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121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4-6-1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在印度餐馆中,每三位食客中就有一位素食者。
素食者不仅有健康上的考虑,还有着深刻的宗教思考。素食者经常说,“你就是你吃的东西”,或者说,“你吃什么,你就是什么”。
在印度教的世界观中,大千世界万物万形,其生命本质都一样。若一个人有宰杀烹吃动物的行为,他在另一个世界里有可能被这些动物吃掉。
这一理论延续了三千年后不但没有消亡,反而在当代科学的滋润下“枝繁叶茂”起来。
素食者认为,当代生态学、环境保护学和自然科学都论证了“不杀生”的合理性。
其中有一种叫做“化学反应”的观点十分有趣。这一观点相信所有动物都有情感。当它知道自己被杀时,会把气愤、嫉妒、焦虑、怀疑以及对死亡的恐惧通过神经传遍全身。人们吃了这些动物肉后,肉食在肠胃里进行化学反应时会释放出动物的这些情感,人在摄取营养的时候也会把这些复杂情感吸收进意识中,让人变得多疑和恐惧。
听着素食者的虔诚讲述时,我的心里有一种感动。
我曾应邀去一位婆罗门家里吃饭(注:在印度婆罗门最高贵,一直是统治阶层,从古至今各类伟人层出不穷,如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政治家、著名运动员等等,不胜枚举)。
那饭菜极其简单,有白米饭、果汁、果仁。蔬菜有黄瓜和青菜。
在我的记忆里,吃斋念佛曾经是我外祖母那代人的信仰和实践,看到眼前这一切,竟有了一种久违的亲切。
这位婆罗门对我说,饮食与种姓高低关系密切,婆罗门的食物象征着纯洁、精神和灵活;这一制度已经严格执行了三千年;低种姓者主要吃肉食、熏腌肉食,此类食品象征着慵懒、沉重和黑暗。
我问,有那么多好吃的肉食和海鲜不吃,是否会有一种遗憾?
他不假思索地表示:食素不是牺牲,而是一种舍弃的快乐,人的最高精神境界就是懂得舍弃。
《薄伽梵歌》中的大神说,“如果人们怀着爱与虔诚向我奉上一片叶、一朵花、一颗果或一滴水,我都会接纳。”大神对于物质欲望如此恬淡。信众还能要求什么呢?
简朴生活和高尚思想一直是素食主义者追求的美德。
印度人习惯把新鲜蔬菜加工成糊状,类似于婴儿食品。
无论什么菜都要切碎,还要在锅里熬烂。这种烹调方式肯定让中国饮食专家难以认同。
可是印度男女老幼靠这种菜糊糊也活了好几千年,而且人口茁壮茂盛。熬烂的蔬菜失去了形状,无法用瓷盘盛,只能盛入碗中。中国瓷盘在印度人的厨房里很少见。他们喜欢使用不锈钢的容器,容量不大,但是比较深。
印度有两亿多素食者。大部分食素者长得虎背熊腰,让人怀疑他们属于“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之类。但印度毕竟是一个真诚的社会,他们在信念上从来不“演戏”。
况且一个人食素就是在为自己的来世“积德”,实在没有必要欺骗自己。
印度人口调查表明,印度素食者的平均寿命明显高于食肉者。
这意味着古老的饮食习惯完全符合现代的长寿观念。印度医学专家指出,素菜类食物容易消化,提供更广泛的营养,不会给身体带来很多负担。素食者较少感染各类疾病,身体免疫力更强一些。
他们的行为更敏捷,皮肤更光润,思想更有活力。
在一个充满贪嗔痴诱惑的社会里,坚持一种信念本身就是对意志的考验。素食也就成了一种境界。
印度是一个宗教国家,印度教和穆斯林教两大教对食肉都有严格的规定。
根据印度教的思想,肉食品是肮脏、污浊的,吃肉会污染人的身体;而素食者洁净高贵,深受神明的喜爱。
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大多数印度教民众秉承素食习惯,以至于印度11亿人口的大国,其肉类年产量只有大约600万吨,与中国一年约9000万吨的水平相距甚远。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定最上吉祥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毗婆尸佛 南无德内丰严王如来 南无金刚波若波罗蜜经 南无僧伽吒经 南无妙法莲华经 南无楞严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