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7986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4-8-19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十七集) 2011/11/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037 》)
...一定有个目标、有个方向。你想贪名、贪利,在这个社会上有地位、有财富、有权力,我要支配别人,我要拥有一切,这都是想。这个想的果报在哪里?如果是善心,在天堂,如果是恶念,在地狱,从心想生!心想是因,后头有果报,不能不负责任,不能不谨慎。我一个念头专想阿弥陀佛,果报在极乐世界,六道里头哪一道都找不到阿弥陀佛,没有。念念只跟阿弥陀佛相应,不与一切法相应,你必定生净土;你生到净土,必定一生成佛,就这么个道理。我们这一生到这个世间来,要明白,把这桩事情当作我这一生唯一的一桩大事。如果这桩事情错了,你耽误了,你就要知道,你还要搞六道轮回;如果要搞六道轮回,三途有分。人天两道很难,与伦常不相应,得不到人身,与十善业道不相应,得不到人身。十善业道,人天因,六道里头人道、天道的因,上品十善生天,中品十善人道,下品十善修罗、罗刹,这些不能不知道。
渐教的意思懂了,再说顿教。「言说顿绝,理性顿显,解行顿成。」他没有阶级,一听就彻悟,彻底明白了。明白之后,妄想执著就放下了,解行顿成,立刻就成就。「一念不生」,这就成佛了。没有一个妄念,连佛的念头都没有,为什么?佛的念头也是个妄念,自性里头没有这个念头,这个诸位一定要知道。以后在大乘教里听到说「无佛无众生」,你不要觉得奇怪,那是明心见性的人,真成佛了。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金刚经》上说的这个法,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放下了。放下不是不学,这个要懂,我们要学习。学习怎么放下?学,明了之后不要放在心上,就叫放下。实在难,...(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十九集) 2011/11/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039 》)
...独自生活,跟大众一起相处,心里就是阿弥陀佛。
我要怎样加强我的念佛,让我的念佛达到究竟圆满?方法有。你看一切众生都是阿弥陀佛,每个人都是阿弥陀佛,每桩事都是阿弥陀佛,一切万物没有一个不是阿弥陀佛,你念佛功德圆满了。遍法界虚空界只有一个阿弥陀佛,你说你成不成佛?你决定成佛。道理就是世尊在《观经》上所说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我心里头是阿弥陀佛,是心是佛;我今天六根所接触的境界全是阿弥陀佛,那是心作佛,你就真成佛了。这什么教?顿教。我们有没有圆顿的根性?有,一切根性我们都具足。我们的圆顿根性被迷失了,虽有不起作用。如果一旦觉悟,一旦起作用,就顿超了。他所表现的现象,我们用佛法说,五戒十善圆满,三皈圆满,菩萨六波罗蜜圆满,普贤十愿圆满。为什么?性德现前,佛的心、佛的样子现前,这些德行是佛的样子。
「我国隋代慧远师判本经曰」,法师的德号跟我们初祖庐山慧远完全相同,初祖出生在东晋时代,这一位慧远法师是隋朝时代,相去大概一、二百年。所以,在佛门里面称他叫小慧远,庐山东林寺净土宗初祖则称大慧远。这是小慧远,他叫慧远法师。他有《无量寿经》的注解,叫《无量寿经义疏》,也叫《净影疏》,他住的道场叫净影寺,这是净影寺的方丈。「判本经曰:今此经者,二藏之中,菩萨藏收」,它属于菩萨藏,「为根熟人顿教珐輪」。真顿教,为什么?一生成就,只要你这一生念佛往生,就属于顿。顿里头也有三辈九品,...(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十九集) 2011/11/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039 》)
...法里头的正法。有讲经的人、有听经的人、有真正修行的人,没有证果的,这叫像法。有讲经的人、有听经的人,真正修行的人没有了,这叫末法。连讲经的人都没有了,那叫灭法,佛法就没有了。
释迦牟尼佛在世,四十九年讲经,一天都没有放过假,做出最好的榜样给我们看,我们能不讲经吗?讲经是什么?我们今天不能像佛那样,我们谦卑一点,我们讲经是把自己学习的心得跟大家分享,做报告。有真听、真学、真干的,虽是末法时期,这样的人要能找到个一万、八千,救地球有可能,不是没有可能。真正依教奉行的人,达不到证果的标准没有关系,真干、真修。也就是我们最近这些年来所提倡的,儒释道的三个根要真做到,《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对于大乘经教,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样的人会起作用。不一定在一个地方,在全世界各个地方,只是我们同时在这一段时间当中,无论在哪个地方,我们都真干。这个功德很大,自度度他,自己成就自己,也化解了灾难。
尽可能找机会跟大家分享。我们学讲经,台中莲社不大,没有那么多讲堂。跟李老师当年跟我在一起学讲经的二十多个人,我们每天去讲的话,没那么多讲堂。它的讲堂只有两个,二十多个人,而且讲经一个星期只有一天,没地方练习。这个东西不练习怎么学得出来?所以我的方法是跟一些有缘的同修,到人家家里去讲。我星期一在张家讲,星期二到李家讲,星期三到王家讲,我天天有地方讲。听众二个、三个,不要很多,都在...(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十二集) 2011/11/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042 》)
...能随顺真理」,这个就是说明,柔顺才能够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柔顺的反面是刚强、顽固。佛在经上所教的,我们要认真把它落实,在生活上做到,工作、处事待人接物都能做到,这叫柔顺,柔顺之德。贤首国师《还源观》提倡四德,这是最重要的,第三句就是柔顺。这个四德,学习大乘,尤其修学净土,必须要学习的。第一个是随缘妙用,没有柔顺忍你就不肯随缘,柔顺忍才能做到随缘,恒顺众生,我随顺他,不要求他随顺我。妙用是什么?妙用是不着相,那叫真妙。外面完全随顺,里头如如不动,里面是清净平等觉,这是什么?这是诸佛菩萨的境界,至少是法身菩萨他才能做到。
第二个是威仪有则,就现在讲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