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01|回复: 0

[众善奉行] 净空老法师:我出钱他人代我去做,他人得六分功德,我一分功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净空老法师:我出钱他人代我去做,他人得六分功德,我一分功德!

常念amtf分享

  我出钱他人代我去做,他人得六分功德,我一分功德
摘自净空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406集 2013年8月23日讲于香港【图片】我出钱他人代我去做,他人得六分功德,我一分功德
  无畏布施是慈悲,对一切众生帮助他拔苦与乐,这就是佛陀教育的宗旨、佛陀教育的目标。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用什么方法?用教学。你仔细在经典里面去看,十方三世诸佛菩萨,没有一个不热心教化众生的,不疲不厌。那么这桩事情,三种布施全都落实了,你教学要财布施,那没有财,身体、智慧,智慧跟身体叫内财,不是外财。内财布施的果报超过外财,外财是自己没有参与,别人做,我拿钱,不是我自己做,他代我去做。代我去做,代我去做的人得六分功德,那我呢?我只有一分功德,这个道理要懂。为什么?没有人代我,就没有人做了,自己不想去做,没功德,花了钱的得一分功德。有护持道场的人,有人是用内财布施,我们的义工,到这边来服务的,他们到这边来,七分功德都得到六分;那么那一分功德呢?创办这个协会的人。要没有这个协会,他没有地方来做义工。所以创办协会这些人,是他们的缘。创办协会的这些人,一切功德里头得七分之一;真正在做义工的人,他得七分之六。佛法非常公平,佛法不亏待任何一个人。无论是内财布施、外财布施,总是多多益善,全心全意去做,有多少的力量,就尽多少,佛法就兴旺了。佛法兴旺,你的福报就大了;如果佛法衰微了,你的福报就很小,不是没有功德,功德小。
人正、法正,道场就正;人要不正,道场就不正
  兴衰的气象,看这个道场做些什么、如法不如法。如果这个道场上下、领导跟被领导一团和气,这个功德太大了!这是护持正法,道场是正法道场。道场正不正?看人。人正、法正,道场就正;人要不正,道场不正,挂的招牌是佛的招牌,是衰,不是兴旺。它衰到什么程度?彼此不和就衰了。就是把“六和敬”丢掉了,把“三皈、五戒、十善、六和敬、四摄法”丢掉了,这是假佛道场,不是真佛道场,我们要认识;真佛道场决定有这五桩事情,有“三皈”、有“五戒”、有“十善”、有“六和敬”、有“六波罗蜜”。我们净宗在这个时代,特别提出“三福”,为什么?不明“三福”,后面全就没有了、衰退了。
“三福”是世出世间一切善法的根
  “三福”是根,世出世间一切善法的根,这个根比什么都重要。只要守住这个根,依教奉行,佛法传上十万年都不会改变。“三福”里头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第一,这是根。第二条,“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就接受佛陀教育。前面第一条不是佛陀教育,前面那一条是世界上各个族群做人的基本条件。所以整个世界,无论是哪个族群、国家、乃至于宗教,它的根本都是这一条。你看看所有宗教经典,哪个宗教违背这一条的?“孝亲”,有没有说不孝父母的?“尊师”,有没有教人不尊重老师?“慈悲不杀”,哪一个宗教教你杀人、教你杀害众生?没有的。
“十善”做到就是有福之人,决定不会堕三途。

  “十善”,是教你做个好人,做善人,每一个宗教都是劝你做好人、做善人。所以这一条是世出世法的大根大本。有了这个基础、这个根本,你才能接受圣贤教育。那么这里是讲的佛陀的教育,也是用这个做基础,把它摆在“三福”的第一福,这个做到,这就是有福之人,这个人决定不会堕三途。
真正学佛的工作繁忙,至少早课晚课在佛前打个“三皈”
  那么学佛从哪里学起?“三皈”。“三皈”天天都要做,一次不就够了?怕你忘掉了。“三皈”是佛法里面修学的总纲领,时时刻刻要提示,不要忘掉了。真正是个佛弟子,早课、晚课,最简单的,实在工作非常繁忙、没有时间,早课,在佛前打个“三皈”,晚课也是个“三皈”,这最少的。“三皈”就是决定不忘记佛教给我们觉而不迷。
  “皈依佛”就是觉而不迷。“佛”是觉的意思,“皈依佛“翻成中国意思就是“皈依觉”。我这一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觉,不要迷,这第一条。
  第二条,“皈依法”。“法”,梵文叫“达摩”,意思是“正”,正知正见。我们思想纯正,没有邪思、没有偏见,不偏不邪这叫正,这总纲领。
  “皈依僧”。“僧”是清净的意思,就是“六和敬”。“僧”的意思就是“六和敬”。遵守“六和”的这个团体,四个人以上在一起住,这个团体就叫做“僧团”。无论在家、出家,四个人在一起遵守“六和敬”,叫僧团,清净不染。
  我们早、晚念“三皈依”,“三皈依”这个文句,“皈依佛,二足尊”,这个“二”是智慧、福报。学佛学什么?就是学智慧、学福报。智慧、福报圆满了,那个“足”是满足,就是圆满了。佛讲智慧、讲福报,他是一个修到究竟、圆满。所以在福、慧里面,佛是最尊贵的,他得到是真正的大圆满,是我们的模范,是我们的好样子,我们要向他学习,跟他一起学习。“法”就是佛的教诲。佛一生教学,中心的理念是什么?正,正知正见。对于宇宙人生的看法,不偏不斜,正知正见,这就是“法”。第三。“皈依僧”,“僧”就代表“六和敬”,代表清净、代表没有染污,六根清净、一尘不染。这是佛法,佛就是教这些。天天早晚,大众在一起聚会,先念“三皈依”,人心都平了,人心都清净了,这个会才开得成功。学佛的人都能遵守,遵守这些纲领、原则,和睦僧团。
想法不一样,彼此不服,许多宗派出现了,这是佛教的初步衰相

  佛陀在世,大家都听他的,没有意见,没有妄想、没有杂念,这个团体一团和气,所以它兴旺。什么叫“衰”?这个和睦的气氛没有了,就衰了。好像释迦佛当年在世,他老人家一个人教,学生几千人跟他学习,以世尊为中心。跟随佛学的这些人,都是佛的学生,大家都是同学,跟兄弟姐妹一样,一团和气,兴盛!佛灭度之后,每个人接触佛的教法,各人有各人的成见,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想法。想法不一样,彼此不服,怎么办?立宗。所以就许多宗派出现了,这就衰了。宗派虽然出现,还算不错,大家都承认,我们的老师是释迦牟尼佛。提到佛,大家虽然意见不同,也勉强,不好意思再争了,衰相!没有佛在世那么样的温馨、那么样的团结,那个现象没有了,所以分作这么多宗派。你看现在,这些宗派谁都认为自己最大、自己是真传,别人都不如我。有这些争论,就衰到极处了。所以自赞毁他,我这个法门好,别的法门比不上,我叫大家修我这个法门,排斥别的,这个错误!劝大家修学我这个法门可以,不能排斥别人。世尊已经给我们做出样子,《华严经》上最后的五十三参,不就是这个意思嘛!五十三位善知识,就是五十三个派别。但是这些派别还算不错,是衰,没有衰到极处,为什么?每一个派别,自己谦虚,赞叹别人。《华严经》最后一招,说这个意思,这个意思重大!为什么?因为众生根性不相同。
守住自己的法门,赞叹别人的法门,绝对正确
  佛陀在世,大家根性不相同,有佛的智慧、有佛的威德,统一了,大家都没话说。个人体会的,听佛讲经,各人体会的,各人理解、各人得益都不一样,有人在这一句得利益,有人在那一句得利益,怎么会相同?他在那边得利益,就说那个好、这段好,我在这里开悟的,别人在这一句上开不了悟。六祖惠能听《金刚经》,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开悟了。那“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们熟,我天天都念,念也不开悟,根性不相同。所以佛经上有个比喻,比喻得好!释迦牟尼佛自己比喻的,说佛是大医王,这么多来看病的人,佛一个一个给他处方,那就是不同的法门。他用这个处方,他都好了,药到病除;换一换?换一换就出乱子了,不但治不好病,可能把病加重,甚至于把命都送掉了,根性不相同!佛有这个能力,鉴别众生不同的根基,同样说法,让他听了,他能够体会到,他开悟;那一句话,那个人听到了,他能开悟,佛有这个本事。后来弟子不如佛,菩萨比佛次一等;阿罗汉比菩萨又次一等;凡夫怎么样也比不上阿罗汉。这世世代代承传,能不传错吗?这是不能避免的事情。守住原则,知道统统是一家。守住自己的法门,赞叹别人的法门,绝对正确,这是《华严》的精神、《华严》的教学。乃至不同的宗教,我们对其他的宗教,尊重它、赞叹它,绝不批评它,我们自己谦虚。
  不同的宗教,在我们理念当中都是一尊佛,一尊佛的化身。《普门品》里头、《楞严经》里头都说的很清楚,“应以什么身度化,就现什么身”。应以佛身度化,就现佛身;应以菩萨身度化,就现菩萨身;应以基督身度化,他就现基督身;应以阿訇身度化,他就现阿訇身。那么这样一说开来,所有的宗教、所有的圣贤都是佛菩萨变化所作,一个人!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
  ……
宗教团体遇到内部不团结,这就衰到极处了
  我到哪一个宗教,都拜他们的神,为什么?我知道这是佛的化身、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没有分别、没有执着,真诚恭敬。那个宗教里面的信徒看到不反对,欢喜!这法师对我们的神礼拜、磕头,他们欢喜。我住在新加坡的时候,每一个宗教大的活动,我参加,我跟他们一起做礼拜。所以我们提出来“宗教是一家”这个概念,我原先还以为要辩论,结果这十几年一次辩论都没有,大家都接受了,都欢喜接受,这出乎我意料之外。接受的,有早晚不同,大多数的宗教大概在一年就接受了,我在新加坡,基督教是最后,三年接受了,接受之后,确实他心量拓开了,能主动的帮助别的宗教。我看到有一个牧师,应该是他私人的,看到别的宗教做慈善事业,资金不够,他拿了十万块钱,供养那个宗教,让这个事情做圆满。十万新加坡币,很不容易!我们大家看了,都欢喜赞叹。所以宗教要互相尊重,知道是一家人,是我们自己教里面的佛菩萨,在那个宗教里头示现;那个宗教说是我们宗教的神,在佛教里面示现做佛菩萨,一样的,一点都没说错。
  宗教与宗教之间团结,用什么做基础、做核心?那就是“爱”。没有一个宗教 不说“爱”的,“神爱世人”、“上帝爱世人”;伊斯兰真主确实是仁慈的;佛教佛菩萨大慈大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所以宗教能帮助我们来生到天道。如果根利的,有这个缘分遇到佛教,真正能用心学习,遇到净土法门,不但能超越六道轮回,而且能一生成佛。净宗法门提倡的是一生成佛,也叫“当生成佛”,就在这一生当中就成佛了。
  那么宗教团体里头,如果遇到内部不团结、内部分派系、内部斗争,这就衰到极处了,距离灾祸不远了,灾祸会叫它毁灭。我们要知道,起讧,就是内部不团结、内部斗争。斗争不外乎争名夺利。方丈、主持,这出家人争的。执事,三个纲领执事:首座和尚管教学的,好像没人争的;监院,那是总管,管总务的,有人争;知客,管外交的、管接待的,这有人争。只要里头有争名夺利,这就衰到极处了。怎么办?回归到团结,回归到“六和敬”,佛法不能分家。分家到极处,同一个宗派,我们净土宗,各立门户、自赞毁他、互不往来、同行相忌,争信徒、争供养,这是现前社会,这种现象很多。所以我们讲到“三有”,感慨万千。我们今天干的什么?干的是“三有”业,能不受“三有”果报吗?!
  “二,色有,谓色界四禅诸天,由昔修习有漏禅定,报生此天,虽离欲界尘染之身,而有清净之色,故名色有。”
……
“忍辱”是“禅定”的前方便,就是预备功夫

  要修定,要先学“忍辱”。“忍辱”是“禅定”的前方便,就是预备功夫。如果什么东西都不能忍,他就不会得定;他什么都能忍,所以他心是定的。这个“六波罗蜜”实际上是有次第的。你看第一个“布施”,教你放下;放下之后,教你“持戒”;“持戒”之后,教你“忍辱”;“忍辱”之后,才能“精进”、才能够得到“禅定”,它有层次的。也就是后面比前面高,后面包括前面,前面不包括后面。那么“禅定”前面“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统统包括在里头,这叫做“色有”。最后一个叫“无色有”。




附录1:
共享一些佛教经典、大德开示的电子版(百度云盘):

一,佛经合集(文字,音频)
http://pan.baidu.com/s/1zl9EI
二, 《阿含经》原文及讲解
http://pan.baidu.com/s/1y5rpT
三, 《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及注解
http://pan.baidu.com/s/1d56fJ
四, 《僧伽吒经》(原文、抄写板及MP3)
http://pan.baidu.com/s/1dDIchbF
五, 《大威灯光仙人问疑经》(原文及手抄版)
http://pan.baidu.com/s/1hqFUg0c
六, 佛经讲解(大德讲解)
包含:
1,《妙法莲华经》浅释-净慧法师;
2,《愣严要解》-元音老人;
3,《金刚经说什么》-南怀瑾;
4,《仁王护国经讲义》-圆瑛大师。
http://pan.baidu.com/s/1i3DkriP
七, 净空法师开示合集
http://pan.baidu.com/s/1xNh3J
八,南怀瑾全集
http://pan.baidu.com/s/1nt16Nm5
九,佛号与施食仪轨
http://pan.baidu.com/s/1gd9kNOB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4 20: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