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240|回复: 5

釋迦牟尼佛在樹下靜坐,到底悟到了什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2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依现在所传承下来的原始佛法的教义,可以窥见佛陀证悟的大约情形。
佛法经上说佛陀只教苦与灭苦之道。
什么是苦?如何去灭苦的方法?
也许这是最简化、最白话文的说明。
佛教以四圣谛为中心发展出其它教义教理。
四圣谛:苦( 世间的苦 ) 、集( 苦的由来 )、 灭( 灭苦的方法)、道( 灭苦后解脱自在的涅盘境界 )。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灭涅盘。
四大皆空:说明地、水、火、风等四大假合而成的色身,不是实在永恒不变的我。因为会老会死。
五蕴非有:色蕴如聚沫、受蕴如水泡、想蕴如阳焰、行蕴如芭蕉、识蕴如幻事。
          色蕴( 色身 )像是水中的聚沬。受蕴( feeling,感受 )像是水上之泡很短暂。
          想蕴( 感想 )像是春天里的火焰没有实际。
          行蕴( 意志,决定要如何做 )像芭蕉一样被一层层拨开之后是空心的。
          识蕴( 心意识 )像是虚幻之事不实际不永恒。
十二因缘:无明-->-->-->名色-->六入-->-->-->-->-->-->老死。
         起因于无明( 不是明 ),接着产生行动的意志,再发生心意识的作用。
         产生名(心理)(色身)也就是身心,六入(六根)形成,遇外境产生受(感受)
         因感受又产生爱( 贪爱 ),便产生取( 取得 ),有( 占有拥有 )
         因为前世有这些作用,这样便产这一期的生( 出生 ),有生就会老死。
三十七道品:内容包括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 分、八正道。
戒、定、慧:三学。
     十种结使:的烦恼。
     四种声闻修行人的果报: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阿罗汉。四果阿罗汉中又分为慧解脱阿罗汉、俱解脱阿罗汉、得三明六通的阿罗汉。
     禅定之学:分止、观两部分。" "有四禅九定," "指内观自我身心。
佛法不只在信仰,重要是在持戒、禅定内观、智慧等三学中去逐步体证。


发表于 2011-10-26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0-26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0-28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8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4 11: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