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39|回复: 3

[学佛文档]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蔡礼旭老师主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26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蔡礼旭老师:《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53-104)》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五十五集)  2012/3/10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57-0055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学长,大家下午好。我们看「正己」这第一句,提到的这七种政治教化,前面我们提到「敬老、尊齿、乐施、亲贤」,这都是非常重要的德行。接着谈到:

  【上好德。则下无隐。】

  君王、领导者好德,注重道德修养,则臣民,『无隐』就是都做对得起良心的事,不做不可告人的事情。《大学》里面也有讲,「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上行下效都能带动这个德风,包含尧舜时候,这是大禹讲的,说尧舜时候的老百姓,都以不能像尧舜一样的德行,而感到羞耻。这个很可贵,当时候的人民,都效法尧舜要成为圣人。其实读书的目的,就在成就道德学问,「读书志在圣贤」。上位者有德,注重道德修养,尤其从哪里开始做起?从不妄语开始。为人父母不妄语,讲的都是真实语,才能立信于子女。只要有妄语不守信用,子女就很难信任父母,信誉就建立不起来。曾经有一次对小孩做的一个调查,其中他们觉得最不能接受的,就是父母讲话不算话。而因为人一天言语的频率特别多,请问大家,您今天讲了几句话了?不好数了!您今天吃了几顿饭?马上就知道。所以言语是修养提升的重要功夫,而且绝对不能打妄语,每一句话都要实实在在,不然德行每天都在堕落都有可能。而且不妄语了得到信任,这样家业、事业才能建立起来,才能团结人心。所以成语有讲「一诺千金」,这个都是可贵的德行。下一句讲到:

  【上恶贪。则下耻争。】

  这厌恶贪心、厌恶贪婪以这个为耻,我们看到这个『贪』字,要把这个字给它透彻的明了,明了什么?明了这个字是痛苦的根源。「诸苦皆从贪欲起」,人生这么多的烦恼痛苦,三个字就讲完,叫「求不得」,才有苦。人到无求就无苦了,所以叫贪求、贪求,有了贪就会去强求,求不到烦恼、痛苦就跟着来了;能够随遇而安的人、知足常乐的人,他就没有这些苦。很多人都说,就是因为那个人给我痛苦的。这是愚痴的话,任何事情自己要负责任,别人只是一个缘。是这个缘引发了我们内在的贪求,才会造成那个苦,根源还在自己的贪心。

  有段格言特别精辟,「能知足者,天不能贫;能无求者,天不能贱;能忍辱者,天不能祸」。因为很多时候,你一忍不了、你动气了,可能人家就找到机会降祸于你。或者你一动气、动杀机,可能灾祸就来了,能忍为安。或者一些气话你就忍不住,就跟人家结梁子,所以叫「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不该讲的话忍不住了,那往后好几个月就在那后悔。「能随遇而安者,天不能困」,大家看这很有味道,真正有修养的人,任何境界都转不了他,他不会难过,他能转境。「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首先他有个态度,他不把责任推给他人,不把责任推给境界,求之在己,自己负生命完全的责任,「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他知足了,上天都没有办法让他贫穷。什么是贫穷的人?没钱?

  你有没有看过乞丐很快乐的?有,民国时期,有一个人每天游山玩水当乞丐,什么是他的床?大地是他的床。他不追求世间那些钞票的积累,他每天看尽天下的美景,他到哪有什么吃什么,他都觉得很高兴,他哪有贫!每天觉得自己不够的人,才是真正贫穷的人,每天看股票都在那里跌,痛苦得要死,那就贫穷的人。其实坦白讲人看不破,请问你有多少钱?多少钱是你的?放在你口袋里的是你的是不是?不放在你口袋里的,你怎么知道你花得了?说不定今天那家银行就倒闭了。我是说说不定,人生无常!可是人为什么那么多痛苦?突如其来的变化你受不了,你就被击垮了。问题是那个苦从哪里来?从有了,有贪了最后才有那个苦。我本来生下来就没有一毛钱,现在没有一毛钱,有什么好苦的是不是?反正再苦一下不就有东西吃了吗?没有,是因为我身边都有善心的人。

  有一个太太四十来岁,她在那里哭得死去活来,就想跳水自杀。突然旁边走过来一个修道之人,看她这么苦,不忍心,赶快先跟她聊两句,让她的情绪能够抒解一下。她就开始吐苦水了:想当年二十年前,我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一点烦恼都没有。二十年前遇到了我的丈夫,跟他结婚,生了一个宝贝儿子多可爱,说多可爱就有多可爱,他带给我多少的回忆。结果去年儿子死了,先生也死了,我实在不想活了,人生太苦了,只好一死了之。接着这个仁兄对这个女子讲,你现在不就跟二十年前一样吗?二十年前你没有丈夫,你也没有儿子,你不就继续天真无邪过快乐的日子,你干嘛要自杀?那麻烦了,二十年美丽的回忆,换来的是一死了之,你说人颠不颠倒?美丽的回忆要变成提升人灵性的因缘,怎么会变成贪着以后的痛苦?所以人为什么烦恼愈来愈多?贪求的人事物愈来愈多。苦不是别人给我们的,我们随时可以回到天真无邪烂漫的年代。你们回到无忧无虑的日子了没有?

  所以「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孟子》提到的一个人求学问,在心地上回到什么?就像小孩一样天真。小孩哪有那么多烦恼?吃饱了就没烦恼,我们现在能回到小孩这么单纯多好。所以看到「贪」字要看破它、放下它,你的苦就离了。「能无求者,天不能贱」,为什么人家觉得这个人很下贱?他为了功名利禄,做出那些让人家瞧不起的行为,巴结谄媚,甚至触犯法网,这个都是让人瞧不起的!无求的人就不会干那些事情。我让我的学生念《朱子治家格言》,大家念过没有?我都还没解释,可是我感觉人性很敏锐,他们念那么长的一篇文章,就念到两句话的时候念得特别大声。哪两句?「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见到富贵的人就在那讨好他,这个人最可耻。「遇贫穷」,看到穷的人、没有地位的人,「而作骄态者」,就是瞧不起人,「贱莫甚」,这种谄上然后瞧不起低层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21-2-26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则臣民就很知道坚守节操,还有应对的分寸。刚刚跟大家讲言语的厚道,现在我们举这个例子,大家再去感受看看。元朝的许衡,当时候是政治比较还没有稳定下来,大家在逃难。许衡经过一个地方在休息的时候,很多的路人开始在摘果树上的果子下来吃,解渴。所有的人都在那吃、摘,就看一个人如如不动,就是许衡,他再怎么渴他都没有去摘果子。结果有人就按捺不住:这个很解渴,你怎么不吃?许衡讲,「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非其有,这不是我的,不是我的树我去拿,这样不可以的。假如我会怎么讲?非其有而取之偷也。你看这古圣先贤的字里行间,他在提醒人,同时他的厚道就在里面,大家要会体会。接着那个人说,反正那个树没人的。你会怎么回答?骗我那么多,树没有人的会活那么大。那你就跟他抬杠就好。所以你看我们言语应对当中,为什么那么容易就跟人家杠起来。许衡怎么讲?他没说他不对,「梨无主」,对对对,这个梨子可能没有主人,「吾心亦无主乎」?他有没有说他不对?没有,他恒顺众生。你说这个梨子没有人的,梨子可能没有人的,梨无主,可是我的心不能没有主人,我不能让它起贪心。您看他从头至尾的话语当中有没有要求对方?没有。他只是在这境界当中,他要对得起自己读的圣贤书。

  这是『上廉让』,这么有德行的人,他在哪个地方会赢得百姓对他的信任仰慕。后来他定居的那个地方,因为他德行的感召,小孩子纵使看到那个成熟的果子掉下来,都不会起一个念头要去拿来吃。所以这个许衡是心正,任何境界他的心都保持在正念,不起贪念。「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国治」,他就影响一个地方的风气,这在《德育故事》里面都有讲到,「上廉让,则下知节」。我们今天讲话,没有能够柔和质直、和颜爱语、劝谕策进,每天可能言语就在恼害他人,就在犯杀戒了。所以从这几个例子我们时时提醒自己,怡吾色,柔吾声的言语修养。

  除非你遇到要骂他才会醒的人,除非!告诉大家,这样的人现在很少、很少、很少、很少,真的有了,自然他的态度就会展现出来。可不能把刚刚说的骂他,他会醒,你就拿着这个到处去骂人,到时候跟人结冤仇可不能怪我。师长曾经讲过,二十岁以前可以讲,二十岁到四十岁,要用暗示的,四十岁以上不能讲了。我当时候听觉得有这么严重吗?不过这么多年走过来,现在慢慢觉得,老人家这个话中都有深意在里面。所以闻誉恐,闻过欣,那没有真正这一生想成就的人,这个心态很难做到,还抱着面子的人,决定没有办法受持《弟子规》这句话。所以人这一生道业要成就,不下大决心,不大死一番,谈何容易?我们的面子太厚了,撕都不知道要撕几层,像我又这么瘦的,可能又没什么本钱撕。接着经文讲到:

  【此之谓七教也。】

  我们刚刚讲到这七点,七个重要的教化。而且这:

  【七教者。治民之本也。】

  治理人民的根本,大家再观照一下,这些都是最重要的,人的德行基础孝敬,还有亲贤他才有智慧,乐施他心量才能扩大,他才能有福报。好德、恶贪、廉让,看到这些字都是大根大本,做人的大根大本。孝他就有做人的根本,廉他就有做事的根本,他就不贪污了,他到任何一个领域、行业,才是一个好的忠臣。

  【政教定。则本正矣。】

  政治教化的原则确定了,那根本就端正了。

  【凡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

  凡是处在上位的人他都是人民的表率,表率能够端正,能够当好榜样了,那还有什么事物不能够端正过来!这是一百零六句。

  我们看一百零七句,这一句大家满熟悉的,我们一起念一下: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说到,在位者、当政者,他本身言行端正,有德行,他办一切事情都是合情理法的,那自然获得人民的信任拥护。纵使他没有发号什么命令,但是他想做的事情,都能够顺畅去做。他提倡的这些理念,没有苛刻去要求百姓,百姓都效法他,都配合他。我们看像宋朝范公、司马光先生,他们都是一代名臣、忠臣,老百姓特别佩服他们。在这些市场里面人民都在关心他们的家庭状况,他们最近有什么事情值得我们来学习、效法,就他们在世的时候,人民就把他们当作榜样来学习。范公在世的时候人民就帮他建庙立祀了,就佩服到这种程度,那真的是『身正,不令而行』。

  在当领导有几个层次,在历史当中有说到,西门豹他治理的地方,人民「不敢欺」,不敢欺骗他,因为他很凶。我们当小学老师的人可能也分这几种,一种是不敢欺,做错了,老师会很严厉,不敢欺。第二种,是「子产治郑」,子产很能干,「不能欺」,他很能干、很聪明,老百姓骗不了他,就不能欺。第三是宓子贱治单县,他是孔子的学生,他治理单县的时候,老百姓是「不忍欺」,不忍心欺骗宓大人,不忍心违背他的教诲,他这个当领导的感人至深。我们假如当老师,那个小朋友时时都说,我不能违背我老师教我的东西。那你这个老师就太成功了,不忍欺。诸位学长,你们有没有教出这样的学生来?有的话请受小弟一拜,那这个感人至深。

  我们陈真老师,我跟陈老师认识的因缘,大家知道吧?就是我小学同学的女朋友,他第一次交女朋友。我们是从十一岁的朋友,这么多年了,他的终身大事,找我这个老哥儿们商量商量。结果他女朋友来,我们在谈话过程,她好几次提到:我们老师说。假如她是小学生我还觉得正常,结果她已经是二十多岁的大人,我觉得挺反常。后来就好奇了:您说的老师,是您什么时候的老师?我本来以为是不是大学老师,她说小学。所以小学毕业十多年了,还一直没有忘记老师教的道理,还在奉行,这就难得了。所以我们为人君、为人师,以至于为人父母,要用德行带领孩子到什么程度?不忍欺。你的孩子走到哪都会想到,「德有伤,贻亲羞」,你就成功了。

  在齐国晏子穿一件皮衣,穿了三十多年,他的节俭人民都是非常感佩的,这都是「其身正,
 楼主| 发表于 2021-2-26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令而行」。他一个宰相,他的德行都可以带动一国的风气;你在学校里教书,你就带动一个班级的风气。我有个同学,他有一天看到一个小女孩,也是他的学生,绑了两个辫子,他说你绑这样很好看,很可爱。隔天有四个同学也绑两条辫子。大家笑归笑,就可以了解到,一个学校老师的影响力,也是挺大的。

  接着底下讲,『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政者本身做得不好,纵使下命令要求民众,民众也心有不甘,不愿意配合,不愿意遵守。今天要老百姓遵守交通规则,结果违反的都是大官,那人民怎么受得了?或者在团体里面,领导每一次都说不要迟到,结果最晚进来的就是领导,那这个很难服众。在齐景公时候,女子形成了一个风气喜欢女扮男装,就很严重。齐景公看了之后就下了法令,说发现女子女扮男装,当场把她的衣服给扯破,把那个衣带给扯断,以示为处罚。结果这个法令下去之后,很多人被抓到,真的把衣服给弄坏,可是这个不好的现象有增无减。景公就有点火,明明都规定,都执法了,这老百姓真是很麻烦,都不听话。晏子就跟齐景公讲,景公,你自己身边的女人都女扮男装,你要求老百姓不要这么做,就好像是挂着牛头在卖着马肉。你私底下在搞那些谁不知道?人民:你都可以这么做,为什么我们不能这么做?老百姓不服,这个风气就改善不了。

  所以晏子说,只要你身边的这些女子统统不要这么做,很快就好了。所以景公一下令,身边的人不能再女扮男装,这个情况就没了。所以还是「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个情况,当领导的人有时候,看别人看得太多了,很难看自己。景公他身边的女子都在女扮男装,他每天都没看到,就得要晏子提醒他才反思到。我们就可以了解到人处在高位,都是看别人之后,要想时时先看自己,反求诸己,那就真的不是容易的事情。所以要让一个人堕落很简单,让他当领导,或者让他上台讲课,这些方法都不错,因为特别容易傲慢,贪名闻利养,这些习气都比较容易起来。所以人在高位,要有比一般人更高的,自我反省的能力。所以当我们在要求他人,人家没有办法接受的时候,马上回过来:我这个要求,我自己做到没有?可能就找到根本原因。这个也是景公这一件事,给我们人生的启示。

  上次我们请到康国泰老师,给大家讲了一堂管理的课,他给我讲了个实例。有一个工厂,总经理换了好多个厂长,都没有办法把这个厂管理好。所以这个总经理就常常在抱怨:怎么都找不到一个好的厂长来管理?结果后来了解到,不是厂长不好,是他这个总经理很有问题。但是总经理年纪也大了,也有地位,有时候讲话不好直接讲,所以就给他讲了个故事,然后送了他一个东西,哪个故事?叫「周处除三害」。大家听过这个故事没有?在古代有个人叫周处,他是地方的恶霸,常常欺负人。突然有一天听到老百姓在谈话,说我们这个地方有三个最大的祸害,第一个是蛟龙,常常在大川里面伤人、吃人;第二个是猛虎,在山里面常常吃人的老虎,这是我们这个地方的第二个大祸害;第三个就是那个周处。周处听完生大惭愧心,羞耻心起来,所以他去收蛟龙、收猛虎,最后还收了自己,把自己的坏习性改掉。后来也成为一个有贡献的人,这叫周处除三害。这个总经理觉得问题都在厂长,却不知道这个工厂最大的祸害是自己。为什么留不住厂长?是自己的习性问题,没有办法留住人,没有办法信任人,没有办法重用人。可是换了这么多人他也没醒过来,还是觉得别人有问题。

  所以这个「正己」的态度,对德行是个关键。师长说我们老祖宗把「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讲出来是把道理给讲透了。人世间的问题不在外面,还得反思到我们自身上面来。而当我们看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提醒我们要带动团体的风气,不是靠命令,也不是靠说教。靠什么?身教,以身作则。我发现有些风气不很理想,是什么?当领导的都觉得在重要场合能讲完话,人家在底下鼓掌得很大声,他就成功了,那是很肤浅的。可是现在有这个现象,他是当主管的讲完简报、讲完什么下去,那些同事:讲得好,讲得好。好有什么用?你讲得好,做得不好,以后就是失信于团队!。

  「上以言语为治」,现在民主国家,真的有这种现象,好像就是讲政见发表的时候,把它讲得天衣无缝就选上了,就是办政治。那不是的,是真正干实事,宁愿做大事,不要做大官,要给老百姓做几件真实利益的事情才对。所以「上以言语为治,下以言语为学」,把口才、讲话就当作是在办政治。而下位者,包含下一代觉得口才好就是学问,能讲到让人家没有办法反驳,真厉害,能把人都用言语给压下去。「下以言语为学,世道之所以日降也」,这整个世道人心都是在下滑。所以「为政不在多言」,为政最重要的言行一致,然后好好的去干实事,就能让老百姓感觉到,你对他们的爱护。包含我们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也不在多言,我们所学能扎扎实实落实几条,那是真的人能弘道,人家在我们身上看到经典落实,一定感动的。那时候你不用说,人家就佩服,就愿意学习。

  我们看一百零八句,我们一起念一下:

  【故君子为政。以正己为先。教禁为次。】

  『君子』治理政务、办理政治,是以端正自己的言行思想,好让自己有德行,这是摆在第一位的。『教禁为次』,其次才是推行教育和禁令,对,推行教育自己不做到,那这个推就不会有太好的效果,甚至还反效果。要这样底下的人就不会服气,要教给他们的,自己都没有做,他就不服了。我们从整个人类历史来看,所有教化能产生深远影响的,都是因为他先做到了,身教做到了。我们看儒家孔子他的好学,他的仁慈,他的温良恭俭让,那不是自己讲的,那是身边学生、大众对他老人家的赞叹,因为他做到了。所以教育为什么能产生这么长远的效果?二千五百多年之后,还这么多人在接受他的教诲,没有别的,他『正己』,他做到了。我们从孔子给我们的启示,再反思,
 楼主| 发表于 2021-2-26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我们现在为人领导、为人父母、为人老师,为什么不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那答案我们就找到了。

  所以这个「教」字,在创字的时候,老祖宗给我们高度的提醒。这个教左边两个叉,下面一个小孩,上行下效,身教。右边一只手拿着树枝,不厌其烦,耳提面命,这叫耐性。所以教育不能产生好的效果,没有别的,主要就这两点,要不我们的身教没有到位,要不是什么?你身教真的到位了,你还得有耐性不要急,真有耐性了,慢慢这孩子的善就能启发起来。因为教育是百年大计,不能求立竿见影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有身教,要有足够的耐性。不只儒家孔子的榜样,佛家释迦牟尼佛他也是完全做到了,然后再教学四十九年,来影响世界不同民族的人,都在效法他的德行。所以「正己为先,教禁为次」,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当领导、当老师、当父母假如觉得好像很多都很难做,可能我们在这些先后次序,没有把它摆对。「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我们从根本来下功夫。好,那今天先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珐輪。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珐輪,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3 07: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