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326|回复: 4

[其它] 系念法事讲话(第五集)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2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公上人系念法事讲话五集》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系念法事讲话  (第五集)  1994/6  新加坡  档名:20-008-0005



  诸位法师、诸位同修:

  请掀开经本,我们看这一首偈:

  【十万余程不隔尘。休将迷悟自疏亲。剎那念尽恒沙佛。便是莲华国里人。】

  这首偈的第一句是说西方极乐世界虽然距离我们娑婆世界有十万亿佛国土,在我们凡夫观念当中,这是一个非常遥远的距离。大师在此地告诉我们,实际上是不隔微尘。『微尘』是很小的,也就是说它并不算远,在心性里面确确实实没有距离。

  『休将迷悟自疏亲』。这一句的关键就是在「迷悟」。千万不要自己误了,自己要误会了,就很可惜了。

  『剎那念尽恒沙佛』。这一句是说明念「阿弥陀佛」一佛,就是念一切诸佛。所以,我们念一句「阿弥陀佛」,恒河沙数的诸佛统统都念到了。这是佛在许多经论里面都是这样说法,我们应当深信不疑。

  『便是莲华国里人』。果然肯念佛,果然求愿往生,这个人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换句话说,就是阿弥陀佛的弟子。

  下面这一段开示,也就是说明这首偈子里面的境界。

  【合尘背觉。栽荆棘于七宝园林。舍妄归真。列珠网于四生门户。】

  『合尘背觉』,「尘」是烦恼,就是五欲六尘,我们的心跟五欲六尘集合起来,这就迷了。「觉」是本有的,我们把本觉违背了,迷在五欲六尘的境界之中,这就是迷惑,迷惑一定就造业。

  『栽荆棘于七宝园林』,「七宝园林」是比喻我们自己的真心本性;「栽荆棘」就是造业,我们迷失了自性,这才造业。这一句是说明凡夫之所以堕落在六道轮回,永远没有出期。

  『舍妄归真』,这一句是翻过来说。「舍妄」,六道是「妄」,五欲六尘是「妄」,我们能够把这些虚妄的舍弃。「归真」,在本宗来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归真」。

  西方世界是一真法界,它不是十法界,超越了十法界。古人告诉我们,这个法门是大乘中的大乘,一乘中的一乘。这个话怎么说?大家都晓得毘卢遮那佛的华藏世界是一真法界,这是大家都公认的。在中国佛法里面,无论是宗门教下,没有不承认这个事实,就是华藏世界是一真法界。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文殊、普贤是华藏世界的顶尖人物,没有比他更高的。更高的就是毘卢遮那佛,除毘卢遮那佛之外,文殊、普贤这个地位是最高。文殊、普贤都发愿求生极乐世界,这是为什么?有没有人看到这一段经文,会很认真、很冷静的去想一想,文殊、普贤还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那极乐世界一定比华藏还要殊胜。否则的话,他去干什么?不但他自己要去,他还要劝导华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统统念佛求愿往生。这一段经文,实实在在不可思议!所以,西方世界是一真法界里面的一真法界,求生西方就是超越十法界,是真正的「归真」。「舍妄归真」,真的是究竟圆满。

  『列珠网于四生门户』,「四生门户」是指六道。六道众生的生态不外乎「胎、卵、湿、化」(胎生、卵生、湿生、化生)。这就是说我们六道里面的众生,有能力、有机会在一生当中超越十法界,圆满成佛,这一句是这个意思。这一句说的是「事相」,下面两句说的是「理论」。

  【纵横万法。圆裹一心。】

  这两句讲的是道理。『纵』是指的时间,『横』是指的空间,我们常讲「横遍十方,竖穷三际」,这四个字就是这个意思。在无限的时空里面,包含着一切万法。时空、万法都是一心变现之物,一心是能变,时空、万法是所变,所以圆满的包含了一切万法。『一心』就是我们的真心,「一心」就是我们自己本人。禅宗里面常说:「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就是经上讲的真如本性,这里讲「一心」,这是真正的自己。这两句讲的是理。「事」说出来了,「理」也说出来了,我们怎样能够契入?怎样能够证得?这是我们现前唯一的课题。

  【非思量处。阿弥陀佛。坐断六根。无造作时。清泰故乡。横吞八极。破群昏如杲日丽天。疗众病如善见神药。】

  『非思量处』,这一句很重要,教给我们方法,这是修行方法里面的大原则。我们今天修行,有许许多多同修常说;「我们的功夫不得力,功夫用不上力。」实在讲,不是功夫不得力,也不是功夫用不上力,而是你自己误会,你自己错解了,这才是真正的原因。我们怎么错了?就是我们有思有量,毛病出在这里。「量」是什么?「量」是比较。这个法门比那个法门好,那个法门更殊胜。「量」就是较量,就是比较。有比较,诸位想想看,你就有分别,你就有执着。如果你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哪来的计较?就没有了。所以,你有幻想,「思」就是妄想,「量」就是分别、执着,你有这些东西,你的功夫不得力,你就用不上力。

  高级的修行法,无论是哪一宗,无论是哪一个法门(佛家常讲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到高级的修学都离不开这个原则。这个原则,我们要牢牢的记住。净宗是最高级的修学,因为它是直接成佛。所以,你有思量,你就很难念到一心。我们常讲你有妄想,你有分别,你有执着,你有杂念,你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你也没有办法念到「念佛三昧」,你也得不到「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有浅深不同。浅的,我们常讲「功夫成片」,这是最浅的。深的,有「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这是功夫深的;统统叫做「念佛三昧」。只要得到浅的「功夫成片」,就决定往生,生凡圣同居土,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决定得生。要想念到「功夫成片」也要离开「思量」才行。所以,觉明妙行菩萨教给我们,念佛人最忌讳的是夹杂,「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这就是「非思量处」。如果里面有怀疑、有夹杂,就是有思有量,你的功夫就不能成就,一定要完全舍弃。所以,用「真诚心」去念,真诚心就「不怀疑」;用「清净心」去念,清净心就「不夹杂」;用「平等心」去念,平等心就「不间断」。它符合《无量寿经》上讲的「清净、平等、觉」,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修的「清净、平等、觉」。

  『阿弥陀佛,坐断六根』,用这一句佛号成就念佛三昧。『坐断六根』是定。定成就了,就是一心不乱。这里讲的是「坐断六根」,大势至菩萨讲的是「都摄六根」,意思是一样的,完全相同。

  下面这一句:『无造作时』。诸位要记住,「非思量处,无造作时」这两句话是纲领。你只把这八个字做到了,你就快乐了。你现在在这个世间,你可以拍拍胸脯说:「我是这个世界最快乐的人,我是这个世界最幸福的人。」一点都不假。「无造作」是慧成就。

  『清泰故乡』,「清」是清凉,「泰」是太平,就是指的西方极乐世界。

  『横吞八极』,「八极」就是八方,也就是十方。这是讲慧光圆照,智慧、光明圆满的照见。

  『破群昏如杲日丽天』,「群昏」是一切无明。对自己来说,我们有见思无明,有尘沙无明,有根本无明,这是对自己来说的。对自己来讲叫破迷开悟。如果对教化众生来说,九法界众生无明都没有破、没有断尽,这是「群昏」。「非思量处,无造作时」,这一句佛号能破根本无明,能拔一切苦厄。

  拔苦厄,就是底下讲:『疗众病如善见神药』。这一句是比喻拔苦。「善见神药」是佛经里面的比喻,比喻有一种药,名字叫「善见」,众生要是见到这个药,这个药不要去吃,见到就行,你的一切病毒都消除了,有这样神奇的妙药;用这个来比喻这一句佛号。

  【所以云。一称阿弥陀佛名号。能灭八万亿劫生死众苦。利益如是。岂譬喻言说之可及乎。】

  这个话是佛在经上说的,你们大家能相信吗?念一句阿弥陀佛,就灭八万亿劫;《观无量寿佛经》讲的比这个数字还多。我们这几天大家念了不少声了,灭无量罪。这是真的?还是假的?灭罪是一定的,要是说灭这么多的罪,大概是不太可能。是不是佛在经上说的这个话有了问题?佛说的没错,而是我们自己不会念。怎么不会念?前面不是说了,「非思量处,无造作时」。我们一面念佛,一面在打妄想;一面念佛,一面在造作;打妄想就是造作,所以我们这个佛号里头夹杂着思量,夹杂着造作,因此灭罪的效果就不圆满、不究竟。我们讲白一点大家好懂,果然能够做到,就是清净心、真诚心去念,那个功德就大。还是怪我们自己的心不够清净、不够真诚,念的时候有杂念、有妄想。这还是怪我们自己,不能怪佛菩萨,佛菩萨讲的没错,一点都不错。所以,这两句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开示,应当在一切时、一切处,无论修学什么法门,说实在话,就是修的这两句。

  我们再翻过来看底下一首偈,这当中赞佛偈前面都曾经讲过了。我们看五十一面第四行,有一首偈:

  【打破虚空笑满腮。玲珑宝藏豁然开。直饶空劫生前事。六字洪名毕竟该。】

  我们这一次从台北带来有小的卡片,一面是印着三个猴子,另一面是印的醒世图,我想同修们也许都看到了。里面的文字一共有五种,不是完全一样的,五种不同。这五种里面,有一种我今天在那里看到了,是莲池大师在《阿弥陀经疏钞》后面的一段开示,我们把它印在后面。莲池大师告诉我们,念佛胜过念往生咒,胜过念一切其它的咒,胜过念一切其它的经论法门。这个意思就是说明一切法门当中,念佛是第一,无比的殊胜,跟这一首偈相应。这一首偈,也是这个意思。

  第一句是破迷开悟,禅宗里面讲「豁然大悟」。『打破虚空』,比喻开悟,那个欢喜是无法形容。所以,初初开悟的菩萨叫「欢喜地」。初地菩萨叫「欢喜地」,这是别教初地菩萨刚刚破一品无明,见一分真性,欢喜地。第一句是开悟,第二句是比喻见性。

  『玲珑宝藏豁然开』,自性里面无量的智慧、德能、功德统统现前了,别教初地菩萨、圆教初住菩萨这是自性本觉现前了,这不是修来的,这是自性里本来具足的。六祖大师开悟的时候说:「何期自性,本来具足。」

  『直饶空劫生前事』,这一句是讲大用(大作用)。无始劫以来,生生世世的事情全都明了了,全都明白了。这是无量的德能举一样,过去无始,未来无终,统统都明白,统统都见到,这个时候六根没有障碍。诸位要晓得,这是圆初住、别初地的菩萨他们的境界。我们如果想修行,修到这个境界,佛在经上讲的,要修两个阿僧祇劫,第一个阿僧祇劫证得三贤的果位,第二个阿僧祇劫才从初地到七地,所以这是两个阿僧祇劫才有这个能力。

  大家听了也不要欢喜,为什么?我们没分。人家修两个阿僧祇劫是从什么地位开始?佛在经上明白的告诉我们,要从证得初果那一天开始。也就是说,至少我们要将三界六道里面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从这一天开始算起两个阿僧祗劫才能到这个境界。我们今天见惑一品都没有断,所以怎么样修都不算,是要从须陀洹果这个地方算起。由此可知,我们学佛修行,实在讲,从过去算到今天,不止三大阿僧祇劫,无量个阿僧祇劫,从来没有一天证得初果。所以,统统不算,这一生修的还是不算,你才晓得修行证果是多难。

  然后你才真正明白过来,不念佛、不求生净土,简直就是没希望了。你有能力断见思烦恼吗?除了这个法门叫「带业往生」之外,任何一个法门都是要断烦恼才能成就。我们这个法门不需要断烦恼,这一句佛号把烦恼伏住就行了。「伏」容易,「断」太难了。所以,一见性,性德完全显露,智慧、德能、神通、自在统统现前,果德不可思议。

  末后这一句是教给我们方法,这个方法就巧妙了,『六字洪名毕竟该』。莲池大师通宗通教,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参过禅,住过禅堂,宗门教下是样样通达,到晚年全部舍弃了、放下了,晚年就是一卷《阿弥陀经》,一句「阿弥陀佛」。这成为一代祖师,一切法门到最后总归念佛。这个事实,我们必须要认识清楚,然后我们的信心才真正坚定、清净,不会动摇。

  隋唐时代的这些大德们,曾经将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做了一个比较,哪一个法门最圆满?哪一个法门最究竟?这一比较得到一个答案,《华严经》最圆满、最究竟,几乎是大家统统公认的,承认《华严经》叫「根本珐輪」。四十九年所说其它一切经都是华严枝叶,就好像一棵大树一样,《华严》是根、是本(本是主干),其它一切经是枝枝叶叶,都离不开《华严经》,《华严经》是大根大本。

  《华严经》跟《无量寿经》做个比较,这些大德又说《无量寿经》第一。为什么?《华严经》最后达到究竟圆满,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文殊、普贤统统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才得到圆满的结局。换句话说,如果不生西方极乐世界,《华严经》就不圆满。《无量寿经》是专讲西方极乐世界的,就是《华严经》的归宿,《华严经》的总结,这把《华严经》比下去了。

  我们今天读的《无量寿经》这个本子,一共分四十八品。我们再继续不断的追,四十八品里面,哪一品第一?当然是第六品第一,第六品是四十八愿,世尊为我们介绍西方净土,说了那么多的经论,都是介绍四十八愿,没有一句话违背四十八愿。所以,四十八愿第一。

  四十八愿里面,哪一愿是第一?这个古德已经找过了,也几乎公认第十八愿第一。十八愿是什么?「十念必生」,说明念这一句佛号才叫真正的第一。所以,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是这么来的,名号是一切佛法的顶尖。换句话说,四十八愿是解释名号的,《无量寿经》是解释四十八愿的,《大方广佛华严经》是解释《无量寿经》的,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是解释《大方广佛华严经》的。大家要把这个事实认得清清楚楚,你才肯定这一句名号不可思议。

  所以,古德说到灭罪消业,极重的罪业,一切忏悔法都消不了,一切经论都消不了,最后就是一句「阿弥陀佛」,这一句「阿弥陀佛」没有不能消的罪业。这个话我们相信,为什么?我们在《观经》里面看到五逆十恶,立刻要堕地狱的众生,如果这个时候他以真诚心一念「阿弥陀佛」,就能够离开地狱,往生极乐世界,这个我们见到了。极重的罪业,一句佛号就能成佛。不但消业,不但脱离地狱,这一句佛号他就能圆成佛道,名号功德这种殊胜的利益,知道的人确实不多。所以诸佛如来都说这个法门是「难信之法」,你真正相信,真正肯修,无论什么人,不管你造多重的罪业,你这一生都能够圆满成佛。「六字洪名毕竟该」,「该」是包括,统统都包括了。

  下面这一段开示,我们把它念一遍:

  【古人道。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念佛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古人道,清珠投于浊水』。这是讲清水珠(宝珠),我们现在没有人见到过。实在讲现在这个世界非常需要,我们的饮水都是污染非常严重,极需要清水珠。『浊水不得不清』,古德是用这个比喻,「清水珠」,佛在经上说过的,我们现在众生福薄,稀世之宝就隐藏不出现。用它来比喻『念佛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这就是前面比喻里所说的「善见神药」,就是比的这一句佛号。

  我们的妄想很多,杂念很多,我们很想定下来,很想静下来,就是定不下来,就是静不下来。说念佛有效,但是不念还好,愈念愈乱,愈念妄想愈多,那不就是跟这句话相违背了吗?其实你没有得到念佛的要领,没有明白它的理论与方法,所以这一句佛号你念的不得力,愈念妄想愈多。

  打佛七当中,同修们也许都有这个经验,通常是两种毛病:一个是愈念妄想愈多,另外一种人是愈念愈打瞌睡。他没有妄想,他打瞌睡,念念就睡着了;坐在那里会睡觉,站着会睡觉,绕佛也会睡觉。这两种病不要害怕,为什么?古人也有,很少人没有的,这叫无始劫来的习气。这个毛病很重,不要怕,不要去理会,老实念。老实念,佛菩萨就加持。念到时间久了,你的妄想自然就少了,杂念也少了,功夫渐渐就得力了。不要怕!「我不念还没有妄念,愈念妄念愈多,算了,不敢念佛了」,吓得不敢念,那就错了,就大错特错了。正因为有妄念,佛号更要用功;正因为自己昏沈,就更要念佛。昏沈是无明,心思很乱是妄想,所以用这个方法来破无明,断妄想。底下解释:

  【西天有宝。名曰清珠。谓此珠。投入浊水中。入水一寸。则一寸之浊水即便清洁。】

  『西天有宝,名曰清珠』,古时候讲「西天」,就是现在讲印度,印度大概现在也没有听说有这个宝了。这个珠『投入浊水中,入水一寸,则一寸之浊水即便清洁』。

  【此珠入水。自寸至尺。乃至于底。则浊水亦随之澄湛。】

  『澄湛』就是清净。佛说这一桩事,在理论上来讲决定可能。事上来讲,我们今天没有人见到过;理上讲是决定可能的。

  【当知清珠者。喻念佛之净念也。浊水者。喻杂乱之妄心也。】

  在此用比喻,我们重在比喻,所以念佛要净念。许多同修常说我们念了很多年的佛,功夫不得力,妄想杂念还是很多,又急着要想求往生,怕往生不了,来问我怎么办?其实我们在经论讲解里面讲得太多太多了,关键就在「净念相继」,你这个念不净。念怎么不净?心不净。心为什么不净?对世间五欲六尘还贪恋,还放不下,所以心就不清净。以这样的心念佛,只可以说跟阿弥陀佛结个善缘,这一生要去不容易。阿弥陀佛是很慈悲,可以接引你去,可是去到西方世界问题就严重了。什么严重?西方世界的人每一个人都心很清净,你的心不清净,跟他们格格不入,不能相处。所以不是佛不慈悲,你跟大家不能相处,问题在这个地方。

  诸位要真正觉悟,我们这个世间,人的一生就像一场梦一样。你们现在年轻不觉得,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到了七十、八十这个警觉心就高了。我昨天去看松年老和尚,老和尚就说:「唉!人生一场梦。」我去看竺摩老法师,竺摩老法师也这么说。他们都八十多岁了,真的,八十几年光阴一弹指就过去了,确实是一场梦。既然知道是一场梦,还有什么放不下?还有什么事情要认真?还有什么要计较的?那就坏了,把我们这一生往生不退成佛就耽误了。

  所以,聪明人知道一切法无常,一切法如梦幻泡影,我们要尽心尽力多做一点好事。什么是好事?利益社会,利益众生。利益里面,最殊胜的利益、第一的利益就是劝人念佛,这是无比的利益。而且你要是在这个法门上真正用心,尽心尽力的来修福,那个感应特别殊胜。

  我坐在此地现身说法,我二十六岁学佛,再过两年七十岁了。我三十四岁讲经,从来没有中断。我讲过不少经论,印送佛书的种类有几百种,数量都很可观。这几年明白了,觉悟了,专念《阿弥陀经》,专讲「净土五经」,其它的不讲了,这个感应、效果比从前不知道殊胜多少倍。所以,我知道劝人念佛,一切诸佛都欢喜,一切诸佛都加持。印经印什么经?印《无量寿经》、印《阿弥陀经》,印《阿弥陀经要解》、《阿弥陀经疏钞》,这些布施没有一尊佛不欢喜,比印送其它的经论那个功德利益殊胜,感应之快速,很明显。我是过来人,劝勉大家,大家要修福得到非常殊胜、非常快速的果报,这个方法有效,非常有效!

  细细的读净土五经,读大乘经,我们对于这些道理,对于事实真相就更清楚、更明白了。因此,我们要尽心尽力去做这一桩好事。这一桩好事,三种布施具足。「财布施」,我们印经,现在你们做CD片、做录音带都要用钱,钱是财布施。经书、录音带里面的内容是法,「法布施」。你看财布施有了,法布施也有了。众生接触到这个法门,依照这个法门修学,烦恼消除了,生死远离了,「无畏布施」。三种布施具足了。所以,你的果报财富不缺乏,生活不要忧虑,不会缺乏,智慧天天增长,又健康又长寿,这是现在的果报。将来往生,预知时至,没有病苦,想坐着走就坐着走,想站着走就站着走,你说多自在!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谁肯修谁就得到。你真正不怀疑,真正能相信,就是有福了,这个人就是大福德、大善根。

  所以,此地讲的「净念」这个重要。「净念」是从清净心,清净心在平常养成,生活里养成。不是念佛的时候心清净,不念佛的时候,我这个心就不清净,那个没有用处!从早到晚,从年初一到腊月三十,心都保持清净。清净是什么?不染尘俗。我并不离开尘俗,你有家庭、有事业,你照样去做,而且做得更好、更圆满。为什么?因为你有智慧。从前为什么做得有烦恼?你有得失的心,有计较的心,你有分别、有执着,天天在算计,你就很苦。现在你看开了,看明白了,我事业照做,我没有得失心,像现在这样,赚钱欢喜,赔钱也欢喜,那多自在!没有得失心,这个就自在,心就清净,不受外境的干扰。所以,你是用清净心。你用清净心、用真诚心去做事,充满了智慧,充满了慈悲。我的事业是为社会,是为大众,修福造福,你的福报愈来愈大,智能愈来愈增长,这才叫学佛。用这个心念佛,这叫「净念」,你杂乱的妄心才能消除。下面说:

  【当妄心杂乱之顷。能举起一念。如对慈尊。按定六字洪名。一一出口入耳。则此杂乱。自然随念寂静。】

  『当妄心杂乱之顷』。这是念头起来的时候,妄念起来的时候,不要去管它。这个念头是善是恶,统统不管。念头一起来,立刻就把它换成「阿弥陀佛」。

  『能举起一念』,「一念」是阿弥陀佛。所以,禅宗常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头起来不怕,要觉悟得快,不要让妄念相续,要让净念相续。不要让妄念相续,这就是功夫,这就是成绩。所以,要用至诚心念,清净心念,平等心念,慈悲心念。

  『如对慈尊』,「慈尊」就是指阿弥陀佛,我们念佛就像面对阿弥陀佛一样这样的恭敬。

  『按定六字洪名,一一出口入耳』,这是教给我们方法,怎样摄心?佛号从心里面生起来,从口里面念出来,再从耳朵听进去,这样容易摄心。你就注意听你自己念佛的佛号,不要管其它的境界,这样愈念心愈清净,这是教给你念佛的方法。

  我们习气重,烦恼多,外缘又不好,可以从「十念法」学起。我教给大家的「十念法」,只要十句,时间很短。可是十句一定是佛号「从心起,从口出,从耳进去」,你用这个方法。这个方法用得很熟,用得自然,不要念一句「阿弥陀佛」,就想我这一句「阿弥陀佛」是从心里头起来的,那就打妄想了。佛号当然从心里起来,不从心里起来从那里起来?所以,不能打妄想,老实念,这就好。

  『则此杂乱,自然随念寂静』,这就是效果。十句就有十句的效果,一天念九次这是最少的,念的更多那就更好,愈多愈好。不可以少过九次,愈多愈好,你开始用这个方法非常有效。

  【自是一念。而至十念。乃至念念不移。即教中所谓净念相继者也。】

  『自是一念,而至十念,乃至念念不移』,「不移」就是不变,念念真诚。

  『即教中所谓净念相继者也』,「教」就是《楞严经》上「大势至菩萨圆通章」里面所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念佛之人。须要信心恳切。正因凛然。重念死生轮转之可悲。深厌尘劳纷扰为可痛。】

  念佛人确确实实要能做到这几句,自然就相应,自然功夫就得力。所以要有真信,信心要恳切,要真正明了生死轮回的恐怖、可怕。『尘』是比喻多,一天到晚这些纷纷扰扰的杂事、杂念太多太多了,这是烦恼,不能够出离六道。轮回跟这些烦恼永远不能摆脱,这些苦恼只有一世比一世增多,不会减少的。为什么?我们天天在造因,每一天造这个不善的因,后头想避免不善的果,哪有这个道理?造作这个因是一世一世累积下来,所以我们今天生活是苦不堪言,道理就在此地。真正明白了,真正理解了,我们的愿心才是真的,唯一能够摆脱生死轮回的,摆脱这些烦恼、纠纷,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念佛求生净土,只有这一条路。这一条路决定可靠,这一条路是真正稳当快速。除这一条路外,其它法门那些道路,理论上讲得没有错(法门平等),但是我们在那些法门上,真的完全用不上力,唯独「念佛法门」。

  【举起一声佛名。直下更无异见。如太阿剑。横按当轩。如大火轮。星腾焰炽。万物撄之则燎。触之则伤。】

  『举起一声佛名,直下更无异见』,这就叫「老实」。老实念,没有怀疑,没有分别,没有夹杂,这一句佛号就得力。底下是比喻:

  『如太阿剑,横按当轩,如大火轮,星腾焰炽,万物撄之则燎,触之则伤』,「太阿剑」是古时候最锋利的宝剑,我们俗话讲:「快刀斩乱麻。」这一句佛号就像太阿剑一样,这一句佛号就像大火轮一样,大火轮烧得很猛烈,无论什么一接近它,都被它烧毁掉,比喻般若智慧能烧烦恼薪,把烦恼的柴火统统烧光了。所以,统统都是比喻。

  有同修来问,佛号声调很多,我们到底是用一个调念,还是用很多调去念。我们到底是追顶,就是很快的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还是拉得很长,「南无阿弥陀佛」要拉半天。到底哪个念法好?有的法师念佛念得很急,如追顶念佛。有的法师声调拉得很长,一句佛号要念一两分钟。这些都没关系,主要的是他念的能得定,他的心能定下来,这就得力。别人用那个声调可以得定,我未必得定。所以,一切要适合自己,以自己为标准,不可以以别人为标准,这个很重要。所以底下讲:

  【直至一心不乱。能所两忘。到家之说。不容再举。捷径之词。何劳挂齿。】

  『直至一心不乱』。这就是我们要求的目的:念佛三昧。我们能够把妄想念掉,把烦恼念掉,把习气念掉,这个功夫就得力了,这就是自己最好的方法。先求心清净,妄想少,烦恼少,到最候妄念、烦恼都不生。再提升:

  『能所两忘』,能念跟所念,在我们意识心里面都没有了。能念跟所念都没有了,能念跟所念融在一起,这个时候就到一心不乱。

  『到家之说,不容再举,捷径之词,何劳挂齿』,这些统统都可以不必放在心上,功夫自然成就,自自然然成就。

  所以,我们念佛求「一心」,万万不可以把「一心」挂在心上。我念了一天,怎么还没有得到一心?再念两天,想想还没得到一心。这个念法,你一辈子都得不到一心。原因在那里?叫你不要夹杂,你偏偏夹杂。你说:「我没夹杂。」常常想着「一心不乱」,就是夹杂。所以叫你老实念,想「一心不乱」也不行。念佛不求神通,不求感应;求神通、求感应都是夹杂,都是破坏功夫。什么都不求,就是老实念,自然感应现前,自然得一心不乱,自然「能所两忘」。

  【可谓证修行之神术。超方便之正途。破死生蛰户之雷霆。烛迷妄幽衢之日月。】

  『可谓证修行之神术,超方便之正途』,这是说这个法门不可思议。「术」是方法,修行证果最神奇、最巧妙的方法。世尊教给我们所有修行方法都是方便法,这是超越一切方便法的正途。

  『破死生蛰户之雷霆,烛迷妄幽衢之日月』,这两句是讲这个法门殊胜的效果。第一句「破死生蛰户之雷霆」。「蛰」是惊蛰,惊蛰在二十四个节气里有,春天打雷的时候,有许多动物有冬眠,这一天春雷一响,牠们都惊醒了,比喻我们破迷开悟。这就是比喻破迷,豁然觉悟了。底下一句「烛迷妄幽衢之日月」是照破。如果我们用「破迷开悟」这四个字来说,前面一句是「破迷」,后面这一句是「开悟」。

  在这一面第五行有首偈:

  【是心空寂念何依。故国云归孰未归。华外玉鸡啼晓日。远迎新佛奉慈威。】

  『是心空寂念何依』,「空寂」是本觉,「念」是始觉,开始觉悟了。这一句话合起来是朗然大觉,如来果地上的境界。

  『故国云归孰未归』,「故国」是家乡,家乡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每一天我们挂在口里面,求往生,想回到极乐世界,为什么还没去?这话是催着我们要认真,要赶紧回去。

  『华外玉鸡啼晓日』,这一句话是比喻觉悟,从昏迷当中醒觉过来。好像我们睡觉睡醒,鸡叫了,睡醒了,天明了。这是比喻一念回光,真正觉悟。

  『远迎新佛奉慈威』,西方极乐世界的圣众来迎接我们到极乐世界去侍奉阿弥陀佛,作阿弥陀佛的学生。「慈威」是指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有慈,所以我们见到他,很欢喜他;有威,他有威严,我们也怕他。又喜欢他,又怕他,这才能够把我们教好。只喜欢,不怕,那个不行,那会养娇了。只害怕,没有慈悲,不敢接近,都没有办法教导我们。他有慈,他有威,这是一位非常好的老师。

  下面一段是发愿文:

  【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我今正念。称如来名。为菩提道。求生净土。佛昔本誓。若有众生。欲生我国。志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以此念佛因缘。得入如来大誓海中。承佛慈力。众罪消灭。善根增长。若临命终。自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佛及圣众。手执金台。来迎接我。于一念顷。生极乐国。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广度众生。满菩提愿。】

  『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发愿文有不少同修在早晚课诵里面都念,念最要紧的是要依照这个文来发愿,不是念念就算了,一定要依文发愿才有效果。这里最重要的是「一心归命」,这一句贯穿全部的愿文,可见得「一心」非常重要,「一心归命」。再跟诸位同修说明白,「一心归命」不是我们念这个文的时候才「一心归命」,文念完了就「不归命」了,也「不一心」了,那个没有用处。时时刻刻、念念都是「一心归命」,念佛三昧哪有不成就的道理!所以,这个就是讲念佛有会念跟不会念。会念的人,这个法门不难,很容易,非常有效果。不会念的,怎么念都没有感应,原因就是念的时候一心归命,不念的时候三心二意,也不归命了,都出在这一句上。

  下面这个文里最重要的『我今正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7 08: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