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6|回复: 5

[其它]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蔡礼旭老师主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6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蔡礼旭老师:《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1-52)》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十八集)  2011/8/13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57-0018



  诸位长辈,诸位学长,大家好。我们看了这么多「反身」的句子,虽是在「君道」当中强调的一个重点,假如我不是一国之君,也不是团体的领导者,这些教诲,我也能这么样去奉行吗?现在天下乱了也是我的责任吗?天下乱了跟我有关系,是我的责任。这么一说下来,自己会不会有委屈的感觉?关我什么事?整个社会我们坚信,人之初,性本善,各个行业、各个角色有好的榜样,都能把人的善心唤醒。我们对民族、对人类有责任,应该带个好头,给他们好的影响这也是我们的本分。我们现在扮演好每个角色,不就给他最好的示范了吗?这也是对天下最大的贡献。我们看胡小林董事长他一个企业家,现在带动了无数的企业家,那天下的安危他就做了很好的示范,来扭转整个商道。每个人都可以对天下有极大的利益,怎么可以说天下安危跟我们没有关系?大家看经典里面有没有哪一句说,天下的安危跟我没关系?没有。我们怎么想的都跟经典不一样?

  我记得从小到大很常听一句话,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在看武侠片的时候,还有听过,国家存亡之际岂可言儿女私情!你们听过这一句没有?有。对,民族、天下危亡的时候,不能在那情情爱爱的,夫妻要同心传家道,为社会做榜样。台湾有一位女士叫陈树菊,当选了「时代杂志」百大影响力人物,好像也当选了「富比士」慈善英雄,得了两个世界性的大奖。她从事哪个行业?卖菜的。从十三岁等于是小学一毕业,上了初中没多久她母亲去世了,整个家的重担就压在她的身上,十三岁的孩子。后来她人生体会到,没有钱给亲人治病,后来亲人去世了,这是她人生的遗憾。她把这个遗憾变成动力,特别困难的人,她会尽力在经济当中去帮助他。她一个卖菜的女士捐了一千多万台币,所以她慈善的心是尽心竭力,是完全的奉献,没有丝毫为自己的。她有一句话很有哲理,她说钱在不需要的人手上只是数字而已,只是一个数字,它没有发挥价值;可是钱在非常危难的人手上,它就可以产生很大的价值了。

  而台湾当时候,就是「时代杂志」选她是百大影响力人物,她觉得她很平凡,她不去参加颁奖。台湾的政府去拜托她:去吧!妳这样代表台湾去,台湾在国际间,这善的形象就提升。所以她是被拜托去参加的,因为她自己觉得那都是她该做的事情,而且是三百六十五天都欢欢喜喜的在卖菜。她说她最喜欢赚钱,重点在后面,因为赚愈多帮助的人愈多。决定不是赚很多钱然后去挥霍,不是,她非常朴实。而且在台湾报导她的事件之后,整个社会出现一个现象,小额捐款的人快速增加。小额捐款可能几百,一、二千的愈来愈多,因为受到她的感召,觉得我们的经济都比她还好,她却是竭尽全力的为这个社会奉献,我们跟她比差多了。所以一个女子带动了整个行善风气,怎么可以说一个人的力量小?

  在大陆白方礼老先生他的经济,他的体力、能力,几乎所有的人都比他高,可是他却成为行善最好的榜样。为了下一代能有书读,老人家绕赤道十八圈,捐了三十几万人民币,感动了无数的人。后来还拍成电影,把这个精神传承下去。所以各行各业都有人力行仁义忠恕,都可以带动一方的风气。而陈树菊女士变成台湾的精神,告诉大家有一点很重要,她每天必看师长讲经,这是个重点,不过报纸的记者都没报出来。后来幸好我结拜大哥这次到马来西亚来,他有看过这本书。所以大家只要上网打陈树菊女士跟师长,马上就出来了。所以我们觉得师长老人家教学太有价值了,他的学生在各行各业当中,依照他的教诲去做,都可以成为各行业的榜样。所以陈女士可以,胡小林老师可以,我们也「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只要把天下的安危放在心上,这些经句我们就可以用上。

  而且我们这一生的目标是成圣贤,哪里跟圣贤效法?是他的身高、体重吗?是他的动作吗?不是。「慕贤当慕其心」,效法他的心境。孔子为什么成圣人?他觉得天下的安危是他的责任。所以夫子讲「诗书之不讲,礼乐之不习,丘之罪也」,他觉得是他的责任,他不怪天下的人破坏这些文化,他只提醒自己,我有没有尽心尽力把诗书礼乐弘扬开来。所以夫子他能讲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这也是他老人家的心境。我们看到躬自厚,想到当五伦关系当中,发生情况的时候,有一方完全不指责对方,只反省自己,这是德行,这是至诚能感通对方。

  比方在君臣当中,春秋时代的史鳅,史鳅他劝卫灵公要用蘧伯玉,不能用弥子瑕,弥子瑕是佞臣,不好的臣子,劝了很久,卫灵公都没有听。假如我们是臣子劝了好多年,君王都不听,我们生不生气?我们会不会放弃?或者不识好人心拉倒,不要跟他好了。史鳅并没有责怪他的君王卫灵公,到他断气那一刻他没有指责君王,他责怪自己没有能劝动君王。断气以前还在为国家着想,交代他的儿子:我没有尽到忠,我死后没有资格放在正厅,你把我放在窗户底下就好。他交代他儿子,儿子很孝顺照办。卫灵公来吊唁,一进来看到棺木摆在旁边,非常震怒,对着他儿子讲:你这不孝子,怎么把你父亲的棺木乱放?他儿子讲到了:这是我父亲生前最后一口气交代的,说他没有尽到忠,不能劝君王用蘧伯玉,这是他的过失,所以他没有资格放在正厅。连死那一刻不指责别人,还在反省他自己,这是至诚的忠心。当下卫灵公一听非常震动,回去之后就罢黜了弥子瑕,用了蘧伯玉。大家要了解一个奸臣转成忠臣,对国家人民的影响是非常非常大的。

  所以君臣关系如是,父子关系也是一样,我们看「二十四孝」之首大舜,面对父母对他的仇视、陷害,他都没有放在心上。一心一意都是想着:他自己还做得不好,不能感通,最后还是用德行感化了父母跟弟弟。所以五伦当中只要不能够感通,还是我们自己「德未修,
 楼主| 发表于 2024-9-6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未至」。这个在历史当中各个关系表演出来,都是给我们最好的榜样,别人做得到,我们也有志气这样去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任何时候不指责别人,是反省自己,这样《德育课本》的好戏,就在我们自己的人生演出来。

  在兄弟关系当中,缪彤先生他跟四个兄弟,他父亲很早就过世,所以兄弟们住在一起。后来兄弟长大都娶妻了,弟妇们有一些争吵冲突,最后就吵着要分家产,要分家不住在一起。我们从缪彤他的家庭环境来思考,从小就是他这个哥哥照顾弟弟,最后还都让他们娶妻了,安定生活,最后反而跟他争着要分家产。假如你是大哥会怎么样?会不会马上:你读书的钱都是我出的,你三岁的时候就是我开始养你的,你现在怎么这样?你这样对得起我吗?我可能连续剧看太多了。请问大家,你的弟弟在那里吵要分家产,你这么一套一套道理讲下来,他接受吗?所以家庭里面不是讲道理的地方,家庭讲太多道理伤情。

  缪彤当下确实没有指责他的弟弟,他自己关起门来对着上天说到:缪彤,你一生读圣贤书修养自己,谨慎自己的言行,想说用德行以后可以改善社会风俗。这是读圣贤书的目的,移风易俗,现在连弟弟都不能感化,实在是愧对圣贤人。说着说着他就自己打自己,后来弟弟跟弟妇发现这个情况,非常惶恐,赶紧推开门,全都跪在地上:大哥,你别这个样子。其实是缪彤当下那个完全不指责的心,那个真诚反省自己,触动了他所有弟弟跟弟妇的良心。坦白讲他们知不知道,哥哥对他们的人生有多重要?他当然知道。可是知道的事,为什么有时候忽然迷糊了?欲望上来了,有时候会稍微冲昏头。而哥哥这种至诚的反省,又把他们的良心给唤醒了,所以后来一家团结在一起。缪彤这个兄弟关系,也是反省,至诚感通。

  而在《八德故事》的评语当中,有一段话讲得特别好,是许止净先生评语的,许止净先生也是民国初年的大学问家,修养非常好,他写了一段批注,他说「天地间除自责自尽外,更无道理矣」。天地之间的道理,处世的态度只要能时时掌握自我反省,这件事发生了,我的不对在哪里,这个时候就不会意气用事、情绪化。因为人一反省自己有不足,他不会发脾气,他的气自己就下来,他理亏了!不只自我反省,再来尽心尽力,任何一件事情发生了,我怎么去改善它?我怎么再去付出?人时时自责自尽,就不会情绪化。任何情况纵使再糟,都回到:我做不对在哪,我怎么去改善它。而不是去指责、而不是去对立冲突。更无道理矣,所有的道理一定跟自责自尽的精神是相应的,它只是用不同的文字来诠释这些道理而已。

  有时候我们经典读了不少,「念佛参禅似有悟,滚滚红尘又现形」,真正遇到事的时候一句话也出不来,该怎么发脾气还怎么发脾气。这一句很好,上一次我参加课程,有个学长说要送他一句座右铭,我感觉这一句挺好,「天地间,除自责自尽外,更无道理矣」。其实任何一件事情发生了,只要我是其中的人我一定有还不足的,不然它不会出状况。刚刚也跟大家举了例子,只要一个人有注意到,是清醒的,可能这个事就不会发生。比方先生匆匆忙忙那个最重要的文件没拿出去,这个时候要怪谁?当然第一个他自己做事不小心。但是假如他儿子有帮他注意到,家里人有帮他注意到,可能这个事就不会发生。为什么说妻贤夫祸少?这妻子假如在方方面面懂得辅佐她的先生,可能他很多错也不会产生。所以这个自责有味道!不是发生事情之后,一味的去指责某一个人,事情又不会更好。说到这里我们再养成一个习惯,对我们心性提升很有帮助,任何一个人撞到你,你首先跟他说对不起难不难?不难?可是很练心境。明明他撞我,还会有一点痛,还我给他道歉?他不去撞别人,怎么偏撞到我?

  但是你养成习惯人家一撞你:对不起。跟你保证他绝对不跟你冲突,甚至于他会有点不好意思,人都有良心。可是假如他撞到你,你说你不长眼睛是吧?可能明天报纸就会报,有人因为撞了一下然后打架,任何时候都反省自己。你说今天是他,我还躲了他还是撞到我。因为我们手脚不够灵活是吧?都有可以反省到的!可是很奇妙的,人跟人是互相交感的,明明是他错得多,我们还反省,就把对方的良心给唤醒了。其实人假如每天都盯着别人哪里错、哪里错,他也不会快乐;反而反省自己的不足,德行不断提升,是最快乐的事情。再来,自尽就是尽心尽力,不管事情处在什么状况,我们只考虑怎么样帮这个事改善,怎么样帮团体提升,没其它的念头,这就是忠,时时想着尽心尽力就是忠的人。所以刚刚跟大家谈到,这些都是治理国家天下的教诲,我们能拿来要求自己吗?能。真的这么要求自己了,您这一生不成圣也成贤,就实践了《弟子规》「圣与贤,可驯致」。

  我们再看三十三句,第二册二百三十一页,这也是《论语》当中的教诲。

  【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底下有批注说到,「民之离散,为轻漂犯法,乃上之所为,非民之过也,当哀矜之,勿自喜能得其情也」。这个批注依据经文说到,『民散久矣』,这个民心离散、行为偏颇,是一个结果,原因是上位者没有教导他们。所以《三字经》里面,都把因果关系告诉我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而一个领导者他也兼顾了这个角色,他是父母官,人民的父母,他也有教化的责任,也是人民的表率、老师。因为上位者并没有能落实为政的政道,偏离了为政之道,甚至于放纵这些习气欲望,那上行下就会效,所以才会感来民心离散。『如得其情』,就是如果真正去调查犯罪的人民他的实情,真正了解实情的话,会很自然的哀悯人民,因为可恶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我们之前在学校教书,这个感觉就比较深刻,看到一些学生行为比较不好,一做家庭访问,要不父亲游手好闲,要不还有遇到妈妈去世,孩子心理调适不过来,每天在网吧麻醉自己,后母又不照顾他。所以看起来那个行为是不对的,可是一了解原因反而很怜悯孩子。孩子如是,
 楼主| 发表于 2024-9-6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犯罪的人亦如是,都是缺乏家庭跟好的学校、社会教育,才会造成这个结果。而一个国家的领导者,你把教化抓好了,把伦理道德教育、因果教育弘扬开来,孩子在这样的社会风气,在这样的家庭教育当中各个都是善人。所以人是决定可以教得好的,是我们有没有教他。

  在庐江,我们有三年跟老百姓交流传统文化的机会。当时候也是教《弟子规》,结果犯罪率就快速下降,下降了百分之四十七,一年而已!您看现在世界大部分的地方,犯罪率是怎么样?往上。怎么教一年是往下降百分之四十七?然后离婚率也大幅下降,好像也是下降了差不多百分之五十左右。而离婚的夫妻都是住在外面,没有住在汤池镇,只是户口落在汤池镇。等于是老百姓学传统文化的那二00六年,住在汤池镇的没有一对离婚。这就证明人之初,性本善,他都是有情义的,有人提醒他了,谁希望人生走到这样的遗憾当中去。

  所以『哀矜而勿喜』,应该怜悯,我们上位者没有把教育办好,不然老百姓,人心怎么会变成这样?所以这里提醒到,一个为政者要把教化人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古代部长级的尚书,礼部尚书排第一位,就是他是最重要的,其它的部门都是辅助他来教化老百姓。宰相不在的时候,都是礼部尚书代宰相职,他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因为生怕这些为官者他忘了父母官的职责,结果判老百姓罪了,还觉得自己业绩不错,那就大错特错了。破案了还很高兴,还有奖金可以领,这个心态就偏离一个为人父母官的态度了。所以「哀矜勿喜」!

  夫子在《大学》当中讲了一段话,也让我们非常佩服夫子的人格。夫子说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我们能不能从夫子的言语当中看出夫子的心境?夫子讲,判决案件都是依法办理,吾犹人也,跟一般公正的法官是一样的。但是夫子的内心更希望的是什么?天下没有争讼的案件,必是希望以后天下没有这些不幸争讼的事情。而这个必字也是夫子一生致力于教化,他希望能够真正实现这样的政治理想。而当真的给夫子机会,夫子真的办到,当时候夫子治理一个县,短短的时间真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而这个必字,我们也看到夫子一生致力于教化,是他对于天下的忠心。这个必字就是我终生尽心尽力,往这个目标去努力,夫子希望的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但是还是要靠教化。

  所以夫子的言谈当中,都表现出他对于人民的忠恕之道,为什么希望不要有争讼?只要告上法院,已经是个不幸的事情。谁不幸?双方都不幸,到那个时候再公正,其实也很难解决他们彼此的不幸。所以教育是防范于未然,体会到人争讼之后彼此都痛苦,这是恕道,感同身受,所以希望以后人与人之间不要再有冲突跟争讼。大陆有一个案件,年轻人发生冲突,好像为了几百块钱,结果失手把朋友给打死了,后来法院要裁定,判这个年轻人要判他死刑。突然有人帮他求情,谁帮这个年轻人求情?死者的母亲向法官求情,不要判这个孩子死刑。因为我深刻体会到这个孩子他母亲的心情,假如她的孩子也执行死刑,她就跟我一样痛苦,因为我现在丧子之痛我很清楚。尤其在大陆一个孩子,二十几岁的就这样走了,那种苦、那种痛她体会到了。所以这个母亲相当的令人佩服,她提起的是那种体恤对方的,体恤这个孩子的母亲。

  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社会当中,种种家庭跟社会的不幸,假如我们是一个教育工作人员,我们也要感同身受。他们在小学,在求学过程假如有这些好的教诲,他人生就不会这样。以至于我们也效法夫子,「必也,使无讼乎」,人生要没有这些不幸,他要明理才行。他心地善良,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他的人生才会幸福。尤其在现在这个社会,人不懂伦理、道德、因果,他人生说没有灾难几乎很困难。因为他会遇到一些不明理的人,他自己又不懂,一定跟人家冲突,一定有很多痛苦。理得心才安得了,所以我们要期许自己,所有认识的亲朋好友,我们都要把圣贤的智慧介绍给他们,这是我们的责任。必也,使无讼乎;必也,使他们快乐乎。我们身边的亲朋好友家庭不幸、身体出状况,种种这些事情,我们有责任,我们没有珍惜这个缘分,把这样文化的瑰宝给他。儒家治世,他肯听了他这一生能幸福;道家治身养生,道家养生的道理讲得非常好;佛家治心,他能身心安顿,更好能了生脱死,那目标就更高了,不要再搞这个生死轮回。

  当然立这个目标很好,但是要因人施教,你不要好心,操之过急弄巧成拙,「教人以善毋过高」,还要设身处地,「当使其可从」。比方你今天听了陈树菊的故事,回去跟你亲人讲,我们就是要像她这样,所有的钱都拿出来,以后他看到你就吓死了。你说她的精神真令人家佩服,我最近刚好认养了一个山上的孩子。你就讲到这里,人家很自然的:我也认养一个!毋过高,不要让人家很有压力。我之前都不懂这个道理,所以也弄巧成拙不少事,比方说跟一个人谈传统文化很好,我一下子十本书就给他了。十本书把他吓坏,应该一本一本送就好了,一下子这么多本,他都觉得这都是圣人的东西,不知道要摆哪里?连摆他都生烦恼。还是要体恤到对方的心情,不要一下子太快了。这是曾子非常恳切的言语劝告。

  我们接着看三十四句,在第二册的二百三十四页第一行。这是夫子感叹的话,我们看第一行里面:

  【夫子喟然叹曰。】

  我们翻到二百三十三页来看,是一个典故。孔子为鲁国的大司寇,司法部门最高的领导,刚好有父子争讼,父子告上法庭,然后夫子没有马上判决,把两个人都关起来了,都关在牢里,三个月经过了都不去管。父亲主动请求:我不告我儿子了,夫子就赦免他们,就让他父子都回去了。季孙听到了这个事情就不高兴,「不悦」,就对孔子讲,司寇,你是不是欺骗我?以前你都告诉我,「为国家者」,必先用孝来治理天下。而今天这个儿子不孝,父亲还告他,你怎么不处罚这一个,让天下人都懂孝?他这里是讲「戮一不孝」,
 楼主| 发表于 2024-9-6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把这个不孝杀了,来教天下的人行孝,这样不是很好吗?怎么又把他放了?大家想一想,真的把他儿子杀了,天下的人孝了吗?可能会吓到了,我得要对我爸爸妈妈好,不然我会被砍头。他那个孝就不是天性了,所以孝是天性应该顺着人性启发才对。所以『孔子喟然叹曰』,夫子很感叹,你怎么要用这种方法?然后说了:

  【呜呼。】

  感叹:

  【上失其道。】

  你在上位者没有做好榜样,也没有教导老百姓。

  【而杀其下。】

  你没教他孝道,他现在不孝你就要把他杀了。

  【非理也。】

  这是不合理的,你没教他,责任不在他,是我们领导者的责任。

  【不教以孝。而听其狱。是杀不辜也。】

  我们不用孝道教化人民,判决了他的案子,就把他关到监狱里面去,甚至于执行死刑,这是『杀不辜』,就是杀害无辜的人。这个人他假如真的被杀了,我们想一想,他爸爸会很高兴吗?他爸爸也是一时间气愤,真的儿子被判刑死了,可能也变成这个父亲一辈子的遗憾。那都是一时之气而已!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有没有哪个父亲说,我告我儿子,他被杀了,我好高兴?哪有说儿子不好,父母很高兴的好像没听说过,这违反人性。所以夫子这个方式,一来反省领导者首先我们有没有教?没有教你就不能去处罚人民。再来,也是体恤人情,判案当中不只有法律,还有情理都考虑在里面;不然到时候真的执法,最后老百姓遗憾终身都有。甚至是藉由这个事件来提醒老百姓,来安抚,来教化老百姓。

  法律解决了,事情往往双方怨结还是不能化解的,好像很公平了,好,离婚,这个财产你的,那个他的,公不公平?平得了吗?看起来依照法律了,事实上内心里面的不满、怨恨、对立还是没化解。我认识从事律师工作的朋友,人家找他办离婚,他都是尽全力帮他们化解冲突。只要化解不了:你去找别人,我不帮人家离婚。劝通了很多夫妻,所以律师也是可以积阴德。假如为了业绩,人家要离婚,赶紧帮他离婚,虽然是赚到钱,可是可能造了一些罪孽,这个在历史当中都有。在《德育古鉴》里面有个真实的例子,有个人学问挺好的,他太太都看到他头上有光。结果有一天回家这光没了,他太太很惊讶:你今天做了什么事情?他说今天有人请我帮他写诉状,我帮他写好了,他明天要到法院去告了。他太太一了解:你赶紧把那个诉状去跟人家拿回来。那帮人家打官司了,他自己也很惊讶,太太都看得很清楚,他赶紧去劝和,把诉状书拿回来。光又亮了!

  所以人的祸福在一念之间,好像之前跟大家讲过一个例子,我们顺便复习一下。有个考生叫李生,他要去考以前在一个客栈住下来,他一到那个老板对他非常的殷勤,伺候得非常周到。他就很惊讶:这个老板今天才见我,怎么对我这么好?问那个老板。那个老板说,昨天我作梦,土地公跟我说,今年会考上进士的这个读书人姓李,今天会到我客栈来,所以你今天来了与有荣焉,招待得特别周到。这个李生一想我今年可以考上了很高兴,半夜就在想:我娶这个太太娶得很早,长得不够漂亮,我要考上进士了,有身分、有地位了应该考虑怎么换一个太太。隔天他就去考试了,这个老板又作梦,梦到土地公跟他讲,这个李生还没考上就想着换太太,这一个念头把他的福报折掉,他考不上了。后来李生一回来确实没考上,这个老板又把土地公讲的跟他讲,他惭愧到连住都不敢住,赶紧跑走了。不过可贵他还有羞耻心,这个羞耻心能够真正去落实,可能还可以转命。所以《了凡四训》告诉我们,改过发三种心,第一个就是耻心,再来要发畏心敬畏天地鬼神,要发勇心断恶修善。所以确实一念之差,祸福就天壤之别。

  所以从这些故事当中,我们要了解到,世间的很多做法还是要符合天地的规矩,天律。不能依照哪个国家的规定,他只要违背天理他必遭灾殃,这是侥幸不得的。比方说今天这一户人家专门开赌场,你说开赌场是对还是不对?当然是不对。法律不制裁他,天律怎么可能不制裁他?世间他是送钱送到最后警察不管他,可是老天管,人现在都耍小聪明,人算不如天算。你说像美国那个金融风暴产生,他们赚那种钱买空卖空,赚这么多的钱,这个危害到谁?危害到天下人,危害到全球的经济,这个孽他们造大了。小人冤枉作小人,不明理专耍聪明,违背天理!现在还有国家办赌场,这在老祖宗的教诲当中,那真是觉得太不妥当,我只能用太不妥当。

  刚刚我们讲「反求诸己」,这个也是他们还不了解《弟子规》,跟《了凡四训》,我们应该找时间去跟这些国家talk、talk一下,聊一聊。其实老天爷很慈悲的,一个人大祸临头以前,都有给他很多提醒。只是人「欲令智迷,利令智昏」,没有回头,没有警觉。我们人生过程当中,遇到很多不如意事,我们冷静下来想,过程里很多人提醒我们,我们没把他们的话放在心上而已,不然那些人生的不幸就不会在我们身上。所以往往一个人一生的不幸,第一不听父母的话,第二不听老人的话,叫「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不听圣人的话、不听经典的话才会有灾。

  我们接着来看第三十五句,是《论语》里面「尧曰」,尧帝说到的,而这一句话,在每个朝代的圣王都奉为座右铭。

  【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朕是汤王对自己的谦称,谦虚的称自己是朕。这一句话是在《论语.尧曰第二十》里面,那是汤王说出来,而事实上尧帝、舜帝都是这样子来期许自己的。『朕躬有罪』,就是我本身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是各地的人民百姓,就是请上天不要牵连降罪给万方之民。『万方有罪』,万民有罪过了,『罪在朕躬』,这些罪应该我来承担,因为我没有教育好他们。我们之前看到尧帝的风范,在《说苑》里面有讲到,见一个人饥饿了,尧帝会觉得是我造成的,我没有好好照顾人民;一个人冻伤了,尧帝也是反省自己;一个人犯罪了,尧帝说我没有教育好他。所以尧帝的精神「先恕而后教」,
 楼主| 发表于 2024-9-6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宽恕、包容进一步教化人民。后来天下人心都很仁厚,都能包容别人,都能尽力去帮别人,所以尧、舜,人心都非常好。所以大禹那个时候有感叹到,禹王说尧舜时代的人民,都以尧舜的存心为他们立身处世的态度。大禹觉得他那时候教化的人民,就没能有这样的态度,他自己觉得他的德行比不上尧舜。

  那我们面对孩子,面对学校的学生,面对我们的员工,面对身边有缘的人,我们也效法尧帝的精神,先恕而后教。所以在经典当中有一句话讲到,「先人不善,不识道德」,他的父母、他的祖上这几代忽略了传统文化,他也没学,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没人告诉他,「殊无怪也」,不要再指责。所以这段话我们入心,对任何人都不会再指责,宽恕、包容。但是很重要的而后教,宽恕以后更重要的,我们要教他。而这个教当中很重要的,「教」字左边,上行下效,所以是身教,教不是用嘴巴。我们看这个教原来的字当中并没有嘴,这是一个小孩,小孩看着大人、老师画的一个叉,他跟着模仿,上行下效,身教。接着是一个手拿着树枝,对孩子是不厌其烦的提醒叮咛,这是代表耐性。教育一定要身教加上耐性,教育不能急于求成,最后变成揠苗助长,适得其反。

  我们没有办法教育好他人,一定是这两个态度做得不够彻底。假如我们觉得我们身教也挺好了,那是时间跟耐性的问题,往往我们一反省这两点还是有不足,就不会指责他了,还在自己的身教、德行跟耐性当中下功夫。所以这个后教,教当中也还要从自己本身以身作则开始。汤王这一段话,太宗皇帝也是铭记在心,在《资治通鉴》当中,有记载到太宗讲的,「君,源也;臣,流也。浊其源而求其流之清,不可得矣」。为君者好像一个河流的源头,君源也;臣流也,是它这条河川的支流。这源头污染了,要让下面的支流是清澈的,是不可能的,太宗有这样的心态可贵。

  在贞观初年,有人上书给太宗讲到,希望能够去掉朝廷一些佞臣,不好的臣。太宗收到了,说我所任用的都是贤者,你觉得谁是不贤的人?这个臣子就说了,我从小在乡间长大,我目前也判断不出谁是不贤,但是可以请陛下,你有一天故意装着很生气,然后讲一些不是正确的话。因为你很生气,看看有没有人敢不怕你的这种雷霆,不怕你生气还敢当下对你直言进谏,那这样的人就是正直的人。假如你生气,讲的不正确,他还随顺你的话,奉承你的话,那这个人就是佞臣,你就判断出来这些人不好。诸位学长,这个方法好不好?我们看太宗怎么应对这个事情,太宗对当时候的大臣封德彝说,流水的清跟浊在它的源头,国君是政治清明的源头,臣子、老百姓像流水一样。现在我这个国君自己要先用诈术,那不是故意演戏吗?故意演戏还要测出臣子的正直,我自己就不正直了,还测臣子的正直。就好比源头都是污浊的,还望流水是清澈的,这个从理上不通。太宗很有正气!我假如没有看到后面的话,还觉得前面的方法不错,所以幸好我不是皇帝,不然就糟糕了,不过现在学了以后,要学这些正确的。

  太宗又举到一个历史上的著名人物魏武帝,就是曹操,太宗在看到曹操的一些历史,就觉得他的诡计太多,他觉得很不认同他这些方法,觉得上位者一个国君这么做事情,很难教化老百姓。我们想一想,我们跟曹操学到什么?「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可天下人负我」,这个不能学,大家学东西要有判断力。要学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看这个心胸差别就很大了。所以太宗不认同这样的一些权术、诈术,当然太宗也是很讲人情事理,他对于上书的人说「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用诚信在天下立信,不欲以诈术来教化人民,所以「卿言虽善」,你讲的方法虽然不错,「朕所不取也」,但我不要用。他没有一下否定这个臣子,还是鼓励他们提意见,但是藉由这个机会也教育了他的臣子,决定不要用诈术。

  所以整部《中庸》强调的,就是一个诚字,「至诚如神」,「至诚感通」,而不要用一些诈术方法。在《论语》当中还有一段话说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夫子讲到,逆就是逆料,就料想,不事先料想别人有骗我,不亿不信这个亿就是揣测,就是不揣测人家不守信于我。有些人他去料想、他去揣测别人会骗他,别人会不守信于他,后来还真的被他算到,抑亦先觉者,就真的被他先料到了。但夫子不是很鼓励、赞同这样的态度,所以夫子最后说,真的都猜到了,这样就很贤能吗?很厉害吗?因为这样揣测,有时候很可能会误会他人。所以夫子不鼓励这种去揣测别人会不信、会骗人,因为这样的风气,假如在一个团体当中那人的疑心就会愈来愈重。信任能给人力量,怀疑就会增加彼此的误会。我们跟一切人相处,我们抱持着人之初,性本善,每一个人都能愈来愈好的信念。可是真的我们为他好了,他还骗我们,西方的宗教经典有说,好像是关了一个门,会帮你开一扇窗是吧?你这边吃亏了,你完全不计较,后福无穷。

  我们闽南话讲「天公疼憨人」,而且你对人家这么好,还被人家骗,就像《了凡四训》讲的,「人之无过咎而横被恶名者」,自己没有做错事还被人骂得要死,那个骂你是给你福报,把你的罪业都消掉,来福报,「子孙往往骤发」,这是真理。大家相不相信真理?相信。好,那你从此以后被人家骂都是高兴的,一来,骂对了反省,「闻过欣」;骂不对,给你送福来是吧?所以你看人为什么不高兴?因为不相信真理。人为什么每天乐呵呵的?因为相信真理。所以夫子这段话也提醒我们一个处世的态度。其实我们常常在那里猜别人怎样怎样,一定会猜错的!不要说别人,连自己都看不清楚,还猜别人,在那里我看人绝对准的。自己跟自己二十四小时在一起都看不清楚,常常还自欺,出卖自己,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出卖自己了?随顺习气的时候不就是把自己给糟蹋了吗?卖掉了。所以要厚道,「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把那个处处要求别人,反回来要求自己,
 楼主| 发表于 2024-9-6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德行就上去了。

  我们接着看三十六句,「反身」,在第六册的八百一十九页。我们看这段是管子说的,这段也是很精辟的政治哲学,我们从一开始看一下。「管子」讲到,「身不善之患,无患人莫己知」,一个人要常常忧患自己的缺点、不善去改进,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不要担心别人不信任自己。我们之前好像读过一篇文章讲到,「御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止住毁谤最好的方法是什么?自己好好修养自己。抵御寒冷最好的方法是什么?买个厚的衣服穿。这是比喻,就是止住毁谤不是去叫别人不要说,最好的方法自己修养好德行。「民之观也察矣,不可遁逃」,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会观察得很清楚,是掩饰不了、逃遁不了。

  「故我有善则立誉我,我有过则立毁我」,我有好的善行、德风,老百姓甚至于作歌曲来赞叹。我们看《诗经》里面,很多都是赞叹这些有德的领导者。我有过老百姓会很快的,反映在他们的歌曲、言行当中来批评我。很多领导者要了解老百姓对他的看法,有时候到菜市场去看一看,去了解一下他们在谈什么,了解从政的得失。「当人之毁誉也,则莫归问于家矣」,就是人民对我的批评跟肯定,我听了就很明白,不一定还要回家问自己家里的人。人民讲的话实在,自己家人有时候偏心,所谓「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有时候自家人会比较为自己讲话,就不准。我们刚有点反省,自己家的人马上:已经不错!那个反省就不能再深入了。你就这样很好了,你看现在那个阿猫阿狗,你都比他们好了。所以自己家人不能这么讲话,自己家人要说,要跟尧舜比,要跟孔子比,这样叫真正爱护自己的家人。

  【故明王有过则反之于身。】

  贤明的君王有过错了,这个过错包含自己跟人民的过错,反而是反省自己是不是有失职了?

  【有善则归之于民。】

  有好的善行、好的功业,归功于臣民百姓,让功于众。

  【有过而反之身则身惧。】

  有过失了就反省自己,自己就愈来愈戒慎恐惧的改自己的过失。

  【有善而归之民则民喜。】

  有善行功业了就归功于人民百姓,老百姓也会同乐,很欢喜。

  【往喜民。来惧身。此明王之所以治民也。】

  『往喜民』,把功劳让给老百姓,百姓欣喜。而过失都来要求自己,那自己就会非常警惕,戒慎恐惧来修身。这样的态度,就是贤明君王用来治理百姓的为政之道。所以这里提到,『有善而归之民』,『有过而反之身』,这个态度,我们身为一个单位的领导者,也都是这么去做,而且是打从内心去做的,因为很有责任感,下属有什么不对,我也应该承担教导他。所以一个主管也要能承担责任,一承担起来,下属觉得有安全感。下属觉得惭愧反省自己:我自己做不好还让领导担责任。而且这个向心力就会愈来愈强。所以圣贤的明王他们立身处世,不只有德行,还符合人情事理。好,今天我们就先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6 16: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