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16|回复: 18

[整部佛经] 大般涅槃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7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演程居士 于 2014-1-28 09:30 编辑

如来恒常无有变异,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大般涅槃风所到之处一切罪障悉皆销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大般涅槃经

大乘涅槃部·第0109部

大般涅槃经四十卷目录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奉诏译


· 经名 · 卷数 · 跋序
· 品名 · 品数 · 译作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大般涅槃经卷第一
寿命品第一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
寿命品第一之二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
寿命品第一之三
金刚身品第二
名字功德品第三


大般涅槃经卷第四
如来性品第四之一


大般涅槃经卷第五
如来性品第四之二


大般涅槃经卷第六
如来性品第四之三


大般涅槃经卷第七
如来性品第四之四


大般涅槃经卷第八
如来性品第四之五


大般涅槃经卷第九
如来性品第四之六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
如来性品第四之七
一切大众所问品第五之一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一
一切大众所问品第五之二
现病品第六
圣行品第七之一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二
圣行品第七之二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三
圣行品第七之三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四
圣行品第七之四
梵行品第八之一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五
梵行品第八之二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六
梵行品第八之三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七
梵行品第八之四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八
梵行品第八之五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九
梵行品第八之六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
梵行品第八之七
婴儿行品第九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一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一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二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二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三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三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四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四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五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五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六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六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七
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一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八
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二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九
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三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
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四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一
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五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二
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六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三
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七
迦葉菩萨品第十二之一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四
迦葉菩萨品第十二之二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五
迦葉菩萨品第十二之三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六
迦葉菩萨品第十二之四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七
迦葉菩萨品第十二之五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八
迦葉菩萨品第十二之六
憍陈如品第十三之一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九
憍陈如品第十三之二


大般涅槃经卷第四十
憍陈如品第十三之三



乾隆大藏经·大乘涅槃部·大般涅槃经

http://www.baidu.com/link?url=em ... wnicYgHCH4EPHwEW0OK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发表于 2014-1-27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演程居士 于 2014-1-28 09:24 编辑

善男子,若有众生发心始学是大乘典《大涅槃经》,书持读诵亦复如是,虽未具足位阶十住,则已堕于十住数中。
或有众生是佛弟子、或非弟子,若因贪怖,或因利养,听受是经,乃至一偈闻已不谤,当知是人则为已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譬如雾露,势虽欲住,不过日出,日既出已,消灭无余。善男子,是诸众生所有恶业亦复如是,住世势力,不过得见大涅槃日,是日既出,悉能除灭一切恶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演程居士 于 2014-1-28 09:25 编辑

善男子,汝今应当如是忆持。若有众生成就具足无量功德,乃能信是大乘经典,信已受持。
其余众生有乐法者,若能广为解说此经,其人闻已,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所作恶业皆悉除灭。
若有不信是经典者,现身当为无量病苦之所恼害,多为众人所见骂辱。
命终之后,人所轻贱,颜貌丑陋,资生艰难,常不供足。
虽复少得,粗涩弊恶,生生常处贫穷下贱、诽谤正法邪见之家。
若临终时,或值荒乱,刀兵竞起,帝王暴虐,怨家仇隟之所侵逼。
虽有善友而不遭遇。资生所须,求不能得,虽少得利,常患饥渴。
唯为凡下之所顾识,国王、大臣悉不齿录。
设复闻其有所宣说,正使是理终不信受。
如是之人不至善处,如折翼鸟不能飞行,是人亦尔,于未来世不能得至人天善处。
若复有人能信如是大乘经典,本所受形虽复粗陋,以经功德即便端正,威颜色力日更增多,常为人天之所乐见,恭敬爱恋,情无舍离。
国王、大臣及家亲属,闻其所说,悉皆敬信。
若我声闻弟子之中,欲行第一希有事者,当为世间广宣如是大乘经典。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演程居士 于 2014-1-28 09:25 编辑

“善男子,譬如雾露,势虽欲住,不过日出,日既出已,消灭无余。
善男子,是诸众生所有恶业亦复如是,住世势力,不过得见大涅槃日,是日既出,悉能除灭一切恶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演程居士 于 2014-1-28 09:26 编辑

“若有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当知是人未来之世,必能建立如是正法受持拥护。
是故汝今不应不知未来世中护法之人。何以故?
是发心者,于未来世,必能护持无上正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演程居士 于 2014-1-28 09:26 编辑

“善男子,有恶比丘,闻我涅槃,不生忧愁:‘今日如来入般涅槃,何期快哉!
如来在世,遮我等利,今入般涅槃,谁复当有遮夺我者?
若无遮夺,我则还得如来利养。
如来在世,禁戒严峻,今入涅槃,悉当放舍
。所受袈裟本为法式,今当废坏如木头幡。
’如是等人,诽谤拒逆是大乘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演程居士 于 2014-1-28 09:27 编辑

尔时,佛赞迦葉:“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善能问如是义。
  “善男子,若有众生于熙连河沙等诸佛所发菩提心,乃能于是恶世受持如是经典,不生诽谤。
  “善男子,若有能于一恒河沙等诸佛世尊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世中不谤是法,爱乐是典,不能为人分别广说。
  “善男子,若有众生于二恒河沙等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世中不谤是法,正解信乐,受持读诵,亦不能为他人广说。
  “若有众生于三恒河沙等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世中不谤是法,受持读诵,书写经卷,虽为他说,未解深义。
  “若有众生于四恒河沙等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世中不谤是法,受持读诵,书写经卷,为他广说十六分中一分之义。虽复演说,亦不具足。
  “若有众生于五恒河沙等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世中不谤是法,受持读诵,书写经卷,广为人说十六分中八分之义。
  “若有众生于六恒河沙等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世中不谤是法,受持读诵,书写经卷,为他广说十六分中十二分义。
  “若有众生于七恒河沙等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世中不谤是法,受持读诵,书写经卷,为他广说十六分中十四分义。
  “若有众生于八恒河沙等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世中不谤是法,受持读诵,书写经卷,亦劝他人令得书写;自能听受,复劝他人令得听受;读诵通利,拥护坚持;怜愍世间诸众生故,供养是经,亦劝他人令其供养;恭敬尊重,读诵礼拜,亦复如是。具足能解,尽其义味,所谓如来常住不变,毕竟安乐。广说众生悉有佛性,善知如来所有法藏。供养如是诸佛等已,建立如是无上正法受持拥护。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演程居士 于 2014-1-28 09:27 编辑

“又善男子,是大涅槃微妙经典所流布处,当知其地即是金刚,是中诸人亦如金刚。若有能听如是经者,即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随其所愿悉得成就。如我今日所可宣说,汝等比丘应善受持。若有众生不能听闻如是经典,当知是人甚可怜愍。何以故?是人不能受持如是大乘经典甚深义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演程居士 于 2014-1-28 09:28 编辑

佛告迦葉:“善男子,我般涅槃后四十年中,于阎浮提广行流布,然后乃当隐没于地。
  “善男子,譬如甘蔗、稻米、石蜜、乳酥、醍醐,随有之处,其土人民皆言是味味中第一。或复有人纯食粟米及以稗子,是人亦言:‘我所食者,最为第一。’是薄福人受业报故。若是福人,耳初不闻粟稗之名,所食唯是粳粮、甘蔗、石蜜、醍醐。是大涅槃微妙经典亦复如是,钝根薄福不乐听闻。如彼薄福,憎恶粳粮及石蜜等;二乘之人亦复如是,憎恶无上《大涅槃经》。或有众生,其心甘乐听受是经,闻已欢喜,不生诽谤,如彼福人食于稻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演程居士 于 2014-1-28 09:33 编辑

“复次,善男子,声闻、缘觉于诸烦恼而生怖畏,学大乘者都无恐惧。修学大乘有如是力,以是因缘,先所说者,为欲令彼声闻、缘觉调伏诸魔,非为大乘。是大涅槃微妙经典不可消伏,甚奇甚特!若有闻者,闻已信受,能信如来是常住法,如是之人甚为希有如优昙华。我涅槃后,若有得闻如是大乘微妙经典生信敬心,当知是等于未来世百千亿劫不堕恶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演程居士 于 2014-1-28 09:45 编辑

佛告迦葉:“善男子,如我所说,亦复如是,非为不尔。
善男子,我为声闻有肉眼者说言降魔,不为修学大乘人说。
声闻之人虽有天眼,故名肉眼;
学大乘者虽有肉眼,乃名佛眼。
何以故?是大乘经名为佛乘,而此佛乘最上最胜。
  “善男子,譬如有人勇健威猛,有怯弱者常来依附。
其勇健人常教怯者:‘汝当如是持弓执箭,修学矟道、长钩、罥索。’又复告言:‘夫斗战者,虽如履刃,不应生于怖畏之想。当视人天生轻弱想,应自生心作勇健想。
或时有人素无胆勇,诈作健相,执持弓刀,种种器仗以自庄严,来至阵中唱呼大唤,汝于是人亦复不应生于忧怖。如是辈人,若见汝时不怖畏者,当知是人不久散坏如彼偷狗。
’善男子,如来亦尔,告诸声闻:‘汝等不应畏魔波旬。若魔波旬化作佛身至汝所者,汝当精勤坚固其心,降伏于魔。
时魔即当愁忧不乐,复道而去。’
善男子,如彼健人不从他习;学大乘者,亦复如是,得闻种种深密经典,其心欣乐,不生惊怖。何以故?
如是修学大乘之人,已曾供养恭敬礼拜过去无量万亿佛故。虽有无量亿千魔众欲来侵娆,于是事中终不惊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言:“善男子,于我所说若生疑者,尚不应受,况如是等?是故应当善分别知,是善不善、可作不可作,如是作已,长夜受乐。善男子,譬如偷狗,夜入人舍,其家婢使若觉知者,即应驱骂:‘汝疾出去。若不出者,当夺汝命。’偷狗闻之,即去不还。汝等从今亦应如是,降伏波旬,应作是言:‘波旬,汝今不应作如是像。若故作者,当以五系系缚于汝。’魔闻是已,便当还去,如彼偷狗更不复还。”
  迦葉白佛言:“世尊,如佛为瞿师罗长者说:‘若能如是降伏魔者,亦可得近大般涅槃。’如来何必说是四人为依止处?如是四人所可言说,未必可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复次,善男子,譬如夏月,兴大云雷,降注大雨,令诸农夫下种之者多获果实,不下种者无所克获。无所获者非龙王咎,而此龙王亦无所藏。我今如来亦复如是,降大法雨《大涅槃经》,若诸众生种善子者得慧芽果,无善子者则无所获。无所获者非如来咎,然佛如来实无所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善男子,譬如长者唯有一子,心常忆念,怜爱无已,将诣师所欲令受学,惧不速成寻便将还。以爱念故,昼夜殷勤教其半字,而不教诲毗伽罗论。何以故?以其幼稚,力未堪故。善男子,假使长者教半字已,是儿即时能得了知毗伽罗论不?”
  “不也,世尊。”
  “如是长者于是子所有秘藏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以子年幼故不为说,不以秘故吝而不说。所以者何?若有嫉妒秘吝之心,乃名为藏;如来不尔,云何当言如来秘藏?”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言:‘若有瞋心、嫉妒、悭吝,乃名为藏;如来无有瞋心嫉妒,云何名藏?’善男子,彼大长者,谓如来也;所言一子者,谓一切众生,如来视于一切众生犹如一子;教一子者,谓声闻弟子;半字者,谓九部经;毗伽罗论者,所谓方等大乘经典。以诸声闻无有慧力,是故如来为说半字九部经典,而不为说毗伽罗论方等大乘。善男子,如彼长者,子既长大,堪任读学,若不为说毗伽罗论,可名为藏。若诸声闻有堪任力,能受大乘毗伽罗论,如来秘惜不为说者,可言如来有秘密藏。如来不尔,是故如来无有秘藏。如彼长者教半字已,次为演说毗伽罗论;我今亦尔,为诸弟子说于半字九部经已,次为演说毗伽罗论,所谓如来常存不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尔时,迦葉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诸佛世尊有秘密藏,是义不然。何以故?诸佛世尊唯有密语,无有密藏。譬如幻主机关木人,人虽睹见屈伸俯仰,莫知其内而使之然;佛法不尔,咸令众生悉得知见,云何当言诸佛世尊有秘密藏?”
  佛赞迦葉:“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言,如来实无秘密之藏。何以故?如秋满月,处空显露,清净无翳,人皆睹见;如来之言亦复如是,开发显露,清净无翳,愚人不解谓之秘藏,智者了达则不名藏。
  “善男子,譬如有人多积金银至无量亿,其心悭吝不肯惠施拯济贫穷,如是积聚乃名秘藏;如来不尔,于无边劫积聚无量妙法珍宝,心无悭吝,常以惠施一切众生,云何当言如来秘藏?
  “善男子,譬如有人身根不具,或无一目、一手、一足,以羞耻故不令人见,人不见故名为秘藏;如来不尔,所有正法具足无缺令人睹见,云何当言如来秘藏?
  “善男子,譬如贫人多负人财,怖畏债主隐不欲现,故名为藏;如来不尔,不负一切众生世法,虽负众生出世之法而亦不藏。何以故?恒于众生生一子想,而为演说无上法故。
  “善男子,譬如长者多有财宝,唯有一子,心甚爱重,情无舍离,所有珍宝悉用示之;如来亦尔,视诸众生同于一子。
  “善男子,如世间人,以男女根丑陋鄙恶,以衣覆蔽故名为藏;如来不尔,永断此根,以无根故无所覆藏。
  “善男子,如婆罗门所有语论,终不欲令刹利、毗舍、首陀等闻。何以故?以此论中有过恶故。如来正法则不如是,初中后善,是故不得名为秘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演程居士 于 2014-1-28 11:38 编辑

大般涅槃经卷第四
如来性品第四之一

  佛复告迦葉:“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分别开示大般涅槃,有四相义。何等为四?一者、自正,二者、正他,三者、能随问答,四者、善解因缘义。
  “云何自正?若佛如来见诸因缘而有所说,譬如比丘见大火聚,便作是言:‘我宁抱是炽然火聚,终不敢于如来所说十二部经及秘密藏,谤言云是波旬所说。若言如来、法、僧无常,如是说者为自侵欺,亦欺于人。宁以利刀自断其舌,终不说言如来、法、僧是无常也。’若闻他说,亦不信受,于此说者应生怜愍。如来、法、僧不可思议,应如是持。自观己身,犹如火聚。是名自正。
  “云何正他?佛说法时,有一女人乳养婴儿,来诣佛所,稽首佛足,有所顾念,心自思惟,便坐一面。
尔时,世尊知而故问:‘汝以爱念,多令儿酥,不知筹量消与不消。’
尔时,女人即白佛言:‘甚奇!世尊善能知我心中所念,唯愿如来教我多少。世尊,我于今朝多与儿酥,恐不能消,将无夭寿?唯愿如来为我解说。’
佛言:‘汝儿所食,寻即消化,增益寿命。’
女人闻已,心大踊跃,复作是言:‘如来实说,故我欢喜。’
世尊如是为欲调伏诸众生故,善能分别说消不消,亦说诸法无我无常。若佛世尊先说常者,受化之徒当言此法与外道同,即便舍去。
复告女人,‘若儿长大能自行来,凡所食啖能消难消,本所与酥则不供足。我之所有声闻弟子亦复如是,如汝婴儿,不能消是常住之法,是故我先说苦无常。
若我声闻诸弟子等功德已备,堪任修习大乘经典,我于是经为说六味。
云何六味?说苦醋味、无常醎味、无我苦味、乐如甜味、我如辛味、常如淡味。
彼世间中有三种味,所谓无常、无我、无乐,烦恼为薪,智慧为火,以是因缘成涅槃饭,谓常、乐、我,令诸弟子悉皆甘嗜。’
复告女人:‘汝若有缘欲至他处,应驱恶子,令出其舍,悉以宝藏付示善子。’
女人白佛:‘实如圣教,珍宝之藏应示善子,不示恶子。’
‘姊,我亦如是,般涅槃时如来微密无上法藏,不与声闻诸弟子等,如汝宝藏不示恶子;要当付嘱诸菩萨等,如汝宝藏委付善子。何以故?声闻弟子生变异想,谓佛如来真实灭度,然我真实不灭度也;如汝远行,未还之顷,汝之恶子便言汝死,汝实不死。
诸菩萨等说言如来常不变易,如汝善子不言汝死。以是义故,我以无上秘密之藏付诸菩萨。’
善男子,若有众生谓佛常住不变异者,当知是家则为有佛。是名正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演程居士 于 2014-1-28 11:37 编辑

尔时,迦葉菩萨白佛言:“世尊,食肉之人不应施肉。何以故?我见不食肉者有大功德。”
  佛赞迦葉:“善哉!善哉!汝今乃能善知我意,护法菩萨应当如是。善男子,从今日始不听声闻弟子食肉。若受檀越信施之时,应观是食,如子肉想。”
  迦葉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云何如来不听食肉?”
  “善男子,夫食肉者断大慈种。”
  迦葉又言:“如来何故先听比丘食三种净肉?”
  “迦葉,是三种净肉,随事渐制。”
  迦葉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十种不净乃至九种清净而复不听?”
  佛告迦葉:“亦是因事渐次而制,当知即是现断肉义。”
  迦葉菩萨复白佛言:“云何如来称赞鱼肉为美食耶?”
  “善男子,我亦不说鱼肉之属为美食也。我说甘蔗、粳米、石蜜,一切谷麦及黑石蜜、乳酪、酥油,以为美食。虽说应畜种种衣服,所应畜者要是坏色,何况贪著是鱼肉味?”
  迦葉复言:“如来若制不食肉者,彼五种味,乳酪、酪浆、生酥、熟酥、胡麻油等,及诸衣服、憍奢耶衣、珂贝、皮革、金银盂器,如是等物亦不应受。”
  “善男子,不应同彼尼乾所见。如来所制一切禁戒各有异意,异意故听食三种净肉,异想故断十种肉,异想故一切悉断及自死者。迦葉,我从今日制诸弟子,不得复食一切肉也。迦葉,其食肉者,若行、若住、若坐、若卧,一切众生闻其肉气悉生恐怖。譬如有人近师子已,众人见之闻师子臭亦生恐怖。善男子,如人啖蒜,臭秽可恶,余人见之闻臭舍去。设远见者,犹不欲视,况当近之?诸食肉者亦复如是,一切众生闻其肉气,悉皆恐怖,生畏死想,水陆空行有命之类悉舍之走,咸言此人是我等怨。是故菩萨不习食肉,为度众生示现食肉,虽现食之,其实不食。善男子,如是菩萨清净之食犹尚不食,况当食肉?
  “善男子,我涅槃后,无量百岁,四道圣人悉复涅槃。正法灭后于像法中,当有比丘,似像持律,少读诵经,贪嗜饮食长养其身,身所被服粗陋丑恶,形容憔悴无有威德,放畜牛羊,担负薪草,头须发爪悉皆长利,虽服袈裟犹如猎师,细视徐行如猫伺鼠,常唱是言:‘我得罗汉。’多诸病苦,眠卧粪秽,外现贤善内怀贪嫉,如受哑法婆罗门等,实非沙门现沙门像,邪见炽盛诽谤正法。
如是等人破坏如来所制戒律、正行威仪、说解脱果、离不净法,及坏甚深秘密之教,各自随意反说经律,而作是言:‘如来皆听我等食肉。
’自生此论言是佛说,互共诤讼,各自称是沙门释子。
善男子,尔时,复有诸沙门等,贮聚生谷,受取鱼肉,手自作食,执持油瓶、宝盖、革屣,亲近国王、大臣、长者,占相星宿,勤修医道,畜养奴婢、金银、琉璃、车渠、玛瑙、玻瓈、真珠、珊瑚、琥珀、璧玉、珂贝、种种果蓏,学诸伎艺,画师泥作,造书教学,种植根栽,蛊道咒幻,和合诸药,作倡伎乐,香华治身,樗蒱围棋,学诸工巧。
若有比丘能离如是诸恶事者,当说是人真我弟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演程居士 于 2014-1-28 11:36 编辑

尔时,迦葉复白佛言:“世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因他而活,若乞食时得杂肉食,云何得食应清净法?”
  佛言:“迦葉,当以水洗令与肉别,然后乃食。若其食器为肉所污,但使无味,听用无罪。若见食中多有肉者则不应受,一切现肉悉不应食,食者得罪。我今唱是断肉之制,若广说者即不可尽。涅槃时到,是故略说。是则名为能随问答。
  “迦葉,云何善解因缘义?如有四部之众来问我言:‘世尊,如是之义,如来初出,何故不为波斯匿王说是法门深妙之义?或时说深,或时说浅,或名为犯,或名不犯。云何名堕?云何名律?云何名波罗提木叉义?’”
  佛言:“波罗提木叉者,名为知足,成就威仪,无所受畜,亦名净命。
堕者,名四恶趣。又复堕者,堕于地狱乃至阿鼻,论其迟速,过于暴雨。
闻者惊怖,坚持禁戒,不犯威仪,修习知足,不受一切不净之物。
又复堕者,长养地狱、畜生、饿鬼。以是诸义,故名曰堕。
波罗提木叉者,离身口意不善邪业。
律者,入戒威仪深经善义,遮受一切不净之物及不净因缘,亦遮四重、十三僧残、二不定法、三十舍堕、九十一堕、四悔过法、众多学法、七灭诤等。
或复有人尽破一切戒。云何一切?谓四重法乃至七灭诤法,或复有人诽谤正法甚深经典,及一阐提具足成就,尽一切相无有因缘。如是等人自言:‘我是聪明利智。’轻重之罪悉皆覆藏,覆藏诸恶,如龟藏六。如是众罪长夜不悔,以不悔故,日夜增长。是诸比丘所犯众罪终不发露,是使所犯遂复滋蔓。是故如来知是事已,渐次而制,不得一时。”
  尔时,有善男子、善女人白佛言:“世尊,如来久知如是之事,何不先制?将无世尊欲令众生入阿鼻狱?
譬如多人欲至他方,迷失正路,随逐邪道。是诸人等不知迷故皆谓是道,复不见人可问是非。
众生如是迷于佛法,不见正真,如来应为先说正道敕诸比丘:‘此是犯戒,此是持戒,当如是制。’何以故?如来正觉是真实者,知见正道。唯有如来天中之天,能说十善增上功德及其义味,是故启请应先制戒。”
  佛言:“善男子,若言如来能为众生宣说十善增上功德,是则如来视诸众生如罗睺罗,云何难言将无世尊欲令众生入于地狱?我见一人有堕阿鼻地狱因缘,尚为是人住世一劫若减一劫。
我于众生有大慈悲,何缘当诳如子想者令入地狱?
善男子,如王国内有纳衣者,见衣有孔然后方补;如来亦尔,见诸众生有入阿鼻地狱因缘,即以戒善而为补之。
善男子,譬如转轮圣王先为众生说十善法,其后渐渐有行恶者,王即随事渐渐而断,断诸恶已,然后自行圣王之法。善男子,我亦如是,虽有所说,不得先制,要因比丘渐行非法,然后方乃随事制之。乐法众生随教修行,如是等众乃能得见如来法身。如转轮王所有轮宝不可思议,如来亦尔不可思议,法、僧二宝亦不可思议,能说法者及闻法者皆不可思议,是名善解因缘义也。菩萨如是分别开示四种相义,是名大乘大涅槃中因缘义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3 19: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