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873|回复: 17

居士五戒可不可以只受一二三戒?可不可以暂时受?——经论记载互相冲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10 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773377 于 2013-8-10 09:22 编辑

认为不可以的:

《大方便佛报恩经 优波离品第八》

优波离复白佛言:“凡受优婆塞戒,势不能具受五戒,若受一戒、二戒乃至四戒,受得戒不?”
答曰:“不得。
“若不得者,有经说:‘少分优婆塞、多分优婆塞、满分优婆塞。’此义云何?”
答曰:”所以作是说者,欲明持戒功德多少,不言有如是受戒也。”
忧波离复白佛言:”若受一日、二日乃至十日五戒,得如是受不?”
答曰:”不得。佛本制戒,各有限齐。若受五戒,必尽形寿.

以上这段话也见于《萨婆多毘尼毘婆沙》,同样认为不可以。

认为可以的:

《优婆塞戒经》
若优婆塞受三归已,不受五戒,名优婆塞。若受三归,受持一戒,是名一分。受三归已,受持二戒,是名少分。若受三归,持二戒已,若破一戒,是名无分。若受三归,受持三四戒,是名多分。若受三归,受持五戒,是名满分。

《大智度论》卷第十三

是五戒有五种受,名五种优婆塞:
一者、一分行优婆塞,二者、少分行优婆塞,三者、多分行优婆塞,四者、满行优婆塞,五者,断淫优婆塞。

《杂阿毘昙心论》择品第十之一
佛以缺戒者故说少分优婆塞。彼具戒优婆塞,若持一不持四,是名一行。持二不持三,是名少分。余亦如是。

《佛说目连问戒律中五百轻重事》 问五戒事品第十五

问:“受五戒法,可得但受五日十日一年二年不?”答:“随意多少。
问:“五戒可但受一二三不?”答:“得。随意多少。


现在汉地寺院里一般是打包受戒,但是一般也认为可以只受只持一二三戒,面对经论互相矛盾的记载,大家怎么看?
发表于 2013-8-10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时未有时间细看,帮顶,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3-8-12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阿弥陀佛。我个人认为一切随自己。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一切唯心造。佛灭度时说过,要我们依了义不要依不了义。能受几份只要能做到就得几分利益。至于你举出的佛经的不同说法要看当时面对的问题和环境,及对谁所说。佛法是很活泼很善巧方便的。不要执着语言。佛在金刚经上不是说不着相。法尚要舍。何况非法。一切不过是善巧方便之说。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3-8-13 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ysw123 发表于 2013-8-12 16:52
呵呵阿弥陀佛。我个人认为一切随自己。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一切唯心造。佛灭度时说过,要我们依了义不要依 ...

看起来好深奥的样子,其实转了一圈回来啥也没说。
发表于 2013-8-13 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标准认定的问题。
就像要定一百分为及格,还是六十分为及格。
诸经持议不同,代表佛灭后部派的不同主张。
但佛在世时,肯定是满分受,
因为在重视戒律的原始僧团前,
应该没有人好意思厚着脸皮去讨个少分受、多分受。
 楼主| 发表于 2013-8-13 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773377 于 2013-8-13 08:03 编辑
阿哩嘎都 发表于 2013-8-13 03:17
这是标准认定的问题。
就像要定一百分为及格,还是六十分为及格。
诸经持议不同,代表佛灭后部派的不同主 ...

对于居士的戒律本来就比比丘戒轻松的多,真要抠经律原文的话,有太多太多的今天认为很严重的行为都不犯戒。现在所宣传的居士戒很多时候是现在的人拿菩萨戒去套在居士戒上而人为的混淆佛制戒的次第。而且关于准与不准少分受戒的记载都同样出自经与律。关于准许的记载要多一些。由于从来没有说三皈了就必须要受戒,所以似乎后世的僧团也没有动机去将受戒需求改得更松一些。关于佛许不许可,只能根据后世记载的多数原则来确认。
 楼主| 发表于 2013-8-13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多找了点资料,按《俱舍论》,《法蕴足论》,《顺正理论》和《显宗论》的记载,都指可以少分受戒。

齐何名曰邬波索迦?谓诸在家白衣男子,男根成就,归佛法僧,起殷净心,发诚谛语,自称:“我是邬波索迦,愿尊忆持慈悲护念。”齐是名曰邬波索迦。
此何名为能学一分?谓前所说邬波索迦,归佛法僧,发诚言已。唯能离杀,不离余四,如是名为能学一分。
复何名为能学少分?谓如前说邬波索迦,归佛法僧,发诚言已,能离杀盗,不离余三,如是名为能学少分。
复何名为能学多分?谓前所说邬波索迦,归佛法僧,发诚言已,离杀盗淫,不离余二,如是名为能学多分。
复何名为能学满分?谓前所说邬波索迦,归佛法僧,发诚言已,具能离五,如是名为能学满分。

——《阿毗磨法蕴足论》
发表于 2013-8-13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773377 发表于 2013-8-13 08:02
多找了点资料,按《俱舍论》,《法蕴足论》,《顺正理论》和《显宗论》的记载,都指可以少分受戒。

齐何 ...

呵呵!看来一分不受,单受三皈的,只好称做零分优婆塞了!
发表于 2013-8-13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若真佛弟子,应以戒为师!受五戒是最基本的。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3-8-13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当机说法。
既受三皈,则为佛弟子,自当以戒为师,戒杀盗淫妄,是基本的要求,也是佛在愣严经中对阿难所说的四种清净明晦。如不想持戒说明机缘未成熟,不用去翻经文找典故,证明佛曾说过可持一戒二戒或者可短期持戒。
比如有人不想戒荤腥,就会说“五戒十戒都没规定戒肉啊!”“佛当时是托钵化缘,人家给什么就吃什么,还挑食吗?西藏的寺院喇嘛也吃牛羊肉啊”等等,但是佛也曾说过“食肉者断大慈根”,所以不必去追究到底能不能吃肉,如果觉得素食有功德可护生的,就素食,如果觉得自己还断不了肉食的,就继续吃肉好了。
总是,有如是因得如是果,各人因果自受,分毫不差。持戒有持戒的福报,持一分有一分福报,持五分有五分的福报,看各人的意愿吧!
发表于 2013-8-13 21:1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ysw123 发表于 2013-8-12 16:52
呵呵阿弥陀佛。我个人认为一切随自己。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一切唯心造。佛灭度时说过,要我们依了义不要依 ...

随喜赞叹。礼敬!说得非常好!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3-8-13 21:2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净杰 发表于 2013-8-13 10:22
佛当机说法。
既受三皈,则为佛弟子,自当以戒为师,戒杀盗淫妄,是基本的要求,也是佛在愣严经中对阿难所 ...

随喜赞叹。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3-8-15 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净杰 发表于 2013-8-13 10:22
佛当机说法。
既受三皈,则为佛弟子,自当以戒为师,戒杀盗淫妄,是基本的要求,也是佛在愣严经中对阿难所 ...

“以戒为师”仅限《佛遗教经》所记载,佛咐嘱比丘。什么时候佛也对居士做同样的要求了?又是看书不仔细混淆次第哈。
 楼主| 发表于 2013-8-15 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哩嘎都 发表于 2013-8-13 03:17
这是标准认定的问题。
就像要定一百分为及格,还是六十分为及格。
诸经持议不同,代表佛灭后部派的不同主 ...

查《增一阿含经》里确有只受一二三戒的。

夫清信士之法,限戒有五,其中能持一戒、二戒、三戒、四戒,乃至五戒,皆当持之。当再三问,能持者使持之;若清信士犯一戒已,身坏命终,生地狱中。若复清信士奉持一戒,生善处天上,何况二、三、四、五?

但是从《未曾有因缘经》所记来看,祗陀太子因为不能持酒戒,想一下把五戒全部舍了。如果五戒分受的话,大可以只舍酒戒,不必想全部舍掉的啊。所以又出现记载不同了。
发表于 2013-8-15 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风遇云 发表于 2013-8-13 08:27
南无阿弥陀佛!

若真佛弟子,应以戒为师!受五戒是最基本的。南无阿弥陀佛!

对头  赞叹 支持 顶礼   
发表于 2013-8-15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求道无道 发表于 2013-8-13 21:19
随喜赞叹。礼敬!说得非常好!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3-8-15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773377 发表于 2013-8-13 00:07
看起来好深奥的样子,其实转了一圈回来啥也没说。

呵呵是呀。佛最后都说自己什么也没说。如果认为佛说了什么还属谤佛呢。师兄是否还记得。阿弥陀佛。其中深意自己理解吧。
 楼主| 发表于 2013-8-16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ysw123 发表于 2013-8-15 22:17
呵呵是呀。佛最后都说自己什么也没说。如果认为佛说了什么还属谤佛呢。师兄是否还记得。阿弥陀佛。其中深 ...

别对你理解不了的概念和稀泥还挂嘴边上。和稀泥和空性是两回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3 13: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