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76|回复: 4

[其它话题] 《群书治要36O》之教化篇蔡礼旭老师主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10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中华德育蔡礼旭、胡小林、刘素云等老师圣贤教育传统文化演讲》

《群书治要36O》之教化篇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一集)  2013/4/12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91-0001



  诸位校长同道,诸位前辈,大家早上好。刚刚我们中心很细心安排这五分钟静坐,让大家身心放松放松。我看有校长功夫了得,睡着了。一来,可以了解到校长真不容易干;二来,可以了解到校长他假如能够马上就睡着,能吃能睡,这是很有福报的人。您看现在很多人很有钱,靠安眠药睡觉,那是没有福报的了。所以能吃能睡是福。而且还具备了一个非常好的人生态度,他才能这么好睡,叫「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尽力就好。要有动力,不要有压力,压力压到最后自己的身心受损,家里人也很有压力,包含可能这个压力还会延续到学校,延续到我们所接触的人。所以这个压力要把它转化掉,变成动力,不要是压力。

  我自己是一个非常容易紧张的人,大家看得出来吗?我以前特别容易紧张,所以只要遇到重要的考试就会紧张得睡不着。我要考大学联考的时候,我的姑姑拿了两颗镇定剂给我,因为我的姑丈在医学院教书,她知道我特别容易紧张,怕我睡不着,拿了两颗镇定剂来。结果十一点多真的睡不着,吃了第一颗;又翻来覆去到一点多还是睡不着,吃了第二颗,最后还是一夜未眠。然后隔天考中文,一出门全家总动员,因为我太容易紧张,所以搞得全家人都很紧张。所以人要把不好的个性改掉,不然身边人都有压力。刚好坐满一辆车,我有两个姐姐,父母一起。结果还没进考场,遇到我一个同学的妈妈,她跟我也很熟,她从没看过我两个姐姐,看到我们全家都来了,她说:「礼旭,你真有福气,两个妹妹陪你来考试。」两个姐姐变妹妹了,还没进考场,心情很郁闷,弟弟都变哥哥了。但是不要郁闷,当时候我又不懂道理,现在懂了,为什么看起来这么老气横秋?因为忧能使人老,你一担忧之后老得很快。假如每天都做自己欢喜的事情,都读这些圣贤书,神交古人,这叫人逢喜事精神就爽。所以容易紧张的性格让自己身心受损之外,也让身边的人都受累。

  但后来,我是遇到传统文化以后就不那么紧张了。只要自己用一颗真诚的心,跟所有有缘的人互相交流,用平常心就没有压力。甚至于我刚要讲课的时候,长辈们都鼓励我,说反正你就讲,有一个你就讲一个,没有任何人,你就对着桌椅板凳讲。那就没有压力了,反正没人也讲。最好是能够讲到桌椅板凳都跳起来说,「还过得去」,这个就是功夫了。古代有「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真诚的心万物都能够感觉得到。这个真相,近代物理学家有证实了,近代量子力学家他们做实验,其实所有的万物都是活的,都是随时在变化。像日本江本胜博士他做的水实验,他给水讲爱它、感恩它,它结晶得很漂亮,这是物质;假如说恨它、讨厌它,它结晶就很丑陋。水如此,其实一切万物都如此。所以人的意念可以改变物质,人的意念可以让身边的人感到温暖,让身边的人感到鼓舞,有信心。

  比方我们校长常常笑口常开,时时拍拍我们老师的肩膀,「加油,没问题的」,这个对他们的身心都是很大的帮助。甚至于可能她刚好生产,或者怀孕期间种种,我们都给予适时的关怀,她每次走进校园就好像走回自己的家一样的温暖,她会很有动力。老师如此,学生亦如此。有好的校长、好的老师,学生都是催着爸爸妈妈,「我要上学了,赶快赶快!」假如老师很凶,每次要上学好像要他命一样,拉都拉不动。而整个学校的氛围对孩子的学习效果,那是有直接的影响。我自己从事教育工作那几年,我们深刻感觉到,学生对老师、对校长非常的佩服、爱护,他的成绩会进步得很快;假如对老师害怕、恐惧,那他的成绩会落得很快。

  我曾经遇到一个胖嘟嘟的孩子,他当时候成绩没有一科及格,都是六十分以下。我第一次见到他,对他有印象,是他妈妈载他来学校上课。我们老师都是轮流到校园接孩子进来,其实我很喜欢到校园门口接孩子,叫广结善缘。而且我有一些同仁他们也住校,他们的小孩有的二岁、三岁,有时候还有两个带在身边,很辛苦,还要当导护站在门口,她真是分身乏术。那我们是同仁,应该像兄弟姐妹一样,我们就主动跟她说:「这个礼拜我帮妳,帮妳站这个礼拜,妳就不用这样跑来跑去。」所以跟同仁相处起来感情就非常融洽,你去爱护别人,人家自然就爱护你。多站,我就跟更多的学生有这个结善缘的机会。比方说他车子开来了,我主动的把门打开,那孩子下来,摸摸他的头,「乖,进去」,他的爸爸妈妈看了就很欢喜,下次见到我就会对我笑了。

  那这个胖小孩,他妈妈载着她,他妈妈一点表情都没有,没有任何笑容,好像人家欠她不少钱。结果更让我吃惊的是,她的儿子在后面的表情跟她一模一样。所以父母、老师教育小孩,不是在台上的时候教育,不是在跟他训话的时候教育,是随时随地都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看到这个表情,我们只是觉得父母需要受到提醒。因为这个时代的父母,他们结婚以前,国家又没有给他们办课程,怎么当好爸爸、当好妈妈、好丈夫、好妻子,其实这个是最需要上课的,因为这会影响他一辈子的幸福。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人,学的东西好像都是考试用,而且用完就差不多快忘一半。然后对一辈子最重要的做人做事的态度、智慧好像没学,都要等到人生有点喘不过气来,他才觉得好像应该上上课。您看,一个人想说我要去学学夫妻相处之道,什么时候他想要学了?可能有点危险的时候。

  大家再冷静看,这不是在夫妻相处的现象,它在一切处。比方说健康,一个人非常重视健康的时候,什么情况?医生告诉他:「这位先生,非常抱歉的告诉你,你的生命只剩半年。」晴天霹雳,他才开始重视,买好几本书开始看。可是到那个时候,要再挽回都不容易。包含现在的家长,往往在孩子十三、四岁,他已经完全没有办法教导的时候,
 楼主| 发表于 2021-2-10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居然没抄什么笔记?因为所教的东西并没有震动他的心灵,启发他的教育爱。但是当他遇到老祖宗这五天的课程,他感动了,他真想把孩子教好,他看到原来教育的根本在孝道,孝心开,百善皆开。他了解到孔子讲的,「夫孝,德之本也」,孝是德行的大根大本,「教之所由生也」,教育就要从孝道开始,他彷佛找到了非常正确的方向目标。

  结果他一回去,找了几个志同道合的同仁,他也很有智慧,他也不是一下子去要求别人,他找了三个同仁,让这三个同仁又到上海去上课,也是上五天。他们四个人建立共识,每个礼拜四个人一起学习,学传统文化。然后另外三个老师在他们的班开始自己落实《弟子规》,教导孩子孝悌、教导孩子做人,教《弟子规》。结果这三班的孩子整个礼貌、德行转变很大。校长注意到了,这个女校长就开始观察,最后请问他们,原来是教老祖宗的伦理道德。结果这个校长她就非常重视这件事,就对着全校的老师讲,英文可以慢一点学,德行要先学,孝道要先学。她就在全校推展《弟子规》的教育。

  结果这个校长她这么做,她的先生知道了,刚好她的丈夫在报纸上看到一个教授说《弟子规》不能学,有愚孝。他就拿着报纸给他太太看,说「妳要注意,人家教授说《弟子规》不能教,妳要注意,妳不能犯路线错误,到时候上面怪下来,妳乌纱帽就没有了」。这个校长很有修养,她也没有说那个教授错。其实那个教授错了,《弟子规》里面讲,「亲有过,谏使更」,哪有愚孝?所以现在人很狂妄,他学历一高什么都敢讲,他也不秤一秤,他自己是物理学还是化学博士,他怎么会懂教育?他是知识的专家,他不见得是懂教育。教育是要深入经典,向孔老夫子学习,甚至于是圣人他才能制礼作乐,那不是一般人的智慧能够达得到的。

  我们看近代的教育都跟着近代的这些理论走,很多还是拿狗做实验、拿猫做实验、拿老鼠做实验,最后的结果拿来教谁?结果把人教成什么?狗,你们说的,我没说。告诉大家,你拿狗的成果来教人,能教成狗算不错了,你一不小心会比狗还不如,因为你的目标是狗。你的目标是考第一名,你再怎么差也不会十名之外吧!可是目标就是畜生,很多情况会不如畜生。可是大家冷静看看现在发生的社会事件,真的很多现在的行为都不如畜生。所以现在的人没有受过伦理道德教育,一有点地位跟学历,狂妄得不得了。

  大家看,西医瞧不起中医。中医多少岁了?最少也有五千岁了,可是西医多少岁?两百岁、几百岁。西医假如不是当时候发明抗生素,西医很可能就不受重视了,因为他就束手无策了。而西医看人,眼睛是眼睛、鼻子是鼻子、嘴巴是嘴巴。所以你要看医生也挺麻烦的,你说我要看哪科?我也不知道,就是不舒服。你还没看医生以前要检查很多,可能要检查好几次,到最后判断可能是哪里有问题,你才能去看那个医生。中医给你把脉,对你全身的脏腑他可以了解,然后帮你诊断。我们先不比较西医跟中医,但是您冷静看,态度不同。

  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的年轻老师比较傲慢?你们点头。这都跟接受的教育有关,因为这个时代有一个非常错误的认知,就是新的东西就是好、就是进步,其实不然。真正的真理不会因为时空而改变,而人他落到枝末。新的东西一般都是方法,核心是什么?教育的爱心。你有教育的爱心,很可能你的诚心,你会想出非常好的方法,叫「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而且你有教育的爱,你在听很多有经验的老师,你会触类旁通,而且你会主动去跟有经验的前辈请教。可是现在,这个教育爱的根本没有激发出来,学的都是新的理论,然后看到一些教育的前辈,说我学的理论比你新,反而产生傲慢,这个对他们从事教育工作都是一种障碍。所以这些正确的心态要建立起来,真的都要靠校长提醒、引导学校里面的老师。校长也是扮演君、亲、师的角色,是老师的领导、是老师的父母,也是学校老师的老师,教导他们。你们是前辈,要引导他们,不然老师的心态一不对,这条路要走好,要不造罪业也很困难。

  这位女校长她并没有指责这个教授,她只说,「他有他的看法,我有我的责任。」接着她跟她先生讲,「我们学校旁边就有一个初中,每次寒暑假长假过后,都会有不少初中的女孩去堕胎。我不希望我学校毕业的孩子以后走的是那样的路,我要对她们的一生负责。」结果她讲完了,她先生看着她肃然起敬,对她讲,「我觉得妳很适合做国家领导人」。国家领导人就要有这个心境,为后世着想。以前古代有一句话,一个人不能看一百年不能做宰相。现在民主政治他当官当多久?四年、五年。他想什么?下次怎么选上。那他怎么看一百年?那他怎么办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待会我们在「教化」里面都会提到这些句子。所以以后你们投票要投给学过中华文化,学过《群书治要》的人,他才有治国的智慧。不然都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所以这个时代遭这些难,「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我感觉我们遭这么大的难,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儿女,坦白讲我们不该遭难的,其它民族遭难情有可原,因为我们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古文明还延续下来的,他们没得学还情有可原,我们五千年唯一存下来全世界的瑰宝,结果我们没学。跟谁学?欧美的功利主义,尤其我们跟美国学。请问大家,美国教好下一代了吗?美国的下一代现在不高兴,拿着枪,「哒、哒、哒」,杀那么多人,结果到警察局问他,你怎么这么做?他说我今天心情不好,今天是十三号星期五。严不严重?杀了这么多人毫无悔意,统统没有感觉到对方跟他家人的苦痛。只有想到谁?我心情不好。教育假如教出来的下一代自我、自私到这个程度,这个国家还有未来吗?这个世界还有未来吗?所以有句俗话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对一个家族来讲很重要,你没有好的下一代,这个家就完了。但是对整个国家民族呢?「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对我们教育界的人讲的。

  我记得我要去学校教书,
 楼主| 发表于 2021-2-10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候因为已经受到我师父(我师长)净公上人老教授的教导,老师是救人的慧命,这是非常神圣的工作。老人家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印象深刻,他说到,有一个人当医生不认真当,草菅人命,死了以后堕到十八层地狱去了。他堕到十八层地狱,还在那很生气找借口,在那跺脚,「气死我了,我又不是故意的,判那么重」,在那跺脚。很麻烦,堕到十八层地狱了还不肯认错,还不肯反求诸己,还把责任往外推,这个就严重了。结果当他在那里跺脚,突然听到下面有人说,「老兄,你别跺脚了,灰尘都落在我的身上了」。这个医生吓了一大跳,「我听说地狱只有十八层,怎么底下还有人?你到底是干哪一行的?」底下的人说,我是做老师的。这虽是个故事,但是细细想想,不无道理。这个医生害人的命,是害那个人的一条命;老师把一个人的价值观教错了,他以后当人家的爸爸妈妈,那不就误了他下一代,他以后的子孙都被误了。假如他是当医生,那可能误了更多人;假如他是当首相,他是当官员,他价值观又错,整个国家毁掉。

  有一个官员,当很高的官,他晚年痛哭流涕。我们在电视上看到他哭什么?他掌权的时候忽略了教育,拼命发展经济,结果二十多年之后,整个社会犯罪率非常高,他流眼泪,「对不起,我那时候没有把教育摆在第一位」。可是哭也没用了,社会已经乱了。所以他当愈大的官,假如没有智慧,他造的罪业愈大。而诸位校长,假如我们教出来的孩子有一个是范仲淹,功德无量!你教出一个现代孔子,您看孔子他的后代,超过一百万,没出一个败家子,您看那个德有多厚!所以当校长最重要的,让你的后代千年不衰的家道就在你的手上建立起来。

  我请问大家,孔子那个时候办教育比较难还是现在比较难?你们不要客气了,现在比较难,是吧?刚刚我们彭校长很感叹,谈了一段话,我们可以感觉到我们彭校长那段话是忠臣之泪,他虽然没有哭出来,可是我们可以感觉他对教育那种忠诚,尽其一生,我们一定要把他迎请到我们中心来。因为孔子教诲他的学生,经由曾子传给我们,「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为什么?教育者、读书人就是要弘扬仁爱大道。这个世界的劫难都是人心引起的,人心自私自利才会有这么多的冲突,才会感来那么多的天灾。而人心都有孝心,对人都有爱心,天下就安定了。所以读书人明理,要把弘扬圣教、弘扬仁爱大道当作自己的责任。所以不亦重乎这个「重」是非常重要、影响深远,不是重量的重。应该是「我能承担起来,这一生没有白来」,所以不会觉得有压力,反而是动力。

  我的师长常常勉励我们,人生短短数十寒暑,总不能白白来人间一遭,应该干有意义的事情。就像文天祥讲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离开这个学校,老师、学生怀念我们的爱,怀念我们的精神;当我们离开这个世间,我们的家人,生命中跟我们有缘的一切亲戚朋友,都怀念我们给他人生的智慧跟启示,这样的人生有意义。

  我们刚刚看到三百一十八句,了解到:

  【位也者。】

  职位。

  【立德之机也。】

  一个人有一个官位、职位,那都是福报,祖先,还有自己修福得来的。而有了这个职位,它是一个因缘,这个因缘让我们做什么呢?让我们能够建功立业。诸位校长,一般的人要像你们影响这么多孩子他也不可能,他跟其它的人没有那么多缘。你说一个在餐馆里面煮饭的人,怎么可能像校长你们可以影响那么多老师跟学生?所以在一个因缘当中,第一个最重要的,提升自己的智慧跟灵性,这样我们在校长这个位置愈活愈自在、愈活愈充实、愈活智慧愈高。诸位校长,大家要了解,现在的人愈活愈笑不出来。科学家统计的数字,一个孩子一、二岁,平均一天笑一百八十次;成年以后,平均一天笑七次。这个数字是好多年前,我看现在这个七不知道有没有下降,变成六还是五而已。这个是需要很冷静来思考。请问你们有没有遇过有一个人说,我活着就是要愈活愈笑不出来?有没有人活着的目的是我就要活得笑不出来我才罢休?那这个人精神有问题了。每个人活着的目的,要让自己更幸福快乐,也要让身边的人更幸福快乐,但是这个时代愈活愈笑不出来,铁定是方向目标走错了。我们笑不出来也就罢了,别再让下一代、下下一代都笑不出来了。

  就像刚刚跟大家讲到那个孩子,他妈妈这么苦的脸,他也那么苦。可是不能被她影响,人还是要有定力才转得了缘分。我不受他妈妈影响,我笑脸对着他妈妈,「辛苦了」。结果她的孩子一下来,那个摩托车前面放着书包,我主动把书包拿起来,帮她的孩子套上,然后送她的孩子进校门。一次、二次、三次,到第四天,他的妈妈看到我,先笑了,不一样了。所以坦白讲,一个人对你很凶,那也是假的,他也不愿意,因为昨天股票掉了,他遇到不高兴的事,但是你真的很诚心对他,这个缘就转过来了。结果这个孩子第一次考试不及格,我教他们自然科,我就让他重考。用红字写孩子的成绩有点不忍心,再给他一次机会。后来发现什么?他其实不是不会做题目,是连字很多都读不懂,语文程度太差了,影响他其它的科目。我就念给他作答,后来及格了。第二次考试进步了三十几分,考九十几。我离开那个学校,他从那次以后,没有掉到八十几分,都是九十分以上。你说他差吗?差,他怎么可以考那么好?所以他只要信任这个老师、信任这个学校,他会很认真努力去学习,提升自己,人有很大的潜能。

  所以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态度非常重要。我以前也没这个人生态度,读了《大学》,真是振聋发聩。我以前都是活在攀比当中,人家都追到女朋友,我都没有,就很伤心;人家长得这么帅,我也不帅,都是在这些比较当中痛苦,没有信心。还要问别人,你觉得我这个人怎样?朋友说,你要听真的还是假的?听人家评论自己,心脏跳得很快,没有信心。还做心理测验,心理测验做出来,你的个性很像无尾熊型的,
 楼主| 发表于 2021-2-10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像老虎。做完实验还跑去告诉人家,「我很像老虎」,「我很像无尾熊」。人怎么活得像畜生还可以高兴半天?你看可不可悲?假如是我们老祖宗做的心理测验,是怎么测验?测验出来的结果告诉你,你有大舜的孝心、你有周公的深谋远虑、你有唐太宗的恢宏大度,所以他才做天下的「天可汗」,你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去像圣贤,干嘛去像畜生?

  所以我们这个时代中华民族遭难了,丧失民族自信心,外国的月亮比较圆,整个社会价值观都被他拉过去了,甚至整个政治制度都跟他学。现在他们下一代完蛋了,美国教育部长自己承认他们的教育失败,然后他们花钱太凶,都花到第二代、第三代的钱了。大家不要看法国福利很好,谁的钱?国家发公债都不知道花到第几代的钱了。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从来不花后代子孙的钱,都是为后代子孙着想,哪有债留给后代子孙,说「反正我享受,管你的,管你的」,哪有这种祖先?所以很麻烦。我们老祖先都是量入为出,勤俭是美德、储蓄是美德,这个不能变,一变,金融风暴瞬息万变。

  刚刚跟大家讲,一个人勤劳,身体好。一个人勤劳,他的内心有什么转变?习劳知感恩,知道别人付出也很辛苦。自己做过饭的人,当享受别人的招待,一定会跟人家讲一句,「辛苦了,还留那么多汗」,是吧?他的心理会变化。再来,勤劳的人他的能力就在提升,他就学到很多做事的本事。懒惰的人学不到,懒惰的人不感恩,懒惰的人身体不好。而且勤劳的人会主动去付出,走到学校,老师疼爱;走到公司,领导疼爱,他的人际关系会特别好。请问大家,勤劳的人吃亏了吗?所以老祖宗留了一句话给我们,「吃亏是福」,肯吃亏、肯主动付出的人,他的心量大,量大福就大,所以他有福报。一个勤劳,对他身心还有人生影响太多了。因为老祖宗通达人性,他知道每一个美德对于一个人心性的影响有多深远。但是不是圣人他不清楚。大家有没有看到,功利主义都是想着怎么样不劳而获,怎么样玩股票超短线赚很多钱?这些最后都很惨。所以我们愈深入中华传统文化愈有信心,我们就会非常坚定的把老祖宗的道统传下去,不受任何人的影响。

  我们东北有一位中学校长,他是初中、高中六年的校长,吕杰校长。他也曾经,我们邀请,他在北方大学对着两千多个校长、老师,有一个课程,非常难得,他有分享他的经验,他说到,「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这是他校长的胸怀,就是他在学校这六年,孩子只要接触了他这六年的德行教育的安排,应该可以为他一生幸福的基础打稳。我们李金桦校长很可贵,他真的是「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他退休以后干得更起劲,到中心来,每年要编一年的德育教育的教材。大家应该都有拿到他前两年编的,现在又在编第三年。就刚好我们教育的整个政策,一年级、二年级,明年就要三年级要试用,他得编三年级的。真的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接着,因为教育要真正走上正确的轨道,真正走回孔老夫子他们引领的这个正确的方向、目标,还有一段长路要走。但大家不会孤独,「德不孤,必有邻」。而且二人同心,其利可以断金,况且我们今天有三十几个人,大家都是同道中人。

  遇到这样的因缘,愈难做,比孔子还难,功德愈大;愈难做,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功德愈圆满。所以功德不是你事情要做到什么程度才叫圆满,是你尽心尽力了就是圆满,莫以成败论英雄。孔子当时候也没有被理解,可是他是至圣先师。因为他有一个精神影响了两千五百多年的读书人,叫「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知道这一生再怎么努力都不能看到成果,但是哪怕自己是铺路石都在所不辞。所以我们要把整个圣贤教育重新再发扬光大,得我们这几代人锲而不舍、百折不挠,我们这个接力棒要传给下一代、下下一代的人,继续来接。

  我们看到三百一十八句谈到的,建立仁德的织机。

  【势也者。行义之杼也。】

  权势,因为我们职位本身一定拥有一定的权力,可以去行使我们的工作,造福我们所服务的人群,所以就比喻位置就像建立仁德的纺织机,自己手上的权势就好像施行道义的梭子。

  【圣人蹈机握杼。织成天地之化。使万物顺焉。人伦正焉。】

  我们效法圣人从事教育工作,就好像踏着纺织机,手握着梭子,都在弘扬仁义的大道,编织成天地的教化风气。跟我们有缘的人,我们一定把仁义孝悌深植在他的心中,这个是代天行化。这样子人都懂得怎么做人,人伦就『正焉』;而人好了,万物都受益。现在人残酷了,全世界的稀有动物都濒临绝种,人统统在残杀他们。所以教人太重要了,首重人伦。

  而我们冷静来考虑,教育的目标、教育的内容、教育的基础。教育的目标,读书志在圣贤。我们教育孩子他懂得道德以后,不管他以后,比方说女孩她可能是家庭主妇,她是好妈妈,她教出圣贤孩子,对社会贡献很大;或者他在各行各业他都行道,他在商有商道,他在医有医道。不然很恐怖,他没有德行他当总统,完了,祸害整个国家人民。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值得我们省思,这个人是高官,他上台的时候他的老师很高兴,还讲话,我是某某人的老师;可是当他贪污下台的时候,那个老师没有出来道歉。大家有没有看到?这个老师根本没有责任感,他只有名利,他的学生当大官了他出来秀一秀,后来被关进监狱了遗害国家社会,他怎么没有出来道歉?所以要教廉耻。

  今天我们在教育界,我们的孩子当医生、拿到博士,这个都不是值得高兴的事情。是什么?是他是一个真的好医生,才值得高兴;他是博士,又孝顺父母,才值得高兴。假如他是博士,把父母气得要死,我们就觉得很惭愧,对不起他的父母。可是现在博士离婚的很多,离婚的比例可能比小学毕业还高。高学历、高离婚率、高失业率,因为他读那么高他屈不下来了,「我是博士,你叫我干这种事!」他不肯从基层干起了。

  所以目标是圣贤。可是偏到西方的功利,
 楼主| 发表于 2021-2-10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目标是什么?赚钱,目标是考试、目标是大学、目标是那张大学毕业证书而已。所以变成赚钱就不理想了。而且大家要了解,他的目标只有钱,「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人第一个最重视的就是利益的时候,这个国家就危险了,甚至于他的家就危险了。所以现在父子、兄弟争财产,这不是偶然的,因为当教育的目标是利,怎么可能不会有这些现象?刚刚那几句,《群书治要》都有,我们之后再来翻。

  内容是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本来是六经,后来《乐经》失传了,唯一留下来「乐」主要的一篇就是《礼记》的「乐记」,也是非常精辟的有关音乐的教化。而现在的内容科学知识多。基础是什么?整个五经教什么?教人伦、教天伦,教五伦关系,如何做人。父子有亲,夫妇有别、有道义,兄弟友爱,出社会君臣又有义,朋友有信,他的人际关系和谐,他的人生是幸福的。人与人都不知道怎么相处,冲突一大堆,他哪有可能会笑得出来?那近代跟着西方功利走,他的基础就是功利的一个基础价值观。

  刚刚这句跟大家谈的,人生都有不同的机缘去坐一个位置,这个位置最重要的是《大学》讲的,「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最重要的价值观。真的很清楚的人,他在每个因缘当中,明明德是什么?不断提升自己的灵性跟智慧。亲民是什么?利益人民,就像校长不断的利益老师跟学生,甚至于自己宝贵的经验再供养给其它的校长,那您利益的人群就更多了。成就自己跟利益别人做到圆满叫止于至善,这就是人生的意义。现在的人变成追求物质的享受,都是身外之物,死了之后一样也带不走。追求欲望,欲似深渊,满足不了,愈来愈痛苦,笑不出来。

  所以诸位校长,成就自己的智慧灵性,然后又积功累德,积功累德完全可以留得下来,然后完全智慧可以带得走。现在的人所忙的统统带不走,那意义不大。所以当校长,怎么成就自己的德行?不断的好学,增长智能;不断的有爱心、扩宽心量,变得很有德行。但是绝对不能变成,好像有这个位置了,然后慢慢慢慢变得有官气,变得「我是校长,怎么没有跟我敬礼?」有官气那麻烦了,那我们染上这些习气就堕落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们清清白白来到这个世间就要清清白白的走,要带着圆满的智慧走,这个就有意义了。

  好,这节课先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9 20: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