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8645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4-11-23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根本就没有根、没有基础。
所以「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我们现在人没有这些提醒,都好高骛远,都不肯实实在在扎好自己德行、能力的根基,都想要一蹴可几。你看年轻人他硕士毕业、大学毕业,他就想我出来就当主管。这个心态本身都不对,他不从基础做起,他怎么知道为人臣的这些态度?他怎么积累智慧?他怎么积累能力?只想着:我马上就变空降的元帅,那个都是纸上谈兵,没有办法感动人心。很多企业家不懂这个道理,一下子让儿子进来,就是当总经理、当很高的领导,大忌!这个决定出问题。真正有见地的领导者、企业家,都会默默的锻炼孩子,让孩子从基层做起,他真正能是一个好臣子,他以后才是一个好领导人。而且因为他从基层做起,他特别能体恤底下人的辛劳。
所以开国的皇帝特别有人情味,他就是跟这些身边的人筚路蓝缕、创业维艰,所以他很念旧、念恩,很讲情义。而且因为他在民间成长,开国的元首本来就是平民多,因为他是平民,他就能了解民生疾苦,所以开国那一、二个帝王都是好的帝王。慢慢的,很多后面的帝王他一生出来就当皇帝,作威作福很可能染上很多习气。所以清朝自始至终没有出昏君,这一点太不容易,他知道一定要抓好教育,不能让这些王公贵族放逸。太子、皇子早晨三点多就要起床,不能生活习惯散漫,每天作息都非常规律。所以教育富贵的人其实难度是很高,我们待会也会讲到这些经句。「君子务本」,我们要真正能栽培好一个孩子,都要让他先懂得为人子之道,为人晚辈之道,为人臣子之道,为圣贤学生之道,他才有做人的根基。
所以这一句话也同时提醒我们,我们现在虽然可能当了父母、当了领导,可能也当了老师。可是我们人贵自知,自己也没具备一个圣贤弟子的样子,结果自己就当老师,这是相当惭愧的事情。更应该时时不是讲别人,讲自己、对照自己赶紧下功夫,让自己真正像个圣贤的学生,这样也才不会有辱圣贤的门风,我们决定不敢、不愿给圣贤脸上抹黑。所以虽然可能我们现在在教学,有这老师的名,但自己清楚连当学生都没有资格。所以这个时候会诚惶诚恐,赶紧把自己的基础补好才好。包含是为人父母,我们连个儿子的道理都没有落实;我们是个领导了,可是我们自己对上司,也不是一个很好的下属。都能惭愧、忏悔,才能有所明白不足,才能再好好的提升自己,这样才不容易自满。所以人生之所难者,第一个就是「乐知其恶」,我们刚刚举这个例子了,太宗很欢喜臣子指出他的问题。
『以恶告人者难』,把自己的缺点、过失告诉别人,这也很难。这个等于是发露忏悔,把自己的过失在众人面前讲出来,这是要相当有勇气。所谓「知耻近乎勇」,人有羞耻心决定要改过,他的勇气就出来。他不把过失藏在心里,他把它讲出来,把这个罪业忏掉。人真诚要透出来,心上不能有这些垃圾,不能有这些隐瞒,能够坦荡,坦荡的人才能真诚。甚至于忏悔出来了感动身边的人,他们也能以我们为借鉴,提醒他们的人生。而人要能忏悔真的也是能放下面子,甚至于那个决心就是破釜沉舟,忏出来,让所有的人监督自己,不能懈怠,他的警觉性就更高。所以这难做的事肯真正奉行,自己就得很大的利益。我们看在企业界,胡小林老师他整个德行的提升特别快,他这二难他能做到。还「乐知其恶」,人家告诉他过失,他觉得是帮助他的道业。而且他自己有过失,他能够对大众发露忏悔,这是我们很好的榜样,我们也看到人家修行特别得力,难行能行重要。我们今天所谈的这五个句子,都是「改过」。
接下来我们谈的是「敦亲」的部分,一个君王他也要齐家,家齐而后国治,他自己家就不安定,他哪有办法专心致志去治理天下?而且他家都不能齐,他也没能力治国。「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而我们看敦亲这个敦字,敦厚很仁厚、很实在,而仁厚就不会刻薄,就不会不讲情义,所以决定尽心尽力照顾好家人。尤其照顾好亲戚朋友,这个五伦他能够尽心尽力去落实,敦亲。我们看第一句是在第二册二百零六页,是《孝经.天子章第二》。《孝经》是孔子无问自说,学生没有问,主动给曾子宣讲的一部经,而且曾子是至孝,所以承传给曾子。而且孝是德的大根大本,也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精神,所以《孝经》是齐家宝典、是修身宝典,而且也是治理企业最好的一本经典。我们看经文是在「天子章第二」: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形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吕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我们中华文化最重要的核心是伦常,而五伦当中,父子有亲它是一个原点,爱人这个爱的原点,就是从父母跟子女的天性自然启发的。再从这个对父母的爱心延伸到对兄弟,对家人、亲族,再延伸到对邻里乡党跟社会大众,再延伸到不同的民族国家。所以「忠臣出于孝子之门」,他孝顺,他的真诚爱心就引发出来,他以后治理老百姓他就懂得爱护。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他爱父母出于真心,他一看到别人父母他的尊重就起来;他爱自己的兄弟,他看到别人的兄弟也是感同身受。所以一个真正爱护、亲爱自己父母的人,他的爱心起来,决定不敢厌恶别人,厌恶他人。因为他有爱心,怎么可能会去厌恶别人,尤其看到人家的父母,他怎么可能去轻慢、厌恶。因为人家一介绍:这是我爸、我妈。他马上那个感觉,就想到自己的爸爸、妈妈,倍加恭敬,他怎么会去厌恶!
而且一个真正孝顺父母的人,都知道父母最欢喜的是他有好的德行。哪个父母不希望孩子有德行,哪个父母不希望孩子有德之后,能去利益更多的人、利益社会,他觉得这是最光荣的事情,「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当然哪个父母不希望孩子,在他还在世的时候就能显亲、扬名,当然父母欢喜。所以父母很重视孩子的德行,孩子可以感觉得到,这个时候他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让父母安心,不能让父母担忧,所以他重视他的身体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