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174|回复: 9

性风真空,性空真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21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阿难!风性无体,动静不常;汝常整衣,入于大众,僧伽梨角,动及傍人,则有微风,拂彼人面。
...
汝宛不知:如来藏中,性风真空,性空真风。...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上述经文中,不明白为何说“世间无知,惑为因缘”?
按我的理解,因为扯动衣角扰动了空气,产生了气流,所以有风。
因此应该符合因果法则啊。
请大德指点!

发表于 2013-9-21 21:1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动能是势能的因缘显现,动能不显时不能说此能消失不在了吧,势能即是一切相之蕴,拿一切相与势能又何差别呢。也就是说能,本不生灭,非因缘生,非自然性。
发表于 2013-9-21 21:2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法师說,自然放松观自心,生灭动静细察寻,发现法性真面貌,此性即一且法之性。
发表于 2013-9-22 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因缘,在常人看来,是法尔如是,如是因生如是果。
但在《楞严》中,认为不只执以为有的因缘表象是分别计度,
连背后的因果法则也是分别计度。

空气、衣角,以及自他互动,都是分别计度所生,
所谓的衣动生风,根本是建立在虚假妄执上的似义显现,
仿彿是由此故有彼,但此彼二者既无有真实,自然连因缘性也没得成立了。
发表于 2013-9-22 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所说理解为,人起心动念,不论善恶都是造业。应该怀着一颗平常心。这位同学我不知道对不对,推荐你最好听净空老法师将。我强烈推荐你不要理解,因为这些都是片面,是知识,不是智慧包括我。

点评

若不见性,一切时中拟作无作想,是大罪人,是痴人,落无记空中,昏昏如醉人,不辨好恶。若拟修无作法,先须见性,然后息缘虑。若不见性,得成佛道,无有是处。有人拨无因果,炽然作恶业,妄言本空,作恶无过;如此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22 10:18
发表于 2013-9-22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此风为复出袈裟角,发於虚空,生彼人面。阿难。此风若复出袈裟角,汝乃披风,其衣飞摇,应离汝体。我今说法会中垂衣。汝看我衣,风何所在,不应衣中,有藏风地。若生虚空,汝衣不动,何因无拂。空性常住,风应常生。若无风时,虚空当灭。灭风可见,灭空何状。若有生灭,不名虚空。名为虚空,云何风出。若风自生被拂之面,从彼面生,当应拂汝。自汝整衣,云何倒拂。汝审谛观,整衣在汝,面属彼人,虚空寂然,不曾流动,风自谁方鼓动来此。风空性隔,非和非合,不应风性,无从自有。”
--------------------------------------------------------------------------------------
这一段被被省略的,就是回答你的答案。风不从衣出,不从空生,不从彼人脸生,不和合生,根本上没有来处,自然没有去处。那么到底是哪里来的呢?世尊说了,“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因缘生的相,都是识心分别计度,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所感受的风,就是虚妄相想。根本没有来处。
发表于 2013-9-22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流往 发表于 2013-9-22 04:44
我认为所说理解为,人起心动念,不论善恶都是造业。应该怀着一颗平常心。这位同学我不知道对不对,推荐你最 ...

若不见性,一切时中拟作无作想,是大罪人,是痴人,落无记空中,昏昏如醉人,不辨好恶。若拟修无作法,先须见性,然后息缘虑。若不见性,得成佛道,无有是处。有人拨无因果,炽然作恶业,妄言本空,作恶无过;如此之人堕无间黑暗地狱,永无出期。若是智人,不应作如是解
发表于 2013-9-22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你写在纸上。挂在床头
发表于 2013-9-22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你写在纸上。挂在床头
发表于 2013-9-23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会不会和风动幡动相似,只是法性投于心中的影子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3 22: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