活上能体现这种文化的,很难得。一方面,父母们自己德性不够,不懂教孩子,不懂教孩子重德轻物。另一方面,子女们受社会影响,物质第一,对父母以物养代替心养,没有尊敬心,关切的细致心。所以,中国的孝与古德所提倡的差距还是相当大的。这是或许是因环境不同,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建立在痴情上,而不是建立在德性上。
  所以,中国想要发扬自己的文化,非提倡孝文化不可。以德立性,而非以痴立性。儒学是以孝为本,有孝才能及天下,才可以配谈对人的爱心,对社会的责任心。今日人与人相争相怨,与孝文化的暗淡莫不有很大的关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4 12: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