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37|回复: 2

[因果案例] 修塔获果----因果案例(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4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锁水井臭  施水井甜
末学听一位居士讲,她妈妈当年在农村老家时,村民有两户人家都打了一口水井。一户人家将井水唧筒锁起来,不让别人使用,结果没有多久,井水就发臭了,不得不另外再打一口井。此人最后死得也不好,因病痛苦而亡。另外一人则将水井向村民大众开放,欢迎任何人前来打水用水。打水人一多,井水有时难免枯竭,但不用多长时间就很快涌满,并且水质更为佳美,味道越来越好,甚至都感到了香甜。此人一心与人为善,最后临终时安详而逝。这位居士的母亲亲眼见此对比果报,常常对女儿灌输善恶有报的道理,并以此事实为证明云。(无名氏)

为救他人,引火烧身
宋绍兴中,庐陵周必大,为临安和剂局监官,有一天,突然失火,并延烧了附近的民房,按法规,负责管理的人应当定死罪。周问管理的人:“假使是官家失火,应当定什么罪?”他回答说:“只不过撤销职务罢了。”周就假报官家失火,被撤销了职务,那个人就免了死罪。周回家后,与妻子父亲相会,父亲因为他失了官,非常生气。当时,正遇上大雪,家童在院子里扫雪,忽然想起昨夜梦见扫雪迎宰相,因此就很好的对待他。以后周考中博学宏辞科,作官作到宰相,封为益国公。(《宋史》)

钟书保请佛得富贵
钟书保,安徽无为县蜀山镇天保村人,1965年10月22日生,不识字,在南京做水果生意。
钟书保原本不信佛,来宁后一直在新街口附近推三轮车摆摊做水果生意。十年前的一天,因南京火瓦巷住宅拆迁,看到一位老人在马路边把一尊佛像扔进了路边的院墙内。也不知出于什么原因,钟书保进得院里,把被扔的佛像捡了起来,发现佛像的腿和胳膊已被摔破,于是钟书保把佛像请回了家,买来石膏、胶水把摔坏的地方补了起来,又买来金水,将佛像重新刷了一遍。花钱并不多,总共加起来也就一二十元。
从这以后,钟书保发现自己的生意渐渐地好了,心里也觉得做事很顺。同样是卖水果,自己总比别人卖得多,也卖得快,而旁边其他的水果摊主,有的已经因为生意不好,退出了这个行当。
现在钟书保的生意量大了,1995年先是买了一辆农用三轮机动车,在1998年再买了一辆3.5吨的跃进卡车,2003年又买了一辆面包车,2004年在南京买了套二手住房(市中心位置),47个平方,花费30多万。
值得一提的是,在买了农用三轮机动车后,钟书保特意开回了老家,免费地给乡亲们拉化肥,连汽油费都不收,这种报恩心理,值得我们学习。
然而,钟书保又告诉我,在捡回佛像后两年左右的时间,一天一位老太太找到他,问上次有个老头把佛像摔掉,是不是你捡回家的?钟书保原以为是她来索要佛像的,后一问才知道,那位摔佛像的老人是这位老太太的邻居,老人在摔掉佛像后,摔了一跤,把胳膊和腿都摔断了(正好佛像也是胳膊和腿摔坏了),在不久前已经去世。原来老太太不信佛,现在她全家都信佛,而且都很虔诚,这个事件正是诱因。(中国徐州佛教网)

为救他人,倾囊所有
  明朝广平张绣,家贫无子,家里放了一个空坛,把节余下来的钱,存入坛子,十年省吃俭用,坛子才满起来。他的邻居生了三个儿子,家主犯罪要被流放,打算卖掉妻子。绣担心女人一走,三个孩子就会失去依靠,无家可归,于是把自己辛辛苦苦积存下来的钱全部拿出来,去赎回那个女人。但还不足,他的夫人就取下一根簪子凑齐数目。这天晚上,他们梦见一位神抱着一个长得很好的孩子送给他们,就生下了儿子,取名叫国彦。这个儿子后来当了大官,一直升到刑部尚书。孙子我续、我绳,都官至藩臬。(《懿行录》)

杨自惩忍饥济困
杨自惩是浙江省宁波县人,在县府的监狱中担任狱吏。他的存心很仁慈,待人忠厚,办事守法,尤能公平宽大的管理囚犯。可是当时的县官很严酷,在讯问案件的时候,常常声色俱厉,甚至严刑拷打。因为古时的政治,行政与司法是不分的,所以县府衙门也就是执法行刑的机关。
有一天,县府拘来了一个犯罪的老百姓。县官认为那个犯人恶性很重,命令警卫们押那犯人跪在地上,用竹鞭木棍殴打全身,一时被打得皮破血流,惨不忍睹。犯人受不了严刑,表示不服,更引起了县官的大发雷霆,继续痛殴。杨自惩看了很是不忍,就跪下来向县官求情,请求县官饶恕那犯人。县官说:‘这人违犯法纪,背叛情理,怎得使人不怒!’杨自惩又叩头向县官解释说:‘古人有言,如得其情,哀矜弗喜。喜尚且不可,怎可发怒呢!’县官听了他的话,很受感动,就把怒火平息下来,停止殴打。
杨自惩的家中虽很贫穷,但决不收受他人的馈赠,当然更不会做纳贿的贪污勾当。并且遇到囚犯缺粮的时候,还多方的设法救济。有一次,新到了几个囚犯,已有一天没有吃饭,因为囚犯粮还没有配到,监狱中也无法立刻供给饮食。杨自惩目睹那几个新来的囚犯,饿得奄奄一息,很是可怜。要想设法救济,可是自己家中也没有多余的米,怎么办呢?回家与他妻子商量,他妻子问:‘囚犯从什么地方来?’他说:‘几个都是从杭州解来的新犯,沿途整天没有吃东西,因此个个都饿得面黄乏力,垂头丧气。’他妻子听了也很同情,夫妇二人决定牺牲了自己炊饭的米,煮成稀粥,分给那几个新犯同吃。虽然他夫妻因此不能自己吃饱,但奄奄待毙的几个囚犯,幸而没有成为饿鬼,延续了性命。
后来他的子孙都很显达,长子守陈,次子守址,都做到南北吏部侍郎的官职。长孙茂元,任刑部侍郎,次孙茂仁,任四川巡察使,都是一代名臣。(取材自德育古鉴)

窦禹钧五子登科
窦禹钧是五代后晋时幽州地方人,因为幽州属燕,故名燕山。他是一个自幼丧父的孤儿,赖母亲抚养长大,事母很孝顺,对于母亲的话,从来不敢违逆。在那个时代的人,多数在二十岁左右就结婚,所以如果到了三十岁还没有儿子,就会感觉到‘无后为大’的忧虑。可是禹钧到了三十余岁,膝下犹虚,正在愁眉不展的时候,忽然有一天夜间,做了一个梦,梦见他已故的祖父对他说:‘禹钧!你前生的恶业很重,所以你今生的命运,不仅没有儿子,并且寿命也很短促,我亲爱的孙儿,希望你及早回心向善,努力多做救人济世的善事,或许可以转变业力,挽回命运。’他一觉醒来,把梦中祖父的话,一一铭记于心,从此立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窦家有一仆人,盗用了禹钧二万银钱,恐怕给主人发觉,就写了一张债券,系在自己小女的臂上,券上写明:‘永卖此女,偿所负钱。’仆人从此远逃他乡。禹钧发觉了这件事,把仆人所写的债券焚毁,并且对仆人的女儿抚养得很好,那女儿长大后,禹钧还替她备了嫁妆,嫁了一位美满的贤婿。
有一年新年的元旦,禹钧到延庆寺去拜佛,在寺中大雄宝殿的拜垫旁,拾到了白银二百两,黄金三十两,他想一定是拜佛人的遗失物,就在寺中守候失主。等候了半天,果然看到一个哭哭啼啼而自言自语的人,禹钧问他何故哭泣,那人说:‘我父亲给绑匪掳去,将被处死,我好不容易向亲友们东借西凑,得到白银二百两,黄金三十两,预备把这笔金银赎回我父亲的死。哪知我一摸钱袋,黄金白银都没有了,这样我的父亲就难免一死,刚才我到这里来进香拜佛,不知是否遗失在寺中。’禹钧知道那人是失主不误,就将黄金白银如数归还,并且还赠给他一笔路费,失主欢天喜地的道谢而去。
窦先生一生做的好事很多,例如亲友中有丧事无钱买棺者,他出钱买棺葬殓;有家贫子女无法婚嫁者,他出资助其婚嫁,使外无旷夫,内无怨女。对于贫困得无法生活的人,他借钱给他们,使他们有做生意的资本,因此各地的穷人,由他帮助而得以维持生活的,不可胜数。他为了要救苦济人,所以自己的生活很俭朴,丝毫不肯浪费,每年量一岁的收入,除了供给家庭的必要生活费用外,都作救苦济急之用。他还建立书院四十间,聚书数千卷,礼聘品学兼优的老师,教育青年,对于无钱的贫苦子弟,代为缴纳学费,先后造就了很多学问高深的优秀人才。
有一天,窦先生又做了一个梦,梦见祖父对他说:‘你多年以来,做了不少的善事,上天因为你阴德很大,给你延寿三纪,并且赐给你五个贵子,来日都很显达,你将来寿终之后,可上升天堂。’祖父说完以后,又继续谆谆的对他叮嘱:‘因果的道理,确实而无虚妄。善恶的报应,或见于现世,或报于来世,或影响子孙。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绝对没有疑问的。’
从此以后,窦先生更加努力修身积德,后来果然生了五个儿子,因为他家教很严,所以儿子们都很循规蹈矩,和睦雍熙,满门孝顺。五个儿子都先后中了进士,大儿子窦仪,官至尚书,次儿窦俨,位至翰林学士,三儿窦偁,官参知政事,四儿窦侃,任起居郎,五儿窦僖,位左补阙,还有八个孙子,也都很贵显。当时侍郎冯道赠诗一首云:‘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桩一株老,丹桂五枝芳。’窦禹钧本人,也做到谏议大夫的官职,享寿八十二岁,临终前预知时至,向亲友告别,沐浴更衣,谈笑而卒。(取材自历史感应统纪)

雪中送衣,速得贵子
  冯琢庵的父亲,平生好善。一个深冬的早晨,遇到一个人,倒在雪地里。上前一摸,已经一半僵硬了。冯就解下身上的皮袄给他穿上,又给他饮食。关怀备至,体贴细微。没有多久,就梦见东岳圣帝对他说:“您命中本来没有儿子,因为救活了人命,又是出于至诚心,所以上帝特意叫韩琦来作您的儿子。”后来就生下琢庵,取名为琦。琢庵从小聪明,二十岁就进入中秘,三十六岁就是陪点相位。(《功过格》)

王夫妇义救孤儿
有一王姓的夫妇,在一九五○年从金门到台湾,当他们在金门的时候,一天在路上,遇到一个年仅三岁左右的小孩,迷失了路,独自在路旁啼哭著,那地方很荒凉,来往的人极少,他们站了好久,看到这小孩没有父母来认领,觉得十分可怜,慈悲之心,油然而生,他们便把孩子抱回家去暂时留养,同时贴了许多招纸,希望走失孩子的父母来认领,可是招纸贴出了几天,竟没有一个人来,他们便把这孤儿收养,当作自己的儿子。
当他们来台时,也把这孩子带来,一家三口过著很愉快的生活,可是在一九五一年某一天的夜中,怪事发生了,王先生突然从床上睡梦中跳起来,对著屋内黯淡的电灯光,呆呆的出神,这一下他太太也很快的被惊醒了,询问丈夫何故呆著不睡,于是王先生便告诉她说:‘我刚刚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军官到我们家中来,他说他是在厦门作战阵亡的,他的孩子流落在金门,幸经我俩收留,才保全了他的骨肉,他特地前来向我们道谢,并说没有别的可以酬答我们,只是在中山北路二段双城街十巷二十五号李之北家中,存著一口皮箱,内有新西装四套,美钞一百元,银元三十枚,请你们用杨某的名义前往取来,他一定会如数交给你的,这是我对你们衷心感谢的微薄礼物,千万请你们去拿了来……’王先生的这段话还没有说完,王太太连忙紧张的大喊:‘奇怪!奇怪!’王先生问她:‘奇怪什么?’她说:‘我也与你做著同样的梦,梦中所见的,跟你完全一样。’夫妇二人你看我,我看你的,大家都觉奇怪,还不信真有其事。第二天早晨,王先生碰到一个姓彭的朋友,便把梦中所见告诉他,问他要不要到中山北路去一试?那个姓彭的朋友对于他们夫妇俩做同样的梦,固然也觉奇怪,但认为要照梦中的情形去试一试,却大可不必。他说:‘世界上总没有这样离奇的事吧!’因此王先生就把梦中那个姓杨的军官托他之事打销。可是王太太在这一天早晨,却始终坐立不安,若有所失,终于下意识的雇了一辆三轮车到中山北路二段双城街十巷廿五号去看看,究竟有没有李之北那个人。
事情真奇怪,当她坐车进双城街十巷时,廿五号的那一幢房屋门前,真的挂著「李之北’的名牌,她惊奇得连自己都不相信起来,于是她很快的命车夫掉头,去找她的丈夫同来。就在这天下午,王夫妇走进了李之北的家,他们还没有把来意说完,李之北就叫著说:‘哟!你们来得真好,我每天在梦中见到我的朋友,说本市有一对姓王的夫妇要来把他的箱子拿去,我的朋友杨君在一九四九年于厦门某部队当军官,我来台时他把他的衣箱托我保管,以后我们曾通过二三次信,后来彼此音信中断,现在他在什么地方,我也不知道,可是这半月来,我在梦中一直见到他。’王夫妇听到李之北这一段话,更觉奇怪,于是他们一致啧啧称奇!接著李之北便把杨姓军官寄存的箱子拿出来,为了取信大家,当场把箱子的锁打开,翻到箱子里果然有新西装四套,美钞一百元,银元三十枚,跟王夫妇梦中所悉的完全相同。
当他们把箱子搬上三轮车回家时,一路上不断的说:‘奇!奇!奇!’以后他们逢到任何朋友,便讲出这一段离奇的故事。(无名氏)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须达施园

舍卫国有一位大长者,名叫须达多,想要找一个好地方,建造精舍供奉佛陀。只有祇陀太子的花园,方圆八十顷(过去迦叶佛的道场也在这里),林木茂盛,风景优美,可作建造精舍的好地方。
    于是长者去请求太子,想要购买花园。太子说:“如果能用黄金布满全园,我就把花园卖给您。”须达多非常高兴地说:“园子已经属于我了!”就运来黄金,布置全园,很快就要布满了,太子急忙说:“我是开玩笑的,不是真的要买。”须达说太子位尊,不会有戏言,一定要买下这个园子,太子却不去拿他的金子,于是共同商量一起供佛,把地上的金子用来建造了一千二百所精舍。在奠基设计的时候,舍利弗忽然发笑,须达多问是什么原因。尊者回答说:“您正在这里规划精舍,而您将来所得升天福报的天宫此时已经先成了。”于是就把天眼借给须达去观看,须达看后很欢喜,问舍利弗到什么天最快乐,尊者告诉他是第四天兜率陀天,此天有弥勒菩萨正在说法。须达听后说:“我愿意生到这个天上去。”精舍建成后,国王、大臣和百姓,有十八亿人,一起来迎佛。世尊一进去,大方光明,天乐飘扬,天鼓自鸣。(《经律异相》)


写经脱苦

扬州有一位叫严恭的人,在陈朝大建初年,写《法华经》流通。当时有一个宫亭湖庙的神,托梦给商人,将庙中所有的财物都送到严恭哪里,作写经的经费。有一天,严公到街上去买纸,还少三千文,忽然看见街上一个人拿着三千文来代付,说:“我帮您买纸。”说完就不见了。隋朝末年,盗贼到江都,互相告诫不要侵犯写《法华经》的那个地方,所以这一处人都能存活下来。到唐朝末年,严家还在不停地写经。由此看来,印刷经文,连神明也知道啊!(《法苑珠林》)


累世未讼

  唐雷孚,天性仁慈,与世无争,从先祖枢,以忠厚传家,到孚这代,已经十一世没有告过状了。后来孚考上了进士,做官清白,地位升到太子太师,人们都认为是积善的报应。(《师古编》)


舍宅为寺

  宋朝范仲淹,字希文,做了很多好事,虔诚地信仰佛法,凡是他到过的地方,一定会修建寺庙,度人出家,大力兴隆敬奉三宝。和琅琊觉禅师、荐福古禅,关系最好。曾经在长白山读书的时候,从寺庙中发现了一个地窖里全是金子,又把它覆盖起来,没有拿走。做了官后,就告诉寺里的僧人,把金子拿出来修寺。他在河东作宣抚时,发现古经一卷,经名叫“十六罗汉因果颂”,范公就为它作序,嘱托沙门慧哲流通。晚年时,他把自己的住宅改为天平寺,迎请浮山远禅来居住(苏州府学也是他捐赠的)。宋仁宗时,升官为枢密,一直到参知政事,追封为楚国公,死后谥尊号文正,子孙历代为官,门庭兴旺。(《金汤编》)


修塔获果

迦叶佛涅槃后,因为供养舍利,建起了七宝塔,年岁过久,塔身就渐渐坏了,没有人去修补。有一位长者,对大家说:“佛世难遇,人身难得。得了人身,有的又堕落在边地,有的又出生到邪见家庭。我们不能错过了这个很好的机会。”就率领九万三千人,一起来修补佛塔,大家共同发愿:“不堕落到三途和八难中去,今后遇见释迦牟尼佛,在他的第一会说法,都能超度。”这些人命终以后,都生了天上。后遇释迦牟尼佛出世,果然实现了他们的宿愿。(《出曜经》)


天人散花

从前有一个农夫,替一位罗汉比丘,建造了一所小房子,但只能作休息的地方,于是又建造了一个诵经修行的场所。后来这个农夫死了,生到忉利天,所住天宫,方圆有四千里。他知道自己的来历,就手持鲜花,散到罗汉的屋上,自言自语说:“我仅仅建造了这样一所小泥屋,想不到到得了这么大的福报,所以今天特意来散花供养。” (《杂譬喻经》)
发表于 2014-1-14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9 12: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