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5|回复: 4

[其它]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第17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1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公上人佛说阿弥陀经要解48集》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请掀开经本,第二十六面,倒数第二行:
  「一往分别,同居五浊轻,无分段八苦,但受不病不老,自在游行,天食天衣,诸善聚会等乐。」这个地方所说的「一往分别」,一往就是大略的意思,我们讲大概。这是说明西方世界四土苦乐的状况,大致上经论里面所说的都是凡圣同居土。因为说凡圣同居土与我们关系最为密切,我们绝大多数的人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都是到这个地方。说同居土五浊轻,这是两个世界的比较,我们这个世界五浊就重,他那边就轻。为什么还要说五浊?因为我们是带业往生的,见思烦恼没有断,这是带过去的。所以克实而论确实有五浊的现象,不过比起我们这边的环境,那实在是相差悬殊太大了。这个「轻」字我们要细细的去体会它,那个轻的程度实在讲是我们这个世间、欲界天、色界天乃至于无色界天都不能够跟它相比。
  「无分段八苦」,这个分段,段是阶段,一个阶段一个阶段。从大的地方分,我们这一生是一个阶段,来一生来一世又是一个阶段,这就是讲六道轮回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这是大分。如果要细分的话,可以说是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剎那都是一个阶段,这都是事实。这里面有八种苦,前面跟诸位提到过,这个八种苦可以说是六道里面众生没有一个能够免除的,即使天上也不例外。内这讲有生老病死。天上的人,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他们福报大,天人生是化生。生的形态有四种,叫胎、卵、湿、化,胎生最苦,人是属于胎生,这最苦的;卵生就是蛋生的,比胎生苦要减少一些;湿生就更少了;化生,这个苦就没有多大的感触了。所以天人福报大,是化生。他们通常也没有病苦,世尊在经上告诉我们,欲界天人,他临终的时候是七天,就是临终七天才感觉到身体有些不舒服。换句话说,平常他也不生病,他也不病、他也不老,没有衰老的相,也没有病苦的相,福报很大。但是临终七天之前他就现衰相了,换句话说,他的老病就是在那个时候,时间不长,很短,但是他所感触的痛苦,我们也没有办法想象。就好像大富贵人家遭了一点委屈那就不得了,在贫穷人家看起来算不了什么。天人在这个时候感觉到非常痛苦,死了以后还是要随业流转,六道轮回确实有,一点都不假。
  人生在世间,前面跟诸位提到过,「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身最可贵的就是人道容易觉悟。从这方面来观察,古今不一样,古人确实比现在人容易觉悟。原因在什么地方?古时候环境比较单纯,五欲六尘的享受很有限,所以心地比较清,心清容易觉悟。现在是物质享受超过古人百倍、千倍,心思混浊,被这些欲望迷得太深,所以很不容易觉悟。我们从一个非常浅显的例子能观察得出来。古人对于善恶的报应相信,所以起心动念他都很小心、很谨慎。现在人因为科学昌明了,认为这些东西是迷信,大家都不相信。这桩事情决定不是说我信就有,不信就没有,不是这个说法的。你信,它有,它存在;你不信它,它还是存在。正是俗话所说的「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到的时候,你后悔也来不及了。所以,因果报应、六道轮回、鬼神之事,这是确实存在的。他们也都有分段的八苦,只是八苦轻重差别不一样。虽然天人轻,天人要跟西方极乐世界人一比,那他还是严重太多了,为什么?西方世界分段八苦没有了。在我们这个世间,分段生死要是没有了的话,那就证阿罗汉果,就超越三界了。
  在这个地方修行要相当的功夫,这是讲要断见思烦恼,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便宜就占大了,为什么?他不需要断烦恼,只要把烦恼控制住,佛法里面讲伏烦恼,伏住,我们现在说控制住,它不起作用。这样的条件就能往生,这个比断是容易太多了。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所得的利益就等于阿罗汉,这是讲在断烦恼这方面等于阿罗汉,如果讲其它的智慧、德能、享受,阿罗汉是怎么比也比不上,几乎同居土的享受也跟等觉菩萨相差不多。这是无苦,无有众苦,「但受不病不老」。下面说,「但受诸乐」,哪些乐?「自在游行」。到什地方去游行?我们现在在这个世间,旅游是很多人喜欢的,也是大家非常羡慕的。但是我们的旅游不能超越这个地球,不能到外层空间去旅游。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旅游的范围就太大了,所谓尽虚空遍法界,想到什么地方就到达那里了。他们的飞行工具太殊胜了,经上讲的莲花,莲花就是他的飞行工具。他乘着莲花,想到哪个国土就到哪个国土,想到哪个星球就到哪个星球,这是我们讲横面的。竖的,想到过去世也行,想到未来世也行。我们旅游要跟他相比那是天壤之别。这是自在游行的乐。
  「天食天衣」,这是举出衣食,我们这个世间不能够缺少的。大家辛辛苦苦为什么?都为衣食忙碌。西方极乐世界对于物质生活一点也不愁,为什么?一切供应随念而至,心里面想什么,你所想的就在面前,这是佛在经上给我们说得很清楚的。像经上告诉我们,实在讲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不需要饮食,为什么还说有天食?是我们在这个世界无量劫来,每天都需要饮食,饮食成了习惯。到达西方极乐世界虽然不要了,有的时候还会想起来「好久没吃饭了」,还会动这个念头。这个念头一动,饭食自然就摆在面前,一摆在面前,这才晓得现在不需要了。这个念头没有了,这些餐具、饭菜也统统都消失掉。不必要你去收拾,也不要去洗碗碟,真是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这是一种习惯,会有这个现象,在极乐世界时间长了,这个习惯渐渐就淡薄,以后就没有了,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初去的人有这个现象。
  「诸善聚会」,就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古德有说,我们人间最可怕的是什么?你们每个人想一想看,我们在这个社会上最可怕的是什么?古德告诉我们,社会上最可怕的是同行。同行因为有利害冲突,不择手段污蔑陷害,比虎狼还可怕,所谓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如果人与人在一起没有利害冲突,就不必提防了,绝对不至于有相害的事情发生,没有利害冲突。西方世界确实没有利害冲突,衣食住行彼此都不妨碍,彼此都同样的丰足。大家在那个地方真正是一心修道,帮助诸佛如来接引众生,我们所说的弘法利生。所以那边都是上善之人,这点我们也要清楚、要明白。那一边人既然是上善之人俱会一处,我们自己的心行要不善,虽然念佛也不能往生,因为跟那边的人志趣不相同。人以类聚,我们跟他不同类,就入不了他们的团体。所以一定要自己志趣和他们相投,志趣相投、志同道合,那自然就相应了。这是平素我们要觉悟的,这个地方的世缘要放下,一心向道。再看下面一段文。
  「方便体观巧,无沈空滞寂之苦,但受游戏神通等乐。」四土里所说的苦,凡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些苦都没有,都不受;四土里面所说的乐,生到极乐世界的人统统都有分。方便土里面,这是已经断了见思烦恼,念佛的功夫深,得到事一心不乱。体空是聪明智慧更高,不但他闻法,在日常生活当中,他领悟的力量很强,知道万法皆空,知道一切法了不可得,这是高度的智慧。不是在极乐世界,像在我们这个世界修行,小乘人到这个境界,我们通常叫他「入偏真涅盘」。
  宇宙人生的真相,我们讲真相,佛将事实真相教我们从三个方面去观察,这三方面是体、相、用。如果我们明了,懂得会用,你这一生就会很幸福,就很快乐。体是空的,决定不可得,你得不到的。相是有的,是可以受用的,你在受用,你不要执着,认为你有所得,那你就错了,你就会生烦恼,就会有痛苦。你要晓得相有,可以用它,用要用中,我们中国儒家讲「中庸」。所以中国古圣先贤,佛教没有传到中国,我们中国人会用中。佛法里面也是用中,佛法讲「中道」,儒家讲「中庸」,要懂得用中。不偏有,也不偏空,两个都不偏就是中,你用的时候要用中。中是从这里来的,不能偏在一边。佛给我们讲,我们凡夫不懂,凡夫用有,他不懂用中,他用有,一切都是有,执着样样都有,所以就有很多的苦恼、烦恼。二乘人(小乘人)他知道有是假的,体是真的,叫真空,他用空,他不用有。所以用空,他不起作用,换句话说,他永远在定中,这个地方叫「沈空滞寂」。他入定,在定中他不起作用,所以他并不圆满。菩萨懂得用中,空有两边都用,两边都不执着,这叫中道,所以他有「游戏神通等乐」。菩萨非常活泼,不像小乘那么呆板,凡夫愚痴,小乘呆板,菩萨活泼,菩萨用中。这叫方便土。
  「实报心观圆,无隔别不融之苦,但受无碍不思议乐。」用中有两种,实报土是用中,用中有两种,这两种是比较上苦乐。前面所说的次第三观、一心三观,次第三观就有隔别不融之苦,因为它的境界是有次第、有等差。三观是空观、假观、中观,它一个层次一个层次,这当中有界限,就是有隔别,不能圆融,在大乘菩萨里面显示出这个苦处。一心三观的人,这个现象就没有了,无论拈一法、随便拈一法,他都知道即空、即假、即中。体是空的,相是假,有是假有,空是真空,用是中。所以随拈一法,空假中三谛圆融,没有隔别不圆融之苦。因此,他那个境界就是《华严经》上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菩萨在这个世间跟我们大众处在一起,所谓是和光同尘,跟我们生活完全打成一片,但是真正讲受用可以说完全不同。我们在这个世间,六根接触外面境界,有苦乐忧喜的感受。菩萨没有,菩萨苦乐忧喜舍统统没有,那叫做乐。这个乐不是苦乐之乐,苦乐之乐还是苦,乐止了苦就来了,所以乐是坏苦,苦乐两边都没有,这叫真正的乐。所以他实在是入不思议无障碍的境界,没有障碍。
  「寂光究竟等」,这是四土里面最高的,是如来果地的境界,「无法身渗漏、真常流注之苦,但受称性圆满究竟乐」。这个地方有个名词,也是佛学的常识,叫「法身渗漏」、「真常流注」,这些字样是形容词,不是真的。真的,法身真如这里头还能出毛病吗?这不可能的。这就是我们常讲的,真如本性上面的烦恼还没有去得干净。所以佛法的修学诸位一定要知道、一定要明白,佛法里面讲真妄,真是本有,妄是本无,你的烦恼、你的妄想本来没有。我们今天烦恼很多、痛苦很多、妄想很多,这些东西的根源,佛给我们说得很明白,《华严经》上讲得好,「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佛这是一句话把我们六道凡夫的病根说出来了,我们的病根就是妄想、执着。
  佛法的修学,就是把妄想、执着除掉而已,没有别的。但除其妄,莫求其真,你可不要求真,求真是什么?求真那个念头就是妄想。妄去掉了,真就现前,真就是真心本性,真如本性就现前,所以只是除妄而已。执着就发展成为我执,现在一切凡夫都认为身体是我,佛告诉我们,这身体不是我,你执着身体是我是大错特错,这叫我执。破了我执,就证阿罗汉,就出了三界;换句话说,你要有「我」这个念头在,三界就出不了,决定在轮回。轮回从哪里来的?我执造成的。如果有法执在,就不能见性,禅宗讲明心见性,就见不了性。法执破了就见性,我执破了就出三界,就脱离轮回。所以诸位想一想,佛法大小乘法门很多,任何一个法门都可以帮助你出三界,都可以帮助你修行证果,理论上讲是平等的。事实上你自己去想一想看,你还有没有「我」?如果有我,那你修行功夫不到家,三界出不了。要「我」没有了,三界才出去。诸位想想,刚才我们讲的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这些东西从哪来的?都从「我」来的。如果我没有了,生老病死就没有地方落脚,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苦都没有了。知道一切苦都是从有我而来的,它的根是执着。法执就演变成所知障,我执变成了烦恼障,无量无边的烦恼都从我来的,这个要知道。
  所以佛法自始至终破二种执着而已,我执破了,刚才讲了,小乘就毕业,证到阿罗汉;法执要是破尽了,就成佛。现在说寂光菩萨,我执当然没有了,方便土的菩萨我执就没有了,凡圣同居土有我执,方便土以上就没有了。虽然我执没有,法执没有破干净,只破了一部分,或者是一大部分,还有一小部分的法执没有破干净,这就叫做「法身渗漏」。好像我们这个杯子一样,这里头有裂痕,里面装的水渗出来,漏出来了,比喻这个意思,它还有一点破损。这是比喻,并不是法身真正出毛病,法身不会出毛病的,用这个比喻。「真常流注」,真常就是本性,就是真如本性。到寂光究竟,实在讲是法执断尽,完全没有了,真如本性圆满的显示出来,他的受用是「称性圆满究竟乐」。这个地方我们也要晓得,大乘实报土的菩萨,实报土就是理一心不乱的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他就得称性之乐,但称性他没有圆满,他没有究竟。所以圆初住菩萨跟佛统统都称性,一个圆满,一个不圆满;一个究竟,一个不究竟,但是都是称性。这是四种净土里面苦乐,做一个简单的报告。
  下面这一段这可以说是结论,也是教给我们修学的原则。「然同居众生,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圆净四土,圆受诸乐也。」这一句解释,我们每位同修要牢牢的记在心里,这是一切经论、法门里面所没有的。所以这部经在一切佛经里面称为第一经,就是这个道理,一切法门里最殊胜、最不可思议,也在这一句当中。「同居众生」,正是指的我们自己,我们今天能生极乐世界,能见阿弥陀佛,我们没有断烦恼;换句话说,两种执着都没有破,这叫做带业往生。这个业就是我执与法执,两样东西我们带着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并没有把它断除。我们所用的方法是「信愿持名」,对于西方极乐世界、对于阿弥陀佛我们决定相信,没有一丝毫的疑惑,这叫信;我们一心一意的向往西方极乐世界,一心想见阿弥陀佛,这是愿;用这样的信愿来念这句阿弥陀佛的名号,叫做持名。如果没有信愿,念这句阿弥陀佛佛号,不叫做持名。这叫持名念佛,持名念佛的,底下讲,善根福德同佛,同哪尊佛?同阿弥陀佛、同释迦牟尼佛。本经后面说了,释迦牟尼佛之所以能成佛,就是念佛成佛的。也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切诸佛最后修行成佛都用这个方法。所以唯有信愿念佛,善根福德才能达到究竟圆满。你修其它的法门,不错,是有善根是有福德,善根福德不究竟、不圆满。唯有念阿弥陀佛,你的善根福德会圆满。你要问,为什么念阿弥陀佛善根福德就会圆满?这个问题诸位要是深入《无量寿经》,本经的《疏钞》跟《要解》,你要是熟透了,这个答案就明白了,确实不可思议。
  「圆净四土」,着重在圆字,圆是圆满,一丝毫欠缺都没有。换句话说,这种殊胜的功德利益,除了成佛之外,等觉菩萨这个净土没有圆,诸乐受乐也没有圆。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有破,所以他不圆满。试问问,我们念阿弥陀佛带业往生,生到西方同居土下下品往生,我们的享受居然是「圆净四土,圆受诸乐」。我们要问,蕅益大师说这个话是不是过分了?真的是这样吗?谁能相信?诸位学佛,对于佛的经论研究得不多,我这一讲,你们都点头,都相信了。这是你们有福气,不容易!如果佛经念多了,看到蕅益大师这个话,蕅益大师太过分了,老王卖瓜,自卖自夸,哪有这个现象?一定会起疑惑。所以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蕅益大师说的话是真的。我们怎么能够肯定他是真的?诸位去念《无量寿经》,你去念四十八愿,《无量寿经》第六章四十八愿,你念念看是不是这个意思。所以确实有经典做依据,蕅益大师的话不是随便说的。我们今天能够遇到这个经典,遇到这个法门,这正是古人所讲的「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一日」,我们今天遇到了,能够逢到,这是最值得我们庆幸的。只要这一生当中把握着机会不要失掉,决定成功,我们所得的乐是圆满究竟之乐,所断的苦是断得干干净净,一丝毫也不会剩下的,这才是天上、人间第一等的大福德之人。再看下面一段。
  「复次极乐最胜,不在上三土,而在同居」,这一句话说得太好了,「良以上之,则十方同居,逊其殊特,下又可与此土较量,所以凡夫优入而从容,横超而度越,佛说苦乐,意在于此」。这是指出佛为什么在这部经上特别注重赞叹西方世界之乐,又多说我们这个世界之苦,他说这些话用意在哪里?蕅益大师为我们解释出,就是这一段。厌苦求乐,这是人之常情,哪一个人不想得乐离苦?可是苦能离开吗?乐能得到吗?俗话常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人有命运,富贵穷通乃至于生死都有定数,凡夫很难逃得过定数的。然而定数可不可以逃脱?可以的,那要在乎你自己修福积德。我们世间人,无论是中国人、是外国人,大家心目当中所求的都是一样的。求财富,哪个人不想有钱?钱愈多愈好,外国人也不例外,我在达拉斯遇到外国人,问他们要求什么?他们也求财,求聪明智慧,求健康长寿。古今中外,问问大家所求的,这三个大概都排在前三条。
  而这些确实有定数,求是妄想,妄想怎么会求得到?求不到的,天天打妄想求不到的。去求神,求神明保佑,外国人求上帝降福,那叫迷信,那叫谄媚、巴结鬼神。鬼神有权能帮助你吗?没有。那叫迷信,那叫妄想,迷信妄想无济于事,求不到的。佛教给我们,唯有修福积德才能真正改造命运。所以人不能没有福、不能没有德,有福有德,你所求的这三样东西自然在其中。没有福德,纵然得来了也很快就失掉,保不住的,所以福跟德就重要,非常的重要。佛教给我们,这个世间,这叫小事,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这小事,怎样能修得?能够得到?得到就是我命里头没有,没有的得到叫真正得到,有的得到那不算是得,命里头确实没有。佛教给我们这三种是果报,果必有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修因就能得果。种瓜是因,得瓜是果,种豆是因,得豆是果,要知道因果。我们要想得财富,财富是果报,因是什么?因是财布施,你能够施财,你得财富;能施法,你得聪明智慧;能施无畏,你得健康长寿。这三种是因,你不修因,哪来的果报?什么叫施财?我们是以财物,别人有缺乏的、别人有需求的,我们能够帮助他,能欢欢喜喜的帮助他。你种这样的因,你命里头就增加财富了。所以不可以贪财,不可以吝财,吝是舍不得,要舍得。「舍得」也是佛教的名词,舍就是施舍,你能舍底下就会得到,你不舍就不得,所以一定要能舍。
  法布施,法是方法,别人不会,我们欢欢喜喜的去教导他,这个果报得聪明智慧。无畏,是别人有恐惧,身心不安,我们能够帮助他,使他身心得到安稳,离开恐怖,这叫施无畏,果报是健康长寿。在佛法里面非常明显表现的,譬如说不杀生,这是施无畏,不恼害众生,不杀害众生。素食是施无畏,不吃众生肉,众生对你不会有恐怖,这个得的果报是健康长寿。佛给我们讲的真的是有道理,这是世间小的果报,小因得小果,这三种施叫小因,得世间的小果,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小果报。念佛是大福德,是最上无比的大福德,它是直接把阿弥陀佛无量劫中修行的善因善果,统统做为我们现在的修因,你说这个真正不可思议。念佛的果报能超越六道轮回,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一生成佛,这个事情知道的人确实不多。所以我们讲,修福、积功累德,信愿持名是第一。这是无量的福,无比之福,一生当中「圆净四土,圆受诸乐」;换句话说,这是把佛果地上的福德拿到我们做修因。你如果真正明白这个道理,晓得这个事实真相,你不可能不念佛,而且你一定念得非常勤快,你不会中断。为什么?修大因证大果。那个大果报,这些小的统统在里头,全部都包括了,小不能包大,大能包小,世出世间一切善果统统在其中。这是赞叹极乐最殊胜的,在同居土。
  为什么说在同居土?十方一切诸佛都有四种净土,我们释迦牟尼佛也不例外。我们现在居住的地球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凡圣同居土,要跟极乐世界相比,「逊其殊特」。逊是差一等,跟西方世界比要差一等,没有,就是比不上西方世界的殊胜,比不上西方极乐世界的奇特,这不能够比的。这是讲十方诸佛的同居土比不上极乐世界。下面又特别说,跟我们这个世界相比,「又可与此土较量」,我们这个世界跟西方世界相差得更远了。「所以凡夫优入而从容」,这个话就是说,六道凡夫,不仅是我们这个世界,十方一切诸佛世界都不例外,要想超越六道、超越轮回是一桩非常困难的事情。诸位想想看,烦恼、我执要断尽才能够超越轮回,这是个很现实的事情摆在我们面前。是非人我、贪瞋痴慢能断得了吗?纵然得禅定,定中这里面不起作用,把这个烦恼伏住了,没断,没有断就出不了三界。
  所以说世间禅定分八等级,叫四禅八定,这八个等级就是看到你定功的深浅,你能够伏多久?换句话说,你能够控制多久它不起作用。最高的境界是第八定,非想非非想天,就是四空天里面最高的,佛给我们说,他能够控制烦恼不起作用,能控制八万大劫。这是六道里面禅定功夫最好的人,都叫做世间禅定,不能超越六道,就叫做世间。比这个定功更深一层,第九定,第九个阶层,这出了三界,这叫证阿罗汉。所以阿罗汉的定功叫第九定,我们通常叫「九次第定」,这才能出得了三界,不容易!现在这个法门,只要我们具足信愿行,老实念佛,就很容易、很从容的超越三界。「横超而度越」,横超是不必经历四禅八定,不用经历这个,就从人间就跑出去了,这叫横超。古来祖师给我们说,这个法门叫万修万人去,说明它容易。我们在《无量寿经》、在《疏钞》、《要解》里面,看出古人所说的这桩事实,真实不虚。即使在这一生当中造作重大的恶业,五逆十恶,果报在地狱。现在地狱果报还没有现前,这个时候念佛求往生依然来得及,一样可以成就,这就是「优入从容」的意思。两个世界仔细做个比较、做个较量,我们信心现前了,愿心可以建立。只要深深相信极乐世界的殊胜,以真信、真愿求生,一心一意的念佛,经论里面所说的一切境界,我们自自然然都得到受用。这是蕅益大师为我们说出,佛苦口婆心说明两个世界苦乐状况的用意。我们再看下面经文。
  【又舍利弗。】
  这又叫着舍利弗的名号,前面说过,凡是叫着名字,下面经文都特别重要。
  【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这一段经文是说明西方世界地利之乐,我们中国人喜欢讲天时、地利、人和,在西方世界这三个真的都具足。这是地利,也是说明离苦得乐之益。这段是讲居住的环境,这是介绍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到那里去的时候,居住的环境大致的情况。『栏楯』就是栏杆。诸位要是有休闲的时候,我劝大家到中国大陆上去观光旅游,去大陆你们一定会去北京,你看看北京的皇宫的建筑,一道一道的栏杆,叫雕栏玉砌,非常的美观。栏楯就是讲的这个,栏是横的,楯是竖的,竖的叫楯,横的叫栏。『罗网』现在在中国好像我没有见到,从前有,可能都被破坏了,现在也没有修复。到日本可以看到,日本佛教也很兴盛,寺院他们保养得非常之好。说到日本,这近百年当中欺负我们中国人,中国遭这么大的灾难,这个灾难确实是日本人带给我们的。可是我们到日本去看看,对于这个民族也不能不佩服。他们虽然以全心全力吸收西方的科技文明,但是对于他们自己国家固有的这些东西保护得非常完整。不像我们中国,全都给糟蹋、破坏掉了。
  这些宫殿多半是唐宋时代建筑的,我看了很多,他们建筑结构是用汉唐时候的结构。不像中国大陆,中国大陆许多寺庙是明清,明清外面非常的华丽,飞檐。日本飞檐少见,是汉朝时候的样子,非常的庄重。所用的材料即使它坏了,在修复的时候还用同样的木材、同样的方法,跟以前一模一样,不能不叫人敬佩。殿宇很大,你进去之后,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尘不染。所以这个国家能在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再能够站起来复兴成为全世界大众所尊敬的,不是没有道理,我们看到之后真的生惭愧心。特别是中国古礼上所讲的,在中国已经见不到,到日本还都能看见。我们读《礼记》,《礼记》里面讲的那种生活方式、仪式,在日本都还保留着,不容易。日本人穿的衣服,我们现在叫和服,在从前也叫吴服,那衣服叫吴服。那是什么时候?春秋、战国时代,吴越,他们是从吴,吴就是现在的江苏,从那个地方把我们中国的衣服带回去,一直保留到现在,他那个和服就是吴服。所以他住的房子,一切生活文化,全是我们中国春秋战国那个时代的,今天还保存。在我们中国已经绝迹了,没有了,找不到了。我那一年到日本去,日本人修马路,有一条路是古道,他们在都市计划的时候,马路修在古道的外面,这条古道完完整整的保存着,石子路。这些地方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尊敬,对于古迹之爱好、对于古迹之保存,真的是世界第一。
  在日本大的寺庙里面我们看到罗网,罗网是用铜丝制成的,它是保护梁栋。因为这个梁栋都是高度的艺术品,一个是防灰尘,一个是防鸟雀去筑巢、去做窝,所以防止,这叫罗网。『行树』这是树木,「行」是说树木种植得非常整齐、非常美观。这是略举三种。数目都用「七」,也许有人看到这个字,每一家都是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看久了就讨厌,这有什么好看的?家家都一样。诸位要晓得这个七不是个数目字,七代表圆满。佛经里面常用的,用七代圆满,用十代圆满。在数字,一到十是一个圆满的数字。七怎么说法?七是讲四方、上下、当中,这就圆满了。圆满就是称心如意,你喜欢什么样子它就变现什么样子,能够称自己的心、满自己的愿,就叫圆满,用七来做代表,是这个意思,而不是一个数字。如果我们把它看做数字,这就错了,它是表法的。蕅益大师在此地说「七重,表七科道品,四宝,表常乐我净」,它是表法的,这个说法说得也非常之好。是不是只是这一种表法?不止,它所表的是无量无边,所以它才真正是圆满的。如果代表一种、两种,那就不是圆满,它代表的是无量无边。所以这个世界决定称心满意,没有一丝毫缺陷。这个意思我们在《无量寿经》里面可以圆满的见到,清楚的说明,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为我们讲得很详细、很明白。四宝下头有批注,叫「周匝围绕」,周匝是一重一重的围绕着,这是居住环境,『是故彼国名为极乐』。我们看底下的批注。
  刚才说过,它的表法是究竟圆满的表法,说之不尽,叫不可思议,蕅益大师在此地是为我们说出一个意思,这就是代表七科道品。「四宝,表常乐我净四德,周匝围绕者,佛菩萨等无量住处也,皆四宝则自功德深,周匝绕则他贤圣遍,此极乐真因缘也。」蕅益大师为我们说的这个表法是很有道理,说出西方极乐世界无比的殊胜庄严从哪里来的。西方极乐世界是果报,果必有因,究竟是什么因缘成就这样殊胜的果报?这个因缘细说在《无量寿经》。蕅益大师用最简单的言语,将《无量寿经》上所说的为我们一一点示,这个是非常难得。
  这个是讲的,佛是阿弥陀佛,菩萨,凡是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都是菩萨。我们这个世间有六道、有十法界,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六道,没有十法界,只有两种人,一个佛,一个菩萨。所以这个世界就非常的特殊,说明阿弥陀佛与诸菩萨大众的住处。西方世界是平等世界,《无量寿经》四十八愿是净土宗最原始的根本经典,四十八愿是阿弥陀佛自己说的。十方世界的众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身体、相貌跟佛完全相同。诸位要知道,我们的相貌是福报。你看有福的人,他生个有福的相,聪明人有个聪明相,长寿人有个长寿相,相貌是果报。假如每个人生到那里去相貌都跟佛一样,他的福报一定跟佛一样大,他的智能、寿命一定跟佛相同。果然不错,四十八愿讲的一点不错!所以蕅益大师在这里讲,我们信愿持名,那个善根、福德都与佛相同。所以,信愿持名真正不可思议!这是世出世间所有一切的业因都不能够跟它相比的,念佛人是真正有福。念佛人不但天地鬼神恭敬你,十方诸佛赞叹,一切菩萨都敬重。我们为什么不修?为什么叫这些鬼神笑话,甚至于招来一些侮辱?这是大错特错了。
  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6 07: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