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8645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4-8-25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d 25
欲偷未取下可悔。远方便也。取而未离处。中可悔。近方便也。文缺略。不满五钱。中可悔。未失戒也。满五钱。不可悔。已失戒也。失戒须取相懺。例如杀戒中说。所有世间性罪。偿足自停。较杀业稍轻耳。
~s 51
淫戒第三
佛告诸比丘。优婆塞不应生欲想欲觉。尚不应生心。何况起欲恚痴结缚根本不净恶业。
~d 26
於欲境界安立名言。名為欲想。於欲境界忽起寻求。名為欲觉。由欲不遂。而起於恚。欲之与恚。同依於痴。三毒既具。则為一切结缚根本。违清净行。能招此世他世苦报。故名不净恶业也。
~s 52
是中犯邪淫有四处。男。女。黄门。二根。女者。人女。非人女。畜生女。男者。人男。非人男。畜生男。黄门。二根。亦同於上类。
~s 53
若优婆塞与人女非人女畜生女三处行邪淫。犯不可悔。△若人男非人男畜生男黄门二根。二处行淫。犯不可悔。
~s 54
若发心欲行淫未和合者。犯下可悔。(远方便也。)若二身和合。止不淫。犯中可悔。(近方便也)。
~d 27
淫戒以三缘成不可悔。一淫心。谓如飢得食如渴得饮。不同热铁入身。臭尸繫颈等。二是道。谓下文所明三处。三事遂。谓入如胡麻许。即失戒也。
~s 55
若优婆塞。婢使已配嫁有主於中行邪淫者。犯不可悔。餘轻犯。如上说。三处者。口处。大便。小便处。除是三处。餘处行欲。皆可悔。△若优婆塞。婢使未配嫁。於中非道行淫者。犯可悔罪。后生受报罪重。
~d 28
婢使未配嫁。则未有他主。若欲摄受。便应如法以礼定名。為妾為妻。皆无不可。若非道行淫。坏其节操。致使此女丧德失贞。故虽不失戒体而后报罪重。所谓损阴德者幽冥所深恶也。
~s 56
若优婆塞。有男子童使人等。共彼行淫二处。犯不可悔罪。餘轻犯罪。同上说。
~s 57
若优婆塞。共淫女行淫。不与直者。犯邪淫不可悔。与直无犯。
~s 58
若人死乃至畜生死者。身根未坏。共彼行邪淫。女者三处。犯不可悔。轻犯同上说。
~s 59
若优婆塞。自受八支。(谓一日一夜八关戒斋。)行淫者。犯不可悔。八支无复邪正。一切皆犯。
~s 60
若优婆塞虽都不受戒。犯佛弟子净戒人者。虽无犯戒之罪。然后永不得受五戒乃至出家受具足。
~d 29
佛弟子净戒人谓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也。乃至己妻受八支戒日。亦不得犯。犯者同名破他梵行。
问。犯他净行。固名重难。设有反被受戒人所诱者。是遮难否。或不知误犯。后乃悔恨。诚心发露。许受五戒及出家否。答。若知彼已受戒。便不应妄从其诱。然既被诱。罪必稍减。不知误犯理亦应然。但懺悔之方决非轻易。应须请问威德重望。深明律学者乃能灭此罪耳。
~s 61
佛告诸比丘。吾有二身。生身。戒身。若善男子。為吾生身起七宝塔。至於梵天。若人亏之。其罪尚有可悔。亏吾戒身。其罪无量。受罪如伊罗龙王。
~d 30
此结示净戒不可亏犯也。戒身。即法身。佛以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為法身故。以此戒法。师师相授。即是如来法身常住不灭。若或自破梵行。或复破他梵行。则是破坏如来法身。故较破坏生身舍利塔罪為尤重也。伊罗龙王。具云伊罗跋罗。亦云伊罗鉢。伊罗。树名。此云臭气。跋罗。此云极。谓此龙王昔為迦叶佛时比丘。不过以瞋恚心。故犯折草木戒。不知懺悔。遂致头上生此臭树。苦毒无量。况杀盗淫妄根本重戒。而可犯乎。然杀盗二戒。稍有慈心废退者。犹未肯犯。独此淫戒。人最易犯。故偏於此而结示也。然犯戒之罪既有重於坏塔。则持戒之福。不尤重於起塔耶。幸佛弟子思之。
~s 62
妄语戒第四
佛告诸比丘。吾以种种訶妄语。讚叹不妄语者。乃至戏笑尚不应妄语何况故妄语。
~s 63
是中犯者。若优婆塞不知不见过人圣法。自言我是罗汉。(断三界烦恼尽。)向罗汉者。(断无色界思惑将尽。)犯不可悔。若言我是阿那舍。(断欲界烦恼尽。)斯陀含。(断欲界六品惑。)若须陀洹。(断见惑尽。)乃至向须陀洹。(世第一后心。具足八忍。智少一分。)若得初禪。(离生喜乐五支功德相应。)第二禪。(定生喜乐四支功德相应。)第三禪。(离喜妙乐五支功德相应。)第四禪。(捨念清净四支功德相应。)若得慈悲喜捨无量心。若得(四)无色定。(所谓)虚空定。识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若得不净观。阿那般那念。(此云遣来遣去。即入息出息也。此二观乃佛法二甘露门。但应修习。不应云得。)诸天来到我所。诸龙。夜叉(捷疾鬼。)薜荔。(亦云闭丽多。此翻祖父鬼。)毗舍闍。(敢精气鬼。)鳩盘茶。(瓮形厌魅鬼。)罗剎(可畏鬼。)来到我所。彼问我。我答彼。我问彼。彼答我。皆犯不可悔。
~d 31
此大妄语以五缘成不可悔。一所向人。二是人想。三有欺狂心。四说重具。即罗汉乃至罗剎来到我所等。五前人领解。若向聋人痴人不解语人说。及向非人畜生等说。并属中可悔罪也。
~s 64
若本欲言罗汉。误言阿那含者。犯中可悔。餘亦如是犯。(未遂本心故也。)△若优婆塞。人问言。汝得道耶。若默然。若以相示者皆犯中可悔。(未了了故)。
~s 65
乃至言旋风土鬼来至我所者。犯中可悔。(準十诵律。未得外凡别总相念。妄言已得。戒未清净妄言持戒清净。未曾读诵经典。妄言读诵等。并犯中可悔罪)。
~s 66
若优婆塞。实闻而言不闻。实见而言不见。疑有而言无。无而言有。如是等妄语皆犯可悔。(更有两舌。恶口。綺语。并皆犯罪。但不失戒。故云可悔。非谓无性罪也)。
~s 67
若发心欲妄语。未言者。犯下可悔。(远方便也。)言而不尽意者。犯中可悔。(或误说。或说不了了。仅名近方便罪也。)。若向人自言得道者。便犯不可悔。
~s 68
若狂。若心乱。不觉语者。无犯。
~s 69
酒戒第五
佛在支提国跋陀罗婆提邑。(未见翻译。)是处有恶龙。名庵婆罗提陀。(未见翻译。)兄暴恶害。无人得到其处。象马牛羊驴骡驝驼。无能近者。乃至诸鸟。不得过上。秋穀熟时。破灭诸穀。长老莎伽陀。(或云槃陀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