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16|回复: 2

[学佛文档]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第九十三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24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九十三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093


  请看《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会本》,第一七0页:
  钞【又离心名自觉,离色名觉他,俱离名觉满,亦三觉义。】
  这是解释「佛」这个字,这个字里面含很多的意思。这一句涉及到很深的教义,如果对教义没有相当的修养,听起来恐怕不太容易听明白,我在此地用最简单的方式,再给诸位说明,什么叫做色?什么叫做心?
  『心』,简单的讲,就是分别执著妄想。离一切分别执著妄想,这叫做『自觉』。我这个讲法好懂,决定不违背教义,要在教义讲心意识、讲唯识,讲了半天,大家听了如堕五里雾中,搞不清楚的。什么叫做『离色』?色就是外面的境界,不著相就是离色,并不是说把外面色相都不要了,那是不可能的,做不到的,心里面不著,就是不被外面色相所染著,这就叫离色,这就『觉他』。
  为什么叫觉他?不著相,简单的讲就是放下,把外面境界财色名食睡、名闻利养,他真正能看得破放得下,这叫离色。诸位想想,如果你不把外面色相真正看破,你怎么能放下?你把外面色相看破了,就是觉他。知道这一切万法,就像《金刚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以你才放下,「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才不被它染著。真正就对外面境界相彻底了解,彻底了解一定不执著,一定放下了,这叫觉他。自觉觉他统统圆满,这叫『觉满』。此地这个三觉义,也跟前面意思差不多。
  有一些人自觉,不能觉他;有一些觉他,不能自觉。譬如小乘人自觉不能觉他,小乘人自己确实分别执著妄想没有了,但是外面境界没看破,这就是有自觉没有觉他。权教菩萨有觉他,不自觉,外面境界虽然看破,里面的烦恼见解还放不下,知见还放不下,外面境界这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确实他非常淡薄,他放下了,可是他有一种成见放不下,那就是不自觉,这在我们一般初学的往往这种现象很显著。我们以学佛法来说,先入为主,他放不下,非常执著,这也是业障,障碍一生的成就。
  我们讲席当中常常提醒同修,这个好光景不多,生活安定,社会还能过得去,平平安安的,这个不容易,一定要好好的把握住。尤其在这些年,我们看到整个世界局势,人心确实有这个迹象,是大灾难之前的一种预兆,这个迹象很不好,所以我们要格外的努力。这个努力的方向就是要自觉觉他,内能够把烦恼放下,外面把世缘尽量的减少,所谓随缘而不攀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人家也许看到我们这很消极,这个不妨碍,他说我消极,我就消极,咱们好好的把这个时间拿来念佛。等我们这个佛念好了,纵然灾难来了,我们有好的去处,我们不受这个灾难,那个时候才晓得,我们的消极的确有很多好处。所以说对於世缘要消极,对於念佛要积极。
  再跟诸位说,对於研究大乘经论我们都要消极,为什么?经论虽然很好,很多!来不及了,我们统统把它放下。我们念经只念《阿弥陀经 》、只念《无量寿经》就好,你们不知道这念经的好处,《观经》里面教给我们「读诵大乘」,《观经》里面讲三种福报,三种福报里面第三条就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是无量无边的福报。读诵大乘,读什么?就读《无量寿经》,读《弥陀经》或者读《弥陀经》的注解,都好。你每天去念一个钟点,这个利益非常之大,念一个钟点就等於把西方极乐世界那个影片在你心里面放映一次。天天放映,到以后不知不觉你的心里全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境界,不知不觉就养成,这个养成这就是《楞严经》讲的「忆佛」,我们常常想佛,口里面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是不可思议的功德。所以别的经不必念了,为什么?来不及了。
  我觉得好光景,我们现在要跟自己订时间表,七年,七年决定能念到功夫成片,一心不乱,换句话说,决定能自在往生。往生不要害病,像古来的大德,站著走、坐著走,谈笑当中我走了,这多自在!做得到吗?给诸位说,人人做得到,就怕你不肯做。你也许会怀疑,很多出家人念了一辈子佛,到最后还生病、还很痛苦的走,我怎么能做得到?你不晓得,那些出家人念一辈子佛,他内外都没有放下,所以他才生病,他才痛苦。你统统都放下了,还有什么病苦?没有了,业障就全消了。有一桩放不下,那就是业障,你该受什么样的果报还得要受。所以,放下好!
  钞【又云智者,智即觉义,无不知者。】
  「佛」这个字,有『智者』的意思;觉者、智者。『智即觉义』,智是体,觉是用。换句话说,真如本性本来就具足无量的智慧,智慧起作用就叫做觉,对自己就叫自觉,对别人就叫觉他,就是这么回事情。我们现在迷了自性,智慧没有了,把智慧变成世间的聪明才智,佛法里面讲「世智辩聪」,世间的聪明智慧辩才。这是迷了之后,真智慧变成世俗的智慧,变成世智。世间智慧起作用,就免不了有烦恼,分别执著计较,搞这一套。不像如来与大菩萨真正的智慧,他们没有烦恼,不生烦恼。
  『无不知者』,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无知」就是讲真正的智慧。我们今天恰恰相反,我们是有知,因为有知就有所不知,这个亏吃大了。富楼那尊者在楞严会上向释迦牟尼佛请教,众生起了无明,他就问:无明是什么原因起来的?佛解释得非常好,四个字,「知见立知,是无明本」,这就是无明的根本,
 楼主| 发表于 2021-2-24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明就是这么生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在无知里面建立一个有知,这个有知就错了。
  有知就是无明,无知是本性,你听了我这个话,千万不要错解了,你要把这个话记住了,「无知就是智慧」,好了,我现在去当白痴去了,那是不是智慧呢?那就错了,你完全错了。这绝对不是我们凡夫的境界,不但不是凡夫境界,也不是二乘人、权教菩萨的境界,换句话说,我们在此地姑妄言之,你也就姑妄听之。如果想达到这个境界,我教你一个方法,老实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这个境界就现前了。理一心是圆教初住以上的菩萨,你才能真正证实,否则的话,你回家打妄想,怎么打妄想也是无明,也是邪知邪见。《般若经》上讲的「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无知是般若的本体,无所不知是它起作用,它不起作用的时候是无知,起作用的时候无所不知。
  钞【智论云。】
  『智论』就是《大智度论》,有这么几句话节录在此地。
  钞【知一切众生数非数,常非常等,是智无不知,所谓得一切种智是也,即觉满义也。】
  『知一切众生数非数』,数是数量,这个字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如果拿数目字来说,就是尽虚空遍法界这些众生的数目。这谁晓得?佛晓得,大菩萨们晓得。佛晓得,为什么?他见性了。真如本性里面有这种本能的智慧,他也不必计算,也不必思考,就像电脑一样,你这一按钮,数字就出来了,奇妙得不得了,确实是如此。只要人家一问,这数字立刻就答出来,不必通过思考的,也无需要去观察的,本性里头的本能就是这样的不可思议。
  另外这个数也可以讲数术。众生在迷都有数,因为有数,所以人家能算得出你的命,如果没有数的话,他怎么能算得出来?这个算命的确是根据很高深的数学,《易经》是在讲数学。现在宇宙之间许多星球,是从数学上推断去找,发现的。所以个人这一生有数,生生世世都落在数量里头。我们大宇宙也有数,都能推测得出来。所以许多预言,几千年前的预言,它很正确,为什么几千年这个推算这么正确?这里头就有个数量在。
  什么人能逃出这个数量?《了凡四训》里,云谷禅师就说过,大修行人,那个数量就拘束不了他,你去找那个算命的就不灵,就算不准,为什么?他已经超越数量。一般普通人,凡是被命运所拘束的,像袁了凡那样的人,我念《了凡四训》,我认为袁了凡是个标准的凡夫。我们是凡夫,连标准都够不上,他是个标准的凡夫。但是他以后遇到云谷禅师,他能够改造命运,能够创造命运,可见得命运是有,风水也是有,但是改变要从心里改变,境随心转,数也是从心才能够把它解开的。所以这个数含义很多,含义也很深。
  『常非常等』,这一切法哪些是常住的?哪些是无常的?譬如在我们众生的分上说,我们的真性是常,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性是常。我们这个肉体是无常的,肉体有生老病死、有成住坏空,我们的精神是真常的。现代的话,叫精神、物质。这个身体是物质,它是有聚有散,而我们的精神实在讲,不来不去,这在佛法里称之为佛性,称之为本性,或者称之为真心,经上这个名词总有几十种之多,都是说这桩事实。所以哪些是常?哪些是无常?「等」这是省略,底下还有许许多多,都是讲的这个宇宙人生的原理原则。
  『是智无不知』,智慧起作用,无所不知,这就叫做『一切种智』,一切种智是如来的智慧,是圆满的智慧。「一切智」就是知空,知体不知用叫一切智;「道种智」是知用也知体,这是菩萨的智慧;到「一切种智」,就是这两种智慧都圆满,这是如来果地上的智慧。称之为一切种智,这就是智慧圆满的意思。
  钞【十号者,万德世尊,举莫能尽。略而言之,如来至佛,共有十号。十号之中,佛当其一。具兹十德,世出世间之所宗主,故名世尊。】
  如来的『十号』,这十种号是通称,任何一尊佛他都具这十个号。这十个号是佛的智慧德能上建立的。十号当中,这里只举两条,举了一个『如来』,举了一个『佛』。十号是佛学常识,我们简单的讲一讲。
  第一个是「如来」。如来这两个字的解释也有很多种,最常见的解释就是:「今佛如同古佛之再来,这叫如来」。佛跟佛的智慧德能都一样的。今佛如古佛之再来,这个完全从事上说的。从理上讲,《金刚经》上解释得很好,「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这就像《般若》、《中观》里面讲的「不来不去」,这是如来的意思。还有一个意思解释得非常好,「如来者,诸法如义」,这个解释就是如来为什么称之为如来,把这个道理给我们说出来,他是亲身证得这个境界,「一切法皆如」。一切法是相,如什么?如其性,性相一如,这叫如来。所以说诸法如义。可是这样说法,同修们可能很难体会。我们拿作梦来作比喻,作梦,忽然你一下醒过来,你去想一想整个梦境,梦境就是诸法,能变现梦境的那个心就把它比喻作自性,你想想梦中所有的境界是不是都是你那个心变现的?如果你觉悟了,梦中所有的境界都是我的心!心就是梦境,梦境就是心,「心外无梦,梦外无心」,心梦一如,这就是诸法如义。
  你从这个地方去想,我们今天尽虚空遍法界,这森罗万象都是我们真如本性现出来的相分。你说明心见性,性在哪里?没有一法不是性!就好像我们作梦,忽然在梦中想起来,心在哪里?梦中哪一法不是心!全是你的自性。所以经上常讲:「全妄即真,全真即妄」,真是什么?能变的心,妄是所变的梦境,真跟妄是一不是二。明白这个事实,真妄不二,性相一如,这就是《金刚经》上解释的诸法如义。你到了这个境界,就可以称如来。所以,如来的德号从这个地方建立的。我们没有到这个境界,不能称如来,到这个境界则称如来。称如来就是证得法身,法身是一切法就是自己身,像刚才举的梦境一样,忽然觉得我在作梦了,梦中所有一切境界全是自己,梦中有你自己的身体是自己,梦里那些别人还是你自己,是你自己心变现的,不是那个人从外面跑到你梦境里,没这个事情。梦中山河大地还是自己,
 楼主| 发表于 2021-2-24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一样不是自己,才晓得尽虚空遍法界统统是自己,这就叫证得清净法身,承认一切诸法确确实实是自己。我们肉身有生有灭,法身不生不灭。不止精神不灭、物质不灭,法身不生不灭,你把我这些话要是听懂了,细细体会,虽然你不能证得法身,什么叫法身你多少会有个概念。这是「如来」两个字的意思。
  第二个德号是「应供」,就是应该接受大众的供养。为什么应该接受大众供养?佛是一切众生无上的福田。我们到哪里去种福?供养佛的福报最大。现在佛又不在世,我们想修福,怎么办?我们到哪里去供养?供养这些出家法师,出家法师固然是有真正的佛弟子,也有妖魔鬼怪,你要是供养错了,好像你那个种子种到石头上,种到沙土上,不但不会生芽,连这个种子下去也坏掉了。所以种福田不容易。可是我告诉诸位,佛虽然不在世,佛的法身舍利住在世间,你供养它等於供养佛无二无别,法身舍利是什么?经典,你供养它。怎么供养它?你每天读诵经典,过去人写经,现在我们印经,这就是供养佛,使他的法身舍利常住世间,永不毁灭。尤其是《弥陀经》,《弥陀经》跟《无量寿经》是同部的,一个叫大本,一个叫小本,说《无量寿经》、说《弥陀经》完全一样。佛在《法灭尽经》里面说过,将来佛法会灭尽,第一个灭的是《楞严经》,最后灭的是《弥陀经》。所有一切经都灭尽了,《弥陀经》跟《无量寿经》还要留在世间一百年,所以这个经真正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遇不到它的人,没福,遇到它的人依教修行,没有不一生成就的。所以说当生成就的佛法,只有这个法门,我们读诵这个经典,弘扬这个经典,流通这个经典,就是供养佛陀。所以第二个名号叫应供,他是九法界众生真正的福田。
  第三个德号是「正遍知」,这是从他的智慧上、德能上建立的,他是全知全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他的知决定正确没有错误,所以叫正知;遍知就是没有一桩他不知道,普遍知道,所以称他作正遍知。
  第四个名号是「明行足」,明是光明的明,行就是修行的行,足是满足的足,明行足。这个德号是从他神通上建立的。阿罗汉有六种神通,虽然有六种神通,他的能力有限,譬如讲宿命通,阿罗汉只知道五百世,过去五百世他知道,五百世之前他就不知道。佛这个宿命通是没有止境的,无量无边的,这是举一个例来说。在佛就不叫六通,名字换一换,叫「三明」,就是三种光明,就不叫神通,明比神通高明得太多。具足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也就是他的能力,神通实在讲就是能力,前面正遍知是讲智慧,智慧能力都圆圆满满,没有一丝毫欠缺,所以叫明行足。
  第五个是「善逝」,意思是不再来了;不再来,就是不退转。他成了佛,他决定不会再堕到菩萨,绝对不会再堕成凡夫。如果说是不再来了,成了佛就不到人间来,这个话讲不过去;佛常常示现在人间,他会来的,所谓倒驾慈航。善逝,古人解释「不还来」,实际上讲就是他不退转,不会再退堕到凡夫位子上。他到凡间来随类化身,像观音菩萨,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他虽然现这个身,他实际上还是佛,他并没有真正堕落到这个身。所以到人间来现个人身,佛决定没有真正又变成人,没有,他还是佛,不过现人的这个样子跟我们和光同尘,来帮助我们而已,就是绝对不会再退回来,这叫做善逝。
  第六个是「世间解」,解就是理解,一切世间法他完全通达,没有一桩不知道的;世出世间法统统通达,这叫世间解。弘法利生,实在不是容易的事情。我当年学教的时候跟李老师,李老师就一再叮咛我们,说一定要通世间法,学佛总是以佛法为主,他特别提醒我们一定要懂世间法。世间法不懂,通佛法不能度众生,因为你跟世间人格格不入;通世间法不通佛法,也不能度众生。要想发心度众生就不容易,世出世间法都要通达,这个事情就难了。世间法,我们不要谈现代这个新的科技知识,咱们不谈这个,因为这个太多了,就谈从前的这个知识。《四库全书》,这是我们中国的老东西,你这一生能不能通达?世间法,没算现代的科技,现在新东西没算,算旧的,你就难了。那么佛法呢?三藏经典。可见得这个事情难,真正是难。所以发心容易,真正要做到不容易,可是我们尽心尽力勉强还要去做。
  在世间法里面,李老师给我们这些学生选的,第一个是《四书》,要念;第二个是古文,念《古文观止》;第三个是《御批通鉴辑览》,这是历史,要知道过去历史的教训;第四个是《五种遗规》,修身的书,这是规定我们必须读的世间法。我们现在看到很多发心好像满好的,不懂得人情世故,不懂礼节,举止言谈行为违背人情,这个怎么能弘法?你佛法再好也不行,不近人情!有很多真正修行不错的,世间法一张白纸,什么都不知道,所以跟他相处真是啼笑皆非,他是不是有意的?决定是无意的,没有学过,人情世故不懂!所以世出世间法都要通达。佛对於一切世间法,没有一样不通达,所以叫世间解。不通世间法,决定不能度众生,你自己这个言行举止众生看到会厌烦,再高的德行,你连做人都差劲,还谈什么?所以这点我们要留意的。世间书籍,我奉劝诸位《五种遗规》一定要念,是清朝陈弘谋居士编的,编得非常好,这就是学礼,所谓「人无礼则不立」,没办法立足於社会,一定要懂礼节。
  第七个是「无上士」。士,是中国对读书人的尊称。读书人里面,佛是至高无上,所以称为无上士。如果讲到学位,没有比佛更高的,他是最高的一个学位,称为无上士。
  第八个德号是「调御丈夫」。中国人常讲大丈夫,大丈夫跟大英雄都是从前对杰出的人的一种尊称。所谓杰出,就是别人做不到的,他能做得到,这才称为英雄,这才称为大丈夫。佛称为调御丈夫,调御是对众生来说的,众生心里面有烦恼,他有办法把你这个烦恼调开;你失去方向、失去轨道,他有方法领导你走入一条正路,这都是调御的意思。原本调御是驾车,从前驾车,马拉的车,控制这个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3 06: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