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65|回复: 0

[准提咒] 第一義海准提國\首愚法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30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第一義海准提國\首愚法師

修行人能夠念念不亂,這就是定;曉得念念本空、念念無住這就是慧。念念不亂、念念本空,正是定慧等待持的寫照,也就是所謂空有不二的道理了。

一般人不善於觀空,觀空卻落入於頑空,落到渾渾噩噩的無記,自己都不曉得。有時變成一種細昏沉,這都蠻麻煩的。上焉者久而久之,功夫用上路了,最後達到非想非非想處定,在外道邊緣徘徊。

佛法的“般若”兩字可不是那麼簡單,古德講:“寧可執有如須彌山,不可執空若芥子許。”你執著有一個功德,或有個什麼,以為它大得象須彌山那麼大,沒有關係,這不怕!這種執著反而形成一股推動的力量,你的德業、道業可以一天天成長。然而你如果掉在“空”的執著中,不知真空妙有之理,片面地守一個什麼都沒有的空,拼命抓得死死的,只要稍微有點這樣,“如芥子許”,那就非常糟糕了,變成冥頑不靈,不可救藥了。

我們對“空”若是一知半解,誤了空,便錯以為那是什麼因果都沒有了,或者沒有眾生可以度了。有人自以為見性悟道了,空了,沒有眾生可以度,不能起無量無邊的菩薩行,不能為普世有情興利造福,而以自以為的悟道見性為高為得,早就不空了。結果,該對眾生有的,他沒有;該對自己空的,他卻不真空。眾生的苦難,正是空了自我的菩薩他的大作為處。真正見性人正好為眾生服務。尤其在行菩薩道過程中種種的折磨障礙,正是讓我們達到大空的增上緣。

所以經上告訴我們,釋迦佛的成道,他還要感謝提婆達多處處與他作對的因緣。提婆達多所作等於是在加快釋迦牟尼佛成道的速度,結果釋迦牟尼佛的忍辱波羅蜜得了滿分。要是我們在類同的遭遇中,早就空不了了。凡是以為自己見性的人,于人生的拂逆中,稍微檢查一下自己的起心動念,便可思過半矣!

我們凡夫學佛,對佛法起不了真正的恭敬心,那是因為我們不懂得佛法,不知佛法般若與慈悲行願的崇高偉大。因此大多在得過且過,有一搭沒一搭的狀態下跑道場修法。其實佛法對他來說真是有點“不增不減”的味道了,也就是不知不覺中,變成可有可無,好象有也不多,沒有也不少,這是凡夫顛倒的不增不減,不是聖者證到空的不增不減。佛法見空即是見有,見空即是見緣起。空了不是什麼都沒有了,而是因為一瞭解空,對宇宙現象觀察得更清楚了真正有了大智慧。

當一個人修行趨向於空的解脫的境界,他的音聲必然沉穩清越充滿了喜悅;反之音聲念誦的功夫做得好,或者配合聽音聲的觀音法門,也可以使人透入到空的般若境界中,廣大到進入華嚴的重重法界。這音聲也象徵千差萬別的業力,音聲的轉化也就是業力的轉化,所以顯教密教傳播佛法也都離不開所謂“以音聲做佛事”

由於音聲是我們果報體的一個呈現,把一句佛號、一個咒語念得很好,念得順氣、流暢,這便是色身轉化之機,音聲慢慢莊嚴起來,人的舉止行為也慢慢莊嚴起來。佛法的修行不標榜氣功,但無形中便包含了上乘的氣功修為,這不著痕跡的氣功修為,配合念念皆空,聲聲亦空的般若觀照,就含攝在准提法的金剛念誦中。一般人誤以為念咒是修有法,是在現象裏修,而不知咒語以金剛念誦來持,易於在有法的現象裏見空性,在空性中起空性的功用,不墮於頑空。

金剛念誦的修持同時又包括了觀想,這個觀想的主軸包括了 “藍”字(梵文)觀、字輪觀和心月輪觀,這幾項觀想很容易在金剛念誦中發起。我們若是懂得金剛念誦,便能夠在念誦中逐漸體會到“金剛”到底是什麼境界。金剛是比喻我們生命最莊嚴的一面,生命的本來面目。我們每一個人的本來面目,不在男女老幼,不在外表的美醜,我們這個色身只是一個假像,而我們就執著這個假像為“我相”,把自己的身心看得非常寶貝,只要這個假像的我相沒有看破,那人就沒有辦法跟道相應。金剛念誦能除男女老幼相,破美醜相,讓我們放下自我的大包袱,而如佛法的三解脫門--空、無相、無作。空 、無相、無作就是金剛的本來面目。


在修金剛念誦中,空 、無相、無作的體會由少分、多分到滿分,這便是一種現觀莊嚴。于此之間,(藍)字觀、字輪觀、心月輪觀有增上的作用,同時也使空、無相、無作的功德力更為出色。



觀想(藍)字放光,等於點燃起我們每一個人的心燈,只要你心一收斂,這盞心燈便宛然現前,故經雲 “一燈能除千年暗”,只要你將(藍)字這麼一觀想,你整個身心就進入到有相光,然後再進入到無相光中,這叫做“速睹如來無量光”,往生佛國,往生如來光明?了。一般人把這“往生”兩個字用在死亡事件上,其實(藍)字觀修得好,此刻此時在此世,一念之間便往生了,生而不生,在(藍)字光中看到生命的莊嚴,體會到生命的無相無我,悟到生命的畢竟空。



(藍)字觀一轉也就是心月輪觀,已化為虛空中的一輪明月,清光普照大地萬物,所以經論上說“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當你真能心月孤懸光吞萬象,您就知道什麼是畢竟空的莊嚴生命了。這是隨時在空中,也隨時在無量光中,在空中得智慧,見無量光則是真正的見佛。見到影像的佛不一定算數的,有時還是癡人說夢話!其實念佛人要往生到哪里去?往生到無量光佛?呀!無量光佛剎從(藍)字觀、心月輪觀可以通達。


悟空是見法性,觀想是現法相,法性與法相不二,叫“性相一如”。修行要從有相進入到無相,還要能由無相現一切相,可是一切相終究也是無相。我們對無量光佛剎應有這般的體會。所以往生只是一念之間,念頭一對,馬上進入。往生了後如何?或真正的往生是什麼?修淨土的人都知道這麼一句“花開見佛悟無生”。怎麼見佛呀?花開見佛,心上八瓣蓮花紅色無根綻開,上有放無量光的月輪。見佛是要幹嘛?悟無生,也就是禪宗所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是見什麼性?生命本來不生,當然也不滅,沒有生生滅滅的輪回現象,沒有來來往往的爭逐,“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這就是極樂世界了。

摘自《十方》第十六卷.第八期
1998年五月出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5 03: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