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71|回复: 2

[众善奉行] 《僧伽吒经》讲记-卷三 正信于精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19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僧伽吒经》讲记-卷三 正信于精进

jelly2000分享


《僧伽吒经》卷第三   
  正信于精进
    第一利益

    经文:

  尔时药上菩提萨埵摩诃萨埵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如来出世。佛告药上菩提萨埵言。善男子。为令众生多闻具足。是故如来出现于世。如来出世开甘露法。若如来出世则知一切法。以方便故。知世间法出世间法。知世间智出世间智。药上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世尊知何等法。佛告药上菩提萨埵言。药上。如来知正法智。药上。以是智故总摄一切法。药上。若众生闻如来出世信法者。此是第一利益。

    解读
  “若众生闻如来出世信法者”,这是行了第一善法。
  “第一利益”,就是最大的利益,就是以无四相修一切善法。
  这里面藏着一个秘密:如来为什么要出世?
  有人问云门文偃禅师:“世尊初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此是何意?”师曰:“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却,贵图天下太平。”云门禅师回答,我要是看见了,就一棍子把他打死,扔到沟里去喂野狗,免得扰乱视听。这是云门的教法。这种禅法,像皇帝似的,无上无下,没有边际,没有插手入脚之处。这是禅法的一种表法模式。
  一切众生在六道的程序中,甚至在九道的程序中,苦无出期,因为没有无上福田可做。就好像一个人想坐飞机到美国,但是口袋里只有一百美元,那是去不了的。福报不够!
  如来出世的原因,是大慈悲于众生。此慈悲,不是给人五毛钱的慈悲,而是无量的、遍一切众生、不可言表、不思议的慈悲,是无相的。如来住世开甘露法,让众生多闻,从而具足智慧和福报,脱离六道轮回的控制。
  有一个朋友对我讲:“你们修行人挺蠢的。不能吃肉,不能喝酒,不能看歌舞,不能骗别人的钱。那你们为什么活着?”
  这个问题问得好。是的,在世间人眼里,人活在世就应该放逸享受一番。
  我说:“我活着的目的,就是不要被那些东西所控制。”
  他说:“那你在吃肉时是不是特别享受?”
  “是的。但我可以说,我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我知道那个肉上有神识,我不愿意去吃它。而你就不行!你不吃就难受。”
  我问他:“你看到上司得到别人送的份子钱,心里什么感受?”
  “愤怒。”
  “是的。你为什么愤怒?因为你没有得到。如果那个人也送给你一笔钱,你什么感觉?”
  “高兴。”
  “是的。你的情绪,被外面那个人的几毛钱就弄得七上八下,值吗
       他听了好半天,最后说:“哦,我明白了。我们所认为的这些好的东西,正好是你们认为不值得做的东西。”
  人为什么要生存?为什么要在今天这个社会中持戒?大家为什么要到这里学《僧伽吒经》?因为我们不愿意再被那些欲望所生成的六道轮回牵扯住,我们不愿意再做自己欲望的奴隶,我们想真正如佛陀一样有智慧、自由和觉悟,这才是我们修行的目的。
  这就是“正法智”,这才是“第一利益”。

不能净信正法和近恶知识者

    经文:

  药上。譬如有人出行治生。为得利故将千人众担负金宝。彼人父母告其人言。子善谛听。此金宝者是他人之物。汝好守护莫使亡失。其人持宝未经多时自纵放逸。所持金宝悉皆散失。是时彼人忧箭射心。羞愧惭耻不能归家。时彼父母闻已忧愁悲泣而说此言。我等生此恶子。但有子名生我家内。财物悉皆散失。令我等贫苦。为他奴仆绝望而死。子闻父母既丧亡已亦绝望死。如是如是。

    解读:  这一段,佛陀给药上菩萨讲了一个故事:有人想出去做生意,雇了一千多人帮忙担着他的财宝。这些人里面有一个人,他的父母告诉他:“孩子啊,这些钱都是人家的,你好好拿着,不要乱花。”但这个孩子没过多久,因为放逸把人家的财宝全部花掉了。这个人特别忧郁、羞愧而不敢回家。这时候,他父母也特别忧郁、羞愧,说:“我们怎么生了这样不孝的儿子。这儿子徒有虚名,把财物都花光了,弄得我们要去做奴隶。”
  佛陀是要说明佛如父母。佛告诉你一个出世正法,告诉你六欲是假的,但是你没有听他的话,反而将自己的福报耗光,堕到地狱去,无法再见到父母了。这是不信正法之意。
    经文:

  药上。佛说此法。于我法中无净信者。彼无所望。临命终时。为忧恼箭射心而死。如彼父母。为彼金宝绝望忧恼。如是药上。于我法中无净心者。临命终时受诸苦痛。先福受尽后不种善。临死时至忧恼箭射。堕于地狱畜生饿鬼受诸苦痛。作如是言。谁救济我。令我得离地狱畜生饿鬼之苦。

    解读:
  接下来,佛陀又打了个比方,这个比喻字面上很难理解。静下心来,仔细往下看就会明白:如果对佛陀所讲的东西不能生净信,就总会有恐怖、挂碍。
  比如有人梦见被剃头,他就会好几天都害怕被别人杀死。其实这个境界本身就是自性中无明妄见的假象,如果没有立即把它转过来,那么在临命终时,就会因自己的恶缘而化现出众生来砍他的头。
  其实天魔都是自己想出来的,外面没有天魔,一直是自己在加持自己。这个世界,就是人想多了想出来的。加持出境界来以后,如果在第一念没有转掉它,最终会被自己的忧恼箭射死。
  如果一个人相信了佛陀讲的这个法门,他就会把自己内心的错误念头一个一个纠正过来。纠正到一定程度,所有虚妄的东西、忧愁的东西、恶因、恶缘、恶相,通通都被转化掉了,这个人就不落地狱、畜牲、恶鬼。这就是法界圆融的道理。
    经文:

  又如父母告其子言。未来病苦。病有死苦。汝等得解脱时见行识生。身受苦痛遍体燋恼。自观已死眼不见色。耳不闻声。四支皆痛必归于死。遍体顽痴犹如木石无所觉知。父母语言。莫作是语。令我怖畏。观身无热。亦无余病。惟见死怖。我当归谁。谁救济我。父母若天谁能救拔。父母议言。祭祀天神必得安隐。子答父母。当速祭祀以求安乐。速至天祀问守庙人。时彼父母到天祀中。烧香求愿守庙者言。天神嗔怒。须杀羊杀人以用祭祀。汝子可脱。尔时父母自思惟言。我等云何我既贫穷。若天神嗔我子必死。若天神喜必得大恩。时速归家尽卖家财得羊一口。复语余人。且贷我金十日相还。若无相还我身当为君作奴仆。其人得金诣市买人。所买之人不知当杀以祭天祀。病人父母愚痴无智竟不至家。直诣天祀语守庙者。汝速为我设祭天祀。尔时父母自杀羊杀人然火祭天。然后天下告彼父母。汝等莫怖。我护汝子令得安隐。尔时父母踊跃欢喜作如是言。天神与我大恩令我子差。时彼父母欢喜还家见儿已死。尔时父母见子死已生大愁恼。忧箭射心绝望而死。



    解读:
  这一段,佛陀告诉药上菩萨另外一个故事:
  父母告诉孩子,人死了以后非常可怜,在分解的时候,因为见行灭、识灭、然后风生,遍身受种种的痛苦,眼睛看不见,耳朵也听不见,却又像草木一样没有知觉。孩子说:“唉,你们别这样说,我够害怕的了。赶快想办法救我!”
  父母就到天神祠,去问守庙人:“怎样才能让我的儿子好起来?”守庙人告诉他们:“天神非常生气,需要杀羊、杀人来祭祀,你的儿子就可以得脱了。”父母心想:我们非常贫穷,若天神非常生气,儿子一定会死;如果我们做供养,天神一高兴就会救我们的儿子。于是他们就到集市上,用自己家里所有的钱和借来的钱,去买了一头羊和一个人。他们没告诉这个买来的人:他是要被杀死用来祭天的。
    然后,父母就来到天祠,把羊和人杀死,用火烧了祭天神——这是一种印度的祭祖模式。但他们回家后一看,儿子还是死了!父母非常痛苦,绝望而死。

    经文:

   佛告药上。善男子。近恶知识亦复如是。

    解读:
  有人总是不能正信佛陀讲的东西,原因就是内心有恶知识。恶知识有很多,有时候是宿世间的因缘。恶知识不相信放逸和做恶事会受大苦,也就是不相信戒律和因果,不相信因地不正果地必受报应。所以,佛陀讲这个故事来告诉我们,如果不信佛陀所讲,就如同我们心里有一个恶知识一样。

    经文:

尔时药上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如是众生堕于何处。佛告药上菩提萨埵。善男子。莫问是事。药上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愿佛慈悲说如是人堕在何处。
    解读:
  有很多菩萨或者有愿力者,比如阿难,在宿世间发过愿:你成佛时,我助你讲法。药上菩萨也发过这样的愿,所以他现在才会发问。人的愿力是非常重要的。
    经文:
  佛告药上菩提萨埵言。善男子。汝今谛听。其人母者堕于大叫唤地狱之中。其父堕于众合地狱。其子堕于火烧然地狱。守天庙者堕于阿鼻大地狱中。尔时药上菩提萨埵摩诃萨埵白佛言。世尊。彼枉死人生于何处。佛告药上菩提萨埵言。彼枉死人生于三十三天之上。药上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彼枉死人何因缘故。生于三十三天之上。佛告药上菩提萨埵言。善男子。汝今谛听。彼人临死时。起一念净心归依佛陀。以此善根当六十劫。受于三十三天之乐。八十劫中自识宿命。所生之处离诸忧恼。生生之处离诸忧恼。一切苦灭。药上。近恶知识。不得入于涅槃。
    解读:
  这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反差:那个被杀掉用来祭祀的人死后上到三十三天去了;而这件事里的其他人,都纷纷堕到地狱去了。药上菩萨问佛陀,为什么会这样?佛陀说,这个人临死时起了一念净心皈依佛陀,因而生天。
  这是一个对比。佛陀告诉药上菩萨,这个枉死之人本来可能堕到地狱中去,但因临死时一念正信而得一善缘。如果把我们这个时空范围之内神能管理的,甚至我们的欲望所能管理的叫做程序的话,佛陀是属于这个程序之外的。因为佛陀把这个程序观幻了,故而他有大的福报和因缘。
  大家不要用攀缘心去想,淡淡地、静静地、心柔似水地去思维,就会明白——恶知识会导致我们不能正信,不能正信就不能入涅槃。
 欲求涅槃者当勤精进
    经文:
  尔时药上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如是众生堕于何处。佛告药上菩提萨埵。善男子。莫问是事。药上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愿佛慈悲说如是人堕在何处。佛告药上菩提萨埵言。善男子。汝今谛听。其人母者堕于大叫唤地狱之中。其父堕于众合地狱。其子堕于火烧然地狱。守天庙者堕于阿鼻大地狱中。尔时药上菩提萨埵摩诃萨埵白佛言。世尊。彼枉死人生于何处。佛告药上菩提萨埵言。彼枉死人生于三十三天之上。药上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彼枉死人何因缘故。生于三十三天之上。佛告药上菩提萨埵言。善男子。汝今谛听。彼人临死时。起一念净心归依佛陀。以此善根当六十劫。受于三十三天之乐。八十劫中自识宿命。所生之处离诸忧恼。生生之处离诸忧恼一切苦灭。药上近恶知识。不得入于涅槃。药上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云何众生不能入于涅槃。佛告药上菩提萨埵言。欲求涅槃者当勤精进。药上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精进。佛告药上菩提萨埵。善男子。精进者名须驴多波帝。逆流之果名精进处。娑吉利陀伽弥果名精进处。阿那伽弥果名精进处。阿罗诃果名精进处。波罗提迦佛陀果名精进处。缘觉之智名精进处。菩提萨埵名字。菩提萨埵地果。名精进处。药上。如是等处名精进处。
    解读:
  药上菩萨要继续跟佛陀演这个戏,于是继续发问。
  前面四个果位,从“须驴多波帝”到“阿罗诃果”,就是《金刚经》上的“四果”——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波罗提迦佛陀果”,是辟支佛果;“缘觉之智”,是缘觉果;“菩提萨埵名字”,是“菩提萨埵地果”。这是佛教中从小乘、到大乘、最后成佛的过程中的各种果位。佛陀告诉药上菩萨,想要涅槃,就应当了知四果、辟支佛、声闻、缘觉、菩萨这种修行模式。
  大家注意,佛陀一直都是用神通在讲这部经。佛陀边讲边显出种种相,药上菩萨和很多的大乘菩萨都能看见,就好像我们看电视剧似的。
    经文:
  药上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世尊云何逆流。云何逆流果。
    解读:
  “逆流”就是背尘合觉——做事情时,不顺着六欲的放逸,不顺着自己的挂碍、恐惧,而是逆着去做。“合”是相合的意思,觉是觉悟的意思。不去做欲望的奴隶,不贪图享受,就不会被欲望圈住了。

逆流和逆流果
    经文:
  佛告药上菩提萨埵。善男子。譬如有人种于树木。彼种树已即日生芽。彼树一日上下各生长一由旬。复有一人。亦复种树不得其所。风动不生移置异处。二人共诤互相诽谤。彼人如是共相诤论。国王闻之即敕臣言。某处二人互相诽谤速往唤来。傍臣受敕遣使往捉。时彼使人微服而去。至彼人所作如是言。王唤汝等。时彼二人惊怖忧愁。王今何故命我二人。是时二人既至王所默然而立。时王问言。汝等何故共相诽谤而起斗诤。时彼二人白大王言。听我所说。我借得少许空闲之处。种植树林。即日生芽及叶。华果熟者中半。此人种植不生芽叶及以华果。须臾数移彼种不生。来见谤毁而起斗诤。大王如是之事。大王应知我无罪过。尔时大王。集诸大臣满三十亿。告诸臣言。汝等各说。诸臣白言。我等不知说何等语。王问诸臣汝等颇见即日种树即生芽叶及以华果熟者中半。尔时诸臣从座而起。白大王言。大王。我等不能决定信受如此之语。何以故。大王。此事希有。尔时大王问彼人言。如汝所说。是事实不。尔时彼人白大王言。此实不谬。王复答言。如汝所说。如此之事。即日种树即生芽叶及以华果。此事难信。尔时彼人白大王言。愿王自植知其虚实。时王集三十亿臣禁守彼人。然后大王自种其树。不生芽叶。不生华果。尔时大王。心大恚怒敕诸臣言。汝等速取利斧。彼所种树仰令斫伐。尔时诸臣受王敕令斫断彼树。一树断已生十二树。斫十二树断生二十四树。茎叶华果皆是七宝。尔时二十四树。变生二十四亿鸡鸟。皆是金嘴七宝羽翼。尔时大王复生嗔怒。自执利斧往伐彼树。王斫树时。从树出生甘泉美水。时王惭愧敕诸臣言。放彼二人。诸臣白言。大王受敕。诸臣去已。放彼二人将至王所。王问其人。汝种此树。斫汝一树生十二树。斫十二树生二十四树。我所种树不生芽叶。不生华果。此事云何。其人答王。如我此福德大王则无如是福德。尔时三十亿大臣。互跪白其人言。汝可治国而居王位。尔时其人。为诸臣众。而说偈言




我不求王位。不求世财宝。

心怀无上愿。愿成二足尊。

得寂灭涅槃。到彼成如来。

为汝等说法。令到涅槃城。

往昔作不善。令我入王狱。

狱缚受诸苦。罪报悉已尽。




解读:
  下面又是一个故事:
  有人种树,一天之内长40里高。另一个人种树却没有长,这个人把他的树挪到长高树的地方去,过两天还是没长。他俩就争吵,互相诽谤。
  国王知道了,就派人把他们俩抓过来,问他们为何争吵。一人说:“我种树,当天就生芽发叶并结出果,果子还熟了一半。而那个人种树,不生芽果。他嫉妒了,就过来跟我吵架。”
  国王听了,感到非常奇怪。他有三十亿大臣,于是就问他们:“可有此事?”大臣说:“不可能。至少我们没听说过。”国王就对那人说:“你说的是事实吗?”那人说:“是事实,国王若是不信,可以亲自种一棵试试。”结果国王自己种的树,没有生芽,也没有生华果。
  过去看一个人的好坏,是看福报、法力,不像我们现在,是看他是否有钱。所以国王看见自己种的树不生芽果,非常生气,这证明了他的法力不行。这对于国王来说简直就是一种灾难。
  于是国王说:“你们去用斧子把那人种的树砍掉。”这些大臣立即去砍掉了一棵,却生出十二棵;砍掉十二棵,又生出二十四棵,而且花和茎都是七宝生成,越来越漂亮。这二十四棵树,又变成很多鸟,长有金嘴、七宝羽毛。就像人们说的犟嘴驴似的,不打还好,越打越厉害。这个故事不符合现在所有的程序,故而称为“逆流”。
  国王更加生气,拿着斧头亲自砍。因为国王还是有些福报的,就把树砍倒了。但砍倒以后,却从树生出甘泉美水来,这个东西更珍贵。国王害怕了,命令大臣把人放了,然后问他:“为什么我砍了你种的树,就生出这么多好东西;而我种的就不生芽叶,不生华果?”那个人回答:“如我此福德大王则无如是福德。”——我的福德比你大得不可思议!这时,三十亿大臣立即下跪,对那人说:“你来当国王吧!”
  我们这个世间,不是用福报的大小去评价一个人,而是凭着一些欲望摄受的范围来评价,这是非常遗憾的。比如我们看一个人是亿万富翁,但在一些修行人看来却不是,他是前一辈子欠他儿子的钱,这一世挣了钱给他儿子花的,而且挣了钱后就死了。这样的亿万富翁真是没意思。原来这种有意思和没意思,是我们自己的欲望标尺在不停地转换而已。有一些佛国土,是看福报的。如果一个人的福报非常大,大家会非常尊敬他,很多大臣,甚至国王也会跪下来恳求:“你快做这个国家的国王吧!”
但是这个人却说了一首偈子:




我不求王位。不求世财宝。

心怀无上愿。愿成二足尊。

得寂灭涅槃。到彼成如来。

为汝等说法。令到涅槃城。

往昔作不善。令我入王狱。

狱缚受诸苦。罪报悉已尽。






  “我不求王位,不求世财宝。心怀无上愿。愿成二足尊。”大家闭上眼睛问问自己,真的没有对金钱美女、王位权力的欲望了吗?真的“心怀无上愿。愿成二足尊”,愿“得寂灭涅槃。到彼成如来”吗?在被别人误解、污辱,甚至被关到监狱里,心中能不生一丝嗔恨,为这些人说此善法吗?心里真的愿意吗?   

经文:
  尔时有三万二千高座。一一高座高二十五由旬。一高座上有二十五亿鸡而在其上。以金为嘴。七宝羽翼。出人音声告彼王言。大王不善不善斫伐诸树。以此罪业必入恶道。王不知耶。种此树者是何等人。大王答言。我未审之愿为我说。何等大人种此树耶。鸡鸟告王。如此人者照明世间名无上士。当度一切众生生老病死。王复问言。彼是何人种树不生。彼作何等不善之业不生。当为我说。鸟答王言。彼是提婆达多种树不生。无少善根树云何生。尔时三十亿大臣。闻此法门。皆得十地成就神通。时彼国王亦得十地。得通达一切善法三昧。尔时药上菩提萨埵摩诃萨埵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此三十亿臣。皆得十地成就神通。尔时世尊。告药上菩提萨埵。善男子。汝今谛听。即时微笑。从其面门放八万四千光明。无量种种青黄赤白红紫光明。其光遍照无量世界。照世界已还至佛所。绕佛三匝从佛顶入。

解读:
  这时,这棵树又生出好多的鸟,对国王说:“你随便砍树,去忏悔这个罪业吧。”国王问鸟:“请告诉我,谁能种这样的树?”这些鸟就告诉国王,这个人“照明世间名无上士。当度一切众生生老病死”。国王又问:“彼是何人种树不生。”答:“种树不生的人是提婆达多,因为他缺少善根因缘。”
  药上菩萨问什么是“逆流”?什么是“逆流果”?佛陀用了这个比喻回答了他。这是一个真实的事情。在僧伽吒法门的巨大加持之下,如果所发的愿正好是逆流,那么你所做的事情和以后所得的果报,就是逆流果。这就是为什么那三十亿大臣一看到这不可思议的景象,听到这个人所讲的法门,“皆得十地成就神通。时彼国王亦得十地。得通达一切善法三昧”。
  药上菩萨继续问佛陀:“世尊。何因缘故。此三十亿臣。皆得十地成就神通。” “逆流”为何有如此的法力神通?药上菩萨希望佛陀不要用智慧的语言、攀缘的模式让大家去想,而是用神通把这个东西演出来。比如第二卷中,诸佛菩萨给佛陀顶礼献花,佛陀对一切勇菩萨说,这些人都在给自己顶礼、献花,都在称赞自己。那种证量就是非攀缘的模式。而僧伽吒法门为什么这样不可思议?因为它是一个正法的汇集,在法界中,可以直接证到它,看到它。
  佛陀说:“善男子,汝今谛听。”然后笑了笑,从面门放出无量的各种颜色的光明照亮无量的世界,照完之后还至佛处,绕佛三匝从佛顶入。

本自作相——

从药上菩萨的疑惑说起
树下众生因何而来?
    经文:
  尔时药上菩提萨埵摩诃萨埵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如来现此希有之相。若无因缘如来终不现希有事。佛告药上菩提萨埵言。善男子。汝见众人从十方来集会此不。药上菩提萨埵白言。不见也世尊。佛告药上菩提萨埵言。善男子。汝观十方一切世界。尔时药上菩提萨埵摩诃萨埵即观十方。见东方面有一大树。覆七千由旬。见二万五千亿众生在彼集会。默然而坐不饮不食。复见南方有一大树。覆七千由旬。下有二万五千亿众生俱共集会。不语不食不行默然而住。复见西方有一大树。覆七千由旬。下有二万五千亿众生俱共集会。不语不食不行默然而住。复见北方有一大树。覆七千由旬。下有二万五千亿众生俱共集会。不语不食不行默然而住。复见上方有一大树。覆七千由旬。下有二万五千亿众生俱共集会。不语不食不行默然而住。复见下方有一大树。覆七千由旬。下有二万五千亿众生俱共集会。不语不食不行默然而住。

    解读:
  佛问药上菩萨:“善男子,你能否看见十方众生都到这里集会啊?”药上菩萨说:“我没看见。”佛告药上菩萨:“你再仔细观一下十方一切世界。”于是药上菩萨再观,见东方一棵大树下有二万五千亿众生会集,四维上下都是如此。
  关键在这句话——“默然而住不饮不食”。
    经文:
  尔时药上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我欲少问如来应正遍知。若佛听许乃敢发问。尔时世尊告药上菩提萨埵言。善男子。随汝所问。如来悉能为汝解说。尔时药上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从于十方有无量众生而来集会。以谁神力而来至此。

    解读:
  佛陀用神通现出的这个景象超出了药上菩萨的证量,他没有办法去理解这是为什么。前面都是在药上菩萨知道的范围内演戏给众生看。但是后面的境界他证不到了,没办法再演戏了。

  药上菩萨没有立即提问,是因为恭敬心。
  佛陀对药上菩萨说:“你随便问,我今天都给你解答。”药上菩萨对佛说:“是何因缘让十方众生都来这里会集,是谁的神力让他们到达这里?”

    经文:
  佛告药上菩提萨埵言。自以神力而来至此。

    解读:

    药上菩萨根本不信佛陀的回答。因为他自己还得修法力,这些众生怎么会有这样大的神力?

如幻如化而示生灭
    经文:
    尔时药上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我欲观诸世界。以谁神力而往至彼。佛告药上菩提萨埵。以汝神力自往至彼。尔时药上菩提萨埵。绕佛三匝忽然不现。过九十六亿世界有一世界名日月明。彼国有佛号日月土如来应供正遍知。与八万亿菩提萨埵。恭敬围绕而为说法。药上菩提萨埵摩诃萨埵。既到彼国至日月土如来前。顶礼佛足白佛言。

    解读:
    因此药上菩萨绕佛三圈,然后到了一个叫日月明的世界里。这世界有佛,号日月土如来应供正遍知。药上菩萨顶礼日月土如来佛足,问了一个问题。
    经文:
    世尊。何因缘故。于娑婆世界。在释迦牟尼前观于十方。见无量众生集会。在此不见。尔时药上菩提萨埵摩诃萨埵。至日月土如来前白佛言。世尊。我过九十六亿诸佛国土。来至于此不见一人。世尊谁见谁闻。无知无觉树上而生众生。佛告药上菩提萨埵言。不也。善男子。汝颇见颇闻。无知无觉之树能生人不。

    解读:

    药上菩萨问:“世尊谁见谁闻。无知无觉树上而生众生。”日月土如来反问药上菩萨:“你见过无知无觉的树上生众生吗?”
    药上菩萨为了这个问题,一瞬间跑了九十六亿世界,居然没有发现那些树,因此感到非常疑惑。其实那些众生均是药上菩萨自己的业力招感的,也就是无明妄动的自作相。
             这就是佛陀在《金刚经》上说的“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他们不入涅槃,你就入不了真正的涅槃。然后“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句话非常难理解。在这里,佛陀和众法界的如来用神通给药上菩萨演示了这个境界。
    很多宗教法门,也打坐持咒、行善,甚至晚上不睡觉,用各种各样的方法修行。但是有一条从相上看与佛陀的教法是不相同的——他们没有“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一念。

    因为他们不能相信,这些众生均是自己的无明妄念幻化出来的。这些众生不度尽,不入无余涅槃,他们自己也别想真正地入无余涅槃。佛陀在《佛遗教经》上讲,当佛陀入涅槃的时候,他度尽了应该度的众生[1]。

    经文:

    药上白佛言。世尊。不见不知。佛告药上菩提萨埵。汝欲见不。我今示汝。药上白佛言。世尊。愿欲见之。尔时日月土如来。屈伸臂顷百千亿众皆悉来集。众生手执香华供养如来。

    解读:

    药上菩萨答:“我不见,也不知。”这个不见,是因为证量不到,故不见。

    经文:

    药上。汝今见不。药上菩提萨埵白佛言。已见世尊。已见善逝。

    解读:

    为什么药上菩萨说“已见世尊。已见善逝”?因为他惊呆了!这些众生是从哪来的?

    这都是药上菩萨宿世间无明妄动所幻化出来的,也就是药上菩萨所要度尽的因缘众生。

    日月土如来用佛性的法力,加持了药上菩萨自己的无明妄动,幻化出这些众生,并且加持他们拿着香华来供养如来。

    僧伽吒法门不是用理论讲,而是用神通开示。诸佛如来,一佛住世,诸佛均住世,因为无量诸佛本是一体,同一佛性。
[1] 见《佛遗教经》:应可度者,若天上人间,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缘。

一切有为法均是幻化

    经文:

    佛告药上。善男子。此诸众生无觉无知皆悉如幻。

    解读:

    我们这个世间所有的东西均是幻化——“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比如,家里供的佛像是铜做的,其实那是我们的无明妄动幻化出来一个用铜做的佛像;如果家里的佛像是用泥捏的,那也是我们的无明妄动幻化出的。这是我们自性中表法的一个工具,本是幻化。

为什么要“逆流”?因为我们不愿意被幻化的东西所骗,故而要逆“幻化”这个流。这是关键。

    经文

    时彼三万亿众生各伸两手。以诸香华供养如来。药上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此事希有。须臾之间此诸众生。各生百手供养如来尚不得脱。况两手者。

    解读

    这时,药上菩萨更没法理解了,为什么这些众生同时伸出双手以香华来供养如来呢?就算他们都在一瞬间生出一百只手供养如来,也无法得解脱,何况是用两只手来供养!

    经文:

    佛告药上菩提萨埵言。如是如是。善男子。此诸众生无觉无知而生而灭。善男子。我身亦如是。如幻如化而示生灭。

    解读

    前面讲过:生不长,死不了。

    我们见到有人轮回;有出家人破戒,落入无间地狱;有小偷被抓到监狱里;有人成了亿万富翁;有人在街上走路,捡起一块石头,发现是一块大宝石;还有人从垃圾堆里捡出块废铜烂铁,发现居然是金子做的……所有这一切,均是我们无明妄见的自作相,都是轮回中的幻相。

    但这只是一个证量而已,就是要让心到达这个位置,再去度尽一切众生,才能解脱出来。

    谁在看这些众生伸出双手供养如来?是药上菩萨自己在看。

    药上菩萨说,他们不用说伸两只手,就是同时生出一百只手供养佛也不能解脱。佛陀告诉药上菩萨,并不是他们不能解脱,而是你的心不能解脱。

    佛陀又告诉他:“我身亦如是。如幻如化而示生灭。”佛是众生自己内心的无明加持出来的。众生总认为这一切都是真实的,所以产生了种种的分别,然后就被圈在那里,生出无尽的痛苦。

    佛陀观自身如幻化相,如佛之实相,从来没实见一个众生给他供花;从来没见到自己放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然后从自己头顶上回来。这些都是众生的自作相,业力招感而成的。
    有人问,怎么才能证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非常简单。把心住到所有众生“无觉无知而生而灭”,“我身亦如是。如幻如化而示生灭”,也就是不增不减、不来不去、不生不灭、不秽不净……的境界上。然后升起幻法度幻众的大慈悲心,把你的幻众——“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何者是老,何者是少?
    经文:
    药上白佛言。世尊。何等是少众生。何者是老众生。佛告药上。善男子。亦有老者。亦有少者。药上白佛言。世尊。愿佛解说。何者是也。
    解读:

    药上菩萨这时候突然明白了,开始为众生请法:“何等是少众生。何等是老众生。”佛陀告诉药上:“亦有老者,亦有少者。”药上菩萨说:“请世尊为我解说。”

    在修僧伽吒法门的时候,初发意菩萨有两个大劫:一是火劫,比如梦见大火球“呼”地来了;二是水劫。水劫和火劫都是梦境,而那大树从相上看就是风轮。那大树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树,不是什么菩提树、榕树、枫树、梧桐树。

    风劫在这里就不多讲了,大家只要逆流而走,自然而然就会明白了。

    经文:

    佛告药上。无福衰者是老众生。从彼树生者是少众生。

少众生和法界本源
    经文:
    药上白佛言。世尊。我欲见彼少众生等。尔时日月土如来即伸右臂。从于四方有百千亿众生。俱来集会至如来所。顶礼佛足绕佛三匝。在佛前立默然而住。药上白佛言。世尊。此诸众生。何故佛前默然而住。佛告药上。善男子。汝不知耶。地大之性无言无说。法聚无知无觉。何以故。药上。此诸少众生。不见生不见灭。不见老病死忧悲苦恼。具受一切苦痛之恼。云何而语。是故药上。如是众生应当教之。

解读:
    “地大之性无言无说”。这是个很难理解的地方。因为我们没有法力,不能用本自具有的神通看到这个法会聚的过程。药上菩萨当时亲眼看到这些少众生们默然而住,然后他生起一丝疑惑:为什么这些众生默然而住、不会思考?
    前面讲过法界的本原:地水火风。前面是水火两梦:水劫和火劫,均是梦境。火劫来时,了不可着,火劫即破;水劫来时,漂我妄想执著,水劫即破。风轮是僧伽吒的一个关键点。不在此多说,留给大家在法界上自己去证。地轮就在这儿,法聚而已。而“法聚无知无觉”。
    何为法聚?法聚在相上看,分为正法聚和邪法聚。众生在这程序当中,自主不了而被因缘业力推着动相聚,故而叫法聚。因什么而动,而为法聚呢?如以无四相清净行而动为正法聚;如以邪淫而动为邪法聚
    今天有个朋友说:“我非常痛苦,想自杀。”
    问他:“为什么想自杀?”
   “因为现在这个环境太痛苦了。”
    他的父母打架,朋友对他不好,姥爷姥姥对他不好,奶奶爷爷对他不好,同学对他不好,老师对他不好,学习不好……他感觉没有一个好的事情。
    他从小学佛,我就问他:“你知道死后会到什么地方去?”
    “我知道,到地狱去。”
    我说:“到地狱痛苦吗?”
    “唉,还痛苦……”
    又问:“痛苦的话,从地狱出来,最好的境界你知道是什么?”
    他问:“出来的最好的境界是什么?”
    “就是你现在所见到的境界。”
    这个小朋友立即说:“噢,我明白了,那我还是不死了。”……   都是一个比较、分别。
    当火劫来时,如果没有视火劫如大梦,那么内心就会产生恐怖,然后将福报全部耗光,落入地狱中去。水劫来时,也是同样的道理。实质上是被自己无福衰者的妄想执著拉下去了。而这些掉下去的就是老众生。
    这些少众生是怎么回事呢?
    他们就如同刚刚出生,没有经过一丝污染一样。这个出生是系缘法界的原始出生,就如混沌一般。
    但是他内心是痛苦的,因为他具一切痛苦之恼。他没有分辩能力,只知道那是痛苦。
    就如同上帝造的亚当夏娃,最早在他脑海中没有任何的善恶标准时,他形成一个本原的痛苦。这里的亚当夏娃只是一个比方,因为他们还不是少众生。
    少众生们就跟大地的本性一样,无言无说。因为法聚而无知无觉,不知道自己在这里默然而住。
    这时佛陀跟药上菩萨说了一句话:“如是众生应当教之。” 这些众生最好教育。他没有污染,只要点破他那一念根本无明,立即就出去了。但如地狱众生、老众生旋出旋入的可能性很大。

    这一段是非常关键的地方。这是药上菩萨跟佛陀之间用神通所见的,对少众生的评价。

    少众生和老众生是这部经书中一个根本的原理,是法界的根源。

    这么多如来日夜讲经不停,为什么众生不见减少不见增多?

    其实非常简单,因为众生没有定相。如果是定相,譬如对一来讲,那二就比一大,零就比一小。但如果没有定相,二就不能算作大,待会儿三可能才是大;一不能作为小,待会儿零可能才是小。

    众生界无有定相,本是幻化。故而出现这种情况[1]。
[1] 参考回家人老师《谈诸佛如来倾劫度众,为何众生界不增不减》。

众生从何来?
    经文:

    尔时药上菩提萨埵摩诃萨埵白佛言。世尊。少众生者从何所来。何处终。当生何处。不知法者。佛告药上。善男子。汝今谛听。此诸众生非是人作。非金师作。非铁师作。非木师作。非窑师作。非王者作。

    解读:
    人的本原,非是人作——也就是不是人能把他们制造出来的。
    克隆人和受精卵子在某些意义说,只是做了件衣服。就像做了一部机器,一个外壳,但没有给他安上能计算的能力与总程序。
    而这个能计算的能力,不是人做的,不是金师做的。此金并不是金子的金,而是金木水火土的金,金轮的意思。不是铁师做的,这个地方和金师是同样的道理。不是木师做的,此木,也是金木水火土的木。不是窑师做的,“窑”在此处为土。非王者作,这个王,乃是诸大天神,天界的天主,一些原始的天神之类的。这个事情也不是他们做的。
    我们见过创世纪的很多文章,例如女娲造人。女娲是上古大神,造人的时候捏了一个小泥人。上帝造亚当也是这样。他们都是以泥为基础。但是那泥只是一件衣服,一个外壳。就好像神识离开了的身体,只是一具尸体,一堆废肉。这里所说的,不是单纯地指身体,而是指神识亦“非窑师作”。
    最关键的是诸造人者吹的那口气,使这具外壳有了灵魂。
    经文:
    男女和合恶业而生受诸苦痛。作不善行受如是苦名少众生。

    解读:
    而是男女和合恶业而生,是众生的淫欲心做的。
    在《戒淫》那篇文章中讲过,男女淫事时,先是身上的能量很强,身上放出极强的光明,然后对吸,产生爆炸。高潮过后,那光明在法界上看迅速地黯淡下来,旁边的那些光明与能量就甩向法界,就是这些东西生成的少众生。
    这也是为什么宣公上人讲,如找一个女孩邪淫以后,待会儿死后到地狱去,阎王把你的神识分一半。除非你能往生极乐世界,除非这一世你能把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全部堵死,否则因果很大的。因为那是修行的关键。
    这就是佛陀在《楞严经》上讲的“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的道理。如果不戒淫的话,当淫欲心生起,产生这种大放逸后的爆炸,向法界射出的这些能量,都带有这个人的一些信息,现代科学也叫做全息。
    我们这个法界,这个时空所组成的这套程序,本身就是我们无明妄见的一个幻化像,是自性法界中的自作相。在这个基础上,在邪淫、生淫欲心的时候所射出去的这些东西都带有他的信息,它们在因缘成熟以后,都会幻化成一个个的少众生。

为何要度一切众生
    在这个基础上,就非常容易理解《金刚经》上的那句话:“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为什么要把他们度尽?我不度可以吗?
    那些少众生都是自性的无明妄见幻化成的自作相,从某些意义讲,就是另外的一个你,是在无量劫之前没有成就、没有明白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时候,去淫欲而产生的能量幻化出的一个一个的少众生,就是自性的无明妄作生成的因缘众生。
    度众生,说白了就是在度自己。只有把他们度出来,才能心安理得地住到应有的那个境界中去。
    有人讲,我为什么住不到,观不幻?因为你作了很多坏事,还没有把这个窟窿填死。    如果不懂得这个道理,就没办法理解少众生是从哪儿来的,也就没办法理解佛陀为什么要众生行大菩萨行。其实那些大菩萨们都是活明白了,他不干这个干什么呀?

成就的基础
         “男女和合恶业而生受诸苦痛。作不善行受如是苦名少众生。”
    这些少众生都是男女和合恶业淫欲心生成的。在法界上生成一个一个小的磁场,因缘成熟以后,当这些小的磁场具足了作人的那些条件后,就开始附到了成就他们的这些过程当中。
为什么我们要孝敬父母?因为没有父母,我们就没有办法寄托到这个身体上;没有这个身体,是很难修行的。因此,孝敬父母乃是报恩的意思。
    而佛陀,给了我们慧命。
    一个是身命,一个是慧命。这两者在法界上是成就的两个基础。

不可思议的加持力
    我们先不看前面佛陀跟一切勇菩萨所讲那个少众生。先来看日月土如来让药上菩萨看到的大树下的那些众生。
    药上菩萨问:在一须臾间,出了这么多众生,这些众生是从哪儿来的?
    这是因为僧伽吒这个法门的加持。
    在前面说了一个名词叫“法界坛城”。在学习、讲解这部经书的时候,我们就自然而然地回到了那个坛城的加持中去了。这就是为什么僧伽吒法门不可思议的原因。
    日月土如来用药上菩萨听闻这个法门的功德,将他的无明妄动幻化的众生,当下化现出来。这些少众生是药上菩萨自己的,也就是他宿世间无量劫所做的那些恶业生成的,但是药上菩萨不知道。这就是为什么这个法门能够在很短的时间之内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原因。它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法力,能生这么大的功德?因为这个法门不可思议。
    日月土如来在教育药上菩萨,在给他讲解僧伽吒法门的根本意义。

有智慧才能离苦
分别和觉知
    经文:

    药上。彼不与佛言。不礼如来。彼受无量无边之苦。药上。有少众生不共佛语者。受如是无量无边苦恼。药上。以不善知苦因缘故不共佛语。不共佛语故不知善不知恶。虽得人身不知生不知灭。药上。是名年少众生。

    解读:
    日月土如来跟药上菩萨讲,这些少众生不说话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分别心,但是也没有智慧。生分别心,错了;不分别,又落入另外一个境界——无记,就是落到孤独地狱去了。
    在机械加工企业有一种机器叫机械冲床,冲床在冲压时有个偏轮,有时那偏轮既不往这里拐,也不往那里拐,正好成一直线时冲床就停在那儿,这个冲床就坏了。
    这些少众生就如同这个道理一样,他死在那个地方了。同时他受了无量无边之苦,但因为没有分别、智慧,处于无记状态中,所以并不知道这个苦是从哪里来的。就像亚当夏娃,如果不吃智慧果,就不知道原来他们没穿衣服。吃了智慧果以后,眼睛立即就亮了。
    经文:
    药上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年少众生云何生云何灭。佛告药上菩提萨埵言。善男子。譬如有人以木挑火木则渐烧。如是。药上。众生之类初生时苦中苦死苦。

    解读:
    少众生不知道生、死,但并不是不生不死。他还是会不断地生死,只是不能了了分明地知道生死,所以着也没得着。而佛陀、修行人,是了了分明地知道,而不去着它。
    后来他们逐渐看见了别的众生,今天有个什么事情,动了一念,但这一念很小;然后过两天又动一念,过两天又动一念……这叫初生时苦中苦死苦。就好像拿根木头捅火,渐渐地这个棍也就着了。    少众生在来回生死的过程中逐渐开始有了知觉,有了分别、好坏,有了天堂地狱、六道轮回,然后就由少众生转为老众生了。这个六道轮回的老众生们又开始淫欲,老众生又转少众生……,如此一层一层,但是不知道从头到尾都是自作相。
    经文:
    药上白佛言。世尊。生时谁生。灭时谁灭。

    解读:
    药上菩萨没有听明白刚才以木挑火,木则渐烧的道理,所以他又问了一个问题:生时谁生,灭时谁灭?
    经文:
    佛告药上。善男子。如佛之生。如佛之灭。

    解读:
    本来幻化。无知无觉,而生而灭,如幻如化,而示生灭。如佛之生,如佛之灭。
少众生跟佛的不同在哪儿?
    佛是对这一切事情了知分明,心住涅槃界,幻法度幻众而示现于这个世界,是众生业力招感而生,佛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的,是住在常乐我净大涅槃的境界中的。不跟那少众生似的,老是没开七窍,一直处于混沌无量苦状态。

生分别心,造地狱业
    经文:
    譬如有人闭在暗室眼无所见。复有异人曾受苦恼作是思惟。此人受苦甚为可愍。若不得脱是人必死。以火与之令得少明。时闇室人见火欢喜心得安隐。尔时彼火以少因缘炽然火焰烧彼闇室。尔时彼人被烧而死。

    解读:
    譬如说有一个人在暗室中,有眼睛但是看不见东西。这时有另外一个人,就好像开天辟地、创世纪这帮人,知道有光明这东西。他就开始在暗室点小火。点出小火以后,暗室里那个人,就逐渐地见到火,看到光明;有了智慧,有了分别;有了天堂,有了地狱。
    佛陀说人最早是从光音天一层一层下来的。最早的时候,开始有那个境界,逐渐地业障越来越重,就沉下来了。因为点了这个火焰,结果把自己的暗室也烧了,烧到地狱去了。
    什么叫暗室也烧了?变成老众生了。
    本来是少众生,无耳无目,处在混沌状态。这会儿有个朋友给他把眼睛做成了,于是他看见这儿有美女,那是靓男,那是老太太,那是老头……还是美女靓男漂亮一些。这就开始有了分别。一有智慧,一分别,就好像用火烧了自己那个房子似的,眼看就要把这个人也烧死,就是掉到无间地狱去了。因为他造了这么多业障,根本没有福报,就掉下去了。
    在这里,房子代表少众生的福报。

佛为无上真福田
   福报是个很麻烦的问题。佛陀出世,我们顶礼一下,就得无量大福报。
    但是如果是给自己老板顶礼,就说不准了。也许他昨天晚上犯了一身的邪淫业,给他顶礼不但得不到福报,还放你一身业障。因为这是外有可顶礼之人,内有可顶礼之事,中间有做顶礼之人——心还是在四相中,故有因果业报。
    有的人问:“如果人家给你顶礼怎么办?”
    我说:“谁给我顶礼啦?”
    他说:“那个人给你顶礼了。”
    我说:“你被骗了,他是在给自己顶礼。”
    此人因为给自己的自性佛顶礼,故而得无穷大的福报。这就是佛陀在《僧伽吒经》前面所讲的,那些大菩萨们撒花、供养、顶礼、赞叹佛陀讲法不可思议,其实都是在赞美自己,在给自己顶礼。这才是心住涅槃界,以幻法度幻众,而不为其着。
    并不是——哦哟!十地菩萨在给我顶礼!——那只是你修行到了一定位置上,正在着相,正在做魔呢。
有佛住世,众生则有无上福田。否则那个福田就不是无穷的,都是可变的。因为这些东西都是有相的。就像你给他1,他给你2,你给他3,他给你4……待会儿,你给他1,他给你0.5,你生气了。下一辈子,他给你2,你就给他0.5,他更生气,然后你们就跑到地狱去了。
    天天小算计,越来越不在感恩报恩的增上的境上的,上无间地狱去;反之,都上天堂了。
    而佛陀是无相无不相的,故而他在这个地方讲法。

如来以何因缘出世
    经文
    时王闻之作如是念。我国众生若有所犯更不系缚。尔时国王告下人民。汝等诸人莫生怖畏。于我国内施汝无畏。若有所犯不加害汝。亦不杀汝。皆当安隐莫生怖畏。药上。如来亦复如是。烧诸烦恼灭诸病苦。犹如彼人为令暗室众生安隐。自烧而死。如来如是。为诸众生令得安隐。不惜身命拔诸系缚令得解脱。如是。药上。如来永离三毒之恼。为诸世间作大灯明。于地狱畜生饿鬼阿修罗。老少众生拔令解脱。而时诸天。于虚空中而说偈言。





最胜好福田
    一切田中胜
    世间无上尊
    增长诸佛子
    佛田最胜田
    能除诸怖畏
    大师善方便
    守护诸众生
    住于涅槃界
    而示在世间
    令世间寂灭
    佛为无上师
    救护少众生
    亦救老众生
    三界诸众生
    方便而度之
    闭诸地狱门
    及畜生饿鬼
    此世得安乐
    他世亦安乐




    解读:
    他们的国王听到后,觉得不应该让自己国家的众生受这些苦恼,应该让他们离怖畏。国王说:你们不要恐怖,我做无畏施,这个地方福报无穷大,你们可以到我这里求福报,学我教的这个正法,然后逐渐地出去。
    什么叫出去?我们犯下了那些无间地狱罪,给地藏王菩萨磕头,然后地藏王菩萨就帮我们消掉了。为什么给他磕头就消了,给别的磕头就不成?你在家里,自己起一个名字,然后天天磕头,成吗?不成!因为他没有那个愿力和那个福德,所以帮不了你。
    而这里的国王就是如来。
    对这个问题,一定要好好理解,否则,大家很难理解佛为什么出世,也非常难理解为什么僧伽吒法门的法力无穷大,是个百无禁忌的法门。
    如来出世就为这个:以无边无量的大慈悲,心住涅槃界,而示于世间,幻法度幻众。如来向来不知道自己是如来,因为他知道自己是如幻如化的,世间一切都是自作相。这就是为什么少众生如佛之生,如佛之灭的道理所在。
    这个地方是一个关键。

佛法难闻,佛恩难报
    佛法是无上福田,能学到这个法门太难了。佛法难闻,如来善逝,佛恩难报。
    今天,我们可以非常简单地闻到佛法。大家打开电脑,放上一张光盘,甚至可以从网络上下载一部《大藏经》。但是你们可知道,这部《大藏经》中的僧伽吒法门,以及《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一行三昧”、《金刚经》、《楞严经》并非这么易得的。
    过去想听“僧伽吒”这三个字,都无法轻易听到。现在挺简单,输入“僧伽吒”,一按“百度”,什么事情都知道了。但是可能哪一天,有个什么因缘,这套东西就存到其它空间的某一个位置上去了,再也找不到了。    真是佛恩难报。

因净行故,一切正法会集
赞叹佛陀、赞叹僧伽吒
僧伽吒法门是这个法界正法的会集,就像一个磁场,这个磁场的根本就是正法。这部经还有个名字, 叫《佛说大集会正法经》。
    “僧伽吒”和“大集会正法”还是有个名相。僧伽吒法门是无相无不相的,不可思议的,是无上福田。它可以破众生的根本无明,能成就无上道。
    我们得遇这种方便,有这种机缘来学习僧伽吒法门,非常难得。
    经文:






尔时如来。即时微笑。而说偈言
善哉见善人
善哉见佛陀
善哉闻法者
善哉能敬僧
善哉此法门
灭除一切恶




    解读:
    佛陀也在如幻如化地称赞此法门,称赞修学这个法门的人,称赞已成就者。注意:如幻如化,幻法度幻众。
    经文:
    尔时药上菩提萨埵摩诃萨埵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如来微笑。若无因缘如来终不现希有相。佛告药上。善男子。汝见此等少众生不。药上白佛言。世尊。唯然已见。佛告药上。善男子。此诸众生今日皆得住于十地。
    尔时药上菩提萨埵摩诃萨埵。踊身虚空高八万由旬。共八万亿天子。于如来上散众妙华。地上年少诸众生等皆礼佛足。尔时药上。于虚空中而作是言。三千大千世界众生皆闻此声。地狱众生闻此声者悉得解脱。

    解读:
    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这些少众生住于十地,他激动什么?第二,药上菩萨说了什么?
    前面,佛陀让一切勇菩萨在华上世界见到的不可思议的境界,很多的七宝须弥座,均是自性的自作相,只是功德福报具足了,招感而生的。如何具足的?因听僧伽吒法门,故而具足。这个法门是一切正法会集,就像磁场的根本似的。    药上菩萨已经知道了这些少众生都是他自性化现出来的,见这些少众生们皆住到十地,所以非常高兴。在此,他不赞叹如来,不赞叹僧伽吒,由谁来赞叹?
    “尔时药上。于虚空中而做是言。”这里没有说药上菩萨说了什么。其实他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赞叹僧伽吒;第二件事:赞叹佛如来。故而三千大千世界众生听了药上菩萨的话,悉得解脱。

因缘会集
    经文:
    三十三天闻此音声皆来集会。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时大海中八万四千龙王。动而来集。三万亿阎浮提夜叉俱来集会。二万五千亿罗刹饿鬼俱来集会。时如来所大众悉集。尔时如来为诸年少众生说法。从十方世界有百千亿诸菩萨众。各以神力俱来集会。

    解读:
   有这么多的因缘众生俱来集会,就有了讲僧伽吒法门的因缘。这些众生都有一个根本的特点,就是自己的慧命中有正法,故而当正法聚时,他们就来集会。乃因缘会集,集结而成。
    经文:
    尔时药上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从十方国有无量菩萨俱来集会。无量天龙夜叉揵闼婆阿修罗迦楼罗饿鬼地狱。皆来集会欲闻正法。惟愿世尊当为说之。佛告药上菩提萨埵摩诃萨埵言。善男子。汝下至此。尔时药上菩提萨埵。以自神力从上而下向佛合掌顶礼佛足白佛言。世尊。法聚。法聚者何因缘故。名为法聚。

   解读:
    佛告诉药上菩萨,对这个问题,你要从最根本处问。
    因为当时佛陀在法界上讲法的境界非常高,所以示现的身相也非常大。如果把药上菩萨比喻成小鸟、麻雀的话,佛陀示现的身相就跟人一样大。药上菩萨用自己的神力在虚空中从上而下,一直合掌顶礼到佛足,问佛:是什么因缘,这个法能在这么短的时间聚集这么多人?   

虽然知道这些众生都是自性的自作相,都是无明妄动的幻化相,但是也不至于短时间之内就这样哗哗地过来了吧。可能需要做八万大劫的善事,在每一大劫遇到一部分众生,都讲法度一些,这些众生才能慢慢地度尽。但是为什么僧伽吒法门,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就法聚了这么多的因缘?也就是僧伽吒的法聚因缘是什么?
    这是在问何为正法的问题。

净行能聚一切正法
    经文:
    佛告药上。善男子。法聚者名曰净行。净行者能离一切不善之法。

    解读:
    有人问我:“你不吃肉,不喝酒,不谀上面,不榨下面,不干这个,不干那个,你活着干嘛?”因为要行净行。我干嘛要行那邪行?    因为净行,故而能聚一切正法,远离一切不善之法。善法就是正法。
    经文:
    善男子。汝见如此少众生不。药上白佛。唯然已见。佛告药上。此诸众生离邪淫故。必得诸陀罗尼。必得具足一切诸法。

    解读:
    邪淫本是无明之根,是破净行之术。它会盖住你的智慧,让你分化出很多很多自己要度的众生。如果开始修净行,远离邪淫,那么一切陀罗尼,一切诸法,皆具足。
    有的人问:“我已经远离邪淫了,我这一辈子都没挨过女人,我是不是断了邪淫之心了?”还没有断邪淫。因为他做的不在僧伽吒这个范围之内。这里邪淫在法界上看是爱染心。
    邪淫不单指男女之事,而是指无明之根。否则在持陀罗尼法力大了之后,就会去干别的了,譬如有人法力特别大,在法界上,无明妄动,划自己的范围,这批徒弟、这批众生是我的,我的徒弟就要听我的!……这就是其中的一种邪淫。
    邪淫不单指男女关系。从《楞严经》的角度来讲,戒淫是戒心的,因为内心有淫念即为淫。
    看见一个女孩,觉得她长的很漂亮,这即为淫念。有人会说:“我那叫艺术,叫欣赏!”其实,所有的艺术、欣赏都是在有福报的情况之下才谈得上。待会儿没有福报了,心一沉就是淫念。
    “我跟他交往是蓝颜知己,我们没有任何的邪淫!”那叫意淫,还是邪淫。因为“喜欢”在那种氛围之内。那充其量是天道上的淫欲。
    有的朋友跳舞,两个人拉着手,笑咪咪的。在那种氛围中,身上的光明是一闪一闪的。在法界上看,那就是生出下一代了。那就是邪淫。
    在乐变化天,男女相视熟笑,没有身体的其它接触也能生出孩子来,这是一层一层天因缘不同而造成的[1]。只有四天王天跟我们人道才有男女的性器官。
    所以,大家千万要注意:邪淫,并不是单纯指男女,而是心淫。也就是内心深处的爱染心。
    因为僧伽吒法门是破无明之根的,是正法汇集的,故而才有“此诸众生离邪淫故。必得诸陀罗尼。必得具足一切诸法。”佛陀从来没有说过假话,只是我们的证量不到,不能理解而已。
    这部经书,从头到尾都是在讲戒贪、戒淫、戒嗔、戒妄、戒杀。从某些意义讲,就是讲了贪、嗔、痴这三个根本无明。
    证知一切变化,是指彻底证知到,不是那种无明、分别、无记、无知、计算,而是具足知,没有“不了知分明”的地方;在这个基础上,心住常乐我净。
    什么叫“常”?在前面讲过:生不长,死不了。如果知道一切皆是无明妄动的自作相,就慢慢地见到了自己的常。在此基础上,能够慈悲众生,幻法度幻众,得大慈悲轻安,就是乐。什么叫我?有常本来具足我。什么叫净?有乐本来具足净。此即心住涅槃界。
    在世间,能引导一切众生,入无余涅槃,而内心了知如幻如化,示生灭而不为其着,外不着一相,内不乱,在此基础上,远离一切邪染、不净,这就是正法聚。
[1] 参见《俱舍论》:“论曰。唯六欲天。受妙欲境。于中初二。依地居天。形交成婬。与人无别。然风气泄热恼便除。非如人间有余不净。夜摩天众。纔抱成婬。睹史多天。但由执手。乐变化天。唯相向笑。他化自在。相视成婬。…… 随彼诸天男女膝上。有童男童女欻尔化生。即说为彼天所生男女。”

附录:
共享一些佛教经典、大德开示的电子版(百度云盘):
一,佛经合集(文字,音频)
http://pan.baidu.com/s/1eQiPAYQ
二, 《阿含经》原文及讲解
http://pan.baidu.com/s/1y5rpT
三, 《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及注解
http://pan.baidu.com/s/1d56fJ
四, 《僧伽吒经》(原文、抄写板及MP3)
http://pan.baidu.com/s/1dDIchbF
五, 《大威灯光仙人问疑经》(原文及手抄版)
http://pan.baidu.com/s/1hqFUg0c
六, 佛经讲解(大德讲解)
包含:
1,《妙法莲华经》浅释-净慧法师
2,《愣严要解》-元音老人;
3,《金刚经说什么》-南怀瑾;
4,《仁王护国经讲义》-圆瑛大师;
5,《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宣化上人.
http://pan.baidu.com/s/1i3DkriP
6,《楞严经》-圣宇法师(视频版-158集)
http://pan.baidu.com/s/1gdDpJMj
7,《楞严经》-圣宇法师(MP3版-158集)
http://pan.baidu.com/s/1eQ22vrs
七, 净空法师开示合集
http://pan.baidu.com/s/1xNh3J
八,南怀瑾全集
http://pan.baidu.com/s/1nt16Nm5
九,佛号与施食仪轨
http://pan.baidu.com/s/1gd9kNOB
十,阿含解脱道次第(空海法师)-视频版
http://pan.baidu.com/s/1i3gHhUd
十一,阿含解脱道次第(空海法师)-MP3音频版
http://pan.baidu.com/s/1ntx3ZML
十二,佛教动画-视频版
http://pan.baidu.com/s/1kTnyFJp
十三,佛教动画-MP3音频版
http://pan.baidu.com/s/1eQss9ou 
十四,八十八佛高清大图
http://pan.baidu.com/s/1pJ2PZNt
十五,般舟佛号(MP3版:1、2、3小时)
http://pan.baidu.com/s/1kThZzJT
十六,楞严经讲解—宣化上人
http://pan.baidu.com/s/1c0h8ynm

发表于 2014-3-24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点评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慈悲喜舍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3 10:36
 楼主| 发表于 2014-4-3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慈悲喜舍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6 21: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