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8650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1-2-15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他真做到,然后他们一家人做到了。再推展到事业上,公司上下员工全做到了,每个员工自动自发不需要管理,不需要督促,个个都那么认真,都能负起责任。所以他上午可以不上班,可以不问事,诵经、念佛做他的功课,这是现代人的好榜样。
「但能深信切愿,求生净土,事来便做,事去即念。」这也符合一向专念,经商做这个企业,事情很多,来了马上处理,处理完了念佛,这就对了。...(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0三集) 2011/5/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403》)
...话很容易翻,「无上正等正觉」,就六个字。这六个字里面有三个阶段,先从正觉,正觉真正觉悟了就是阿罗汉;更进一步正等正觉,等是等于,正不是邪,等于佛了,他没成佛,只是菩萨,菩萨等于佛,比佛还差一等;到圆满的时候叫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是佛的智慧,正等正觉是菩萨的智慧,正觉是阿罗汉的智慧,阿罗汉包括辟支佛,同一个等级。要智慧,才能够断烦恼。
定功、禅定是伏烦恼,它是先得定,因戒得定,所以戒就很重要。戒是学佛必须具备的条件,戒从哪里学起?从十善业道学起。十善业道在佛法里,无论大乘小乘,它叫根本戒。具足十善业道,才能入佛门。具足十善业道,在佛家称为善男子、善女人,才有资格、有条件礼佛为师,拜佛为老师,做佛的学生。在拜师的时候,老师把三皈传授给他。三皈是什么?是佛法修学最高的指导原则,你修什么,总纲领、总的原则教给你。古时候人都是这样的,就把你一生修学的目标告诉你,你路可不能走错。三皈就是觉正净。惠能大师在《坛经》里面传授皈依,我们早年初读这部书,那时候还没有真正学佛。我是在一个朋友家里,是我父亲抗战期间的同事,他是一个将军,到台湾来的时候我们又遇到了。新年度假的时候,他邀请我到他家里住了一个星期。他的书架上有《六祖坛经》,丁福保的《笺注》,线装本。我翻开来看得很有趣,我一个星期居然把它看完了,非常欢喜。
《坛经》里面讲的三皈跟我们一般佛法不一样,六祖说三皈的时候,他说...(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0七集) 2011/5/1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407》)
...出效果。中国传统文化至少丢掉五代了,复兴也得要五代,不可能说在我们这一代就能复兴,这绝对做不到。所以智慧比什么都重要。我们今天全心全力帮助下一代,这就对了。
我们自己修学得非常非常辛苦,那么下一代?苦还是要叫他受,如果供养太优越,人就会懒散懈怠。释迦牟尼佛带这些弟子,所谓比丘常带三分病,那个病是什么?苦,以苦为师。物质生活上苦一点,你对这个世间你才能放下,你才不至于留恋。所以释迦牟尼佛不盖寺庙,过游牧生活,晚上走到哪里就地就可以睡觉。他们出生是在热带地区,所以生活很简单,三衣一钵就够了。那个地方没冬天,晚上睡觉地上铺一个垫,那就一块布铺在地上,佛经里称为卧具。现在,现在把它铺到拜垫上拜佛,在以前那不是拜佛的,是睡觉的时候再垫在底下的。上面盖的叫三衣,三件衣服。这就是一个衣,三件这个衣,就行了,他生活就能过得去了,叫三衣一钵。清苦一点好!对世间没有留恋,出苦的心坚定。生活过得太好,留恋。寺庙盖得富丽堂皇,那不是修行,那叫每个人住在那里,不但贪恋,而且还斗争,每个人都想霸占道场,都想控制,都想占有。那就全造的是轮回业,不但是轮回业,地狱业,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
真正有人跟我们学习,发心跟我们学习的,生活简单,不能日中一食,晚餐也要断掉,要减食。在过去寺院丛林,国家建的,大富长者他们建的。寺院里面的生活,晚上是不吃东西的,中午这一餐正餐,早餐吃一点东西,一个菜,没有两个菜。我出家那个时候,...(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0七集) 2011/5/1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407》)
...了,也就是弥勒菩萨讲的那个一念,那一念里面的现象是什么?有物质现象,有精神现象,佛门里面讲的五蕴,色受想行识,它具足。这么一个小的微点,佛说了,它能包容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剎土都在里头。微尘里头有世界,世界里头又有微尘,重重无尽,这是性德。我们这手掌上你说能够托多少微尘?微尘里头有世界。只是我们没有能力发现,佛一看,没错,确实你掌中是三千大千世界,都在你手掌里头。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佛土,你再仔细想想,无量无边诸佛剎土都在掌中。自性没有大小,大小相容,大小不二,这有什么稀奇?微尘世界谁能进去?这个我们在《华严》上读到,普贤菩萨能入微尘世界里面去参学。微尘世界里面有诸佛剎土,普贤菩萨能进入到里面去拜佛、听经、闻法。微尘没放大,世界没缩小,比一般经里面讲芥子纳须弥那个意思更深、更玄。芥菜子很大,我们能看见,毛尘、微点我们肉眼看不见,这里头有世界。所以这是事实真相,不是比喻,佛与法身菩萨个个知道。
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这是有智慧之后自然就有神通。神通一定是在智慧之先,禅定就发神通。所以智慧现前,神通就自在。「又《观经》中详明上辈之三品」,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兹节录嘉祥《义疏》」,《无量寿经义疏》,「第一谓上品上生。发菩提心,修行经七日,则生彼国。见彼佛身,闻说妙法,则悟无生法忍,当知此是七地无生也。」这是古德说这是菩萨往生,他也不是随便说的,确实他也有根据。《观经》上讲上品...(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0七集) 2011/5/1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407》)
...乐世界去,决定得生。到极乐世界头一个得的好处,无量寿;第二个好处,那个地方老师是十方诸佛,同学是等觉菩萨,你怎么会不成就?
那个地方社会安定,没有动乱,没有像地球这样的灾变,那个地方全没有,真正是福地。往生到极乐世界,你是遍法界虚空界第一大福报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