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263|回复: 2

[其它] 净公上人重要开示合集:如何读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7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公上人重要开示集锦》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壹]
· 老法师重要开示合集系列如何读经 ·

如何读经?
净公上人
1995年1月
启讲于台湾花莲市明义国小
▲恭录于 净土资粮(第4卷)
读经的时候是求真智慧啊!但是读经的时候不能求解。你要读经,想经里面讲的什么意思,讲的什么道理,那就错了,只要你用恭敬心、真诚心、清净心老实念哪!就行了。我们念的目的何在呢?念的目的就是修你的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就修这个,念经就修这个啊!不求解。如果一面念经,一面

想里面什么意思,那个想胡思乱想,你看你读经里头加上胡思乱想,你还会有什么成就呢?读经不可以加上妄想,老实去念,念到心清净,智慧自然就开了,豁然贯通啊!那叫开智慧。但是开智慧不能求,如果你想求:唉呀,我这个智慧怎么还不开哪!你永远不能开,为什么呢?你里头加了个妄想在里头,妄不能开真智慧啊!妄断尽了真就显出来了,这是古大德教导学人的秘诀,实实在在是好方法啦!所以读经你要会读啊!

求解的时候不是读经,每天抽出一点时间专门去研究那不是读诵 ,(是)求解,听讲也是求解。在我们初学这个过程当中,要以读诵为主,读诵是求根本智,求解的时间可以少一点,求解是帮助后得智。般若经上讲的“般若无知,无所不知”,读诵的时候我们是求无知,无知是真智慧,因为无知你才会无所不知,你要有知呢?那么就有所不知,那就很苦,所以不能有知啊!心地要清净,常常是无知啊!这个好啊!心地干净一尘不染。它起作用的时候那就无所不知;不起作用的时候心地清净一无所知,没有分别,没有妄想,没有执着,你说这个多自在啊!这个叫真正的享受啊!

从前东方美先生讲: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最高的享受是什么呢?心里头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忧虑,没有牵挂。你说多自在,心就象太虚空一样,确实是心包虚空,量周沙界。六祖大师讲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人在这个享受里面,诸位要晓得这心里啊!这是真实,真正清净。相随心转嘛!我们的生理完全调适了,调和,跟大自然完全相应,这就是健康长寿。世间人所谓的长生不老,真的不是假的,长生不老,为什么呢?心地干净一尘不染,那个人就长生不老。心里面有烦恼,有贪嗔痴慢,有妄想,长生也就老化了,他不会不老,他老啊!

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好!谢谢诸位。

[贰]

· 老法师重要开示合集系列如何读经 ·

听经、读经为的什么?
净公上人
恭录于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回(第278集)
净宗学人心里头只放“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统统放下。如果你对于净宗有疑惑,没有坚定的信心,可以读经、可以听经。听经、读经为的什么?帮助你断疑生信,目的在此地。如果你信心坚定,丝毫怀疑都没有,不要了,一句佛号,那一句佛号里面,不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全在里头,甚至于可以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所说的经教,都在这一句名号当中,你念这句佛号全念到了,你看多简单、多省事!

所以海贤老和尚用不用听经、用不用学教?不需要了。为什么?他没有怀疑,这个人老实、听话、真干,就凭这三个条件,师父传给他上上法门、无上法门,是什么?南无阿弥陀佛。对这个法门肯定它是上上法门、无上法门,那不是普通人,那是善根、福德圆满的人,他得到就不会放弃,他得到就不会失掉,决定成就。

[叁]

· 老法师重要开示合集系列如何读经 ·

诵经与读经的区别
净公上人
恭录于 对华藏净宗学会四众弟子开示
经教,经要诵,诵经。诵经就是背诵,看着经文叫读,不看经文叫诵。念得很熟了,可以背下来了,诵经。
要怎么诵?经里头没有意思,不要求解义,这个怎么讲、那个怎么讲,那都是你的妄想,经没有意思,一直就念下去,念一千遍、念二千遍、念三千遍,规定一天念多少遍,一生都不间断。

[肆]

· 老法师重要开示合集系列如何读经 ·

读经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
净公上人
恭录于 大乘无量寿经(第158集)
只要你真的有悟处,经典展开真正是无量义;经典展开还看不懂,你没悟。没有悟不要紧,经典你去读,告诉诸位,读经也是念佛,念佛的方法太多,读经也是念佛。

读经念什么佛?读经念自性佛。一切诸佛的本体就是自性佛,自性清净心,不夹杂一个妄念。读经的确是修定,我曾经跟诸位报告多次,读经你要会读,读经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读经是戒学,你依照规矩去念,依照规矩就是持戒,以真诚心、恭敬心来读经。读的时候,从如是我闻到信受奉行,一个字没念错,一句都没有念颠倒,一个妄念都没有,跟念佛一样不能夹杂妄想,不夹杂妄念就是修定;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有念错,没有念颠倒,那就是修慧,所以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最忌讳的是夹杂,夹杂什么?念了,想这一句什么意思,那就完了,你戒定慧三学全都破坏掉了,你就变成世间学校里念书一样,最怕的是打妄想。

有时候念到经文的时候,意思自己出来了,这个时候怎么办?意思自己出来也不要去理会,不要去管它,继续念下去。千万不要怕忘掉,这个意思现在想起来,赶快把它记下来,怕忘掉,你就错了,你用不著去理它。为什么?这一次念,在这里有一点悟处,你将来念第二遍、念第三遍,遍遍都有悟处,不用去记。这些地方都要注意,你就会念了。

我们念一遍,速度不快不慢,音声大小,速度的快慢,随著自己欢喜就好,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一定要跟别人学,为什么?我们每个人根性不相同。一定要念到自己(我们常讲)心平气和,全身舒畅,这就得受用。佛法的教学常常讲契机契理,机是我个人的根性,不是讲别人,要适合我才行;适合他未必适合我,适合我也未必适合你,各人根性不相同。默念也可以,出声也可以。通常一般读经出声,出声,你念的字字句句要念到字正腔圆,字字分明,为什么?出声里头有利他,让别人听,听了之后会觉悟。默念只有自己受用,默念鬼神得受用,我们一般人不行。一般人这烦恼习气很重,我们这身心微细的震动一般人不能发现,但是鬼神行,我们默念他都能听见。

我们在《六祖坛经》里面看到惠能大师,你看他学佛的因缘也很偶然,他在山上砍柴,到城里面卖柴。卖完之后,拿著钱准备买一点东西回家,就听到有人念《金刚经》,他在窗外听。听到人家念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很有感触,於是他到里面去找这个念经的人:你念的是什么?问问清楚,他学佛的因缘就从这儿来的。这就是念经大声念的时候,你可能会遇到像惠能大师这样的人。所以你念的时候要念得字正腔圆,念得有韵味,人家听了很欢喜听。所以这是有自利、有利他。

经不能不听,不但要听,要多听,要天天薰习。为什么?我们对这个教义理论,实在讲很模糊、不明了。因为模糊不明了,所以你有疑惑,你有妄念。你真的搞清楚、明白了,清楚了,你的妄念就没有了,疑惑没有了、妄想没有了,你心定了,这个时候可以不听经,但是不能不读经。记住读经,就是我刚才说的,读经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这是真正修行。所以菩萨读经,绝对没有想到这个经里头意思,没有。这种修行,般若里面讲的修根本智。根本智大家知道,般若无知,无知是根本智,它起作用是无所不知。换句话说,你每天读经的时候,确实你一个念头都不起,无知。到你起作用的时候,作用是无量无边,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展现出你无比的智慧,这叫无所不知。

举一个最通常的例子,譬如说有人向你请教,问经典的意思,人家一问,你就能够生无量义。当然你不能跟他说无量义,那说也是白说,你要观机,他是什么程度,无量义当中哪一个义他现在最受用,你就跟他讲这个意思。他听了他得受用,他就觉悟,就得利益,就生欢喜心。所以为人演说,你要记住,为人不是为自己。人,那你要去观察他的根性,他的程度,他现前的需要,这个最重要。这就是属於后得智,后得智是智慧的应用,应用是活的。在这个经里面这几句,首先佛告诉我们,把西方极乐世界事实真相为我们说明,让我们生起无限仰慕之心,恨不得赶快到极乐世界去见阿弥陀佛。



[伍]

· 老法师重要开示合集系列如何读经 ·

读经两种读法,两种目的
净公上人
恭录于 往生咒讲记(第1集)
我们读经是两种读法,两种目的。

第一种我们求根本智,那种读法就是恭恭敬敬,经本翻开,从「如是我闻」一直念到最后「信受奉行」,一个字没念错,一句没有念错,字字分明,不去求解,恭恭敬敬的念,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怀疑,这种读经就是修定,修根本智。

根本智就是《般若经》上讲的「般若无知」,我们是修无知。如果读经的时候,想想这一句什么意思,那一段怎么解释,那就坏了,你读经的目的破掉了,你是把经典当作世间书去念,那个得不到效果。因为我们读经就是修定,读一个小时是修一个小时的定。

修定的方法很多,譬如禅宗是打坐观心或者参话头,教下是用读经的方法,净土宗有的是用读经、有的是用念佛,密宗持咒,都是修根本智的方法。方法很多,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法就是方法,门就是门径,统统是修定的。我们只要选个一种、两种,很适合於自己现在的这个生活方式,我们修起来很方便,这就好。读经是修定,跟人家禅堂里面打坐没什么两样,决定不能够有妄想分别执著,那就错了。我们读两个小时就修两个小时,这是第一种的方法。

第二种方法,深入一层,随文入观,必须是已经得到根本智,已经得到定,才有这个能力;没有得到定,没有这个能力。已经得到定,这个能力是把经里面佛所讲的理论、境界跟自己的心融合成一体,读《弥陀经》就到了极乐世界,西方世界依正庄严跟自己的身心融成一片,那个境界高,那个利益非常大。「咒得经而愈灵」,咒是密说,经是显说,无论是经是咒统统跟自己的心境融成一片,这是真实的功夫。心愿解行跟阿弥陀佛没有两样,完全融成一片,这是第二种读法。

我们现在恐怕大多数人这两种读法都没有,所以你们学了很久,功夫不得力,原因在哪里?不会用心,方法搞错了。你们听经听的时间长了,听经每听一遍就提醒你一次,薰习一遍,可见得烦恼习气力量太大,我们这一点薄弱的薰习抵不过!境界一现前,马上就迷了,不但一般境界里面迷,正在读经也迷了,正在念佛也迷了,这个东西就难了。


[陆]

· 老法师重要开示合集系列如何读经 ·

读经能不能开智慧?
净公上人
恭录于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回(第268集)
读经能不能开智慧?能。什么道理?因为你修的是戒、定、慧。“读书千遍”,这就是持戒。你就照着这个规矩去做,你把这部经从头到尾读一千遍,就开智慧。念的时候,字没有念错,句子没有念漏掉,这经里讲什么,你不要去管它、不要去想它,为什么?它没有意思,它要有意思就坏了,有意思是知识,不是智慧,智慧没有意思,活的。

所以佛法教你开智慧,不是叫你学知识。所以,经要不要记?不用,但是遍数念多了,自然会记得,那是附带作用,不是主目的,主目的是开智慧,是用读经方法修禅定,这个要懂得。因为知识分子喜欢读书,就用你喜欢读书,这个方式来教你修定,你把心定在这部经上,每天读它十遍,一千遍要三年,一年一千遍,一般是读三年,三千遍。

第一个三千遍,小悟,人聪明了。怎么聪明的?因为你三千遍念完,心定了,妄想少了。没断,少了,杂念少了,分别执着都少了,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跟一般人比少很多,小智慧开了。谁的智慧?阿罗汉、辟支佛。小智慧很管用,为什么?六道里面人没有这个智慧,六道众生提问题来问你,你都能回答,你没有说错,活的,不是死的,而所答复的都契机,都能帮助别人开悟,妙不可言。

再来个三年,第二个三千遍,那就大悟了。大悟是菩萨。

然后再继续三年,我们常讲,“十年寒窗,一举成名”,要用十年功夫。三年、三年、三年,差不多是十年。

第三个三年,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个时候世出世间什么东西你全知道了。为什么?因为自性变的,你见性了,见性就全知道了。菩萨没有完全见性,接近见性;阿罗汉靠近,距离见性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这个道理要懂。

所以佛家的教学,它教育的理念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所以你十年就读一部经,不能都读,都读就乱了,你的效果就收不到,就是不能得定了。一门,长短不拘,你喜欢哪个就用哪个。


[柒]

· 老法师重要开示合集系列如何读经 ·

你能够转经,你在经里面开悟。
净公上人
恭录于《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42)
“转读”,关键在“转”,我们今天会读,不会转。转是什么呢?转我们自己的境界。没有读经之前,我们很多想法、看法、说法、作法,全都错了,现在展开这部经,读了之后恍然大悟,明白了,把一切错误转过来,跟佛菩萨一样,这叫“转”。

“转”这个字简单来讲是指“转变”。平常我们常讲“转凡成圣”。读这个经你要会转,那这个功德就大了。你这一转非同小可,你不是小圣,不是阿罗汉,不是辟支佛,不是普通的菩萨,是地藏菩萨,那还得了?所以经要常读,天天读,天天转。你不读,你怎么个转法?所以净业三福里面“读诵大乘”这句话重要,天天要读,要读得很熟,起心动念你才能转得过来,这个道理在此地。读经境界转不过来,白读了。所以经典展开有的人会读,有的人不会读。不会读的,读给佛菩萨听,与自己不相干;会读的是读给自己听,与别人不相干。决定转变自己的境界。

《坛经》里面,法达禅师念《法华经》,念三千遍没开悟。悟了以后,他很感慨跟六祖大师说:“过去虽然天天读《法华经》,读了三千遍,是被《法华》转,今天开悟则转《法华》。”这叫做“转读”。法达给我们做了一个明显的好榜样。什么时候你能转经,而不被经转,被经所转是死在句下,你读死书,你不开悟。你能够转经,你在经里面开悟,悟了之后,字字句句都是活的,字字句句都含无量义。你为众生解释,长说短说、深说浅说,无不自在。所以读经是不是修行?是修行。会读的人是修行,不会读的人不是修行。古德教我们“随文入观”,那是修行。随着佛所说的,我们观念就相应,就契入了,这是真修,圆修圆证。“随文入观”,随着善知识的开导,他就契入境界。



{捌】

· 老法师重要开示合集系列如何读经 ·

读经读了一半,若有人来,怎么办?
净公上人
恭录于 学佛问答(第45集)
问 「读经读了一半,若有人来,请问是接著读,还是重读,若接著读,是否下一半经就白读了,是既没功德也没有福德?」

答  你对於功德、福德的执著太重了,何必想著什么福德、功德!你读经的目的在哪里?若读经的目的是在修戒定慧,你读经的时候就要预防有人来找你或打电话给你。

你估计这一部经大概要两个小时读完,你这两个小时要把门关起来,把电铃拿掉、电话拔掉,就没有人打搅你了,这样才行;当中若有人来打闲岔,确实把你修学功夫破坏掉了,这个是必要的。我们读经若是求明理,明白经中的道理,这个就没有关系,人来了,接待客人,人走了,我继续再看,功夫依旧不会间断。所以要看什么样的情况和你读经目的何在。


[玖]

· 老法师重要开示合集系列如何读经 ·

初学佛者最好以读经为主,念佛次之。
净公上人
恭录自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第35集)
『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这我们又得到一个证明,读经跟念佛功德是一样的。这持经是读经,读经跟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是一样的;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也就跟读经是一样的。我们为什么要劝导同修好好的去读经?我没有劝你去念佛,我劝你去读经,很多人都觉得很奇怪。我知道还有人曾经去问黄念祖老居士,黄老居士告诉他,他说:净公上人别有用意。他没有说错。初学的人这一句佛号压不过烦恼,一面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还打妄想,这就没有法子。我劝你读经,读经你如果一打妄想经就念错了,一句阿弥陀佛打妄想也念不错,可是读经,那一打妄想一定会念错,所以非常容易摄心。就是最初初学的时候,读经的方法比念佛号得受用。所以用这个方法入门,从这个方法入。

入进去之后,我劝大家,古人实在讲这个基础是用五年的功夫,现在人没有耐心,所以我把五年减成三年。这还能不能再减少一点?再减少一点不行,没法子。所以希望你们一天能够念三遍,就念三部,三年念满三千遍。这三千遍念下去,他心定了,妄念少、烦恼少了,这功夫就得力。再深入经藏,再用持名的方法,就是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不要再念经了,专念名号,他心定了。那个名号会有很大的作用。

我教大家是这么一个方法,是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读经是修定、是修专,第一个阶段是专是定,这三年功夫。第二个阶段是解,是对于西方极乐世界状况完全通达明了,明了之后,你的信心不会动摇,你的愿心坚固,信愿坚固这就决定得生。蕅益大师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就在信愿之有无,我们是真信切愿,那稳定是往生。往后持名,这持名功夫的浅深,是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品位高下,这稳稳当当的西方极乐世界就得到。一定要经过这个过程。如果不在这个过程上奠定基础,许多人念佛念了几十年,听人家几句闲言闲语,心马上就动摇、就恐怖了。这心一动摇,一有疑虑,这一生往生的机会马上就失掉,那多可惜!  



ná  mó   ā   mí  tuó  fó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感恩净公上人的谆谆教导,恭祝恩师六时吉祥、法体安康、久住世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30 14: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