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17|回复: 4

[其它] 净公上人讲十善集第四一七卷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12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公上人讲十善集锦》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讲十善集第四一七卷







...逐渐在下降。
  这里面因素很多,最重要的因素,是宗教里头没有真正好的传教师。传教师自己要不能持戒、不能修行,以传教当作一门职业,还是贪图名闻利养,信徒亲近你时间久了,怎么能对你产生信心?不只佛教,哪个宗教都一样。在我想这才是宗教衰弱第一个因素。这种现象在现在很普遍,原因是什么?原因是没有深入经藏,没有依教修行。我在马来西亚见到马哈迪长老,他老人家很坦白的告诉我,一丝毫没有袒护(他是回教徒,他是回教穆斯林),没有真正落实《古兰经》的教诲,没有认真去做,所以才会被一些野心分子利用。这个话是实话。我跟他讲,不但是伊斯兰教,佛教也不例外,我们在家出家的佛弟子,几个人真正落实佛陀的教诲?几个人真正把十善业道做到,三皈五戒落实?出家的佛弟子至少是《沙弥律仪》落实了?没做到,所以佛法今天是如此的衰微。
  不能说教不好,那你就冤枉释迦牟尼佛了。总而言之一句话,孔子说得好,「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们自己没有做好,可不要怪别人,怪别人就错了。一切都要从自己本身做起,绝对不怪罪别人。别人没过失,过失在我一身,我没做好,所以让社会大众产生误会,这些护法神不护持你了。护法神不讲感情的,是完全你用事实表现,你真正有修持,真正有道德,感动他,他自然来尊敬你、来护持你。你得到这种增上缘,你会更勇猛精进。现在修行比古时候难,古时候的外缘环境好,在中国帝王护法,帝王对於修行人非常尊重,一般人民知道敬佛,知道...(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四八六卷)  2005/12/2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486》)


...地方,这个形象度了不少人。跟我同年龄的,甚至於比我小几岁的,我们站在一起,我比他年轻,我身体比他好,他就很羡慕:法师,你用什么方法保养身体的?他不问别的,这个一定会问的。连日本江本胜博士,第一次我们在一起吃饭的时候,他就很羡慕,他才六十多岁,病痛很多,问我怎么保养的。我当时就告诉他:我保养身体的方法,就是你研究出来的结论。他睁著眼睛:什么结论?爱、感恩!我是生活在爱与感恩的世界,这是你从水结晶里面得到的结论。他得到结论,他认为宇宙之间的真理,无比殊胜的就是爱心跟感谢,这是他得到的结论。我说:我这个爱心、感谢已经落实了。你研究出来,你还没做到。
  爱心,诸位想想,有圆满的爱心,怎么会造恶业?十善全是爱心,十恶跟爱心恰恰相反。所以我讲这个爱,第一个是讲自爱,自爱然后你才能爱人;你都不知道自爱,你怎么会爱人?哪有这种道理!自爱就是决定修十善业。我们欺骗一个人,不自爱,为什么?欺骗是罪恶。我们挑拨是非,两舌,不自爱,为什么不自爱?挑拨是非,将来要堕拔舌地狱。你说他是不是自爱?自爱的人还愿意去堕拔舌地狱吗?自爱的人绝对不会有一个恶念,不会有一个恶的思惟,不会有恶言恶语,不会有恶的行为。这在我讲经这么多年常常讲,常常劝导大家,我们对於一切人事物,决定没有控制的念头,决定没有占有的念头。为什么?你有控制别人、控制事物,占有,那个念头都是不善,不善会招感不善的果报,那就不自爱,自爱的人绝对不会有恶念。所以行十善业道的人,这才叫自爱。自爱的人决定没有怖畏,没有恐怖、没有畏惧;不知道自爱的人,他有。
  再说得明白一点,自爱的人决不吃众生肉...(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四八九卷)  2005/12/2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489》)


...十恶跟爱心恰恰相反。所以我讲这个爱,第一个是讲自爱,自爱然后你才能爱人;你都不知道自爱,你怎么会爱人?哪有这种道理!自爱就是决定修十善业。我们欺骗一个人,不自爱,为什么?欺骗是罪恶。我们挑拨是非,两舌,不自爱,为什么不自爱?挑拨是非,将来要堕拔舌地狱。你说他是不是自爱?自爱的人还愿意去堕拔舌地狱吗?自爱的人绝对不会有一个恶念,不会有一个恶的思惟,不会有恶言恶语,不会有恶的行为。这在我讲经这么多年常常讲,常常劝导大家,我们对於一切人事物,决定没有控制的念头,决定没有占有的念头。为什么?你有控制别人、控制事物,占有,那个念头都是不善,不善会招感不善的果报,那就不自爱,自爱的人绝对不会有恶念。所以行十善业道的人,这才叫自爱。自爱的人决定没有怖畏,没有恐怖、没有畏惧;不知道自爱的人,他有。
  再说得明白一点,自爱的人决不吃众生肉。有些人提出反驳:你吃的大米、吃的蔬菜,那是植物,植物也有生命,那你岂不是还是在杀生吗?没错,不但植物有生命,连矿物都是活的。江本胜做出水实验的时候就说明了,矿物都是活的。佛在经上讲得一点都不错,万物从哪里来的?心现识变。这个心就是佛家讲的法性、真心。真心本具见闻觉知,真心现的相决定有色声香味。法性身,法性土,所有一切万物的本质是法性,所以它当然有见闻觉知。你明白这个道理,佛在经上讲得很透彻,整个宇宙是个有机体。可是动物、植物、矿物这完全不同,植物虽然是生物,跟...(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四八九卷)  2005/12/2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489》)


...那还得从幼稚园小小班下手,而后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你这才能办得到。持戒是幼稚园小小班,
 楼主| 发表于 2021-2-12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够轻视。
  现在我们的戒学成了问题。大家都知道重要,都会讲,世尊在入灭之前教导后世的弟子「以戒为师,以苦为师」。现在人不能吃苦,要讲求享受,不能持戒,原因是什么?我们也做了很深入的探讨。现在跟从前对比,从前有家教、有儒教,所以他有根;现在家教没有了,儒教没有了,没有根。没有根,人的起心动念都是与性德一百八十度的相违背,变成自私自利,只有眼前,眼光非常短浅。只有现前,乃至於说明年、后年都看不到,只顾眼前利益。这多危险,这就是无明在作祟,什么他都不明了。所以教学、修行的根,确确实实在《弟子规》、在《十善业道》、在《沙弥律仪》,印光大师一生提倡的因果教育,非常重要。我们今天在国际上提醒大家的、介绍给大家的,伦理教育、道德教育、因果教育、宗教教育,这四种。这四种教育是一体的,不能分割,一定要讲清楚、讲明白,让人觉悟。一定要从《弟子规》下手,从《十善业道》入门,我们才有根,才有基础。
  这个样子,有方向、有目标一层一层向上提升,先破见思,《华严经》里面讲的执著。什么时候我们能够对世出世间一切法,真正做到随缘而不攀缘,我讲的都是最根本的,必须把对於一切人事物对立的念头放下,对一切人事物控制的念头放下、占有的念头放下。这三个念头要不放下,大乘之门不得其门而入;别说大乘,儒道之门也不得其门而入。儒道得放弃一部分,大乘要彻底放下才能够契入,才能达到离一切无明暗,真正的为一切众生做一个好的榜样,「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个地方作炬、作明、作灯、作导,都不外这两句话,为一切众生做好榜样,帮助一切众生回归自性,帮助一切众生回归本善。底下第六句:
...(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四八九卷)  2005/12/2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489》)


...这样一个人回头,也会感动许许多多人回头。所以从事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我们再看下面一句:
  【为照。】
  在初回向里面,它不是用『照』字,它是灯,「作灯」,作灯跟为照意思是相通的,「令住究竟清净处故」。我们世间人常讲,为迷途众生作灯塔。在航海里头,现在是航海仪器多了,在从前没有这些仪器,灯塔是非常重要的工具。令住究竟清净处这一句,我们修净土的同学看到这句,一定就会想到极乐世界,究竟清净处是极乐世界。在我们这个世间呢?究竟清净处,有佛法的所在。现在有佛法的地方多不多?形式是很多,实质没有。这个话怎么说?必须每个学佛的人都要把佛陀的教诲做到。不说别的,大小乘教里头,就是佛法根本的修行条目十善业道,人人都能修十善,这个地方就是清净处,真的像佛所说的。清净当然有程度的不等,我们总算达到清净了。
  现在学佛的人,说实在话,迷信的多,到庙里面去烧香拜佛,为什么?为了升官发财,为了求保平安,都为这个。对什么叫做佛完全不知道,这是迷信。他求佛拜神能不能得到好处?得不到,只是自己在安慰自己而已。这个地方的佛很灵、很感应,求,真的得到了,命中已经定的,在那个时候有,他得到了,与拜神求佛不相干。如果真的是那么灵,一百个人求,一百个人统统都得到,那就真的;一百个人求,只有一、二个得到,其他的统统都没有得到,难道佛菩萨还有偏心吗?对这两个人喜欢,给他;对那个人不喜欢,不给他,哪有这种道理?没这个道理。中国对於神明有一...(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四八九卷)  2005/12/2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489》)


...你问他有没有过失?他无知,无知,你怎么能说他过失?你要爱护他,你要教他。虽然无知,造作罪业,有没有报?有报。不能说无知,造作的罪业就没有果报,没这个道理。
  就好像我们世间一样,我不懂法律,我杀人放火,判死刑,我不知道里头有这个法律,那刑罚还是要判的。不能说你不懂法律,你犯罪不受法律处分,这讲不通。又何况因果报应,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一念善,人天福报;一念恶,地狱畜生。到临命终时,看你阿赖耶识里面的善恶念头哪个强,哪个念头强,它先跑出来,它就先受报。如果贪的念头很强,饿鬼道去了;瞋恨的念头很强,地狱道去了;愚痴,是非、善恶、利害不能分辨,畜生道去了。如果是一念六度四无量心,他是菩萨道;一念十善五戒,他是人道;一念上上品善,慈悲喜舍,天道。你来生到哪里去投生,是你这一生断气时候最后那一念,哪个念头强,就到哪里去受报。所以为什么叫你念佛,道理就在此地。临终时候什么念头都没有,只有阿弥陀佛这个念头起现行,恭喜他,他到极乐世界去了。最后一念!
  你明白这个道理,人临终的时候为什么不能碰他,有这个常识的人,临终最好最重要的八个小时,不管他是睡的什么姿势,都不要动他,不要去碰他。为什么?佛在经上讲,一般人八个小时,虽然断气了,他的神识没离开。神识,我们中国人讲灵魂,他灵魂没有离开,你碰他的时候,他知道痛痒,你碰他,他会生瞋恨心,一生瞋恨心,这事情麻烦,地狱道去了;生贪爱心、贪恋心,饿鬼...(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四九0卷)  2005/12/3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490》)


...你自己想想,我们妄想分别执著,今年跟去年比较,是不是比去年轻一点?你从这里看你就看出来。今年是不是比去年更有一点智慧?有智慧是看人、看事、看物看得清楚;处理事情的时候很冷静,不会冲动,不会愤怒,也没有贪爱,这有进步。一年比一年进步,三十年、四十年肯定契入境界。契入境界的浅深各人不同,那就是你放下多少。你放下的愈多,你契入就愈深愈广;放下的不多,你契入就浅,就这么个道理。用这个方法来勘验自己的功夫,一点都不会差错。
  所以我们今天读到这一句,「诸菩萨善用其心」,真的是不容易。我们今天统统都是初学,这个自己一定要肯定,你知道自己,
 楼主| 发表于 2021-2-12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才会谦虚。为什么是初学?我常常讲的,你五戒没做到,三皈没做到,十善没做到,甚至於《弟子规》没做到。《弟子规》什么时候学的?真的是幼稚园学的,是幼稚园小小班,这我讲过多少次。古时候,婴儿出生三、四天就开始教,做父母、做长辈的身教。小孩会看、会听,在他面前,言谈举止,样样都合礼,礼节!让他眼见耳闻,所接触到的,全是正面的伦理道德。他看了、听了,落下的印象,深!因为这个时候他没有受到任何染污,你给他的全是正面的,在他阿赖耶识里头生根了。所以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这样的薰习,薰习到三年,三岁,他就有能力辨别是非邪正。哪个是好的?哪个是坏的?他辨别得很清楚,他很懂事。所以《弟子规》是婴儿学的,幼儿学的,真的是幼稚园小小班。四、五岁上幼稚园小班,他已经学得很好了。...(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四九一卷)  2006/1/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491》)


...面前,言谈举止,样样都合礼,礼节!让他眼见耳闻,所接触到的,全是正面的伦理道德。他看了、听了,落下的印象,深!因为这个时候他没有受到任何染污,你给他的全是正面的,在他阿赖耶识里头生根了。所以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这样的薰习,薰习到三年,三岁,他就有能力辨别是非邪正。哪个是好的?哪个是坏的?他辨别得很清楚,他很懂事。所以《弟子规》是婴儿学的,幼儿学的,真的是幼稚园小小班。四、五岁上幼稚园小班,他已经学得很好了。我们今天连这个都没有,还谈什么大乘!
  可是,我们要想在这一生当中成就,不甘心再堕落,不想再搞轮回,那我们就要补习。前头没有学的,现在再补,行!我们补《弟子规》,有《弟子规》的基础,十善业就落实了;有十善业,三皈五戒就落实了;有三皈五戒,《沙弥律仪》也就落实了,节节高升!《沙弥律仪》是比丘戒的阶梯,菩萨戒的根基,节节往上升。修学真像个菩萨,真像佛,当然有成就,念佛往生决定得生,那就是善导大师所说的万修万人去。依照这个方法,只要到三皈五戒,万修万人去,没有一个不往生;有《弟子规》、有十善业、有三皈、有五戒。
  这几门功课,说难不难,说易也不易。尤其现在社会环境,你要真正能够克服,真正能够坚持,真正好学,要知道远离一切不良的影响,远离一切不良的干扰,这个很重要。与自己不相干的事不接触,与自己不相干的人不需要认识,古人讲得好,「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没有必要认识那么多人,没有必要知道很多事,知道事情太多,确实对於一心不乱有障碍。一心不乱真难,一心不乱最低的是功夫成片,只要你得功夫成片,生凡圣同居土,你就有把握。所以没有好处的地方,没有利益的地方,不要去。
  我这个人从小生长在农村,战乱当中,一个人在外头流浪,吃尽了苦头。所以这些年轻人喜欢的热闹场所,歌舞场所,...(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四九一卷)  2006/1/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491》)


...严经》上对大众的开示,佛给我们说真心跟妄心。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生死根本,就是我们用的攀缘心,把攀缘心当作真心,不善用心。
  什么叫攀缘心?妄想、分别、执著这是攀缘心,《楞严》里面的正说,就是心意识,阿赖耶、末那、前六识,合起来讲八识五十一心所。十法界的众生都把这个当作真心,六道众生完全不觉,四圣法界虽然觉,还是用它。为什么?用成习惯了,无量劫来都用它,知道它是妄心,还是没有办法把它放弃,这就是我们常讲的习气,习惯。但是觉悟之后用得正,他用的不邪。六道凡夫,我们要从相上来说,大家就明白。然后想想看,我在日常生活当中是不是用这个心?不善心,这个不善就是跟善心恰恰相反。佛讲的这个善、不善,标准就是十善业道,身三,口四,意三,这一句是总说。
  四圣法界的人,他用的是善心。声闻、缘觉、菩萨、十法界里面的佛,他用的是善心。上上品善心与六度、与慈悲喜舍相应,所以他虽然不是真佛,他是相似佛,很像!六道凡夫用的就是不善心。像我们欲界,欲界往下看,这也是六道,我们有嫉害心,有意无意伤害众生;有邪迷心,迷惑颠倒。这都是什么?不善用心,有恶毒心,现在在社会上愈来愈多。嫉妒,我们有没有?这个要常常去反省。有没有邪迷?有没有害众生的念头?伤害众生的念头?或者是无意,无意还是用心。有没有嫉妒?有没有谄谀巴结人?有没有严重的我执?念念总是为自己著想,这个现在在世界上很普遍,我们一般人讲自私自利。有没有狂妄心...(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四九二卷)  2006/1/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492》)


...心要正,心要清净,心可不能染污;不染污,决定要远离妄想分别执著。说这个话容易,具体来做可不是简单事情。为什么?无量劫来那个习气、习染太重了,真的要从看破、从放下入门。看破、放下最重要的你要能够舍,你不能舍可不行,舍就是大乘教里面讲的布施。欢喜舍,可以舍己为人,这是菩萨;绝对不是损人利己,损人利己罪过重了。损人利己是恶业,里面杀盗淫妄统统具足,这个造业重。眼前也许你以为得了点甜头,后来的果报可麻烦了,真是要吃大亏,要受大苦。多读佛经就明白了,佛对一切众生没有一句话是妄语,句句都是真实话。所以,心不能不正。
  正的标准,清净的标准,清净是离相,标准。对正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初入门,最低的标准就是十善业,「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就是标准。现在我们勉励同学们从《弟子规》下手,从《弟子规》入门。《弟子规》落实了,十善业道就不难,你真正可以做到。十善业道能做到,三皈五戒就落实,那就不是假的,真的了。真的受了三皈五戒,那恭喜你,你看戒经上(这佛说的,当然不是假话),受五戒,有二十五位护戒神保佑你;受三皈,有三十六位护法神保佑你,
 楼主| 发表于 2021-2-12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无论在哪个地方不会遭难。真正三皈五戒,不是像现在的受戒,只有形式,没有实质,那个护法神不来的。
  你说三皈里面第一条,我们用《六祖坛经》里面话来说,六祖大师说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他用觉正净,他不讲佛法僧,觉正净就是佛法僧,讲佛法僧你不懂!佛是什么?佛就是觉,自性觉,法是自性正,僧是自性净。这样换这么一句话来讲,我们好像清楚多了。你起心动念要依觉正净,觉正净的反面是迷邪染,那我们就知道了,迷邪染是不善用心,觉...(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四九二卷)  2006/1/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492》)


...一句阿弥陀佛,但是他不相信。阿赖耶里头已经有种子。从这个地方看,这叫大慈大悲。无缘之人给他下种,有种子之人帮他提升,这是具道因缘;具足入道的因缘,成就佛种子,成就种性。
  欲乐是他的爱好,大乘教里头十个宗派,为什么有十个宗派?众生欲乐不相同,所以佛菩萨就开方便法。方是方法,便是便宜,要用现在话,就是最恰当的方法,最适合他爱好的方法。喜欢参禅的,有禅宗;喜欢学教的,有华严、有法华、有三论、有唯识,随你去挑选;喜欢念佛的,有净土;喜欢经咒的,有密宗。各人爱好不相同,哪一种方便,接引哪一类的众生。这就是佛家常讲的,「慈悲为本,方便为门」。第四句:
  【如诸法相。悉能通达。】
  这个就是「十善巧,义无惑也」。前面给诸位做过报告,现在我们把名称念一念就行了。第一个是「蕴善巧」,五蕴。第二个是「处善巧」,十二处。第三个是「界善巧」,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第四个「缘起善巧」,讲的十二因缘。第五「处非处善巧」,这是讲因果,善因得善果,是处;恶因得善果,非处;善因得恶果,也是非处。为什么?因果不相应。善因一定是善果,恶因决定是恶报,这是处!是处,一点都不错。第六「根善巧」,这个根就是讲的五根,信等五根,上一次跟诸位讲过,总为二十二根。第七「世善巧」,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第八是「谛善巧」,四谛,阿罗汉所修的。这是世出世间的因果,苦集,世间因果;灭道,出世间因果。天台大师有藏通别圆四种...(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四九二卷)  2006/1/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492》)


...就是不能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普贤行是究竟圆满的菩萨行,所以普贤行的圆满就是究竟佛果。普贤菩萨跟一般大乘菩萨差别在哪里?差别在心量,普贤菩萨心量确实是法界虚空界。
  礼敬,礼敬的对象是诸佛,诸佛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三世诸佛里面,未来佛是一切众生,十方三世一切众生是未来佛。普贤菩萨的礼敬,你就想想看,那个多大?毫无局限,这是不相同的地方。换句话说,不但没有分别执著,连妄想都一扫而光。不可思议!这个我们要知道。
  称赞如来,如来是什么?性德。如来是代表自性,凡是与性德相应的,没有不赞叹;与性德相违背的,不赞叹。诸位要晓得,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五伦、八德与性德相应,六和、四摄与性德相应,五戒、十善与性德相应;凡是与性德相应的,没有不赞叹。与性德相违背的,不赞叹,五逆十恶不赞叹,但是有礼敬。礼敬跟赞叹的差别在此地。大乘佛法里面六波罗蜜,菩萨修布施,布施波罗蜜。普贤菩萨不是讲布施,供养!那个布施的心真诚清净到极处。看一切众生真的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是供养,不是布施。这都是我们要学的,这个三条是修福,真的是究竟圆满的福报。
  第四条,忏悔业障。普贤菩萨尚且忏悔业障,我们的业障要不要忏悔?我们业障太重!我们要知道。我们今天处事待人接物,乃至於生活上,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什么原因?业障!没有业障就得大自在。生活环境不如意,人事环境不如意,譬如家庭,现在常常见到,夫妻不和、父子不和、兄...(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四九二卷)  2006/1/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492》)


...,但是有礼敬。礼敬跟赞叹的差别在此地。大乘佛法里面六波罗蜜,菩萨修布施,布施波罗蜜。普贤菩萨不是讲布施,供养!那个布施的心真诚清净到极处。看一切众生真的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是供养,不是布施。这都是我们要学的,这个三条是修福,真的是究竟圆满的福报。
  第四条,忏悔业障。普贤菩萨尚且忏悔业障,我们的业障要不要忏悔?我们业障太重!我们要知道。我们今天处事待人接物,乃至於生活上,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什么原因?业障!没有业障就得大自在。生活环境不如意,人事环境不如意,譬如家庭,现在常常见到,夫妻不和、父子不和、兄弟不和,统统是业障;业障忏除了,家和万事兴。用什么方法?人人都学《弟子规》,人人都学十善业,业障就没有了,就化解了。这个道理不能不懂。前面这四条都是属於自利,大幅度的把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后面几条,那是属於利他的。
  随喜功德,看到别人做的好事,决定没有嫉妒障碍,看到心生欢喜。不但心生欢喜,还要全心全力去帮助他成就,出钱出力帮助他成就。别人胜过自己,鼓舞,欢喜、赞叹,众生可以享他的福,我也沾光。他做好事利益众生,我也是众生之一,我也得利益,怎么可以障碍?怎么可以毁谤?毁谤、障碍,罪过就重,无间地狱。如果人家发的心是大心,做这桩好事,发了大心,这个心、这个事是利益无量众生,你要是障碍他,嫉妒他,罪就是无间地狱、阿鼻地狱。这个不能不知道。
  请转珐輪、请佛住世,利益众生,...(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四九二卷)  2006/1/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492》)


...,现在这个世间,做国王的、做总统的、做国家领导人的,他是前世修什么因?就是修这个因,护持佛法!护持佛法里头最重要的是请法师讲经。请法师,护持这个法师在这个地方常住,常转珐輪,这个功德不可思议,
 楼主| 发表于 2021-2-12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大了!国王大臣为什么要皈依三宝,来护持佛法?很简单的道理,希望他的子子孙孙都做国王,永远传下去。末代皇帝不听祖宗教训,不敬三宝,所以他才会衰,才会亡国,政权才会转移,道理都在此地,这个不能不知道。
  你看他的果报,得十王尊敬,十王拥护,这个十王是十殿阎王。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十殿阎王都拥护,你想想看,天地鬼神哪有不保佑你的道理?你要想得一切天地善神保佑你,修普贤行。但是要知道,如果没有《弟子规》、十善业的基础,不要说普贤行,大小乘行法你都得不到,这个不能不知道的。所以普贤行是建立在十善业的基础上,建立在三皈、五戒的基础上,建立在《弟子规》的基础上,这个不能不知道。你要不从这个根本上发心去修学,普贤行是有名无实,这是诸位不能不留意的。所以今天我们晓得,从哪里学起?决定从《弟子规》、从十善业、从三皈五戒,不能躐等,躐等就错了。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四九三卷)  2006/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493
  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净行品第十一」,文殊菩萨答,长行的第二段看起。第二段十句,我们还没有讲完,我们先把经文念一遍。
  【佛子。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於诸佛法心无所碍。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众生住恒不舍离。如诸法相。悉能通达。断一切恶。具足众善。当如普贤色像第一。】
  上一次我们学到这里,现在再看下面,第八句。
  【一切行愿皆得具足。】
  我们看这句。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跟我们说,「即是...(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四九二卷)  2006/1/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492》)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7 03: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