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7986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4-8-26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心性被污染了。以我们现前这个境界来说,我们染污的根源是什麽?自私自利;这是就我们现前状况来讲,最严重的染污在此地。所以我常常劝导大家,要把自私自利放弃。为什麽?希望诸位同修在这一生当中都能圆成佛道,众生才有救!大家都成为诸佛如来的化身,到这个世间来干什麽?救苦救难!这个世界的众生,尤其是现前这个社会,迷得太深,迷惑太严重,需要有人来救他。谁救他?诸佛菩萨应化身来救他。诸佛菩萨应化身在哪裡?我们自己要承当。「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是大乘经上讲的真话,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你只要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你就是如如佛。
现在难在哪裡?难在你不肯放下。这一桩事情别人帮不上忙,诸佛如来帮不上忙,上帝神明也帮不上忙,为什麽?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不是别人的事情。你要真正觉悟,你才肯放下。为什麽不肯放下?没有彻底觉悟,也就是眼前利害得失看得太重,不知道这是假的。所以《般若经》好,讲得清楚:「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包括我们的身体,不是真实的,是虚妄的,我们起心动念要保养这个身体也是个错误观念。虚妄的东西何必要保养?不理它,顺其自然,它就好了,就正常了。愈想保养,麻烦大了,愈有故障。为什麽会有这种状况?经上说得很好:「一切法从心想生。」《华严经》上讲「唯识所变」,「识」就是心想;这一切现象的变化是从心想生的,是识变的。所以我们能够保持正常,所谓正常,不加丝毫意见在裡面,这是正常;加一点点意思在裡头,就不正常。
这个道理我们懂得,我们听了很多,可是境界现前,我们又不能把持,还是起心动念,还是妄想执着,这就是我们不能解决问题的原因。「随缘」这两个字不容易做到!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随缘,决定没有攀缘。六道凡夫决定攀缘,不懂得随缘,他随缘也是攀缘。所以我们仔细去观察诸佛菩萨,诸佛菩萨攀缘也是随缘,妙不可言!这又是什麽缘故?用心不一样。诸佛菩萨用真心、用清淨心、用平等心,我们用妄心,我们用的是染污心,用的是高下心,所以随缘都变成攀缘,麻烦在此地。
不仅仅是佛经典裡面教导我们这些修行的理论跟方法,儒家的经典、道家的经典,乃至于其他宗教的经典,你细细去思惟观察,你就明瞭了。纵然讲的方法不一样,它的原理原则决定相同。大乘佛法修学的纲领就是禅定;佛家总纲领:「因戒得定,因定开慧。」这是总纲领。「禅那」翻成中国意思为「静虑」,又翻作「止观」;静就是止,虑就是观。我们看看天主教修行的方法,《玫瑰经》是他早晚功课,他们说「默想」,默就是止的意思,想就是观;还是没有佛法说得那麽明白,因为「默想」如果要是把它错会了意思,依旧落在心意识裡头,那个想就变成妄想。所以佛法不用「想」用「观」。观跟想的差别在哪裡?观不用心意识,也就是说,不用妄想分别执着,那个叫「观」;用妄想分别执着,叫「想」。这裡差别就大了。用意识去想,都想圣贤的这些事蹟、圣贤的教诲、圣贤的行为德行,我们得福德,这是修福,福德,不能超越三界。如果用观,不用心意识,他能超越六道轮迴,这个不一样!
佛家大乘修学中心的理念、原理原则是离心意识参,它不叫想、不叫研究,叫「参究」。参究是不用心意识,不用分别、不用执着、不用妄想,我们现在讲是「直觉」,现在人哲学裡面讲直觉,用这个。佛法裡面讲得很多,但是真正会用的人不多,这个缘故在哪裡?没有放下自私自利,所以他就不会用。这是我常常劝勉大家的,自私自利放下,是非人我放下,五欲六尘放下,贪瞋痴慢放下,你就会用,你就会用观。你能够会用,对于你的定、慧,就能够很快速的得到。但是定跟慧也有程度浅深不同,可以说从小乘须陀洹一直到圆教的佛果,就是定慧层次不相同,浅深广狭有差别。所以学没有止境,不能满足。
东方的圣人教人求学从谦虚入手。天主教的观想,头一个就是谦虚,唯有谦才受益。为什麽?觉得自己不行,才真正得到利益;如果自满,觉得自己很行,别人都不如我,他什麽都学不到,所以从谦德开始。所以我们一看天主教修行的方法,就知道它是正法,它不是邪法,依照它这个法门去修学有成就。如果也能够离心意识来修止观,默想就是止观,也能超越六道十法界;但是要是落在心意识裡面,他六道轮迴不能超越。所以默想功夫不相同,有浅深差别;它的方法、原理是正确的。必须真正有觉,有定、有觉,才能得欢喜。喜觉支现前,就是我们常讲的「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