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wlxg20130220

[其它话题] 净公上人修福积德造命法(了凡四训讲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2-20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他看得见;我们耳朵听不见的,他听得见。所以想想我们还有什么地方能隐瞒极乐世界的诸上善人?连那些人都不能隐瞒,又如何能瞒过阿弥陀佛、观音、势至呢?没有法子隐瞒!
   我们真正明白这一桩事实,深知念佛求生净土,形式上的回向不回向是没有什么关系。我们的心愿他们都知道,不必嘴里讲:“我要求生净土!”他们早就知道,起心动念时他们就晓得了。好好的念阿弥陀佛,这是真话,其他的废话可以不必讲了--求一心不乱、求上品上生、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才是第一等大智、大福德人。
   不惟是也。闲居之地。指视昭然。吾虽掩之甚密。文之甚巧。而肺肝早露。终难自欺。被人觑破。不值一文矣。乌得不懔懔。
   前面所讲是在一般时处,这里是讲我们一个人在私室独居时。一个人在自己房间里关起门来,有时就不检点了,可以马虎随便一点了,不知“慎独”功夫要紧。因为有人在,自己总会约束一点,没有人在就放逸了。
   李老师讲过,古时候,好像是郑康成(郑玄)跟一些同学们在一起,有一次大家自我反省,提出自己有什么过失,把过失说出来。每位同学反省时都能把自己的缺点说出很多,唯独郑玄想不出来。最后大家问他:“你再想想!”他说:“我在想!”想了很久,想出来了--有一次上厕所时没有戴帽子,这就是我的过失。可见古人慎独的功夫,在自己房间关着门,衣服都整齐,像见宾客一样的慎重。现在人会说何必这样做作?古人他就是这样做法,这叫“慎独”。在他们的观念中,纵然是掩盖得很严密,天地鬼神也见到,如果马虎一点、随便一点就是失礼。隐密之处也如临天地鬼神,所以态度是恭恭敬敬,不敢有一点放逸,就是讲这桩事情。
   ‘闲居'是指私人的卧房,在里面也是‘指视昭然'。虽在私室中,亦如十目之所监视、十手所指--就像在大庭广众之下一样的检点、一样的谨慎,不敢随便。
   ‘吾虽掩之甚密,文之甚巧',‘文'是文饰,就是掩盖自己的过失,还用花言巧语去掩饰,其实是掩饰不住的。‘掩'就是骗人、自欺欺人。实在是‘肺肝早露',‘肺肝'是内脏,一般人看不到,可是天地鬼神都看得清清楚楚,是用这个来比喻。比喻我们在暗室,在卧室里面,一举一动、起心动念,天地鬼神没有不知道的。我们以为掩藏得很密,那不过是自欺欺人--其实早就被人看破了,看破了就一文不值。想到这里,怎么不害怕!
   不惟是也。一息尚存。弥天之恶。犹可悔改。
   人知耻,就有敬畏之心,就能改过,就能灭罪。我们讲“忏除业障”,学佛的人天天去拜忏,拜一辈子不但业障没消除,愈拜愈多,原因在那里?他不晓得从那里去忏悔。今天在寺院拜忏,就是此地讲的‘文之甚巧';他不是真忏悔,而是在掩饰他的罪恶,罪恶愈积愈重,所以愈拜忏罪愈多。真正修行是知耻、畏敬,我们能够在念头上转就好了。
   ‘一息尚存',只要一口气没有断。‘弥天之恶',‘弥天'就是大恶,佛经里所说的五逆十恶--必堕地狱。这样的人在一口气没断时,有没有救呢?还有救--‘犹可悔改',他还能改过自新。他要是真正的知耻,真正的生敬畏之心,悔过发愿求生西方,一念、十念决定往生。
   我们在《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读到。在印度、在中国,在过去有这种实例。譬如唐朝时的张善和,他是屠夫,临终十念往生。在古印度有阿阇世王,我们在《观无量寿经》里读过,他杀父亲、害母亲、破和合僧,也是无恶不作(《大藏经》里面有一部《阿阇世王经》,释迦牟尼佛专讲这个人的因缘果报),他在临命终时,一口气还没断,他真正忏悔了,一心念佛求生净土,他往生的品位是“上品中生”,实在不可思议!
   所以我们才晓得往生极乐世界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我们平常积功累德,平常修行往生的;另外一种是作大恶的人,临终忏悔往生的。所以我们不可轻慢造作罪业的人,说不定他在临终时忏悔的力量强,往生的品位比我们还要高,这是很可能的。我们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浪子一回头比一般好人还要好,平常一般好人比不上他,就是这么一个道理。所以对于恶人不可以存轻慢之心。
   知道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决定不能存侥幸的心--造恶临终忏悔还可以往生,我现在多造一点恶不要紧,临终时还来得及。我们要是存这个心就坏了,存这个心可以说决定堕三途。诸位要知道,临终忏悔往生是很不简单的事情!表面上看是一生,其实他过去生中的善根、福德不知道有多么厚!在这一生当中他迷了,临终时他又醒过来了,这才行!过去生中没有深厚的善根(大家可以去参观病院,你就晓得了),几个人在临命终时头脑清醒?这是第一个条件。如果临命终时昏迷了,求忏悔的念头忘掉了,那不就往恶道去了!我们明了事实真相,决定不敢存这个念头。为什么?太难!太难了!真是千万人中,难得有一个临终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这是第一个条件,没有这一个条件就办不到。我们能保证自己临终时头脑清楚吗?第二要遇善知识。第三要立刻回头,一心忏悔,念佛求生净土。我们能保证临终时这些条件都能具足吗?若不能,还是老老实实,平常积功累德,这才稳当可靠。净宗是万人修万人去的法门,但是尤注说得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苟有悔罪之心,便开自新之路。”这要愈早愈好,愈早觉悟愈好。赶紧回头,不要再造恶业了!
   古人有一生作恶。临死悔悟。发一善念。遂得善终者。
   这种例子很多,世俗、佛门中都有,如前所说。近代我们见得到的,美国首都华盛顿周广大往生。他虽然不是一个作恶的人,但给我们证明,临终遇到佛法,一念十念是可以往生的。周广大是一个经商的好人,不是个恶人。他一生没有遇到佛法,临终前三天才听到善友说西方净土。他听了很欢喜,没有丝毫怀疑就接受了,就发愿求生净土,一心念阿弥陀佛,这是他过去生中的善根现前。一发愿求生,他病痛就没有了,这是佛法讲的华报。真心一发,三宝就加持,虽然有病,没有痛苦;虽然病重,
 楼主| 发表于 2021-2-20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世出世间论福报没有超过佛的。所以求福、求慧是应当的--我们自性里本来具足了无量无边的福慧。布施有三种:就是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这都是一切众生所追求的,佛告诉我们种善因必定能得善果。
   第二、是“忍辱”。忍辱能够保持,如果只有修施福,而没有忍辱,修积的福德保不住。《金刚经》上说“一切法得成于忍”。这一切法是指世间法、出世间法,要想保全,忍辱波罗密就不能不修。经上常说“火烧功德林”。什么火?瞋恚之火。若一发脾气,功德就没有了,所以功德的修积相当不容易。如果你想你的功德修积多少?想想上次是几时动过瞋恚心,一念瞋心起,火烧功德林;念佛人若在临命终时发脾气,那就完了。这就是说明,为什么人临终时,佛法教我们八个小时内不要去碰他;因为一个人虽然断气了,八小时之内,神识没有离开,你去触摸他,怕他发脾气。这时若发脾气,丝毫的功德都没有了,所以功德很难修积。福德则不会失掉,功德随时可以失掉。
   功德是什么?功德是清净心、是定、是慧。诸位想想:一发脾气那有定和慧?定、慧都没有了。至于福德,是我们讲的财富、聪明(世间的聪明是法布施的果报)。我们念佛,所修积的功德就是一心不乱、功夫成片。一发脾气,功夫成片没有了,一心不乱更没有了!所以要晓得功德是很难保持,一定要有高度的警觉。
   我们修行,在菩提道上--就是修行过程之中,冤家债主常常会来作对。为什么?他们的报复心很强烈,看到我们修行要成就了,成就之后他就永远不能再报复了;所以总是想尽方法来障碍、来阻扰。这些障碍、阻扰的方法,就是叫我们自己把自己的功德毁掉--火烧功德林。自己要不肯毁掉,任何外面的境缘对我们是无可奈何。
   所以有些人有“境缘”。“境”是环境,“缘”是人事。物质、人事环境常常叫我们不满意。不满意就发脾气,一发脾气就把自己的功德烧掉。谁叫我们不满意?可能都是冤亲债主在那里作祟。藉着人事、物质环境的缘,他在挑拨。所谓说话的人也许是无心的,我们自己听了有意--自己听了就不舒服、就难过。不要说表面上发作,你心里稍有恚意功德就没有了。只是小小的瞋恚,为什么功德没有了?因为清净心失掉了,这是必须要明了的。所以世出世间法的成就都在忍辱,都在定功。“定”,不但是出世法修行的枢纽,世间法也少不了的。
   “闻谤不怒”,这是定,这是智慧--定慧现前;‘闻谤而怒',那是业障现前。从这里可见到,我们是定慧现前?还是业障现前?自己要清楚。
   这些境界好不好?对修行人来讲,是好的!常常有人来找麻烦,有些事叫自己不如意--这是好境界。若不从这种境界里去修,“定”从那里修得成功?所以逆境、逆缘现前,正是自己修“忍辱波罗密”的时候,修忍辱波罗密的机会来了!所以感谢都来不及,怎么可以抱怨?怎么可以发脾气?这正是锻炼自己功夫的时候。
   古人锻炼一个学生,首先用的方法,就是教他修“忍辱波罗密”。看到这个人是个法器--就是可以教的学生,对他就没有好脸色。会处处有意去找麻烦,好像很讨厌,这是看他能不能忍受--有意折磨他;他若不能忍受,离开了,就算了!不能忍辱就不能成就,虽然其他的方面很优秀,不能忍辱其成就也有限。
   我们在《禅林宝训》里看到,有一位老和尚折磨他的学生,就是完全不讲理的。一见面就骂、就呵斥。有一次洗脚,洗脚水就泼在学生的身上,学生还是不走,还是要赖在这个地方。以后老和尚实在生气了,赶走!迁单!不让他住在这里。学生没法子,不能住了!于是他住在远远的走廊下。老和尚讲经说法时,他在窗户外一心谛听,不让老和尚看到。过一年了,老和尚要传法、要退休,要推选一位新的住持来继承他,大家不晓得老和尚要选什么人?老和尚要大家把在外面听经的那个人找过来,传法给他,把住持的位让给他。大家才晓得,这么多年来老和尚是为了要锻炼他。如果我们遇到小小不如意,就想掉头而去不愿接受磨炼,也就决定不会有成就;即使其他方面再优秀,也不能成就。世出世法成败关键就是忍辱--他能忍,他就有定;他有定,他就有真智慧,不会被外境所动摇。
   有时候,我们看某人很优秀,在这儿住了没多久他走了,常住的人笑笑,无所谓。受不了折磨,不能成就。不能成就的人在常住多一个、少一个,一点关系都没有。所以有些眼光短浅的人认为某人是个人才!走了可惜!这是看得近,往深远处一看,不是如此。真正是人才--他有定功、有智慧。唯有定、慧才能续佛慧命,才能住持佛法;没有定绝对没有慧,定的前方便是“忍辱波罗密”,先有忍而后才有定,没有忍那里来的定?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
   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他知道这是个真正道场,是有道学可以学的,打都打不走。他没有学到手,怎么肯走?什么样的侮辱都甘心承受。为什么?必须学到手之后才肯走,没有学到手是决定不肯走的!这是真正求学的人!假使小小的一点不如意,他掉头就走,不能忍辱--没有用处的,不必去留他。
   这一段文字非常的重要,息谤息争的妙法--就是根本不把它放在心里,再怎样的诽谤也就消失了。所以诽谤来,不可以争、不可以辩,愈辩就像此地讲的‘春蚕作茧,自取缠绵'。用不着辩的!冤枉了!冤枉也用不着辩。
   所以说‘怒不惟无益,且有害也',害是太大太大。如果做事,上司对于一个易怒之人是不会重用的,也不会提拔的。一个长官考核部属,往往在生活中,从他待人接物之处观察。这个人值不值得栽培?这个人有没有前途?他看到心里有数。易怒之人没有什么大前途,不值得栽培的,因为怒会害事。
   其馀种种过恶。皆当据理思之。此理既明。过将自止。
   这四句是改过自新的最高原理、原则,大乘佛法就用这个方法,所以成就快速。小乘人改过是在事相上,事相就是枝枝叶叶,一个事情错了,下一次不要再错了。枝枝叶叶上改--难!而且很苦,时间很长,
 楼主| 发表于 2021-2-20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容易收到效果,不如前面讲的从理上改。理上改比事上改高明多了!这是一般讲的大乘权教菩萨,权教菩萨从理上改。大乘实教(实是真实)法身大士从心上改--心是根本,万法唯心。
   ⑶从心地上改
   何谓从心而改。过有千端。惟心所造。
   ‘过有千端,惟心所造',善业、恶业都是心造的,十法界依正庄严全是心造的。《华严》说得好:“应观法界性--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性就是本体,体即是心--,一切唯心所造。”大乘菩萨到地狱里度众生,用什么方法进入地狱?打开地狱之门?就是这一句偈。我们看《地藏经》,破地狱门,就是《华严》这首偈。地狱是什么?“唯心所造”。明白这个道理,地狱原本没有门,但可以自由通达。
   所以改过从心地上改,修善从心地上修。若从心地上修,就是很小很小一桩善事,像我们在路上遇到讨饭的,布施一文钱,这一点点小善的功德也是尽虚空、遍法界。为什么?这是自性大慈悲心的显露,心量是无量无边。因为是从心地上修的,福就是那么大,称性的。所以从事上修的善小,性德未显,得的福报也小。
   怎样从心地上改?就是真心改。真心想要改,真心修善,真心断恶,这就是从心地上用功。心地法门没有什么应该不应该,理上还有条件,心地上功夫是不谈条件的。所以纯真无妄,一丝毫的善也称性。改过要从心地上去改,知道“一切唯心造”。
   吾心不动。过安从生。
   这是最高的原理--心清净了,无量劫来的罪业都没有了。要怎样达到‘心不动'?不动心就是“禅定”,在念佛法门里称“一心不乱”。诸位要晓得,若得一心,罪业都消除了;起心动念,罪业又现行了。
   譬如看电视。把电视机关起来,电视画面就没有了,荧光幕上干干净净,一打开画面又现行了。众生心中业相亦如是,心定的时候一切业相都不现行,心动时业障又现行了。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知道修清净心,清净心是心里一念不生,禅宗六祖所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要晓得业障是在妄心里,真心里面没有,真心本来清净,现在还是清净。
   像我们戴眼镜,眼睛本来清净,我们戴上眼镜,镜片上落有灰尘,看到外面模模糊糊的。这不是眼睛有毛病,是镜片上的毛病。所以我们讲业障,业障在那里?业障是镜片上的污染,眼睛并没有障碍,大家要懂得这个道理。几时能把眼镜去掉,不但污染除尽,镜片也不要了--则净眼明见,好比明心见性就成佛了;你若戴上眼镜,隔着一层障碍起用,就是凡夫、就是有情众生;除去障碍就是诸佛如来。
   我们现前用什么心?用妄心,不是用真心--真心没有障碍。我们用肉眼来看一切万法,是戴上了妄心镜片看东西,透过一层“妄”来看外面的境界。这个“妄”就是八识五十一心所,这是重重污染的镜片。我们是透过八识五十一心所接触外面的境界,所以外面境界也变了,变成“六尘”了。如果不用八识五十一心所看外面的境界,外境即非六尘,而是“真如本性”。见性见色性,闻性闻声性,转六尘为真性--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现在的大麻烦就是我们没办法把眼镜去掉--八识五十一心所没有办法除掉。佛家修学的宗旨都是教我们把这个东西舍掉--“转识成智”。智是真性起用,识是迷了真性的作用,就是八识五十一心所起作用,这是在功夫上说的。权教以下皆用八识五十一心所,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因此不能见性成佛。所以忏罪,有从事上忏,有从理上忏,没有办法从心上忏。为什么呢?他不知道心在那里。如《楞严经》所说,你看阿难尊者那么聪明,心在那里都不晓得,都找不到。楞严会上一开头,释迦牟尼佛问阿难,心在那里?阿难找不出来,不知道心在那里。不晓得什么叫做“心”,你从那里忏起?
   大乘实教菩萨,在圆教讲就是初住以上--《华严经》上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修的忏悔法,就是从心地上忏悔。诸位读《华严经》就很清楚,特别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你看善财童子怎么修?五十三位善知识,代表圆教初住一直到等觉菩萨。这些菩萨示现在人间,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有,人家是怎么修的?佛法真正讲修行,有理、有事,还做出样子给我们看,没有比《四十华严》更好。《华严》纵然不能全读,四十卷完整的《普贤菩萨行愿品》确实很重要。要晓得大乘最殊胜、最高级的佛法,如何应用在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上,这是真实修行的一部好书,真正值得提倡。
   依照这个原理、原则,古德常常开导我们,教我们修行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你想想看,这“一向专念”有没有道理?教你一天到晚念这一句“阿弥陀佛”,把一切的妄念归成一念。这一句“阿弥陀佛”是善还是恶?非善非恶,善、恶两边都离开了,与心性相应了。善、恶是两边,识心心所里面才有两边,真心里没有两边。所以这一句“阿弥陀佛”念久了,自自然然就明心见性了,这是八万四千法门以外,修明心见性最殊胜的方法。
   万一用的功夫不够,见不了性,见不了性也没关系,可以见阿弥陀佛,见了阿弥陀佛之后一定会见性。这是方便,是任何一个法门里面所没有的。其他的法门不见性,就不能算是成就;念阿弥陀佛不见性,见到阿弥陀佛就算是成就。从心地修--现在教给你一心念佛,就是从心地起修。你一心念这句“阿弥陀佛”,什么罪业都消除了。阿弥陀佛那有罪业?这句“阿弥陀佛”是真善,真善不是善恶之善;善恶之善是相对的善,不是真善。真善是离开相对--绝对的大善。
   学者于好色好名好货好怒种种诸过。不必逐类寻求。
   这是举几个例子来说。过失有千万条,‘不必逐类寻求'。学戒律的,从事上修的,他就要想:一天有多少过失?那些事错了?慢慢在那里想,再一条一条改;天天要反省,还要搞功过格去记。这种对于很执着的人有效,非常有效!一切众生根性不相同,这是与过去生中习气有关系。大乘菩萨根性的人,绝对不干这种事情;小乘根性的人很欢喜,很受用。小乘根性的人叫他不用这种方法,他没办法。每个人的根性不相同,
 楼主| 发表于 2021-2-20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此所用的对治理论与方法也不一样。
   在中国大乘根性的人多,这是事实。像南洋、泰国、锡兰,小乘根性多,以其世代相传都是小乘法,都是样样要分别、执着、计较。他从事相上断恶修善;大乘是从理论上、从心地上断恶修善。从心上修,是从根本上下手,不必要在枝叶上寻求了。
   但当一心为善。正念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
   这个方法好!简单明了;如果没有真实智慧,你还是做不到。为什么?因为怀疑。以为自己一身的罪业,这样做能消除吗?他怀疑、不相信、不接受。甚至于听我们讲:“你一心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以为一身的罪业很重,怎能往生净土?那有脸见阿弥陀佛?不但没有脸见阿弥陀佛,连寺院大殿塑的佛像他都不敢进去拜;总是认为自己罪业太重了,我怎么好意思见佛!这样根性的人,就教他用“事上忏”,他相信,他知道一条罪业,他能改一条,他的心能安,这样就很好。
   能够接受净土法门,真的是经上所说的“大善根、大福德、大因缘”。不是最上乘根性的人,不可能接受念佛法门。因为接受念佛法门,无始劫以来的罪业,念佛就消除了。西方极乐世界诸上善人聚会一处,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诸上善人之一--文殊、普贤、观音、势至诸上善人,你往生到那里,就跟他们是同等人物。小乘根性的人不敢承当,怎么敢跟观音菩萨并肩携手!所以念佛法门--黄老居士的《无量寿经注解》里讲是度上上根的人。什么人是上上根?能信、能愿、肯念佛的人是上上根。禅宗六祖大师是度上上根人,殊不知净宗的上上根超过禅门上上根。六祖大师度的上上根还保不住,还会退转;净宗的上上根人决定不退转,圆证三不退。六祖大师的上上根,只是证三不退,不是圆证三不退。所以说在一切法门里,确实无与伦比。念佛法门殊胜!遇到念佛法门幸运!也是自己生生世世修学的善根福德累积成熟,不是偶然得来。你很幸运!你的运气好!不是这样的,是多生多劫善根、福德、因缘在这一生成熟,我们才遇到。
   ‘一心为善',“一心”就是决定没有二念。‘正念现前',这个“正念”是第一念、绝对正念、无上正念--就是念这句“阿弥陀佛”,一心一意去念佛,一心一意求生西方净土。改过最妙的方法、灭罪消业障极妙的方法,就是“无念”。无念是无妄念,不是无正念;正念要没有了,那就堕到无明了。所以是无妄念,妄念就是分别、执着。这功夫不是普通人能做得到的,但是在念佛人来讲,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到。
   什么是‘正念现前'?就是这一句“阿弥陀佛”,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最真实的正念、无上的正念,要把它认清楚!这一生中唯一的一桩大事,就是保持正念现前,希望自己不要落在邪思邪念上,念念都是阿弥陀佛,二六时中不间断。诸位果能够从这个地方下手,三个月见效。你一天到晚保持着“阿弥陀佛”这一念,有这一念,当然你的妄念就少了。妄念不可能没有,一定是有的。有,不要怕!阿弥陀佛这个念头占得多,妄念占得少;十个念头里有六、七个是阿弥陀佛,有三、四个妄念,不在乎!没有关系!你不念阿弥陀佛,就全是妄念。念上三个月就有效果--阿弥陀佛之念多了、妄念少了、心自在了。心里安宁了、法喜现前了,这就是业障消除的现象。本来是忧郁烦恼,前途黯淡;现在欢喜,显得有智慧,生活有情趣、有信心,前途充满了光明,与从前不一样了。
   要继续念上半年,效果更大,信心更坚定。真正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三年是可以成就的。自古以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用三年功夫成就的人不知道有多少?有一类根性的人,说:“这个法门不能修!三年就死了,这不行!”那还谈什么呢?所以说真的,有许多人不敢修,不敢修的人贪恋六道,舍不得六道轮回。这就是眼光短浅,不知道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受用自在快乐,人间天上、诸佛世界皆不能比。这样好的地方不想去,还愿意在这里受苦受难,还有什么话说?就不必讲了!
   真正有志气,有眼光的人不能不晓得,我们一心一意求生净土,求见阿弥陀佛,才是究竟圆满的成就。自是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永离一切分别、执着,再没有一桩事情值得牵挂,值得留恋的。生活随缘而不攀缘。你说多自在!多快乐!自己真正成就了。这是世人想不到的--转烦恼为菩提,生死自在--不是我们寿命到了才往生。而是随意往生,想去就去。如果你觉得这世界上还需要住几年,也不妨多住几年。只有一个道理--还有些人与我有缘,要我劝他们一同去,所以那时住在世间是来度众生;如果为自己,则早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留在此地,是为了帮助一切众生,为了宣扬这个法门,不妨多住几天。假如念佛法门有人继承,有人在这里继续宣扬,那我把担子交给他,我可以先去了,大事因缘让给他们去做,何等的自在!所以诸位要晓得,“三年成就往生”的是他没有法缘,没有法缘他就决定走,他决定不会在这地方多耽误一天。不能走那是没有法子,无可奈何,能走的人决定是走了。
诸位只要真的这样念法--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一心称念,三年决定成功。你看谛闲老和尚有一位徒弟,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他什么都不懂。出家剃了头,老和尚不准他去受戒;他不认识字,也不要他去听经;甚至于不要他住寺院里,住院里跟大家一块工作,他年岁大了恐怕他受不了;别人会欺侮他,他要不能忍耐,天天发脾气,就不好了。因此把他送到宁波乡下没有人住的小庙,让他一个人住。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这样念了三年,预知时至往生。他凭什么本事?就是‘一心为善,正念现前'。真正做到了老实念佛!不是平常人能够跟他相比的。他成功了,他只有往生,因为他没有能力去弘法利生--他不识字,没有基础,他念佛成功就走了。他没有生病,没有痛苦,自己知道什么时候走。而且站着走,走了以后还站了三天,等谛闲老和尚给他办后事。不简单!不容易!这是我们念佛人的榜样。你说这个法门不好,哪一个法门能有这个样子给我们看呢!哪一个法门临走的时候,
 楼主| 发表于 2021-2-20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站着走,走了以后还站了三天,等人家替他办后事。这是我们真正的见证。
   我教给诸位的方法,就是“一心念佛”。我们身体还在这个世间,不能没有生活,当然要工作;工作放下来就念佛。工作时专心去工作,工作一放下来,佛号马上就提起来。甚至于在工作时,只要不用思考,也可以念佛;或者是放录音带的佛号。工作时可以听佛号。若工作需用思考,就放下佛号专心思考;不用思考时,工作也可以念,也可以听佛号。把念佛当作我们一生中第一桩大事,其馀的都是鸡毛蒜皮,不值得牵挂的--这就是从心地上改、从心地上忏罪。会修行的人一定是把根本抓住,从根本修。
   如太阳当空。魍魉潜消。此精一之真传也。
   ‘魍魉'就是妖魔鬼怪。光天化日之下,妖魔鬼怪不能出现。‘此精一之真传也',我们讲改过自新,这是精华、‘是精一'。“一”是纯一,“精”就是精纯--这是‘真传'。诸佛如来确确实实有真传之宝,可惜很多人不相信。《弥陀经》、《无量寿经》是诸佛如来度众生成佛道的唯一真传,几个人相信!
   过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斩毒树。直断其根。奚必枝枝而伐。叶叶而摘哉。
   ‘枝枝而伐'就是一枝一条的砍下来,叶子一片片摘下来,这譬如从事上改。事上改的是枝枝叶叶,心上改的是连根拔除,所以要知道改过的诀窍。窍门在那里?我们要用什么方法来改?澫益大师的开示,诸位若能熟记,依教奉行,就是从心地上改--确实无量劫所有的罪过都改掉了,这一句“阿弥陀佛”将一切罪业全都改掉了;世出世间一切善法,一句“阿弥陀佛”都圆修了。一修一切修,一改一切改,就用这一句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大家要深信。有许多人怀疑,恐怕这个法门不太可靠,或者还有比这个更好的。我听了笑笑,跟他合掌念“阿弥陀佛”就好了!不可受他的动摇。
   大抵最上者治心。当下清净。
   从心上改,这是‘最上'。‘当下清净',就是我刚才跟各位讲的,你如果能够一切放下,一句阿弥陀佛念下去,三个月,六个月,你的心就清净了,效果就现前了。纵然弘法学讲经,我也常勉励大家学讲一部经。你每天念一部经,读一部经,三、五个月心得到清净;若同时看很多经,三、五年得不到清净心,没有用处。这个秘诀就是“专精”,知道的人也不多。
   真正学佛,愈学心愈清净,愈学烦恼愈少,愈学无明愈薄、智慧愈长、容光焕发、身体健康,这才是功效!所以要牢牢记住莲池大师讲的:“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我们办图书馆,书是给别人看的,不是给自己看的,大家要记住!为什么要给他看那么多书?因为他不相信;不相信,就给他去看。他要走广学的路,让他走;我们走专精的路,跟他不一样。他们改过从枝叶上改、从事上改;我们改过是从心地上改。从此处就看出,智慧不相同,见解不一样。
   才动即觉。觉之即无。
   这是讲从心上改的。‘动'就是烦恼,就是业障;‘动'是心动了,心里有念头,心里有妄想。才有妄想、才有念头,马上就知道,知道了即转成阿弥陀佛。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心一动,不管你是欢喜、是厌恶,不管是善念、是恶念,只要念头才动,第二念就转为“阿弥陀佛”。真正修行人念六个字、四个字“阿弥陀佛”都可以。妄念一动,第二念“阿弥陀佛”就是‘觉',觉而不迷。第一念迷,第二念觉;觉要快速,决定不能让迷继续增长,效果就大了,这是真正的开智慧。
   如果你能坚持半年、一年,智慧开了,眼睛就放光--六根聪利,世出世间法一接触就通达、就明了。人家要看多少书、看多少资料,还要找多少世界的资讯,才能够判断,还未必能够判断正确;你什么都不要,你一看就明了、就通达,决定正确,没有错误。这种本事世间人没有,这是佛菩萨的本能--佛教给我们求真实智慧!
   发心弘经,最要真诚、清净、慈悲,不必还要找参考资料来研究怎么讲法。不要落到第六意识,也许错解了如来真实意。我说过很多次,经典是没有意思的;我们在这里想经中意思,三世佛皆喊冤枉!所以只要老老实实去念,不要求意思;没有解释、没有讲法,老老实实念,把心念清净了,自性里的智慧就能现出来。人家要来问经义,你跟他讲,讲出来的是“无量义”。不求意思,“无量义”都显示出来了,无量义是你自性里的智慧显现。所以展开经本,深讲、浅讲、短讲、长讲,自会恰到好处。讲完了之后,人家问你:“你讲些什么?”真的不晓得,真的不知道。为什么呢?你不问,什么意思都没有;一问,即生起来了。生起无量义是“他受用”,没有意思是“自受用”。“自受用”就是清净心、一念不生,唯有一句阿弥陀佛;讲经说法是他受用,不是自受用。所以讲出去之后何必还要记住我讲些什么?不知道,心才干净!
   永远保持清净心,清净就是“觉”;染污是“动”,心动就染污了。换句话说,你心里有念就是染污,无念就是本觉;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始觉合本觉。念佛法门确实不可思议!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念念都是始觉合本觉,这是真正修行!
   所以经只要念《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就可以了;《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两种都念也行。念一种也行,其他的实在没有必要了!为了要讲经,要利益别人,可以念《无量寿经》的注解,念《弥陀经》的注解--《阿弥陀经疏钞》、《阿弥陀经要解》。《疏钞》尚有《演义》,非常圆满,正是澫益大师所赞叹的--博大精深。念《弥陀经疏钞演义》就等于念了一部《大藏经》,因为莲池大师引经据典,遍及世出世法,实在是非常丰富。澫益大师的《要解》有圆瑛法师的《讲义》、宝静法师的《亲闻记》。弘扬净宗,依这四本注解就够了,《无量寿经注解》是黄念祖老居士写的。这四种你把它念通了,不但所有净土经论全通,连这一部《大藏经》也通达了,无论哪一宗、哪一派没有一样不通。不能搞多,搞多了心决定杂,心杂乱自然不生智慧。所以诸位发心弘扬净宗,这四本书就够了,
 楼主| 发表于 2021-2-20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到此为止就满足,那你以后永远不再进步了。应当要不断再用功,更求进步,永远没有止境--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还是天天求进步;怎么可以知足?在物质、精神生活上,我们应知足;进德修业、断烦恼求智慧,永远不能知足,要勇猛精进。
   昔蘧伯玉当二十岁时。已觉前日之非。而尽改之矣。至二十一岁。乃知前之所改未尽也。及二十二岁。回视二十一岁。犹在梦中。岁复一岁。递递改之。行年五十。而犹知四十九年之非。古人改过之学如此。
   这是中国的一位大贤人,春秋时,卫国大夫蘧伯玉,才二十岁,很年轻,他就觉悟了,就知道自己的过失,发愿改过自新。
   ‘至二十一岁,乃知前之所改未尽也',这就证明前面一句话,‘不得执此自高,画而不进'--蘧伯玉做到了。他年年月月不断的在反省,不断的在改过,二十一岁时觉得二十岁虽然改,还有太多的过失。
   ‘及二十二岁,回视二十一岁,犹在梦中;岁复一岁,递递改之',这是年年改、月月改、天天改。
   ‘行年五十,而犹知四十九年之非,古人改过之学如此',蘧伯玉这段公案,是讲古人改过这样的认真,有这样的恒心、毅力,证实他的忍辱、精进功夫,足为后人效法。
   吾辈身为凡流。过恶蝟集。而回思往事。常若不见其有过者。心粗而眼翳也。
   了凡告诉他的儿子,看看古人,再回过头来想想自己。我们是凡夫,凡夫的过恶太多了。‘蝟'是刺猬,是一种动物,全身都长着刺,若遇野兽侵害它时,它的刺完全竖起来--保卫自己。‘蝟集',比喻我们过恶之多。
   ‘而回思往事,常若不见其有过者',想想今天、想想昨天、想想去年、想想过去,好像没有什么大错;没有做过什么错事,这是什么原因呢?
   ‘心粗而眼翳也',我们的心太粗,我们的眼睛有翳,看不到自己的过失。看不到自己的过失,就不会改过,就永远不会有自拔出头的日子。所以莲池大师教初学的人,用“功过格”来检点自己的过失;发现自己的过失很多,才真正害怕了。但是改的方法,必定要从心上改。以心上改为主,事上改为辅助;正助双修,理事兼修。
   然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验。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或无事而常烦恼。
   我们学佛,实在得到一点利益,不但业障重看得出来,小小业障也能看得出来。不仅是对别人,自己小小业障也能觉察到。
   ‘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心'是心思,‘神'是精神。就是精神提不起来,做事情或者读书,记忆力丧失了,很容易忘事。尤其是年轻人,忘事居然跟老年人一样,这是业障!老年人真正有修行的,到了八、九十岁还是一样不会忘事。
   ‘或无事而常烦恼',没有事就想事,这是业障。过去已经过去了,你想它做什么?明天还没到,想也是妄想。有的人很会想,想过去、想未来,一天到晚在想--叫无事生事,这个是业障。
   或见君子而赧然消沮。或闻正论而不乐。或施惠而人反怨。或夜梦颠倒。甚则妄言失志。皆作孽之相也。
   ‘赧然',是不好意思;见到正人君子不好意思,心里有愧疚。心地正大光明,见什么人也不会有这种态度!‘消沮',是精神颓丧,就是精神提不起来,萎靡而不能够振作。
   ‘或闻正论而不乐',不喜欢佛法的道理和孔孟的教诫。清朝在早期,宫廷里面都念《无量寿经》,后来慈禧太后听了就不舒服,把念《无量寿经》废除了;大概听取五恶、五痛、五烧不是味道,这就是业障现前!
   ‘或施惠而人反怨',你好心对待别人,送别人礼物,人家不但不感谢,还怨恨你。
   ‘或夜梦颠倒,甚则妄言失志',‘妄言'这是大的业障;‘妄言失志'就是精神分裂,胡言乱语,辞不达意,业障相当严重了。‘皆作孽之相也'。
   苟一类此。即须奋发。舍旧图新。幸勿自误。
   有这些现象,就要认真忏悔,要奋发把旧习气革除,不能再因循苟且。如果不改过、不自新,前途就没有了!所以一发现有这些现象,立刻就要回头,回头是岸,不可自己误了自己的一生。
   真正把自己的毛病习气革除了,才可以接受教诲,修善积德。如果不是真正的法器,教他是没有用处的;特别是在教学、传法,一定要传给有条件的人--佛门称为“法器”--过失少、心地清净、勇于改过、有智慧的人,才是法器。若是一身毛病,如果你传授法给他,将来造业更重!他要不得法,他害人少,造业也小;他要是多学了一些,本事大了!能力强了!坏事做得更多、做得更重--那老师就看错人了!所以传法要认识人,非其人不传,这不叫“吝法”;如果是个法器,你不肯传,叫做“失人”。不是法器,不能传;是法器,一定要传给他。
   下面是“积善之方”。积善之前先改过,使自己有能力具备接受大法的条件;先培养资格,然后才接受大法。
三、积善之方
    (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⑴古德十人以证之
   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昔颜氏将以女妻叔梁纥。而历叙其祖宗积德之长。逆知其子孙必有兴者。
   开端引用《易经》来作为积善理论的依据。积善的人家一定有余庆,他一生享受不尽,留给子子孙孙享之,其中有很深的道理。
   ‘昔'是过去,‘颜氏将以女妻叔梁纥,而历叙其祖宗积德之长,逆知其子孙必有兴者。'古人跟今人真的不一样,中国自古以来,婚嫁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比现代自由恋爱,说老实话,有好处!好处是什么?真正有学问、有道德的父母,不会把你配错;坏处是若父母没有受过教育,无知无识,可以把女儿卖掉,所以儿女不甘心、不情愿的勉强凑合,这是缺点。但是不可以不知道,它有绝对的好处。
   ‘叔梁纥'是孔子的父亲,孔子的母亲姓颜,这里的‘颜氏'就是孔子的外公。他把女儿嫁给孔子的父亲--你看!不是随便嫁的。他看出孔氏一家人代代都积德、代代修善,这家庭里子孙一定有发达的,所以他将女儿嫁给孔家是有道理的。
   ‘历叙其祖宗积德之长',他们一家人的长处就是修善积德。‘逆知',就是预知,就是根据他们祖宗积德,
 楼主| 发表于 2021-2-20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既贵且盛。
   鄞人杨自惩。初为县吏。存心仁厚。守法公平。时县宰严肃。偶挞一囚。血流满前。而怒犹未息。杨跪而宽解之。宰曰。怎奈此人越法悖理。不由人不怒。自惩叩首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哀矜勿喜。喜且不可。而况怒乎。宰为之霁颜。家甚贫。馈遗一无所取。遇囚人乏粮。常多方以济之。一日有新囚数人待哺。家又缺米。给囚。则家人无食。自顾。则囚人堪悯。与其妇商之。妇曰。囚从何来。曰。自杭而来。沿路忍饥。菜色可掬。因撤己之米。煮粥以食囚。后生二子。长曰守陈。次曰守址。为南北吏部侍郎。长孙为刑部侍郎。次孙为四川廉宪。又俱为名臣。今楚亭德政。亦其裔也。
   ‘鄞'是浙江宁波,在明朝称“鄞县”,现在称宁波。‘杨自惩'先生,‘初为县吏',在县政府里当差--相当现代科长、科员这样的职位都叫“吏”,“县吏”是不太高的职位。他‘存心仁厚,守法公平',这个人心地厚道,正直清明。
   ‘时县宰严肃,偶挞一囚,血流满前,而怒犹未息',从前县长兼理司法(现在是政务跟司法分开了,司法由法院、法官去处理),县长就是法官,他要兼理司法。有一个罪犯,问口供不说实话,狡辩!县长就发脾气生气了!给他用刑,打得很重,血流满地;可是县长怒气还没息。
   ‘杨跪而宽解之',杨自惩看到这情形,就替囚犯求情。‘宰曰:怎奈此人越法悖理,不由人不怒',这个囚犯犯的罪很重,教人看了就生气!不得不怒。
   ‘自惩叩首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哀矜勿喜;喜且不可,而况怒乎!宰为之霁颜',其实说这样的话要有相当的胆识,这是直谏!如果长官不接受,怪罪下来,很麻烦。假如这个长官相当贤明、明理,他不会怪罪,这是提醒他。‘上失其道',‘上'是指政务官,不敢指皇帝,也就是指省市县长。国家的政治教育没有办好,这叫‘失道'。‘道'是什么?道就是君、亲、师。我们做地方官员主持县政,没有做到亲、师的本分,没有真正爱护老百姓;百姓犯过了,我没有教得好,这就是‘上失其道,民散久矣'。‘散'是无所适从,无有依靠。政教要上轨道了,老百姓皆有一个原则可以依靠。
   中国从刘邦建立政权之后,罢黜百家,独尊孔孟,制定教育政策,用孔孟的思想教导百姓。在这以前,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学说之多教人无所适从。诸子百家留下来的典籍,每人有自己的主张,每人有一套说法,看看都很有道理;这么多的主张,这么多的讲法,我们到底依那一个?所以一定要在诸子百家里选择一家,大家都觉得他的主张可以接受,各种不同的民族也能够适应,取这一家为主,以诸子百家来辅助,这样确立了国民教育宗旨。
   我们的道统主流是孔孟,从汉高祖制定一直到清朝都没有变更,自然成了中华民族的道统。孔孟教给我们五伦十义,这是我们要遵守的原则,这就是道。五伦讲人与人的关系--最小的指居住在同一个房间的夫妇。丈夫要怎样做好丈夫的本分,妻子要怎样做好妻子的本分;分就是义务,你要尽到你的义务--夫妻和合是家庭兴旺的基础。室的外面就是家--家中上有父母,下有儿女,中有兄弟。每个人的身分不相同,义务责任就不一样。每个人应尽自己的义务职责,这叫“天职”--不是别人派给你的;这就是“道义”,天然的叫“道”。家之外是社会、国家--上有领导人是国君;下有被领导的人,那就是臣,平辈的有朋友。“五伦”是夫妇、父子、兄弟、君臣(领导与被领导)、朋友;从内向外扩展,则“四海之内皆兄弟”,所以五伦是一个民族国家的大团结。我们这一个国家,就是一个大家族--“中华民族”,这是道。
   古圣先贤心目中从政者即是伟大人物,称为“大人”--负有对人民教育、养育、领导之天职。教导人民、教他一举一动,使他的见解、他的思想、他的思考有个范围(伦理道德),不能超越范围,人怎么会作乱!怎么会做坏事!再加以道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薰陶。儒家基本教育的目标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代学校已经不教这些课目,疏忽人文而重科技,老百姓的思想、见解、所作所为没有一个准则了。这就是教我们看到别人犯罪,回头想想自己为官做得不够好。
   ‘如得其情,哀矜勿喜',对于他犯罪的动机、犯罪的行为,我们真正知道了,要同情他,要哀悯他,不能因破案而欢喜。为什么不能欢喜?因为我们自己的责任没有尽到。
   ‘喜且不可,而况怒乎',破案尚且不可欢喜,又怎么可以发脾气!从前做官、做县市长,至少是个举人(何况大多数县市长都是进士及第的),所以一提醒,他马上觉悟了。
   ‘宰为之霁颜',这是很有胆识的劝谏,而县官一经提醒就觉悟了,就息怒了。从这个地方我们能见到杨先生的智慧、德性、见地,都很了不起。所以他在公门好修行,多行善事。
   杨先生‘家甚贫',在从前做官只靠俸禄,是不会发财的,所以退休后真是两袖清风--一生清贫的人非常之多;如果做官告老还乡而富有的,就是贪官污吏。否则钱从那里来?因为以前念书人不会去做生意。如果官做大了,对国家有大的贡献,那么国家有奖励,送你多少田宅,这是相当的富有。如果是平常一个官吏告老还乡,都是相当清寒,何况杨先生只是县政府里的一个小职员。
   ‘家甚贫,馈遗一无所取',他不接受人家送礼。有人要拜托他,尤其是犯了案子的人(犯法的囚犯),总想说一点人情,能够得到好一点的照顾,或者刑罚判得轻一点--可能他的职位掌管这些事,于是人情就免不了。他总是秉公处理,不接受别人送的礼,十分清廉,很难得!
   ‘遇囚人乏粮,常多方以济之',从前囚犯的粮食很少,有时在递解的路上常常缺乏粮食,没东西吃,杨先生总是尽心尽力,设法救济他们。
   ‘一日有新囚数人待哺,家又缺米。给囚,则家人无食;自顾,则囚人堪悯。与其妇商之,妇曰:囚从何来?曰:自杭而来',‘杭'是现在的杭州,杭州到宁波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囚犯带着刑具,手镣脚铐,
 楼主| 发表于 2021-2-20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灾难中发心赈济贫困的果报。
   嘉兴屠康僖公。初为刑部主事。宿狱中。细询诸囚情状。得无辜者若干人。公不自以为功。密疏其事。以白堂官。后朝审。堂官摘其语。以讯诸囚。无不服者。释冤抑十余人。一时辇下咸颂尚书之明。
   帮助别人平反冤狱,这是很难得的。审判案子,再小心、再谨慎,冤枉人是难免的。由此可知,做法官、做律师很难很难;冤枉人纵然不是有意的,仍是有很大的过失。
   屠康僖先生为人非常难得--他要使囚犯里减少冤狱,他自己跑到监狱里面,跟囚犯混在一起,了解他们真实的情况。有些人在大堂审讯之下真是丧魂失魄,真实的情况不敢说出来(从前大堂里的威严跟现在比起来,那真是不一样)。从前审案多半在清晨天没有亮的时候,法堂里面阴森森的,真像阎罗王审案一样的味道,气氛看了叫人害怕;所以把囚犯在那时拉到大堂里,像去见阎罗王一样;跟现在完全不相同。
   ‘刑部'就像现在的法务部、高等法院。‘主事'相当于现代的科长,地位并不很高。他到监狱里面去打听囚犯的真实状况;自己不居功,把情况写出来给‘堂官'(堂官就是刑部的尚书),功劳都归他的长官。长官当然很欢喜!长官在早晨审案时,就预先知道实际情况,再一桩一桩的审问,果然平反了十几个人。
   皇帝乘坐的轿子叫‘辇';“辇下”就是京师,从前叫做京城,现代称做首都。‘咸颂尚书之明',没有一个不赞叹刑部尚书公正廉明。
   公复禀曰。辇毂之下。尚多冤民。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岂无枉者。宜五年差一减刑官,覈实而平反之。尚书为奏。允其议。时公亦差减刑之列。
   京师是皇帝所在之处,首善之区;这个地方政治清明,应该是全国的模范,所以叫“京师”。“师”就是师范的意思,做其他都市的模范。‘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岂无枉者?'京城还有这么多冤枉的人,何况其他的地方呢?京师以外其他的城市,冤枉的人一定不少。‘宜五年差一减刑官,覈实而平反之',这是他的建议--以为至少每隔五年,朝廷里委派一位官员,重新把老案子审查一下。‘覈实平反',平反冤狱;这个建议非常之好。‘尚书为奏,允其议',刑部尚书就把这个意见禀告皇帝,皇帝就批准了。‘时公亦差减刑之列',刑部尚书对他非常之好,知道他是非常廉明公正、存心仁厚之人;这个制度建立之后,就是国家有了减刑官了,刑部也派屠康僖为减刑官的一员--每个人分配几个县市去审理案件。
   梦一神告之曰。汝命无子。今减刑之议。深合天心。上帝赐汝三子。皆衣紫腰金。是夕夫人有娠。后生应埙。应坤。应埈。皆显官。
   他命里没有儿子,像袁了凡先生一样,命里没有儿子,他是求子得子的;屠先生是积功累德得子的。
   嘉兴包凭。字信之。其父为池阳太守。生七子。凭最少。赘平湖袁氏。与吾父往来甚厚。博学高才。累举不第。留心二氏之学。
   ‘池阳'就是现在安徽池州。‘太守'是地方行政首长。‘生七子,凭最少,赘平湖袁氏',‘平湖'也是地名,包凭入赘在袁家。‘与吾父往来甚厚,博学高才,累举不第,留心二氏之学',‘二氏'就是佛教、道教。包凭去考举人,每次都没有考取,就显得消极--学佛、学道,天天跟出家人、道士一块交游;跟袁了凡算是世交,他们平时都有往来。
   一日东游泖湖。偶至一村寺中。见观音像。淋漓露立。即解橐中得十金。授主僧。令修屋宇。僧告以功大银少。不能竣事。复取松布四疋。检箧中衣七件与之。内紵褶。系新置。其仆请已之。凭曰。但得圣像无恙。吾虽裸裎何伤。
   这一件事是出于真诚--施金修建佛寺。他屡次参加考试都没有考取,对于仕途心灰意冷,家境也很不错,能过得去,所以学佛、学道去了。偶然在一个乡下村庄见到一座佛寺,看到观音像被雨淋。由此可知,这座佛寺年久失修,下雨才会漏,观音像才会被雨淋到。他看到这情形,想要修寺,把自己的钱袋打开(‘橐'就是钱袋),里面还有十两银子,全给‘主僧'(就是寺里的住持),请他把观音殿修一修。主僧告诉他:“修殿十两银子不够。”十两银子,在从前数字是相当大了。由此可知,大概是古寺,有相当的规模。他听了这个话,再把身上所带的四疋布捐出来,还有行李里面(‘箧'就是竹子编的藤箱子),有几件好的衣服拿去卖,卖了钱拿来修佛寺。衣服里面有一件袷衣(‘紵褶'就是新的袷衣),料子非常好,当然价钱也相当高。他的仆人就跟他讲:“这一件还是留下来吧!”他说:“只要佛寺能修好,观音圣像不被雨淋,我自己就是裸露、赤膊也无所谓。”
   僧垂泪曰。舍银及衣布。犹非难事。
   舍财施济,在有钱的人家,不是难事。
   只此一点心。如何易得。
   他的真诚心--只顾到佛像,没有想到自己,这点心是太难得了!
   后功完。拉老父同游。宿寺中。公梦伽蓝来谢曰。
   佛寺修好以后,他是功德主,寺里邀请他去;他就请父亲一道去。‘宿寺中',晚上就住在寺里面。‘公梦伽蓝来谢曰',‘伽蓝'是护法神,护法神在晚上托梦向他道谢。
   汝子当享世禄矣。后子汴。孙柽芳。皆登第。作显官。
   这是一念真诚心修补佛寺感得的善报--也是报在子孙,足见善恶行业是同体的。
   嘉善支立之父。为刑房吏。有囚无辜陷重辟。
   ‘嘉善'是地名,在现在的浙江。‘支立之父,为刑房吏,有囚无辜陷重辟',这是一个囚犯,支立的父亲知道他是冤枉,但是还是被判了重刑。
   意哀之。欲求其生。
   刑房吏(支立的父亲)看到他非常可怜,想方法去脱他的罪。
   囚语其妻曰。支公嘉意。愧无以报。明日延之下乡。汝以身事之。彼或肯用意。则我可生也。
   支立的父亲知道这个人冤枉而怜悯他,想方法开脱他的刑罪。这是一桩好事情,不但是救一个人,也救了这个人一家。这个囚犯就在妻子来探监的时候告诉她:‘支公嘉意,愧无以报。'支公这么好的心意,知道我冤枉,要脱我的罪,我没有法子报答他。他说:‘明日延之下乡,汝以身事之,
 楼主| 发表于 2021-2-20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易”是换、改变--改变我们从前不善的行为,心地干净、光明,才充满智慧!
   ‘纯是济世之心则为端',只有一个念、一个心,利益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帮助他明理,帮助他破迷开悟。他只要明理,破迷开悟了,他自然就会知道要断恶、要修善。所以佛法在世间的第一大功德,就是帮助人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都认清了,十法界你愿意取那个法界,随心所欲,佛不干涉,佛也不勉强;佛不是说“佛”好,你们都成佛,佛没有这样要求!佛希望你们成佛,但是绝不勉强你们。愿意来生做人,佛就教你做人的道理;愿意到三恶道,就搞贪、瞋、痴,到三恶道。佛不会去阻扰我们,也不会帮助我们,佛只教人破迷开悟。这是纯真,所以这个叫‘端'。
   ‘苟有一毫媚世之心即为曲',‘媚',简单的说,就是巴结讨好群众之心,取得世间名闻利养;就是以不正当的手段,求取名闻利养为目的。他所做的一切善事、善行都是‘曲',不是端。
   ‘纯是敬人之心则为端;有一毫玩世之心即为曲,皆当细辨',处世的态度应当谨慎,慎就是慎重。待人、接物、处事都要用谨慎恭敬的态度,玩世不恭是错误的,不可以不辨别清楚。
   何谓阴阳。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
   ‘何谓阴阳?'这一条也很重要。古圣先贤都叫我们要积阴德,什么是阴德?
   ‘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你所做的善事、善行,大家都知道,人人看到都赞叹你--赞叹就是福报。政府表扬,送个匾额给你挂着(你是好人,你做了很多好事),果报都报掉了!
   ‘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所以诸位要晓得,无论做多少善事,不必要让人知道,则善果永远就积在那里,而不求现报,叫“积善”。别人知道了,善就积不住,随修随报,到后来一点善果都没有了,反而造了很多恶。恶慢慢积,愈积愈多,后果就不堪设想。
   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人之无过咎而横被恶名者。子孙往往骤发。阴阳之际微矣哉。
   ‘阳善享世名,名亦福也',现在我们讲知名度,知名度就是‘名'。人贪名、好名!名也是福报之一,为善以此报掉了。而且,‘名者,造物所忌',造物,是讲天地鬼神,也为世人所嫉妒。
   ‘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奇祸',就是有非常的灾难。你的名跟你的德行不相副,灾祸随之而来。
   ‘人之无过咎',这个人没有什么过失。
   ‘而横被恶名者',别人都嫌弃他、冤枉他、侮辱他,但他并没有什么过恶。
   ‘子孙往往骤发,阴阳之际微矣哉!'所以积功累德,自己默默的去做,知道的人愈少愈好;也不必要人家赞叹恭敬。人家愈是不满意,愈是嫉妒、毁谤愈好。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毁谤、障碍之来,是消自己的罪业。罪业都报掉了,你的善德愈积愈厚,后来果报就大。所以‘子孙往往骤发,‘骤发'就是突然发达。细观今日台湾许多发达者,其先人多类此。明白这个道理,我们才真正晓得阴德之可贵。
   何谓是非。鲁国之法。鲁人有赎人臣妾于诸侯。皆受金于府。子贡赎人而不受金。
   ‘是非'很难辨别,因为我们世间人的标准,跟圣贤人的标准也不相同。
   ‘鲁国之法',春秋时候鲁国的法律。
   ‘鲁人有赎人臣妾于诸侯,皆受金于府',‘府'是官府。这个人为什么会到诸侯家里面去做臣妾呢?(‘臣妾'就是佣人。)都是有罪、犯法的人,分发在达官显要家中服劳役。只要有人肯拿钱把他赎回来,就等于替他缴罚金,他就可以恢复自由,这是好事情!政府奖励社会上有钱的人多做一些好事,能帮助这些人恢复自由,让他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子贡赎人而不受金',子贡在诸侯家里,把佣人赎回来,政府的奖励他不接受。
   孔子闻而恶之。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道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众。受金则为不廉。何以相赎乎。自今以后。不复赎人于诸侯矣。
   子贡不接受政府的奖励,孔子听了很不高兴。‘曰:赐失之矣!'‘赐'是子贡的名字,老师叫学生是称名字。说:“赐,你做错了!”
   ‘夫圣人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道可施于百姓',这就是圣人的是非观念,跟世人不一样。他看的是整个社会,希望建立良好的风俗习惯、道德标准;圣人的教导是普遍为老百姓所建立的,不是为个人。如果单就个人来讲,子贡这种做法是难能可贵、值得赞叹的;但是他把风俗习惯破坏了,他的过失在此。
   ‘非独适己之行也',不是为某个人。
   ‘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众',在当时,鲁国社会上贫穷的人多,富有的人少。
   ‘受金则为不廉,何以相赎乎?自今以后,不复赎人于诸侯矣',政府的奖励对一般百姓有鼓舞的作用,今天子贡不接受奖励,大家称你是好人;以后有人做这件事情,政府的奖励,他们也就不敢接受了。一接受,人家就说是为图奖励而做的,于是大家都不愿做了,那么政府这个好的制度就被破坏了。如果要鼓励一般人都行善事,子贡应当要接受政府奖励,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社会大众。这是圣人与常人见解不同处。
   子路拯人于溺。其人谢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自今鲁国。多拯人于溺矣。
   子路在路上,看到一个人掉在水里,快要淹死了,就下去把他救上来。这个人牵一头牛送给子路,感谢他救命之恩,子路就接受。孔夫子知道了很欢喜,赞叹子路说:“从今以后,鲁国人‘多拯人于溺矣'--人有急难的时候,勇于救人的人就多了。”为什么?被救的人一定感谢;救人的人他还会接受感谢。这是鼓励大家救助灾难。
   自俗眼观之。子贡不受金为优。子路之受牛为劣。孔子则取由而黜赐焉。乃知人之为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
   这是孔子的真实教诲,应当切记深思笃行。
   ‘孔子则取由而黜赐焉',孔子的看法跟世间人刚好相反。他赞叹子路,而不赞成子贡的做法,
 楼主| 发表于 2021-2-20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有很深的道理的。
   ‘乃知人之为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你看大圣大贤,眼光看得远大、看得深微;凡夫眼光浅近,只看眼前,不知道他的行为对于后世的影响。我们要为整个社会、国家,乃至于整个世界来设想,于后世的历史来观察,这样你的看法就完全不相同了,你就会知道孔夫子的看法是正确的。所以善恶不能只看眼前现行,要晓得它对历史、对后世久远以后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现行虽善。而其流足以害人。则似善而实非也。
   现前表面上看是善,实际上不善。在一个人是善,在一时是善;在一个社会是不善,在后世是不善。所以佛法里面讲善恶就不讲‘现行'。今世善不是真善;后世善、生生世世都善,佛说这是善。现在是善,来世不善,后世不善,要到三途地狱去,这不是善;这一世善,来世善,后世更善,这才叫做真善。
   现行虽不善。而其流足以济人。则非善而实是也。然此就一节论之耳。他如非义之义。非礼之礼。非信之信。非慈之慈。皆当决择。
   像子路接受人家的牛,好像是不善;‘而其流足以济人,则非善而实是也',这是真善。‘然此就一节论之耳',这是就一桩事情来说明,什么叫“是”,什么叫“非”。
   ‘他如非义之义、非礼之礼、非信之信、非慈之慈,皆当决择'。什么叫“道义”?什么是“礼敬”?什么是“信用”?什么是“慈悲”?这里都有“是”有“非”,如果不能辨别,往往自以为行善,其实造了大恶。讲修福,没有智慧的人怎么修福?真的要有福、要有慧;没有福慧,想修福也修不到福。
   何谓偏正。昔吕文懿公初辞相位。归故里。海内仰之。如泰山北斗。有一乡人。醉而詈之。吕公不动。谓其仆曰。醉者勿与较也。闭门谢之。逾年。其人犯死刑入狱。吕公始悔之曰。使当时稍与计较。送公家责治。可以小惩而大戒。吾当时只欲存心于厚。不谓养成其恶。以至于此。此以善心而行恶事者也。
   吕文懿公告老返乡,就是现在讲的退休。古代的制度,宰相就相当于现代的行政院长。虽然退休,他的德望功勋为世人所敬仰。‘泰山北斗',比喻高。
   ‘有一乡人,醉而詈之。吕公不动,谓其仆曰:醉者勿与较也,闭门谢之',同乡有一个人,喝醉了酒,牢骚满腹,遇到吕先生就骂他。吕先生做过宰相,度量大,有涵养,不跟他计较。跟他的佣人说:“他醉了,不要跟他计较。”闭门谢之,也不在意。
   ‘逾年,其人犯死刑入狱',过了一年,听说这个人犯了重罪,判死刑入狱了。
   ‘吕公始悔之曰',吕老先生才后悔,上一次遭遇的事情处置错了!说:‘使当时稍与计较,送公家责治,可以小惩而大戒',当时如果跟他计较,捉他去监牢关几天,使他警戒收敛一点,可能不致于犯今日之死罪。
   ‘吾当时只欲存心于厚,不谓养成其恶,以至于此。此以善心而行恶事者也',这种例子太多了--善心造了大恶。尤其是现代一些年轻的父母,对待儿女溺爱;到儿女长成了,不孝顺父母、为非作歹,才晓得自己大错特错!小孩就是要从小教起--少成若天性。小时候如果不严加管教,长大了就没法子教了;必然是背叛父母,父母对他稍微有点不好,他就不满意。这还得了!
   从前中国古老的刑罚里有一条叫“亲权处分”--是父母说我这儿子不孝,你把我的儿子判死刑,杀了他!法官马上判,什么都不要审了!“亲权”是第一等处分。所以从前儿女怕父母;父母若告状,法官不审就定案了。父母说给他坐三年牢,马上就批准。为什么?那是“父母之命”,没话讲的,不必审,大家认为这是绝对正确的。那个做父母的不爱儿女呢?父母不爱你,你在社会上就不能做人了,社会自然也不要你了。“亲权处分”好像在民国二十几年还有,以后废除掉了。有这一条法律,的确儿子不敢不孝,不孝,国家法律要治罪的;而且还没有办法请律师,都不能请的--亲权没有辩护的。这是真正值得我们去反省深思的。
   又有以恶心而行善事者。如某家大富。值岁荒。穷民白昼抢粟于市。告之县。县不理。穷民愈肆。遂私执而困辱之。众始定。不然几乱矣。
   遇到荒年收成不好,‘穷民白昼抢粟于市',‘粟'就是粮食,贫民到处去抢劫。
   ‘告之县,县不理',到县政府告状,县政府怕群众暴乱,不敢阻拦。
   ‘穷民愈肆',抢劫的风气愈来愈盛,县官也管不了。怎么办呢?
   ‘遂私执而困辱之,众始定',他自己把这些抢劫的人抓来,私自用刑,把事情平定了。如果事情不平定?‘不然几乱矣',几乎地方就发生动乱,就不能收拾。这是以恶心、恶行,对社会做了一桩好事。
   故善者为正。恶者为偏。人皆知之。其以善心而行恶事者。正中偏也。以恶心而行善事者。偏中正也。不可不知也。
   什么叫‘正'?什么叫‘偏'?‘人皆知之,其以善心而行恶事者,正中偏也',善心是‘正',恶事是‘偏'。像前面所说的吕老先生,就是以善心做了一件恶事;这就是‘正中偏'。
   ‘以恶心而行善事者,偏中正也。不可不知也',但是善恶的标准都要从对社会、对世道人心之影响而论断的。如果说他们来抢我家的粮食,县官也不管;我家里佣人多,我们组织起来反抗,把暴民制止,用刑罚加诸于他--这是私刑,这不是一件好事;但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他做了一桩什么善事呢?对社会安定帮助很大--使暴民不至于为害地方,引起整个社会的动荡不安。这是为了私心替大众做了一桩好的事情,这个是‘偏中正'。
   何谓半满。易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书曰。商罪贯盈。
   这是古圣先贤的教训,后人尊称为经。这个教训是真理--超越时间、超越空间。“积善成名,积恶灭身”,绝对真实正确。
   如贮物于器。勤而积之。则满。懈而不积。则不满。此一说也。
   比喻有一个器皿,我们要想在里面存满--存久就满了;如果不存,它不会满的。这就是要知道积善的重要,
 楼主| 发表于 2021-2-20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不可积恶以自取灭亡!
   昔有某氏女入寺。欲施而无财。止有钱二文。捐而与之。主席者亲为忏悔。及后入宫富贵。携数千金入寺舍之。主僧惟令其徒回向而已。因问曰。吾前施钱二文。师亲为忏悔。今施数千金。而师不回向。何也。曰。前者物虽薄。而施心甚真。非老僧亲忏。不足报德。今物虽厚。而施心不若前日之切。令人代忏足矣。此千金为半。而二文为满也。
   这是佛门的公案。从前有一位女居士到佛寺里想布施,但没有钱。‘止有钱二文,捐而与之',只有两文钱(从前两文钱是很少很少),她拿去捐在佛寺里做功德。‘主席者亲为忏悔',‘主席'就是佛寺的方丈,因她心诚,亲自给她忏悔,给她祝福。
   ‘及后入宫富贵',没想到这个女子的命还不错,以后进入到宫廷里面,做了皇帝的妃子--这富贵了。
   ‘携数千金入寺舍之',带了黄金千镒到寺院来做佛事。
   ‘主僧惟令其徒回向而已',主持老和尚没有亲自给她回向,只叫他的徒弟给她拜忏消灾回向。
   ‘因问曰:吾前施钱二文,师亲为忏悔;今施数千金,而师不回向,何也?'老和尚很有道德;不像现在,我们看到许多不如法的事情。从前有道德的人不论施财多少,但看修福的人心是否真诚。如果是真心修福,再少的钱都要亲自给他主持;如果心地不是很虔诚,则用不着老和尚亲自去操心。这老和尚就告诉她,‘曰:前者物虽薄,而施心甚真',从前你虽只施两文钱,但是你的心真诚,‘非老僧亲忏,不足报德'。今日你得到富贵,施金虽多,而施心不切。这是她从前心真,真诚地在三宝里修福,这是舍一得万报,她真的得到了。老和尚亲自给她修忏悔。
   现在她已经富贵了,但对于佛法上那种虔诚的心,被富贵荣华淹没了,退转了。‘今物虽厚,而施心不若前日之切,令人代忏足矣!'我派徒弟代表我替你忏悔就够了!其实老和尚这个举止就是唤醒她,真正是大慈大悲--机会教育,教她真正回头。这个人是个可救之人,不是不可救。
   ‘此千金为半,而二文为满也',从前施二文,她的福报是圆满的;现在布施千金,得到的福报是一半--不圆满。所以诸位同修要知道,我们修福,念念圆满,确实不在乎施钱多,不在乎做得多;心真切,尽心尽力就是念念圆满。
   所以回向必讲三处--就是真心显露。我今天修行:第一、回向实际。实际是求明心见性,求恢复自己本来面目。第二、回向菩提。菩提是求觉而不迷,真实明了宇宙的真相。第三、回向众生。愿三宝加被,尽心尽力,协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不为自己。果然存这个心,用这个心,则念念功德圆满。如果有丝毫自私自利,求名闻利养,这里说得好听--得一半功德;其实,不但一点功德得不到,就像刚刚我跟诸位说的--造了一身罪业。所以看问题绝对不能只看表层,要有深远的眼光;你要看得细,看得远,看得大。这里只是举一个例子。
   钟离授丹于吕祖。点铁为金。可以济世。吕问曰。终变否。曰。五百年后,当复本质。吕曰。如此。则害五百年后人矣。吾不愿为也。
   这是中国人尊敬的“八仙”。吕洞宾是其中一位,唐朝钟离权也是一位。吕洞宾当年跟钟离权学点铁成金术,钟离权告诉他:‘点铁为金,可以济世。'有些贫困人,你“点铁成金”可以帮助他发财,帮助他富有,解决他的贫困。
   ‘吕问曰:终变否?'吕洞宾问:“此金以后会不会变为铁?”钟离权告诉他:‘五百年后,当复本质。'五百年后金才会变成铁。吕祖说:‘如此,则害五百年后人矣!吾不愿为也。'虽然利益现在的人,但害了后人,这个事情做不得!我们看看现代的人,现前只要得到便宜,他怎会想到后来会害人?由此可知,世道人心是怎样的变化。
   曰修仙要积三千功行。汝此一言。三千功行已满矣。此又一说也。
   道教讲:“修神仙要积三千功德。”就是说要做三千桩好事,才有资格修道。‘授丹'就是传道给他。他的条件比佛法的条件宽得多了!佛法的条件比这个要严,佛法是清净心才能入道,才能成为一个法器;道家的条件是修三千善,他不是讲清净心,是讲善心,是真正的善心,才有资格传道给你。所以他的条件是善心、善人;佛法的条件是清净心--比善还要难修。
   他这样的存心,三千功德圆满了。他不害一切众生,实在讲超越了三千善行,一念就圆满了。像了凡居士做的减租一事,他这一念,一万条善事就圆满了。这是在心地上修。
   又为善而心不着善。则随所成就。皆得圆满。心着于善。虽终身勤励。止于半善而已。譬如以财济人。内不见己。外不见人。中不见所施之物。是谓三轮体空。是谓一心清净。则斗粟可以种无涯之福。一文可以消千劫之罪。
   尽心尽力就是‘圆满',心与力都没有尽,还留一部分,这个善是‘半善'。所以积功累德一定要尽心尽力。世间人不了解事实真相,对于圣教怀疑,就是烦恼里“贪、瞋、痴、慢、疑”的“疑”。你说的,我们听了也信;叫我们修善、布施,总是要留一点,总是不能全心全力的布施。想到若是全都布施了,明天生活怎么办?这是心里面有“疑”,不能果断,无有智慧。所修的善都是半善,都不是满分的善。所以往往修善得不到好的果报,也不能立刻得到果报。你要晓得原因在那里?
   如果你真正肯修,对于圣教完全明了、信从,一点也不怀疑。(但是世间人讲你傻!你迷信!我们有时想想,也讲的似有道理,因而善心不敢发、善事不敢为,你的善心已为邪见所转了。)果然相信,果然肯做,果报是显著的,不只像《了凡四训》所说的,是真实不可思议!读了这本书,你决定要深信,你要有胆量承当。只要真心去做。舍一何只得万报?一点都不错。如果贪着“舍一得万报”才发心,那不是真心;虽然舍尽了,当然还是可以得到--得到的是“半”,不是“满”。
   舍财决定得财富,舍法决定得智慧,无畏布施决定得健康长寿。因缘果报是真理--天经地义。真心去做,不求富贵、不求财富、也不求聪明智慧、也不求健康长寿--什么都不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6 16: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