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88|回复: 6

[学佛交流] 道家《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看待万物的空观与佛经中空观思想完全一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3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道家《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看待万物的空观与佛经中空观思想完全一致

**

**一、佛经中空观是什么意思?

**  空观,即观察诸法皆空的道理。亦指天台宗所立一心三观(空观、假观、中观)之一。

**

**  《三藏法数》:空者,离性离相之谓也。谓观一念之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名之为空。由观一念空故,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而不空,以三观皆能荡相故也。盖空荡见、思之相,假荡尘沙之相,中荡无明之相,三相皆荡,即毕竟空,是名空观。(见、思、尘沙、无明,即三惑也。)

**《佛学大辞典》:观诸法皆空之理也。一切诸法,尽为因缘所生,因缘所生之法,无有自性,空寂无相也。中观论四谛品曰:“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此谓空谛之理,观此空谛之理曰空观。此空观有四教之别,藏教分析诸法而观空理,故谓为析空。通教不要分析,譬之幻梦之体,而直证空,故谓为体空。别教于假中之外观空,故谓为偏空。圆教观假中即空,故谓为圆空。有如此四种之别者,以机有利钝之别故也。利钝之机虽有别。而以空观为入理之门则一也。演密钞三曰:“三乘之人,同以空为门,入诸法真实之性。”其解圆空者,则如三藏法数十曰:“空者离相离性之谓也。谓观一念之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名之为空。由观一念空故,一空一切空,无假中而不空。”光明玄义拾遗记五曰:“三观之首,皆言即者,指一念心即三谛故。初云即空,非即偏空,乃观一念即圆空也。此空能破三谛相着,故云一空一切空也。”止观五上曰:“一空一切空,无假中而不空,总空观也。”

**“空观,观诸法之空谛”,这是观诸法的性体、体性,都是一样的意思,讲体性也行,讲性体也行,观诸法的本体。这一切法从哪来的?自性变的。自性是什么样子?自性三种现象都不是,所以叫空,它不是物质现象,它不是精神现象,也不是自然现象。科学家所说的宇宙之间只有三样东西,物质、信息、能量。自性这三样东西都不是,但是自性能现这三样东西,能生这三样东西。所以自性不是物,自性我们六根都缘不到,所以说它是空,这就是佛家常讲那句话“万法皆空”,是空观,能现所现、能变所变都不可得。《大般若经》六百卷讲了一个核心思想,即:“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如果我们常常作如是观,这叫空观。

**二、《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中的空观与修心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简称《清静经》,是道教的主要经典之一。道教称老君西游龟台之时,为西王母说常清静经。后经仙人转传,为葛玄所得,笔录而传之于世。即葛玄曰:“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之于西王母。西 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于世书而录之。”   

**《清静经》仅四百零一字。篇幅虽短,内容却很丰富,是道教炼养术重要资料之一。 它首先阐释无形、无情、无名的大道,具有生育天地,运行日月,长养万物的功能;而道有清、浊、动、静,“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因此,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接着说明,人神要常清静,必须遣欲澄心,去掉一切贪求、妄想与烦恼,实现“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于空”的常寂真静境界。最后指出,“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 入真道,名为得道”。

**

**原文: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无,唯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

**(愿人人亲近善知识是,弃恶从善,完善人格,早日修成菩提正果。)


 楼主| 发表于 2021-2-4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愿人人亲近善知识是,弃恶从善,完善人格,早日修成菩提正果

点评

嘻嘻,个人修个人的正果吧!菩提正果??那是至高无上的佛祖流修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2-7 22:25
发表于 2021-2-4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即是道,道即是佛。佛道本是一家。

点评

儒佛道三家是一家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2-7 12:21
 楼主| 发表于 2021-2-6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静经》仅四百零一字。篇幅虽短,内容却很丰富,是道教炼养术重要资料之一。 它首先阐释无形、无情、无名的大道,具有生育天地,运行日月,长养万物的功能;而道有清、浊、动、静,“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因此,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接着说明,人神要常清静,必须遣欲澄心,去掉一切贪求、妄想与烦恼,实现“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于空”的常寂真静境界。最后指出,“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 入真道,名为得道”。
 楼主| 发表于 2021-2-7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愿人人亲近善知识是,弃恶从善,完善人格,早日修成菩提正果
 楼主| 发表于 2021-2-7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净即国土净 发表于 2021-2-4 13:52
佛即是道,道即是佛。佛道本是一家。

儒佛道三家是一家的
发表于 2021-2-7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听 发表于 2021-2-4 12:08
愿人人亲近善知识是,弃恶从善,完善人格,早日修成菩提正果

嘻嘻,个人修个人的正果吧!菩提正果??那是至高无上的佛祖流修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0 15: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