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6909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4-8-17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弟子规》虽然没有讲空性,也没有讲一些前世后世、业因果的道理,但是,它以整个儒家思想为背景,用最简洁的语句,将道德修养的基础和框架完整介绍出来,是非常难得的,很值得学。
学习这部论典,不学佛的可以做个好人,学佛的可以在夯实人格的同时,将它转为解脱之因。
那这样做,和空性相违吗?不相违。
了解佛法的人知道,空性和慈悲是互相启发的,一个人越了解空性,就越重视利他行为,这是规律。不了解的人以为,做人的道理浅、空性的道理深,因而不重视人规。然而事实上,忽视人格修养,一方面得不到利益,一方面也说明,他对空性其实并不了解。
索达吉堪布教诫我们不要小看《弟子规》,他说:
“与所谓的新科学、新理念相比,传统美德才是今日社会的净化剂。简单平凡的文字里,好像没有什么新意,却清晰指明了亘古不变的人性所应该遵循的道路。”
“我现在经常感到,今天我们谈做人,谈国学教育,很多时候不是在要求一些很高的东西,相反,我们是希望大家明白一些基本道理。”
堪布看重人格,“人格的厚度,远远不是一张文凭所能承载得了的。”
堪布看重修行,“真诚修行比任何表面功夫都重要。”
堪布看重大爱,“如果我们认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所有的爱得以展开的基础,那么我希望大家再向前迈一步,走进佛教的认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众生。”
印光祖师反对佛弟子修学外道却弘扬太上感应篇的原因
2015/12/28 18:37:00 热度:1264
释迦摩尼佛于《五分律》中开示“虽是我所制,而于余方不以为清净者,皆不应用。虽非我所制,而于余方必应行者,皆不得不行。”。佛陀阿含经开示“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因为道教《太上感应篇》属于佛教与道教的人天乘共法部分,且于中国为必应行者。所以,印光祖师反对佛弟子修学外道的同时,却极力劝导佛弟子修学道教的《太上感应篇》。老法师极力劝导佛弟子修学《弟子规》,同印光祖师劝导佛弟子修学《太上感应篇》是同一种佛教依据。
印光祖师相关开示见下:
知佛法人,不谈道经。何以故,以道经是求人天福报之法,非了生脱死之法。《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533页-复刘元仁居士书
末世外道充斥,纵有信心,多半归于外道,以无正法之可闻故也。近来交通便
利,佛法经典得以流通,实为大幸。然不得既学佛法,又修外道法,以致邪正混
乱,则为害非浅。《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546页-复韩宗明张宗善二居士书
印光法师谈感应篇
――代重刊序
弘法敬辑
一、感应篇之概述
1、感应篇的来源
问,《感应篇》,谁人著作。对于他教典籍,以何法辨别之。
答,《感应篇》通行本,有太上二字,谓为老子所作。亦有谓本抱朴子而广之。然不必究其为何人所作,只取其书所说之益。所谓不以人废言也。圣人立法,固不必定取圣人所说为法,只取其益世道人心为事。虫文鸟书,大开文字之端,敢以虫鸟不足重,而不用其文字乎。举此一事,可以息彼妄论是非者之无益繁词。此种繁词,尚不如春禽昼啼,秋虫夜呜之有天然风味也。《三编卷四 答崔树萍居士问》
2、感应篇的性质
《感应篇汇编》为古今注此篇者之冠、文理俱隹,俾熟读而详审以行之。则人人可以为良民,人人可以了生死矣。《增广卷二 复四川谢诚明居士书》
五经四书,本是教人为善之书。世多以文视之,则便当面错过。若《感应篇》、《阴骘文》等,直陈因果报应之事,俾人一目了然,实为有益。彼大言理性,不提因果报应者,徒欲得高出人上之名,而不知所以高之实。《三编卷二 复谢慧霖居士书五》
《感应篇》、《阴骘文》,实为功过格之源本,以故恭录于首,以期朝夕讽诵,互相鉴照。俾得三业清净,一心淳笃。庶可无忝所生,行为世法。由是而世法佛法,一道齐修。成已成人,了无二致。前继往圣,后开来学,参赞化育,辅翼郅治,皆于此庸言庸行中得之。若舍此不行,别求玄妙。纵令大得,亦只能利一类之机而况专资空谈者乎。《续编卷二 净土问辨功过格合刊序》
二、感应篇之实行
1、读诵奉行 改过迁善
凡《安士全书》,及《感应篇汇编》,《印光文钞》,通文义者,皆须人奉一部。由此路上行,上焉者或可体会到此。否则只知圆融不执著,口口说空,步步行有,为家庭之祸患,亦佛法之蟊贼。《三编卷三 复福州佛学社书》
《感应篇汇编》,宜令熟读,此正本清源之要务。以五经四书所说者,或散见于各处,或义晦而难领会。此既熟读,读五经四书,一见此种话说,即便心领神会。理学务躬行,而不知此义,反指为异端者,皆见理未的,救世无术之流类也。《三编卷二 复谢慧霖居士书二》
汝宜每日将《太上感应篇》,《文昌阴骘文》,《关帝觉世真经》,日读三五遍,至少须一遍。亦令汝妻日日读之,自可知为人之道理。既知为人之道理,则便可继汝父之家风。凡一切人皆钦仰汝,以为汝父素好善,故有此令郎。此其荣为何如也。光宗耀祖,成家立业,只在能立志学好而已。岂有甚么难行难做处。《三编卷三 复某居士书》
人之一生成败,皆在年幼时栽培与因循所致,汝已成童,宜知好歹,万不可学时派。当学孝,学弟,学忠厚诚实。当此轻年,精力强壮,宜努力读书。凡过读之书,当思其书所说之事,是要人照此而行,不是读了就算数了。书中所说,或不易领会。而《阴骘文》、《感应篇》等皆直说,好领会。宜常读常思,改过迁善。于暇时尤宜念阿弥陀佛,及观世音菩萨,以期消除业障,增长福慧,切勿以为辛苦。古语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此时若错过光阴,后来纵然努力,亦难成就。以年时已过,记性退半,所学皆用力多而得效少耳。第一先要做好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焉。第二要知因果报应,一举一动,勿任情任意。必须想及此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