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8|回复: 11

[其它] [智谕法师]修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门直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16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全靠「严」字贯通。此是大方广佛华严之义。
故严有二重义,一﹑华为因系能严,佛为果系所严,此是单约人因果而言。谓严菩萨以成佛,即单约「佛华严」而说。二﹑华为因系能严,大方广为果系所严。此是人法并举,成其人而严其法也。系总「大方广佛华严」而说。
大者体等虚空,无欠无余,一法不立,一法不舍,是佛法身德。方者过无不尽
,德无不圆,德相圆明,是佛解脱德。广者智极而用周,随宜而设化,是佛般若德。故大方广者,即佛三德。大方广为法,而佛以法为身,故唯佛彻证大方广也。
法界观门,华严经名法界,法华经名实相,此二名异而实一。约法界言,一真法界出四种法界,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理事无碍法界,四﹑事事无碍法界。
今立观门,仅约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而言。因为事法界,事相差别无量,难以具陈,故不立观。仅于理事无碍门中,略明其总相。
依理法界,立真空观。依理事无碍法界,立理事无碍观。依事事无碍法界,立周遍含容观。观者观行也。
「门」有能通义。以此三观行,能通向大方广一真法界之极果,故曰观门。
略有三重者,即真空观,理事无碍观,周遍含容观。
最后明述此观文之人。述此观文者,系唐朝法顺法师。法师俗姓杜,故又称杜顺。佛祖统纪云、系文殊菩萨化身。杜顺有弟子谒五台,抵山麓,见一老人告曰,文殊今往终南山,杜顺和尚是也。
杜顺十八岁出家,依圣僧道珍受学定法。凡世间聋哑诸病,遇之则愈。能驱园中诸虫,调恶性马。德及异类,所不可测。
唐太宗患疾,请师除之。师曰,圣德御宇,微恙奚忧。但颁大赦,圣躬自安。上从之。疾遂瘳。因赐号帝心尊者。
师游历郡国,皆劝念阿弥陀佛。并作五悔文,赞咏净土。路逢神树鬼庙,即焚毁之。
正观十四年十一月十五日,坐亡于南郊义善寺。双乌入房,异香留室。筑塔供肉身于樊川北原。(见佛祖统纪卷第二十九)
杜顺大师着法界观门一卷,有清凉国师作玄镜,及宗密大师作注,均如前述。然清凉初受天台之教,宗密去圣尤远,故有人对彼等之注疏,颇有异言。



解观文
真空观
【观曰。真空观第一。理事无碍观第二。周遍含容观第三。】
先列法界观之三名,第一真空观,第二理事无碍观,第三周遍含容观。
真空观者,观理法界。理性空寂,无形无相一体无分,不可住不可得。若起观者,应是心无所住。不住于色则色空,不住于空则空空,不住能所则能所空。总而
言之,心无所住,便是真空观也。千万莫把空当作境,当作心所而观。
真空者,离三种空。一﹑非断灭空。非断灭空者,非是灭色求空也。有一般人认为,灭色为空。灭色为空者,便是断灭空。真空者,非是断灭空也。
二﹑真空者,非是离色空。离色空者,是色外求空。有一般人闻说空,便执色外有空,色、空二法对立。当知真空非是色外立空。
三﹑真空者,其空非是有。有一般人认为有空可得,空是有法。如果有空可得,其空应是有,何得谓空?故真空非是有法。真空者,无有空相可得。以上三种空,皆是把空当作境界,只是心所法,非是真空。
理事无碍观者,观理事无碍法界。理性无相,全以事显。事相无体,全以理成。是故无理外之事,亦无事外之理。理成事则事现,事成理则理存。故互成则理事两全。全理成事,则事全是理,事全是理,则理夺事,理夺事则事亡。全事存理,则理全是事,理全是事,则事夺理,事夺理则理虚。故互夺则两亡。然互夺正是互成,互成正是互夺。理成事时,正是事夺理。事成理时,正是理夺事。故互成不碍互夺,互夺不碍互成,是以理事无碍。
周遍含容观者,观事事无碍法界。事相虽然差别不一,但一一事相,皆因缘所起。事属因缘,皆无自性。既无自性,所以一理无分。例如多波是一水,一水原不相碍。既然多波皆是一水,一水无碍,故一一波亦无碍。所以事相虽有差别,却是
一理无分。以理融事,自然事事无碍。故曰尘尘剎剎尽圆融也。
此是观于法界,出此三观。「界」有理事之别,约事而言,界有分义,谓事有无尽差别之分限;约理而言,界有性义,谓无尽事法同一理性。然差别即无差别,以事相虽多,而理性是一故;无差别即差别,以同一理性,缘起多相故。所以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同一真空。性空缘起,空即无量;缘起性空,无量即空。互摄互入,重重无尽。
【观曰。第一真空观法。于中略作四句十门。一会色归空观。二明空即色观。三空色无碍观。四泯绝无寄观。】
第一真空观法。于真空观中,开出四句十门。四句者:一﹑会色归空观,二﹑
明空即色观,三﹑空色无碍观,四﹑泯绝无寄观。
十门者,第一会色归空观有四门。第二明空即色观有四门。加上第三、四两句,共为十门。此四句十门,都是说明真空观的。以下便分别解释。
【观曰。就初门中为四。一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何以故。以色不即断空故。不是空也。以色举体是真空也。故云以即空故。良由即是真空故非断空也。是故言由是空故不是空也。】
于第一句会色归空观中,有其四门。第一便是色不即空,以即空故。
胜鬘经云,有三种众生,于如来藏非其境界。一、堕身见众生,此是凡夫外道
于五阴身心而见有我。二、颠倒众生,此是二乘人。二乘人虽断人我执,但对法身常乐我净却起颠倒。执为无常苦无我不净。三、空乱意众生,此是地前菩萨。虽习空观,然为空所惑,不识佛性,为空所缚。云何为空所缚?于空理生三种执。第一执灭色为空,第二执色外有空,第三执空是有法,于是执空成过。今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便是拣择此三种空执。谓真空者,不是灭色之空,第一门拣择之。真空者不是色外有空,第三门拣择之。真空者不是有法,第二门拣择之。至于第四门,便是直明真空。
何以故下,观文自作解释。以色不即断空故,不是空也。
谓不是灭色而后谓之空。如果是灭色空者,此空便是断灭。以色不是断灭空,故曰不是空也。因为色是因缘色,既然色是因缘所现假相,故色无自性。色无自性,故当体即空。色当体空故,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6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说以即空故。
良由色举体即是真空,不是灭色的断灭空。是故观文中言,色不即是断灭空,而当体即是真空也。
我们可以知道,所谓真空者,是因为色法缘生,缘生故无性,无性故空。非是色灭以后,名之为空也。若人如是知者,便知色当体即空,非待灭后方空。如是观者,是名真空观。
【观曰。二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何以故。以青黄之相。非是真空之理故云不即空。然青黄无体。莫不皆空故云即空。良以青黄无体之空非即青
黄。故云不即空也。】
前一门中,说明非是色灭为空。便有人计着,色法便是空。色法是有,如果计着色即是空,那么空便是有法了。今破曰空不如色一样是有法,同时色亦不是有法。因为色相是因缘和合的假相,假相无有实性,无实性故空。所以这是破执空为有法者。
何以故?因为青黄等色相,皆是因缘假相,非是真空之理,故色不即空。
有人见有「青黄」等字样,便谓这是拣非形色而为显色,其实不然。所谓青黄之相者,是说明一切色相皆是假相,假相非真空之理也。旨在明假相无性,无性方
为真空。故曰色不即空,以即空故。
所以观文接着说,然青黄无体,莫不皆空,故曰即空。所谓青黄无体,即青黄无性。
良以青黄无体之真空,非即青黄假相之有法,故云不即空也。
总而言之,第二门中,拣择执空为有者。所以我们修真空观时,不可把真空当作境界观。如果有空的境界,那个境界便是有法,便是心所法,而非真空。那么应该怎样修真空观呢?修真空观者,应是心无所住。不住一切法,则一切法皆空。不住于空,则空亦空。不住于「不住」,则「不住」亦空。此之谓毕竟空,此之谓真空。
有人谓修习空观,观其境空空洞洞的甚么都没有。其不知这便是有境界相,这
便是心所法。这种境界,便是不空。此第二门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便是破这种空。谓空不是境界也,不是心所也。
【观曰。三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何以故。以空中无色故不即空。会色无体故是即空。良由会色归空。空中必无有色。是故由色空故色非空也。上三句以法拣情讫。】
此第三门观文,说明真空拣非色外之空。既不是灭色之空,因为空中无色,所以没有灭色之空。亦不是离色之空,因为色法性空无体,不可离故。
观文曰,空中无色,故曰色不即空。若会色法无性无体,当下即是真空,故曰以即空故。
良由会色归空以下,是重作说明。若人会到色法即空,皆因缘假相,无实体性,便知空中必无色了。因为色本空故。既然色法本无,当然无有色外之空。而是色本身即空也。既然色本身即空,所以非是色外有空也。
上三句以法拣情讫。拣情者,拣非三种空惑。三种空惑者,一﹑拣灭色空,二﹑拣离色空,三﹑拣空是有。第一门中色不即空,以即空故,拣非灭色空。第二门中色不即空,以即空故,拣空非是有。第三门中色不即空,以即空故,拣非离色空。以上三门,以真空法,拣择情执空惑竟。
以法拣情讫者,是表示以上三句拣择情执,已告一段落。要学人起真空观时,不可有这三种错误。指出错误以后,以下第四门,便直显真空之理。
【观曰。四色即是空。何以故。凡是色法必不异真空。以诸色法必无性故。是故色即是空。如色空既尔。一切法亦然思之。】
色即是空者,是直显真空。说明不是色灭空,不是离色空,亦非空是有。而是色无性即空,空随缘即色。无性故能随缘,随缘定是无性。故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何以故?凡是色法,必不异真空。因为诸色法,必然缘起无性,无性故空。所以色即是空。
色依空而现,空因色而明。犹波依水而现,水因波而明。无波而非水,无水不现波。故全水以成波,全波以为水。约其相成义,则水与波两全。全水是波,则波夺水。波夺水则见波不见水。全波是水,则水夺波,水夺波则有水而无波。故约其
相夺义,则二相俱亡。
色与空亦复如是。相成则两门俱显,相夺则两门俱隐。色显则空隐,空显则色隐。故显时正是隐时,隐时正是显时。以相夺故,方有相成。以相成故,必然相夺。是以智者观空而常色,观色而常空。色无自性,举体全空。空无自体,举体全色。色空无二,圆融一际,不生不灭,非一非异,曰色即是空。
如色空既尔,一切法亦然,思之。
如色无性,空无体,相成则并有,相夺则两亡,其余一切法亦是如此。思之者,以此类推也。
其余一切法者,如理事、因果、境智、体用、违顺、感应等,亦是相成则并有,相夺则两亡。
【观曰。第二明空即色观。于中亦作四门。】
第一真空观中,有四句十门。初句有四门,初句者,会色归空观。会色归空观中,前三门是色不即空,以即空故,第四门是色即是空。今初句四门,解释完毕。以下解释第二句四门。第二句是明空即色观,明空即色观中,亦有四门,第一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第二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第三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第四空即是色。
乍看前三句与「色不即空,以即空故。」只是文字相翻。其实文字虽然略同,但释义却有别。
第一门明断空不能现色。换句话说,不是坏色之空也。第二门明假相不是真空,而真空理不是假相。第三门明真空为所依之体,非能依之相。色为能依之相,非所依之体。第四门正显法理。
【观曰。一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何以故。断空不即是色。故云非色。真空必不异色。故云即色。要由真空即色。故令断空不即色也。】
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因为断灭空是灭色之空,故云空不即色。真空非是灭色之空,而是空即不空,空而恒色,故曰空即色故。
云何真空即色,断空不即色?真空即色者,空是因缘空,色是因缘色。断空不即色者,空是定性空,色是定性色。以决定性故,所以断空不即是色。
色是因缘色,因缘之法则无自性,无自性故,所以即色而空。空是因缘空,故空无自性,以无自性故,所以即空而恒色。
空依色起,色依空成,二者性依他起。依他故无性,无性故圆成。互摄则双亡,互入则两成。空摄色,则全空而非色。色摄空,则全色而非空。空入色,则全空成色。色入空,则全色成空。所以观文说,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6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要由真空即色,故令断空不即色。
【观曰。二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何以故。以空理非青黄故。云空不即色。然非青黄之真空。必不异青黄故。是故言空即色。要由不异青黄故。不即青黄故言空即色不即色也。】
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何以故?因为真空不可得,非是有法,所以真空之理无相,非是青黄之相。故曰空不即色。
然而青黄等色相,皆是幻现假有。假有无性,无性即是真空,故言空即是色。
要由青黄等色相无性,故真空不异青黄等色也。此拣真空非为定性实有,非如青黄色相之假有,故曰空不即色。色法无性即是真空,故曰以空即色。
【观曰。三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何以故。空是所依非能依故。不即色也。必与能依作所依故。即是色也。良由是所依故不即色。是所依故即是色。是故言由不即色故即是色也。上三句亦以法拣情讫。】
何以故?空是所依,非能依故,不即色也。
空是色法所依之体,色是由空所起之相。犹如水是波所依的体,波是由水所起
的相。经云毕竟空建立一切法,一切法皆归毕竟空。毕竟空便是所依,一切法便是能依。由于所依不是能依故,所以空不即色。
然所依必与能依作所依故,于是说空即色也。对能依方有所依,若无能依,不得名为所依。能依所依,相依而起,无有先后分别。犹水之与波,有波方能见水,无波则水不可见。故水全是波,是以空即是色也。
良由空是色之所依,故曰空不即色。非是所依外另有能依之色,故曰空即是色。所以观文言,由空不即色故,说空即是色也。
以上三门,以法拣择情执竟,以下直显法理。
【观曰。四空即是色。何以故。凡是真空必不异色。以是法无我理非断灭
故。是故空即是色。如空色既尔。一切法皆然思之。】
空即是色者,直显法理。前已拣别情执之误,今直显法理之正。
何以故?凡是真空必不异色,以是法无我理,非断灭故。
我们已经知道,真空者是因缘空,因缘空者无有自性,无有自性谓之真空。故真空者,无所有,不可得。
真空无性,无性者随缘而不碍色相宛然。色相宛然随缘而现,随缘无性真空湛然。所以万相无性是真空,真空无性现万法,故空即是色。
非断灭故,真空非是断灭空。因为断灭空是定性空,定性空不能随缘,所以不得谓空即是色。
以诸法以无性为性故,是故空即是色。空与色缘起无性,互摄互入依他而起。当知一切法亦复缘起无性,互摄互入依他而起。据理以推,当不难了解。
此是第二句四门,解释完毕。第二句者,明空即色观。于中开四门解释空即色。第一至第三门,皆拣情执。第四门直明空即色之法理。
【观曰。第三色空无碍观者。谓色举体不异空。全是尽色之空故。即色不尽而空现。空举体不异色。全是尽空之色故。即空即色而空不隐也。是故菩萨观色无不见空。观空莫非见色。无障无碍为一味法。思之可见。】
第三色空无碍观,算来这是四句中的第三句,十门中的第九门。前二句已分别说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第三句双明色空无碍。
色空无碍者,是取其相成义,以明真空法理。下面第四句泯绝无寄观,是取其互泯义,以明真空法理。真空者,即第一义空。真空观者,即中道第一义观。色空无碍观者,是观俗谛中道。泯绝无寄观者,是观真谛中道。于色即空,空即色二句中,是方便观。今无碍泯绝二句中,是真实观。
现在来看观文。色空无碍观者,谓色举体不异空,全是尽色之空故,即色不尽而空现。……
例如波与水无碍,色相譬如波,空理譬如水。波者举体不异水,换句话说,波全是水。水全是尽波之水,无波而非水也。故不坏波相,而水性全体显露。故曰空全是尽色之空,色不尽而空现。
水性不可见,举体全由波现。故观文曰,空举体不异色。因为色全是尽空之色,犹波全是尽水之波。
水由波现,波由水成。二者互入互成,起必依他。色空之法亦复如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无碍,举体全收,性相虽别,而圆融一际。故即空即色而空不隐。犹如即水即波,而水不隐。
是故菩萨见色即知是空,观空不坏于色。不坏法相,而达性空。虽达性空,而不坏法相。如是一切法无障无碍,为一味法。一味法者,诸法实相也。诸法一相,所谓无相。无相者,实相也。
实相者,即真空义。然而实相无相,云何起观?以无住心契无相法,便名真空观也。
【观曰。第四泯绝无寄观者。谓此所观真空。不可言即色不即色。亦不可言即空不即空。一切法皆不可。不可亦不可。此语亦不受。迥绝无寄。非言所及。非解所到。是谓行境。何以故。以生心动念。即乖法体失正念故。】
兹先总明以上四句,然后再解释此第四泯绝无寄观。
总说会色归空观,明空即色观,空色无碍观,泯绝无寄观,都是在明真空观。于中如约二谛言(二谛者,真谛俗谛),色是俗谛,空是真谛。第一句会色归空,是说明俗谛即是真谛。第二句明空即色,是说明真谛即是俗谛。第三句色空无碍,
明二谛圆融。第四句泯绝无寄,明于毕竟空中,言亡虑绝,无二谛之分别。
三谛者,空(真谛),假(俗谛),中道第一义谛,见于仁王般若。如约三谛言,第一句会色归空,是显真谛。第二句明空即色,是显俗谛。第三句色空无碍,是显俗谛中。第四句泯绝无寄,是显真谛中。
若约空假中三观言,第一句会色归空观,即是空观。第二句明空即色观,即是假观。第三句色空无碍观,即是观俗谛中道。第四泯绝无寄观,即是观真谛中道。
以如是等谛、观,说明真空观法。导行人以方便会归真实。于真实中,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归于泯绝无寄。然言语道断亦断,心行处灭亦灭,故虽至理无言
,不碍以言显理。至理无言,则说而无说。不碍以言显理,则无说而说。若人会得其意,便知佛所说言教,在明无言之理。非是立言语文字相也。若人执着言语文字相,此人不知会色归空义。若人执着无言语文字相,此人不知明空即色义。
会色归空有四门,前三门皆曰色不即空,以即空故,此是明色不异空;第四门明色即是空。明空即色亦有四门,前三门皆曰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6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是明空不异色;第四门明空即是色。第三句色空无碍,在明色空不异便成色空无碍。今第四句泯绝无寄,在明色空相即,即成互夺。以互夺故,成真空义。故知真空观与般若思想同源。不过般若从因上明空,今此法界观门,从果上明空。但无论因上明或果
上明,真空者即是无所有,无所住,不可得义。
由于这种道理,我们亦可明白心经之义。心经说色不异空,是明俗谛不异真谛。空不异色,是明真谛不异俗谛。色即是空,是显真谛中道。空即是色,是显俗谛中道。
现在解释观文。泯绝无寄观者,谓此所观真空,不可言即色不即色,亦不可言即空不即空。一切法皆不可,不可亦不可,此语亦不受。
真空理体,离诸分别,一法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直是一丝不挂,一尘不染,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乃至言色言空,皆是方便。唯有无住心契无相法,假名真空观。
故不可言即色不即色。即色者,于第二句明空即色观中前三门言,以空即色故,及第四门言,空即是色。不即色者,前三门均言空不即色。这是说第二句中所言即色不即色,皆是方便示导,而非真空义。反显泯绝无寄,方是真空。
亦不可言即空不即空。此是说明第一句会色归空观,亦是方便示导,而非真空义。所谓即空者,会色归空观中前三门,均言色即空故,及第四门,直言色即是空。所谓不即空者,前三门均言色不即空。
因为于真空中,色与非色,空与非空,均不可得,故无即不即之分别。言即不即者,皆方便示导而已。真空之理,亡言绝虑,无如是分别。
一切法皆不可。言真空之理,乃诸法实相,分别而无分别,一法不立也。不可亦不可者,言真空之理,一切无碍,实相诸法,无分别而分别,一法不舍也。
若论诸法实相,则万相纷然而体性空寂。若论实相诸法,则体性空寂万相纷然。这便是真空无碍之深义。
此真空者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此语亦不受。因为若受此语,便是心住有法,非真空观了。如此迥绝无寄,心无所住也。非言所及,非解所到,是谓行境。行境者,即修真空观,心智所契之空境也。
何以故?以生心动念,即乖法体,失正念故。
生心动念者,有住生心也。稍有住生心,便与真空法体相违。故曰即乖法体。
失正念者,心若有住,便被境所转,即失正念。
故正念者心无所住也。心无所住,泯绝无寄,便与真空法体冥合,是谓行境也。
【观曰。又前四句中。初二句八门皆拣情显解。第三句一门解终趣行。此第四句一门正成行体。若不洞明前解。无以蹑成此行。若不解此行法绝于前解无以成其正解。若守解不舍。无以入兹正行。是故行由解成。行起解绝也。】
真空是其法体,体必具用,用不离体。无碍是体起之大用,今由体起用,故有以下理事无碍,及周遍含容二观。周遍含容观者,即事事无碍观也。
今结论真空观。初二句八门者,即会色归空一句,其四门者,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三门,及色即是空,共四门。第二句者,明空即色观,其四门者,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共三门,及第四门空即是色。此二句八门,皆是前三门拣情执,第四门显法理,故曰显解。是知真空观一句,乃显理体也。
由体起用,乃有以下二句。第三句空色无碍观,是解终趣行,即所谓慧解立行者是。
既然法理真空,空则无碍,无碍则不碍于行。故曰空色无碍观,以趣于行也。
至于第四句泯绝无寄观,即正成行体。正成行体者,心无所住也。然此无住正行,是从会色归空观,明空即色观,空色无碍观而来。故曰若不洞明前解,无以蹑
成此行。
若不解此行法(似应为若不成此行法),绝于前解,无以成其正解。
谓必须慧解成行,行起解绝,方能成就佛道也。
若守解不舍,无以入兹正行。是故行由解成,行起解绝也。
结论为,慧解以立行,行起而解绝。
是故正行虽由慧解而成,但行起必须解绝。如果守解不舍,便不能入于正行了


理事无碍观
【观曰。理事无碍观第二。但理事镕融存亡逆顺通有十门。】
前言色言空,旨在明真空理体。今依体起用而见于行,故说理事无碍观。理者无性,事者随缘。菩萨行化,无性能随缘,随缘不失性。无性者成乎大智,随缘者成乎大悲。菩萨之行,一切无住。以悲导智,则不住涅槃而普度十方。以智导悲,则不住生死而法身湛然。欲明菩萨如是行故,说此理事无碍观也。
但理事镕融,存亡逆顺通有十门。
兹先将十门列出,然后再随文解释。十门者,一﹑理遍于事门,二﹑事遍于理门,三﹑依理成事门,四﹑事能显理门,五﹑以理夺事门,六﹑事能隐理门,七﹑真理即事门,八﹑事法即理门,九﹑真理非事门,十﹑事法非理门。
现在随文解释。镕者销镕为一也,融者融和为一也。虽分十门,而一义无碍。以理融此十门,十门者二而不二,以十门之事望理,不二而二,成其理事无碍之义。
「存」者略言第九第十两门。第九真理非事门,是存其理也。第十事法非理门,是存其事也。「亡」者,略言第七第八门。第七真理即事门,是废理而同事,故亡其理也。第八事法即理门,是废事而同理,故亡其事也。
「逆」者,略言第五第六两门。第五以理夺事门,是理逆于事。第六事能隐理门,是事逆于理。「顺」者,第三第四两门。第三依理成事门,是理顺于事。第四
事能显理门,是事顺于理。
故第一理遍于事门,是理与事镕融。第二事遍于理门,是事与理镕融。相遍即是镕融,二而不二,于是总成理事无碍,乃有以下八门。故观文曰,理事镕融存亡逆顺通有十门。
今此理事无碍观,是观中道也。中道之义,微妙无迹,能观之智廓然无住。如是智境冥合,如如不动,不动如如,乃理事无碍也。
【观曰。一理遍于事门。谓能遍之理性无分限。所遍之事分位差别。一一事中理皆全遍非是分遍。何以故。以彼真理不可分故。是故一一纤尘皆摄无边真理无不圆足。】
今此十门,解释理事无碍。十门可分为五对,五对皆是先以理约事,后以事约理。理者性空无有分别,事者缘起分位差别。理约事,则分位差别而体性无二。事约理,则体性无二不碍分位差别。
何为五对呢?第一对是理事相遍,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6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一二两门。理遍于事,事遍于理。以理约事则一切差别事相,不碍理性无分。以事约理则同一理性,不碍事相差别。
第二对是理事相成,即三四两门。第三门者,依理成事,第四门者事能显理。此一对者,全理成事,全事显理。
第三对是理事相夺,即第五第六两门。以相成故,方是相夺。本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理事无碍。然理夺事则理显事隐,事夺理则事显理隐。
第四对是理事相即,即第七第八两门。第七门真理即事,第八门事法即理。以理事相即,故成无碍也。
第五对是理事相非,即第九第十两门。第九门真理非事,第十门事法非理。真理者实也,事法者假也。以实非假,故曰真理非事。以假非实,故曰事法非理。
以上为了使大家对此十门略具认识,故作此分析。以下便解释第一门,理遍于事。
理遍于事门,以理性空寂,横遍竖穷,一相无相,无有分限。缘起事相虽然万差,而无不被一理所摄。
犹如大海中波,波相任缘,虽形万差,而无不被一水所摄。故曰能遍之理,性无分限。所遍之事,分位差别。虽然事相差别,却被一理所摄。
一理无分,所以于一一事中,理性全遍,而非分遍。因为真理是一,无有分限,是故一则遍于一切。犹如水性无分,遍一切波。
所以一一纤尘,皆摄无边真理,无不圆满具足。因为纤尘所具之理,即无边不可分之真理。理既不可分,故一一尘所具之理,无不圆满具足。
【观曰。二事遍于理门。谓能遍之事是有分限。所遍之理要无分限。此有分限之事。于无分限之理。全同非分同。何以故。以事无体还如理故。是故一尘不坏而遍法界也。如一尘。一切法亦然思之。】
今先解释事遍于理门,然后再合说理事相遍的道理。
事遍于理者,事为能遍,理为所遍。但是能遍之事相,是有分限有差别的。所遍之理,是无分限无差别的。有分限差别之事,遍于无分限差别之理,却是全同非分同。于此我们会疑问,有差别遍于无差别,云何能全同而非部分同呢?如果差别全同于无分别,除非差别本身即无分别。
不错,正是如此。因为一切事相皆因缘所起,因缘生法,即无体性。既无体性,自然便无分限差别。故观文曰,以事无体,还如理故。理性空寂,一切事相因缘幻现假有,无有体性还复空寂,所以差别事相,全同于无分别理性。是全同而非分同。
是故一尘不坏,而遍法界也。如一尘,一切法亦然,思之。
既然一尘缘生无体,所现皆是假相,当然无体之法,不碍遍于十方。同时十方法界,全在一尘假相,因为一尘体空,全同十方虚空。是故不坏一尘假相,而遍法界也。因为一尘体空,全同十法界也。
一尘是假相体空,一切法亦皆假相体空。故一切法不坏其假相,亦全遍法界也。
所以十方法界,收摄在一微尘。于一尘中,能现十方法界。以理事互遍全同故。
【观曰。此全遍超情难见。非世喻能况。】
此下双明理事互遍。理是一,事是一切。理遍事则一即一切,空即无量。事遍
理则一切即一,无量即空。其法甚深,难喻难见,非世喻所能比况。先说明世喻难以为比,然后方举大海譬喻。暗示虽举大海之喻,不过近似而已。
【观曰。如全大海在一波中而海非小。如一小波匝于大海而波非大。同时全遍于诸波而海非异。俱时各匝于大海而波非一。又大海全遍一波时。不妨举体全遍于诸波。一波全匝大海时。波亦各全匝。互不相碍思之。】
譬如全体大海在一波中,而海非小。又如一小波匝于大海,而波非大。
此是言大小互遍无碍。因为大小事相皆假,无有定性。故小无定性则不碍于大,大无定性则不碍于小。犹如水性是一,随缘而起波。波相虽小,全是一水之所成。是故水不碍波,波不碍水。全水现波,全波是水。水性是一,故波亦不二。水随缘而成波,波性空而为水。性空任缘而不大,缘起性空而非小。故曰全大海在一波中,而海非小。一小波匝于大海,而波非大。
同时全遍于诸波而海非异,俱时各匝于大海而波非一。
这是言一异互遍无碍。同时大海是一而全遍于诸波,而海非异。一水起万波,而一水不异。犹如一金随缘造万相,而金性不异。诸波俱时各匝于大海,而波非一。诸波虽是一水所成,而不失诸波之假相。犹万相虽是一金所造,而万相不失也。
真谛不坏俗谛,故不二而二。俗谛不坏真谛,故二而不二。色受想行识是异,空是一。色即空故非异,空即色故非一。
又大海全遍一波时,不妨举体全遍诸波。一波全匝大海时,诸波亦各全匝,互不相碍,思之。
水性是一,水性全遍一波时,不碍水性全遍诸波。因为一一波,同一水性故。犹如虚空遍东方时,不碍虚空举体全遍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因为十方是同一虚空故。这是说理性全遍一事时,不碍理性举体全遍一切事。因为理性空寂无分,随缘能成一事,当亦能随缘成一切事。
一波全是水性时,不碍一切波各各全是水性。正如一事是假,全是空性,当然
不碍事事是假,全是空性。故观文曰一波全匝大海时,诸波亦各全匝大海,互不相碍。
【观曰。问理既全体遍一尘。何故非小。既不同尘而小。何得说为全体遍于一尘。又一尘全匝于理性。何故非大。若不同理而广大。何得全遍于理性。既成矛盾。义极相违。】
以下问答解释,问中但以法问。
设有问曰,既然理性全体遍在一尘,为何不小呢?既然不小,何得谓全体在于一尘?再者一尘全匝于理性,何得谓一尘不大?如果一尘不随理性而大,何得谓全遍于理性?像这种矛盾的理论,义极相违,是不可以成立的。
当知这种疑问之产生,是执着理性、尘相,大、小,皆是定性有法,于是产生
隔碍的观念。其实理者无性之理,尘相、大、小,亦是缘起无性。以无性故,互遍无碍。是以理不碍尘,尘不碍理,大不碍小,小不碍大。因为理性是空,尘大小等相亦皆空故。
【观曰。答理事相望各非一异。故得全收而不坏本位。先理望事有其四句。一真理与事非异故。真理全体在一事中。二真理与事非一故。理性恒无边际。三以非一即是非异故。无边理性全在一尘。四以非异即是非一故。一尘理性无有分限。】 
以下回答所问。问中以大小相难,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6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答中以一异作答。因为大小之见,由于一异之见。见一则谓大,见异则谓小。故今以一异回答,即是答大小之问。
大小一异等事相,皆是随缘而幻现。以无性无体故,幻相方成。尘相无体,不碍遍于十方。故小非定小,能遍十方,虽遍十方而不坏尘相,故不大。以一尘幻现,非大小故。同理大非定大,以大无体故。既然大非定大,不碍在一微尘。虽然在一微尘而不碍其大,以无性无体,非大小故。
所以大小各无性无体,无有定性,一尘遍十方而不大,十方在一尘而不小。当知小时正大,芥子纳于须弥。大时正小,海水入于毛孔。以其各自无性,故互遍无碍。
当知法相本空,无有大小。众生见有大小等相,皆是妄心遍计。若能了达尘相无相,则缘虑自息烦恼不生。如是清净心性,名为菩提。
答曰,理事相望,各非一异,故得全收而不坏本位。
理事相望者,理望于事,事望于理,各非一异。理一而非一,事异而非异,因为理事各无自性。以各无自性故,方得互相全收。互相全收者,依他起也。以依他起故,是以不坏本位。不坏本位者,事入理而不大,理遍事而不小。此是总明,以下分别解释。
先分别解释理望于事,理望于事有四句。兹为容易明了起见,先举譬喻,然后以譬喻解释观文。
海水譬如理,波譬如事。水不可自见,以波而见。波无以自成,因水而成。故波全是水,水全是波。
水无分限,故非异。波相差别,故非一。以水之与波而例理事,乃有四句。
一﹑真理与事非异故,真理全体在一事中。犹如水之与波各无自性,故真理与事无异。真理一际无分,一事之理当然亦一际无分。故真理全体在一事中。犹如海水全体,于一波中现。因为海水无分故,一体故。
二﹑真理与事非一故,理性恒无边际。犹如水性一体无分恒无边际,而波波差异不同。以无性无分别之理性,与千差万别之事相不同,故真理与事非一。再者,犹如波全是水,波者只是假相。水是实而波是假,实不同于假,故真理与事非一。
三、以非一即是非异故,无边理性全在一尘。因为无性之理,非是缘起之假相,故理事非一。既是缘起假相,当无自性。事相既无自性,而无性便是理,则事理非异。故曰非一即是非异。
非一者如幻事相,非异者无性之理。如幻事相即是无性,无性即是非异之理。是故无边理性,全在于一尘。犹如无际之水性,全在一波,以水无分别故。又如无边虚空,全在目前之虚空中。因十方虚空,与目前虚空,无分别故,一法界故。
四﹑以非异即是非一故,一尘理性无有分限。上文说明非一之如幻事相无有自性,无性即是非异之真理。当知以无性故,则如幻事相方成。所以说因为非异之理性即是非一之事相故,故于一尘中,可见无边法性。
修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门直解卷下
【观曰。次以事望理亦有四句者。一事法与理非异故。一尘全匝于理性。二事法与理非一故。不坏于一尘。三以非一即非异故。一小尘匝无边真理。四以非异即非一故。匝无边理而尘不大。思之。】
前理望事门,便是答理既全体遍一尘,何故非小之问。今事望理门,便是答一尘全匝于理性,何故非大之问。
四句中仍是以一异回答。我们已经知道,所谓一者,系言无性之理。所谓异者,系言如幻事相。而如幻即是无性,无性方成幻相。二者依他无实,悉毕竟空,故不应生大小之见。智者当知,一切法皆悉如此,皆是依他起,而无实体,故于一切
法不应生执着见。
一﹑事法与理非异故,一尘全匝于理性。事法如幻,理者无性,如幻不异无性,故曰事法与理非异。因为事与理是一故,所以一尘事相全遍于理性。犹如一点虚空全遍十方,因为一点虚空与十方虚空,一体无分故。
二﹑事法与理非一故,不坏于一尘。尘相是假,真理是实,假与实不同,故曰事法与理非一。然相假无性,无性即是理实,所以假相不可坏,以假相无性故。是知不坏假相,当体即是理实,故观文说,以事理真假非一故,所以不坏一尘假相。
三﹑以非一即非异故,一小尘匝无边真理。非一者如幻尘相,非异者无性理体。如幻尘相,即无性理体,故曰非一即非异。换句话说,因为尘即理故,所以一小尘遍于无边真理。
四﹑以非异即非一故,匝无边理而尘不大。以非异(无性之理),即非一(如幻之事相),所以一尘遍于无边之理而尘不大。何故不大?因为尘相如幻故。
【观曰。问无边理性全遍一尘时。外诸事处。为有理性。为无理性。若尘外有理。则非全体遍一尘。若尘外无理。则非全体遍一切事。义甚相违。】
前观文曾举喻曰:「又大海全遍一波时。不妨举体全遍于诸波。一波全匝大海时。诸波亦各全匝。互不相碍。」今针对此喻难问。
大海者喻理性,波者用喻于尘。难问曰如果无边理性,全遍于一尘时,那么一尘以外诸事处,是有理性呢?还是无理性呢?如果尘外还有理性,则理性非是全体遍于一尘。如果尘外更无理性,则理性非是全遍一切事处。所以汝所说的道理,是自相违的。
【观曰。答以一理性融故。多事无碍故。故得全在内而全在外。无障无碍。是故各有四句。】
以上难问,是未识真空绝相之体。真空是法界全体,无碍是缘起大用。以真空体,起无碍用,岂有内外有无之分?故此人设问,是自落于定性有法也。
答曰以一理性融故,多事无碍故,故得全在内而全在外,无障无碍。
真空理体无性故融,多事之相是假,故而无碍,以无性理契无相事,原本是一,故无内外有无之分。下文以各有四句解答。以真空理性融故,标出理四句。以多事相假无碍故,标出事四句。
【观曰。先就理四句者。一以理性全体在一切事中时。不碍全体在一尘处。是故在外即在内。二全体在一尘中时。不碍全体在余事处。是故在内即在外。三以无二之性。各全在一切中故。是故亦在内亦在外。四以无二之性非一切故。是故非内非外。前三句明与一切法非异。此之一句明与一切法非一。良为非一非异故。内外无碍。】
今就理四句者,即回答前文所问「无边理性全在一尘时,外诸事处,为有理性,为无理性?」
于就理四句中之第二句:「二全体在一尘中时,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6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碍全体在余事处」,便是回答以上问题,今出四句,因为有其余三句相助,其理益明也。
一﹑以理性全体在一切事中时,不碍全体在一尘处,是故在外即在内。
一尘言内,余一切事处言外。因为余一切事,在一尘之外也。
理性等同虚空,所以遍一切处。无有一尘,不被理性所摄。是故理性遍一切时,不碍全体在一尘处。因为理无分限,事无体畔,是故在外即在内。
既然在外即在内,当然在内亦即在外。所以第二句正答所问。
二﹑全体在一尘中时,不碍全体在余事处,是故在内即在外。
与上一句同样道理,因为理无分限,事无体畔,故在内即在外。何故事无体畔?以事相如幻故,事相假故,事相无相故,事相空故。
三﹑以无二之性,各全在一切中故,是故亦在内亦在外。
虚空无二,故理性亦无二,因为理性等虚空故。一尘所具理性无二,一切尘所具理性亦皆无二。故无二之理性,亦在内亦在外。
四﹑以无二之性非一切故,是故非内非外。
因为理性无二是实,一切事相如幻是假,以实非假故,故曰无二之性非一切事相。又,理性等虚空不可得,事相如幻亦不可得,故曰无二之性非一切事相。所以非内亦非外,因为不可得法无内无外,无遍无不遍故。
以理四句,总答「无边理性全遍一尘时,外诸事处,为有理性,为无理性?」之问。
最后结论无碍之理。前三句在说明理性与一切事法非异。第四句在说明,理性与一切法事法非一。因为理性与事法,皆不可得故。
因为理事非一非异故,所以内外无碍。其义不相违也。
【观曰。次就事四句者。一一事全匝于理时。不碍一切事法亦全匝。是故在内即在外。二一切事法各匝于理时。不碍一尘亦全匝。是故在外即在内。三以诸事法同时各匝故。是故全在内亦全在外。无有障碍。四以诸事法各不坏故。彼此相望非内亦非外。思之。】
前文中并无此问,兹欲翻覆说明相遍之理,故出约事望理四句。
今事望理四句,仍以一事为内,多事为外。于十门中,分为五对,已如前述。此是第一对理事相遍门,故有事望理四句。总而言之,以真空绝相体故,乃有理事相遍也。
一﹑一事全匝于理时,不碍一切事法亦全匝,是故在内即在外。
因为事虚,全是理现。犹如波相是虚,不障水性全现。波虚无相,现全是水。一波如此,一切波皆如此。故曰一事全匝于理时,不碍一切事法亦全匝于理。是故在内即在外。
二﹑一切事法各匝于理时,不碍一尘亦全匝,是故在外即在内。
同样道理,犹如波虚无相,令水性全现。今事相虚故,令理性全现。是以一切事法各匝于理时,不碍一尘事相,亦全匝于理。所以在外即在内。
三﹑以诸事法同时各匝故,是故全在内亦全在外。
此是言一空一切空。一切事相是空,各各不碍理性全现。是故全在内,亦全在
外。一切无有障碍。事相皆空,不障理性全现也。
四﹑以诸事法各不坏故,彼此相望,非内亦非外。思之。
此是言一假一切假。一切事相,幻现假有,是故各不可坏。以各各假有故,所以彼此相望,非内亦非外。虽云彼此相望,然一尘是假,故不得言在内。一切尘是假,故不得谓在外。
以上理事相遍一对,解释完毕。
若总明理事相遍者,因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也。理无性为一,事缘起为一切。无性故能随缘,随缘故是无性。无性随缘,理望事也。随缘无性,事望理也。故
理事相遍者,因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乃至理事无碍者,亦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也。
【观曰。三依理成事门。谓事无别体要因真理而得成立。以诸缘起皆无自性故。由无性理事方成故。如波揽水以成动。水望于波能成立故。依如来藏得有诸法。当知亦尔。思之】
依理成事门,与下第四事能显理门,共成理事相成一对。其所以相成者,是因为理事各无自性。理无性故随缘成事,事无性故全体成理。即所谓真如随缘成万法,万法无性是真如。
依理成事门,谓事无别体,要因真理而得成立。因为事相缘起无性,故无别体。相尽理显,故全以真理而得成立。此是理成事也。所以文中解释曰,因为事法,
以诸缘起,皆无自性故。由无性理,事方得成。缘起无性,即此无性,便是理体。
如波以下,举譬喻明之。如波之动相,揽水方得成立。水望于波,能成立故。以水望波,水能成波也。以水例理,以波例事,言理能成事也。
依如来藏得有诸法,当知亦尔,思之。
如来藏者,约佛性言,如如佛性摄尽一切众生,则名如来藏众生。佛性被烦恼所隐覆,则名众生藏如来。如来藏众生,名为涅槃,成一切净法。众生藏如来,名为生死,成一切染法。故曰依如来藏,得有一切染净诸法。胜鬘经云,依如来藏故有生死,依如来藏故有涅槃。即此意也。
当知依理成事,亦复如是。思之。
【观曰。四事能显理门。谓由事揽理故。则事虚而理。实以事虚故。(则事虚而理实。以事虚故。)全事中之理挺然露现。如由波相虚令水体露现。当知此中道理亦尔。思之。】
此与上第三门,同是理事相成。所谓事能显理者,由于事全以理而成故,所以事相虚幻,而理性真实。故知事全是理也。不过理不可见,因事而见。吾人见事,即是见理,故曰事能显理。故观文曰,以事虚故,全事中之理,挺然露现。因为事无自性,体全是理故。
譬如波全是水,无水则无波。故由波相虚,令水体露现。当知事能显理的道理,亦是如此。
【观曰。五以理夺事门。谓事既揽理成。遂令事相皆尽。唯一真理平等显现。似离真理外无片事可得故。如水夺波波无不尽。此则水存已坏波令尽。】
此与第六门,属理事相夺一对。理事相夺,与前理事相成,有着密切关系。因为前第三门故,方成此理夺事门。前第三门依理成事,则事全是理。既然事全是理,所以理夺于事。
谓事既揽理成,则无事而非理。于是事相皆尽,不碍真理平等露现。因为离开真理以外,别无片事可得。
譬如波全是水,所以水夺波令尽。则是水存,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6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而坏波令尽。理夺事亦复如是。
【观曰。六事能隐理门。谓真理随缘成诸事法。然此事法既违于理。遂令
事显。理不显也。如水成波动显静隐。经云法身流转五道名曰众生。故众生现时法身不现也。】
此是事夺理,与第四门有关。第四门事能显理,因为理不可见,因事而见。事有形相,理无形相。无形之理,全以有形之事而显。众生只能见其事相,不见其理性,故曰事能隐理。
真理随缘成诸事相,然此事法既违于理(因为事假理实,假违于实故。)于是令事显,理不显也。
譬如水成波相,波动而水静。众生只见其动波,不见于静水,是波能隐水也。事能隐理,亦复如是。
经云以下,引经为证。法身不动,六道常转。虽然六道常转,而法身不动。法
身者,随缘无性也,故一切众生本来寂灭。六道者,无性随缘也,故影现六道。佛知一切众生常六道常法身,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佛知一切众生常法身常六道,法身不显而名众生。故经云法身流转五道名曰众生。凡夫之人,只见众生相,不见法身。故曰众生现时,法身不现也。文中所言五道者,即六道也。于六道中,略阿修罗道不言,故曰五道。
【观曰。七真理即事门。谓凡是真理必非事外。以是法无我理故。事必依理。理虚无体故。是故此理举体皆事方为真理。如水即波无动。而非湿故即水是波。思之。】 
第七真理即事门,与第八事法即理门,乃理事相即一对。虽然事能隐理而理不
亡,理能夺事而事非无。理事之间,只是体用关系而已。全体起用,全用归体,体外无用,用外无体。全体起用,故一即一切,是理即事。全用归体,故一切即一,乃事即理。
事法缘起无性是用即体,然理体湛然,不碍事相宛然是用。理者无性随缘是体即用,故事相纷陈,不碍理性湛然。是故有此理事相即一对。
谓凡是真理,必非事外,以是法无我理故。
真理无性,故曰以是法无我理故。无我者,无自性也。法无自性,即是真理。真理无性则不可见,必依事显,故曰真理必非事外。如果理在事外,便成断灭空。
事必依理。理虚无体故,是故此理举体皆事,方为真理。
事必依理,是说明真理即事也。理虚无体故不可见,必依事而显其理,所以此理举体皆事,方为真理。否则便成断灭空。
最后以譬喻说明。如水即波,无动而非湿故,即水是波。思之。
以水即波,明理即事也。因为水性湿,而波相动,故无动而非湿。波全是水故,所以即水是波也。此是说明,水即波而不失水,波即水而不失波。正因为彼此不失故,方成彼此相即义。
【观曰。八事法即理门。谓缘起事法必无自性。无自性故举体即真。故说众生即如不待灭也。如波动相举体即水。故无异相也。】
事法即理门,与上同理可知。
谓事法缘起必无自性,无自性故即是真理。故曰无自性故,举体即真。
故说众生即如,不待灭也。
所谓如者,不二不异也。不二不异者,不生不灭也。谓众生本来不生不灭即是涅槃,不待灭后方入涅槃也。
好象波之动相,举体即水,而水静未尝动,不待波澄然后静也。故僧肇大师说,江河竞注而不流。故波相虽动,其实与水未尝有异相也。
当知事法随缘无有自性,即是真理。真理无性方能随缘,即是事相。故理即事,事即理也。
以上第七门说明,法身随缘名众生,第八门说明众生如如是法身。众生法身,不过一体异名而已。众生流转六道而非有,法身空寂妙湛而不无。理即事虽空而不断,事即理虽有而不常。非有不无,不断不常,隐显自在,即是理事相即义。
【观曰。九真理非事门。谓即事之理而非是事。以真妄异故。实非虚故。所依非能依故。如即波之水非波。以动湿异故。】
此下是理事相非一对。理事相非者,谓性实而相假也。性实者不变,相假者随缘。不变随缘,无分别而分别。随缘不变,则分别而无分别。
真理非事门。谓即事之理,而非是事。以真妄异故,实非虚故,所依非能依故。
理性是真,而事相是妄;理性是实,而事相是假;事无体依理而有,故事是能依理是所依。所以真理非事。虽然真理即事,不碍真理非事。正因为理非事故,方有理即事之义。若理事无分别,焉有相即之义?
譬如水与波,水真而波妄,水实而波虚,水是所依而波是能依,水性湿而波相动。故水非是波。
【观曰。十事法非理门。谓全理之事。事恒非理性相异故。能依非所依故。是故举体全理。而事相宛然。如全水之波。波恒非水。以动义非湿故。】
以上第九门,显理真、实、所依。第十门显事妄、虚、能依。因为事是理影现而出故。
谓全理之事,事恒非理。因为理与事,是性相异故。事是能依,依理而有。而理性者,为事所依。是故事相虽举体全是理性,然而事的假相,却是宛然存在的。
例如波之与水,波的假相,当不是水性。因为波相是动的,而水性却是湿的,动非湿故。
【观曰。此上十义同一缘起。约理望事。则有成有坏。有即有离。事望于理。有显有隐。有一有异。逆顺自在无障无碍。同时顿起深思令观明现。是谓理事圆融无碍观。】
此上十义,同一缘起。以上十门,同是法界缘起。法界为体,缘起为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是法界一大缘起,以法界缘起故,说此理事无碍十门。
约理望事,则有成有坏,有即有离。
约理望事有成者,是第三依理成事门。有坏者,是第五以理夺事门。有即者,是第七真理即事门。有离者,是第九真理非事门。
事望于理,有显有隐,有一有异。
事望于理有显者,第四事能显理门。有隐者,第六事能隐理门。有一者,第八事法即理门。有异者,第十事法非理门。
逆顺自在,无障无碍。
第三门理成于事,第七门理即于事,是理顺于事。第四门事能显理,第八门事法即理,是事顺于理。第五门理夺事,第九门理非事,是理逆于事。第六门事能隐
理,第十门事法非理,是事逆于理。
然理事相遍,一大缘起。成时正坏,坏时正成;实时正离,离时正即;显以隐而显,隐以显而隐;一是异之一,异是一之异。总是一大缘起,一切无碍,故曰逆顺自在,无障无碍。
同时顿起,深思令观明现,是谓理事圆融无碍观。
如是十门,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6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理事无碍,对镜现影,无先无后,故曰同时顿起。应须深思,令此理事圆融无碍观明现也。
以上五对之中,一﹑理事互遍,二﹑理事相成,三﹑理事相夺,四﹑理事相即等四门,明理事不离。最后理事相非一对,明理事不即。不即不离,不即为二,不离为不二,不二而二,二而不二,方成法界缘起相。
如是十门,总成理事圆融无碍。理事圆融无碍者,是真空妙有,妙有真空义。真空不碍妙有,故空即不空。不空之空,乃离无边空,故冥契中道。妙有不碍真空,故有即不有。非有之有,乃离有边有,亦冥契中道。真空者,空而不空,不空而空。妙有者,有而非有,非有而有。如是方成理事圆融无碍也。

周遍含容观
【观曰。周遍含容观第三。】
此法界观门有三,即一、真空观,二、理事无碍观,三、周遍含容观。周遍含容观者,即事事无碍观。今是第三,周遍含容观。
【观曰。事如理融遍摄无碍。交参自在。略辩十门。】
诸法无性,随缘而现事相。事随缘现,一理无性。事相差别,皆是相碍。然而事随缘起,皆无自性。无自性故,实是二而不二。二而不二曰「如」,故曰事如。
事如便是无性,无性方成事如。无性为性便是理,故理以无性为性。理性无性便是不二,一切法同一理性,故不二者,即一切法,是以不二而二。二而不二事如理,不二而二理融事。彻底来讲,事如正是理融,理融方有事如。
以理融事,事则无碍,一事如此,事事皆如此,故曰事事无碍。总而言之,无论理事无碍,或者事事无碍,其所以无碍者,是因为理体真空故。
以理融事,而真空之理,无法不收,无法不摄。理性真空无碍,既然遍收一切法,遍摄一切法,故曰遍摄无碍,又曰周遍含容。
交参自在。言理事互摄互入,互遍自在也。交参自在者,一切无碍也。言事时
,则理达事表,言理时,则事彻理源。理不碍事,事不碍理,终至事事无碍。以下以十门明周遍含容观。虽说十门,而此十门亦皆交参自在也。
【观曰。一理如事门。谓事法既虚。相无不尽。理性真实体无不现。是则事无别事。即全理为事。是故菩萨虽复看事即是观理。然说此事为不即理。】
一﹑理如事门。
此理如事门,及事如理门,与理事无碍观中,理事相遍一对略同。此理事相如,亦是总成以下八门。由理事相如故,展转出以下八门。
理事相如,不二不异,不二不异则无碍,理不碍事,事不碍理。故事事无碍,系从理事无碍观中,引申而出。
理如事则不碍事现,事如理则不碍理存。二者俱存,却不碍如如不二。于是一如一,一切如一,一如一切,一切如一切。于是成事事无碍观。
观文曰,一﹑理如事门,谓事法既虚,相无不尽。理性真实,体无不现。
事法虚者,谓一切相假也。事法随缘幻现,无有自性,故其相假。假相即是无相,故相无不尽。而相假即是无性,无性之性即是真理,故曰理性真实。相假不障真理,故全体真理,体无不现。不坏假相,而真理全体露现也。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便是说若不被假相所障,即见真实也。
正因为理不异事故,所以事亦不异理。是则事无别事,即全理为事。换句话说
,理外无事,事外无理。理不自显借事而显,事不自成由理而成。犹如水不自显借波而显,波不自成由水而成。
是故菩萨虽复看事,即是观理。然说此事为不即理。
菩萨如实知全理即事,全事即理,故见事即是见理。凡夫闻空便执空,见有便执有。菩萨不尔,菩萨闻空知是有,见有知是空。故菩萨看事,即是观理。
然说此事为不即理。
何故事不即理呢?因为事假理真,假不即真故。然而相假即是无相,无相即是实相。故不坏假相,而达性空,此如实知见也。若执假相为真实,便是颠倒见。故曰此事为不即理。
【观曰。二事如理门。谓诸事法与理非异故。事随理而圆遍。遂令一尘普遍法界。法界全体遍诸法时。此一微尘亦如理性。全在一切法中如一微尘。一切事法亦尔。】
二﹑事如理门。
由于不坏假相,即是理实,当知一一假相,便是全体真理。
事如理者,谓诸事法与理不异也。因为不坏假相,即是理实,理不在事外故。理性圆遍一切,既然事不异理,故一尘事相,普遍法界。一尘事相,假相无相,故不碍全遍十方法界。
所以法界全体遍诸法时,此一微尘事相,亦如理性,全在一切法中。法界无界
,即理性也。此理性全遍一切法时,此一尘亦如理性一样,全遍一切法。因为尘相是假,假相无相,当体即是理性,故亦全遍一切法。
犹如波相是假,实无波相,以波全是水故。所以水遍一切波时,此一波亦全遍一切波。因为波不异水故。
如一微尘,一切事法亦尔。
正如一尘相是假,全体如理。一切事相亦复如是,不异于理。故一切事相,亦各各遍一切法。此则事事无碍之理也。
【观曰。三事含理事无碍门。谓诸事法与理非一故。存本一事而能广容。如一微尘其相不大。而能容摄无边法界。由剎等诸法既不离法界。是故俱在一尘中现如一尘一切法亦尔。此事理融通非一非异故。总有四句。
一一中一。二一切中一。三一中一切。四一切中一切。各有所由思之。】
此事含理事无碍门,是从上文理事互如门,引申而来。根据理事互如的原则,导归周遍含容。
理是性空,事是随缘。理是一相,所谓无相。事是一切相,所谓无不相。
性空无性故能随缘,缘起无性还归性空。故性空缘起,不二而二,二而不二。若无性空不成缘起,若坏缘起即坏性空。是故此法不坏不杂。不坏者存其事相也,不杂者理性纯一也。是故事相二,而不异理性不二。理性不二,不异事相二。
一尘事相不异理性不二,同理可知尘尘事相皆不异理性不二。是故以理融事,则有四句,一者一尘含容一尘,二者一切尘含容一尘,三者一尘含容一切尘,四者一切尘各各含容一切尘。故根据理事互如的原则,可知一如一,一切如一,一如一切,一切如一切。一尘中见一切尘,一切尘皆入一尘。虽然各存其相,而互不相碍,是之谓周遍含容。
三﹑事含理事无碍门。
一尘含容一切尘,而一一尘皆含理事无碍,故事含尽一切理事无碍。
谓诸事法与理非一故,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6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存本一事而能广容。
缘起事相可见,性空无相不可见,故曰事法与理非一。性相理事不坏不杂故,
是以存其各各一事之相,而能广容一切。不坏一尘之相,即能广容一切尘也。
如一微尘其相不大,而能容摄无边法界。
一微尘依缘而现,故无性无体。一尘无体,故不碍遍于十方。虽遍十方,而其相不大,因为尘无体,非大小故。其相不大,却能容摄一切尘。故曰其相不大,而能容摄无边法界。
由剎等诸法,既不离法界,是故俱在一尘中现。
剎者,国土也。一切剎土等诸法,皆不离法界。不离法界者,皆同一理性也。既然同一理性,而一尘含尽一切理事,是故剎土等诸法俱在一尘中现。于一尘中,能现无边剎也。
如一尘,一切法亦尔。
于一尘含容理事无碍,当知一切事法,亦皆如是。所谓尘尘剎剎尽圆融也。
此事理融通,非一非异故,总有四句。
事理融通者,即事含理事无碍门也。事含理事无碍门,即非一非异也。非一非异有四句,即一﹑一中含容一,二﹑一切中含容一,三﹑一中含容一切,四﹑一切中含容一切。四句道理,已如上释,可参阅前文。
各有所由。各各周遍含容也。周遍者,入一切也。含容者,摄一切也。一一诸法,各各入一切摄一切,乃成事事无碍。以下七门,皆不离周遍含容二义。
【观曰。四通局无碍门。谓诸事法与理非一即非异。故令此事法不离一处
。即全遍十方一切尘内。由非异即非一故。全遍十方而不动一位。即远即近。即遍即住。无障无碍。】
四﹑通局无碍门。
事相缘起为二,二者局也。理性空寂为不二,不二者通也。二而不二,不二而二,故曰通局无碍。又可事假理真,是二也,事假无性即是理真,乃不二也。二而不二,不二而二,故曰通局无碍。
谓诸事法与理,非一即非异,故令此事法不离一处,即全遍十方。
以事约理言,事法是假,理性是真,二者似乎非一。然而事假即是无性,无性即是真理,二者又复非异。故诸事法与理,非一即是非异。换句话说,即是二而不
二也。
既然二而不二,故令此一事法不离本处,即全遍十方。因为事法假而无体,故能不坏假相,即全遍十方。
一切尘内,由非异即非一故,全遍十方,而不动一位。
一切尘内,同一理性,似是非异。然非异即是非一,因为理性是一,而不坏一切尘之假相故,所以非异即是非一。虽然理性是一,然不坏尘尘假相。所以一尘无体全遍十方,而十方无体收在一尘。故曰全遍十方,而不动一位。
即远即近,即遍即住,无障无碍。
一尘无体,全遍十方,故近恒远。十方无体,收在一尘,故远恒近。故曰即远即近。一尘十方者,即遍也。虽然遍十方,而不坏一尘假相,故曰即住。此所以即远即近,即遍即住,无障无碍也。即远即近,即遍即住,无障无碍者,总明通局无碍也。
【观曰。五广陜无碍门。谓诸事法与理非一即非异故。不坏一尘而能广容十方剎海。由非异即非一故。广容十方法界。而微尘不大。是则一尘之事。即广即陜。即大即小。无障无碍。】
五﹑广陜(陜为狭之误)无碍门。此门与第三门略同。第三门谓事法与理非一,所以不坏其尘相,而能容摄无边法界。所谓容摄无边法界者,便是事与理非异也。今第五门,将事法与理非一非异并举。
广者,含容十方法界也。狭者,不坏一尘小相也。故广狭无碍,亦即大小无碍。非一者,狭也。非异者,广也。所以事法与理非一即非异故,一尘小相能广容十方剎海。由非异即非一故,广容十方法界,而尘相不大。
其理由则因为,小无体非是定性,故不坏小相而遍十方。大无定形,十方法界不异一尘。大以小而大,小以大而小。犹如目前虚空,终遍十方。十方虚空,不异目前。是名广狭无碍门。
【观曰。六遍容无碍门。谓此一尘望于一切。由普遍即是广容故。遍在一切中时。即复还摄彼一切法。全住自一中。又由广容即是普遍故。令此一尘还即遍在自内一切差别法中。是故此一尘。自遍他时。即他遍自。
能容能入。同时遍摄无碍。思之。】
六﹑遍容无碍门。
此是以周遍含容,释事事无碍。遍即周遍,容即含容。此一尘望于一切尘,由一尘周遍一切尘时,即是含容一切尘。何以故?因为以理融事,致令事事不异。事如理融,故能遍一切时,即是广容一切。
例如一室千灯,千灯之光,互遍互容,互摄互入。致令光光相映,非一非异。一灯之光,遍于千灯之光。千灯之光,入于一灯之光。一灯如此,千灯皆复如此。故令千灯之光,普遍即是广容。所以一灯之光遍在一切中时(他中有自也),即复还摄彼一切法(还摄他中之自),全住自一中。摄他中之自,全住自一中也。
一灯之光,入于千灯之光,此时千灯光中皆有自光。当自一灯光含容千灯光时,即是自一灯光含容千灯中之自光。如是一切遍容无碍,故知事事无碍也。
又广容即是普遍故,令此一尘,还即遍在自内一切差别法中。
例如千灯之光入于一灯之光时,正是一灯之光普遍千灯光时,并无先后次第。因为千灯光中,皆有自光。故一灯遍千灯时,还即遍在自内之一切差别光中。如是周遍含容,含容周遍,重重无尽,乃成事事无碍。
是故此一尘,自遍他时,即他遍自。能容能入,同时遍摄无碍。
此法同时俱现,如对镜现影,同时俱现,无先后次第。例如一灯遍千灯时,便
是千灯遍一灯时。能容能入,同时俱现,无先无后。故曰同时遍摄无碍。能容能入者,一灯含容千灯时,则千灯入于一灯。同时千灯含容一灯时,则一灯入于千灯。灯灯同时能容能入,遍摄无碍。一灯入千灯,千灯入一灯,一灯容千灯,千灯容一灯。一灯容千灯,千灯入一灯,千灯容一灯,一灯入千灯。能容能入。同时遍摄无碍也。
【观曰。七摄入无碍门。谓彼一切望于一法。以入他即是摄他故。一切全入一中之时。即令彼一还复在自一切之内。同时无碍。又由摄他即是入他故。一法全在一切中时。还令一切恒在一内。同时无碍思之。】
七﹑摄入无碍门。
摄与入是相对观,对入而言摄,对摄言入。例如此入彼时,则彼摄此。彼入此时,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6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则此摄彼。不过此门单约多望一而言。故曰彼一切望于一法。
彼一切望于一法,以入他即是摄他故,一切全入一中之时,即令彼一还复在自一切之内,同时无碍。
今仍以一室千灯喻解释之。例如千灯望于一灯,当千灯入于一灯之时,则一灯便摄千灯。当千灯入一灯时,同时此一灯亦遍入千灯,则千灯同时便摄一灯。本来一灯摄千灯,既然一灯入于千灯,故即令彼一灯,还复入自己所摄千灯之内。如是互摄互入,重重无尽。
故曰入他即是摄他故,一切入一,即是一摄一切。同时彼一,还入自己所摄的一切之内,复成一切摄一。无有先后,同时无碍。
又由摄他即是入他故,一法全在一切中时,还令一切恒在一内,同时无碍,思之。
前明入他即是摄他,今明摄他即是入他。譬如一灯被千灯所摄时,即一灯入于千灯。还令千灯被一灯所摄。千灯被一灯所摄,即是千灯入一灯也。故一切全在一中时,即是一切摄一,一入一切时。还令一切恒在一内,即是还令一摄一切,一切入一。
最要紧的是,同时无碍,无先无后也。
【观曰。八交涉无碍门。谓一法望一切。有摄有入。通有四句。谓一摄一切一入一切。一切摄一一切入一。一摄一法一入一法。一切摄一切一切入一切。同时交参无碍。有本后二句入在头。】
八﹑交涉无碍门。
摄有能摄所摄,入有能入所入。能摄为摄,所摄即是能入。能入为入,所入即是能摄。能摄即是所入,所摄即是能入。能入即是所摄,所入即是能摄。如是谓之交涉无碍。
举千灯为喻,此灯之光,摄彼灯之光,则彼灯之光,即入此灯之光。此灯为能摄,而彼灯被此灯所摄,便是能入。彼灯入此灯是为能入,此灯被彼灯所入,便是能摄。彼摄此,此入彼亦复如是。
今如一室千灯,光光相融,灯灯交彻。故此灯光摄彼灯光时,即是彼灯光摄此灯光。此灯光入彼灯光时,便是彼灯光入此灯光。所以周遍含容,事事无碍。
谓一法望一切,有摄有入,通有四句。
犹如一灯望千灯,有摄有入的道理一样。
第一句,一摄一切,一入一切。
犹一室千灯,一灯摄千灯时,即是一灯入千灯。以光光相融,灯灯交彻故。
第二句,一切摄一,一切入一。
犹一室千灯,千灯摄一灯时,即是千灯入一灯。
第三句,一摄一法,一入一法。
此灯摄彼灯时,即是此灯入彼灯。彼灯摄此灯时,即是彼灯入此灯。
第四句,一切摄一切,一切入一切。
千灯摄千灯时,正是千灯入千灯。是故事事交涉无碍。
如是之法,无有先后,俱时而起。故曰同时交参无碍。
有本后二句入在头者,谓有的本子后边二句作,一入一法,一摄一法。一切入一切,一切摄一切。今本四句皆是摄字在头。
【观曰。九相在无碍门。谓一切望一亦有入有摄。亦有四句。谓摄一入一。摄一切入一。摄一入一切。摄一切入一切。同时交参无障无碍。】
九﹑相在无碍门。何谓相在?谓此摄彼时,同时此即入彼,是此在彼中。此能入彼,则彼能摄此。当彼摄此时,同时彼即入此,在此之中。此在彼中,彼在此中
,故曰相在无碍。
例如二灯相映,此灯摄彼灯时,同时此灯光便在彼灯光中。此灯光在彼灯光中,便是彼灯光摄此灯光。摄此灯光时,便是彼灯光在此灯光中。光光相映,重重无尽,无障无碍。
第八门中是一法望一切,今第九门中是一切望一。第八门中是摄入交涉无碍,今第九门是相在无碍。虽然都是说明重重无尽的道理,然而展转深入,程度不同。
谓一切望一,亦有入有摄。
与第八门中,一望一切相反。前第八门言有摄有入,今第九门欲明互入相在义,故先言有入,后言有摄。此亦有四句。
第一句摄一入一。
四句之中,皆应有「一切」二字,今省略之。第一句应云,一切摄一,一切入一。
例如千灯之光摄一灯光时,同时千灯之光即入一灯光。光光相融,无有障碍。
第二句摄一切入一。
应为一切摄一切,一切入一。例如千灯摄千灯时,千灯之光,即入一灯之光。因为摄入同时,无障无碍,故摄千灯时,即是入千灯时。即入千灯,当然不碍入一灯了。
第三句摄一入一切。
应为一切摄一,一切入一切。
与上同理可知,一室千灯,当千灯摄一灯时,当然千灯之光,各各互入千灯之光。
第四句摄一切入一切。
应为一切摄一切,一切入一切。例如千灯互摄,同时便是千灯互入。如是互摄互入,重重无尽。
同时交参,无障无碍。
此十门当中,除第一门理如事,及第二门事如理,是总说外。其余八门,皆展转深入,说明周遍含容。以前二门为总原则故,所以余门皆同时交参,无障无碍。
【观曰。十普融无碍门。谓一切及一普皆同时。更互相望一一具前两重四句。普融无碍准前思之。】
十﹑普融无碍门。
此十门当中,第一第二两门,是总赅以下八门。今第十门,是总括以上九门。第一理如事门,是说明一即一切。第二事如理门,是说明一切即一。第八门中一法望一切者,即是一即一切的深入解释。第九门中一切望一,即是一切即一的深入解释。总括八九两门,故有第十门的普融无碍。所以第十门,总括以上九门。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便是法界缘起。「一」者法界体也,「一切」者缘起用也。依体起用,故曰一即一切。用不离体,故曰一切即一。真空者法界体也,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者,缘起大用也。今此十门,总明法界缘起。而第一第二两门,总赅下八。最后第十普融无碍门,则总括上九。
法界缘起者,因之与果,皆一法界也。故法界缘起,亦名一乘缘起。此法界观门,即华严一乘十玄门之方便缘修也。所以此普融无碍门者,即一乘十玄之第一门,同时具足相应门。是以其余九门,亦各各暗与十玄门相应。
今解观文。十普融无碍门,谓一切及一,普皆同时。
普融无碍门者,谓一切及一,同时具足相应,无有先后生灭也。
更互相望,一一具前两重四句,普融无碍,准前思之。
此第十门普融无碍,一望一切,一切望一,一一皆具第八第九门两重四句。即同时具足第八门中四句:一摄一切一入一切,一切摄一一切入一,一摄一法一入一
法,一切摄一切一切入一切。及第九门中四句:摄一入一,摄一切入一,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6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摄一入一切,摄一切入一切。这两重四句,普融无碍,同时具足。
【观曰。令圆明显现。称行境界无障无碍。深思之。令现在前也。】
总结全文,劝修观行。圆明在心者,谓修此三观,圆明观智,深契于心也。
依解生行,行起解绝。
圆明观智者,慧解也。依慧解而立修行方便。修道之人,生真实慧解以后,必须慧解立行。若不起行,所解之理便成空洞。一旦行起,其解必绝。如果其解仍然住着于心,必障于修行。三观既已圆明于心,必须依解起修。故观文开始便说,「修,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门」。
称行境界,无障无碍。深思之,令现在前也。
慧解立行,行在于证。行与境契,终得无障无碍之果也。深思之,令境界现前也。此谓证其果也。
我国佛教,有贤首天台二宗竞辉于隋唐之间。若论教义,圆融无碍,入理玄微,贤首不让天台。只是曲高和寡,浅智难阶。故于止于观,周详明确,天台自有殊胜之处。
此法界三观,妙则妙矣,只惜修行不易。欲入华严法界,行因致果,要在普贤行愿。希读者留意之。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2 00: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