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573|回复: 13

[心得体会] 佛说般舟三昧经:现在诸佛悉在前立。与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水鸟树林,及与诸佛,所出音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9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佛说般舟三昧经
  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谶译  行品第二:


      佛告颰陀和。持是行法便得三昧。现在诸佛悉在前立。其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如法行持戒完具。独一处止念西方阿弥陀佛今现在。随所闻当念去此千亿万佛刹。其国名须摩提。一心念之。一日一夜若七日七夜。过七日已后见之。譬如人梦中所见。不知昼夜亦不知内外。不用在冥中。有所蔽碍故不见。颰陀和。菩萨当作是念。时诸佛国境界中。诸大山须弥山。其有幽冥之处。悉为开辟无所蔽碍。是菩萨不持天眼彻视。不持天耳彻听。不持神足到其佛刹。不于此间终生彼间。便于此坐见之。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无量寿佛了了分明已,次亦应观观世音菩萨此菩萨身长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身紫金色。顶有肉髻,项有圆光,面各百千由旬。其圆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释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萨,无量诸天,以为侍者。举身光中,五道众生,一切色相,皆于中现。顶上毗楞伽摩尼宝以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观世音菩萨,面如阎浮檀金色。眉间毫相,备七宝色,流出八万四千种光明。一一光明,有无量无数百千化佛。一一化佛,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变现自在,满十方世界。臂如红莲华色,有八十亿微妙光明,以为璎珞。其璎珞中,普现一切诸庄严事。手掌作五百亿杂莲华色。手十指端一一指端,有八万四千画,犹如印文。一一画,有八万四千色。一一色,有八万四千光,其光柔软,普照一切。以此宝手,接引众生。举足时,足下有千辐轮相,自然化成五百亿光明台。下足时,有金刚摩尼华,布散一切,莫不弥满。其余身相,众好具足,如佛无异。唯顶上肉髻,及无见顶相,不及世尊。是为观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相,名第十观。”
**佛告阿难:“若欲观观世音菩萨者,当作是观。作是观者,不遇诸祸,净除业障,除无数劫生死之罪。如此菩萨,但闻其名,获无量福,何况谛观。若有欲观观世音菩萨者,先观顶上肉髻,次观天冠。其余众相,亦次第观之。悉令明了,如观掌中。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次观大势至菩萨。此菩萨身量大小,亦如观世音。圆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照二百五十由旬。举身光明,照十方国,作紫金色。有缘众生,皆悉得见。但见此菩萨一毛孔光,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净妙光明。是故号此菩萨名无边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此菩萨天冠,有五百宝华。一一宝华,有五百宝台。一一台中,十方诸佛净妙国土广长之相,皆于中现。顶上肉髻,如钵头摩华。于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余诸身相,如观世音,等无有异。此菩萨行时,十方世界,一切震动。当地动处,有五百亿宝华。一一宝华,庄严高显,如极乐世界此菩萨坐时,七宝国土,一时动摇。从下方金光佛刹,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刹,于其中间,无量尘数分身无量寿佛,分身观世音,大势至,皆悉云集极乐国土。畟塞空中,坐莲华座,演说妙法,度苦众生。作此观者,名为观见大势至菩萨。是为观大势至色身相。观此菩萨者,名第十一观。除无数劫阿僧祇生死之罪。作是观者,不处胞胎,常游诸佛净妙国土。此观成已,名为具足观观世音大势至。”
**“见此事时,当起自心,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于莲华中,结跏趺坐。作莲华合想,作莲华开想。莲华开时,有五百色光,来照身想。眼目开想,见佛菩萨满虚空中。水鸟树林,及与诸佛,所出音声,皆演妙法与十二部经合若出定之时,忆持不失。见此事已,名见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是为普观想,名第十二观。无量寿佛,化身无数,与观世音,及大势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



 楼主| 发表于 2021-1-9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此想成已,次当更观无量寿佛身相光明。阿难当知,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诸毛孔,演出光明,如须弥山。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于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众多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其光相好,及与化佛,不可具说。但当忆想,令心眼见。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作是观者,名观一切佛身。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作此观者,舍身他世,生诸佛前,得无生忍。是故智者,应当系心,谛观无量寿佛。观无量寿佛者,从一相好入。但观眉间白毫,极令明了。见眉间白毫相者,八万四千相好,自然当现。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得见无量诸佛故,诸佛现前授记。是为遍观一切色身相,名第九观。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世尊,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
**“世尊,若诸菩萨入三摩地,进修无漏,胜解现圆,我现佛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楼主| 发表于 2021-1-9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说般舟三昧经
  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谶译  行品第二:

颰陀和。菩萨当作是念。时诸佛国境界中。诸大山须弥山。其有幽冥之处。悉为开辟无所蔽碍。是菩萨不持天眼彻视。不持天耳彻听。不持神足到其佛刹。不于此间终生彼间。便于此坐见之。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当观于一丈六像,在池水上。如先所说无量寿佛,身量无边,非是凡夫心力所及。然彼如来宿愿力故,有忆想者,必得成就。但想佛像,得无量福,况复观佛具足身相。阿弥陀佛,神通如意,于十方国,变现自在。或现大身,满虚空中。或现小身,丈六八尺。所现之形,皆真金色。圆光化佛,及宝莲华,如上所说。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于一切处,身同众生。但观首相,知是观世音,知是大势至。此二菩萨,助阿弥陀佛普化一切。是为杂想观,名第十三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生彼国时,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于诸佛前,次第受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是名上品上生者。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此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赞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今来迎接汝。与千化佛,一时授手。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赞叹诸佛。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此紫金台,如大宝华,经宿则开。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宝莲华。佛及菩萨,俱时放光,照行者身。目即开明,因前宿习,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即下金台,礼佛合掌,赞叹世尊。经于七日,应时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应时即能飞行遍至十方,历事诸佛。于诸佛所,修诸三昧。经一小劫,得无生忍,现前受记。是名上品中生者。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与诸菩萨,持金莲华,化作五百佛,来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时授手。赞言,法子,汝今清净,发无上道心,我来迎汝。见此事时,即自见身坐金莲华。坐已华合,随世尊后,即得往生七宝池中。一日一夜,莲华乃开。七日之中,乃得见佛。虽见佛身,于众相好,心不明了。于三七日后,乃了了见。闻众音声,皆演妙法。游历十方,供养诸佛。于诸佛前,闻甚深法。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辈生想,名第十四观。”




补充内容 (2021-1-9 10:15):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点评

般舟三昧经卷上 四事品第三: **佛告跋陀惒:“如是等菩萨,当慈心,当乐于善师,所视师当如佛,悉具足承事。欲书是三昧经时,若欲学时,菩萨敬师如是。跋陀惒,菩萨于善师有嗔恚,有持善师短,视善师不如佛者,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9 15:34
 楼主| 发表于 2021-1-9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说般舟三昧经
  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谶译  行品第二:


      佛告颰陀和。持是行法便得三昧。现在诸佛悉在前立。其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如法行持戒完具。独一处止念西方阿弥陀佛今现在。随所闻当念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浅释 宣化上人讲述:
   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
    在法会的大众和阿难,都要旋转你们的倒闻,不再向外驰求,回来反求诸己,反闻闻自性,自然能复性归真,成就无上道果位。故耳根最易修,最易成,实在是圆通的法门。
   既然圆通实理是修闻性,那闻性是怎样修呢?我们现在参禅,就是修闻性,不要打妄想,要制心在一处来参话头——“念佛是谁?”绵绵密密,甚至行住坐卧,不离这个,离了这个,便是错过!这个是什么?就是念佛是谁。用心来念,用耳来听,听来听去,使心神和闻性都溶归一处,不再向外分散,东跑西跑。只是流光内注,反闻闻自性,功夫久了,自然会成就。故大家要集中精神来修,不要错过!
   通过以上学习,我想到我在"观、练、熏、修四种禅定与观音耳根圆通章经文对照学习体悟”的一段心得:
     以前在网上看佟爱国老师《如何念佛调息与真干》。他说深吸一口气,然后一字一字念阿弥陀佛名号。念完了气也呼完了。念佛时听佛号声,两句之间听无声之声。我听明白了,我以后就是这样用念佛的方法观无声之声,有时念一个字后观很久等到有妄念来了,才念下一个字把妄念打断。有时也用止观的方法来观无声之声等。这样观无声之声不管在什么地方一有时间就观,因为坚持下去终于有一天晚上刚睡下床上就听到一种比第一次听到的更清楚的音声,从此经常听到。也就是圣严法师文摘说的:禅定之中,有一种境界,会听见一种平稳悦耳的声音。
  
     有了这内听的功能才让我真正步入修耳根圆通的大门,让我踏上观世音菩萨驾驶的开往极乐世界的快车,写到这里我很感恩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

 楼主| 发表于 2021-1-9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学有所用 发表于 2021-1-9 10:14
佛说般舟三昧经
  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谶译  行品第二:
颰陀和。菩萨当作是念 ...

般舟三昧经卷上
四事品第三:
**佛告跋陀惒:“如是等菩萨,当慈心,当乐于善师,所视师当如佛,悉具足承事。欲书是三昧经时,若欲学时,菩萨敬师如是。跋陀惒,菩萨于善师有嗔恚,有持善师短,视善师不如佛者,得三昧难。譬如,跋陀惒,菩萨明眼人夜半视星宿,见星宿甚众多。如是,跋陀惒,菩萨持佛威神于三昧中立,东向视若干百千佛、若干百万佛、若干百亿佛,如是十方等悉见诸佛。”

**佛告跋陀惒:“是菩萨如佛眼悉知悉见。如是,跋陀惒,是菩萨欲得今现在诸佛悉在前立三昧,布施当具足,持戒如是,忍辱、精进、一心、智慧、度脱智慧身悉具足。”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三 大方便品第六十九:
**须菩提言:“世尊,是名菩萨摩诃萨略摄般若波罗蜜。世尊,是略摄般若波罗蜜中,初发意菩萨摩诃萨应学,乃至十地菩萨摩诃萨亦应学。是菩萨摩诃萨学是略摄般若波罗蜜,则知一切法略广相。世尊,是门利根菩萨摩诃萨所入。”


****佛言:“钝根菩萨亦可入是门,中根菩萨、散心菩萨亦可入是门,是门无碍。若菩萨摩诃萨一心学者皆入是门,懈怠、少精进、妄忆念、乱心者所不能入,精进、不懈怠、正忆念、摄心者能入,欲住阿毗跋致地、欲逮一切种智者能入。是菩萨摩诃萨如般若波罗蜜所说当学,如禅波罗蜜所说当学,乃至如檀波罗蜜所说当学,是菩萨摩诃萨当得一切智。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所有魔事欲起即灭。以是故,菩萨摩诃萨欲得方便力当行般若波罗蜜。若菩萨摩诃萨如是行、如是习、如是修般若波罗蜜,是时无量阿僧祇国土中现在诸佛,念是行般若波罗蜜菩萨。何以故?是般若波罗蜜中生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故。以是故,菩萨摩诃萨应如是思惟:‘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所得法,我亦当得。’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应习般若波罗蜜。若如是习般若波罗蜜,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萨摩诃萨常应不远离萨婆若念。若菩萨摩诃萨如是行般若波罗蜜,乃至弹指顷是菩萨福德甚多。若有人教三千大千国土中众生,自恣布施,教令持戒、禅定、智慧,教令得解脱、得解脱知见,教令得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果、辟支佛道,不如是菩萨修般若波罗蜜乃至弹指顷。何以故?是般若波罗蜜中,生布施、持戒、禅定、智慧、须陀洹果乃至辟支佛道,十方现在诸佛亦从般若波罗蜜中生,过去、未来诸佛亦从般若波罗蜜中生故。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
**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补充内容 (2021-1-9 15:53):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三 大方便品第六十九:若有人教三千大千国土中众生,自恣布施,教令持戒、禅定、智慧,教令得解脱、得解脱知见,教令得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果、辟支佛道,不如是菩萨修般若波罗蜜乃至弹指顷。

点评

般舟三昧经卷上 **佛告跋陀惒:“其有菩萨闻是三昧,不形笑,不诽谤者,欢喜不中疑,不言乍信乍不信,乐书乐学,乐诵乐持。”佛言:“我悉预知预见已,其人不独于一佛,所作功德不于二、若三、若十,悉于百佛所闻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9 18:32
 楼主| 发表于 2021-1-9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学有所用 发表于 2021-1-9 15:34
般舟三昧经卷上
四事品第三:
**佛告跋陀惒:“如是等菩萨,当慈心,当乐于善师,所视师当如佛,悉具足 ...

般舟三昧经卷上
**佛告跋陀惒:“其有菩萨闻是三昧,不形笑,不诽谤者,欢喜不中疑,不言乍信乍不信,乐书乐学,乐诵乐持。”佛言:“我悉预知预见已,其人不独于一佛,所作功德不于二、若三、若十,悉于百佛所闻是三昧。却后世时闻是三昧者,书学诵持经卷,最后守一日一夜,福不可计,自致阿惟越致,所愿者得。”

**佛告跋陀惒:“听我说譬喻如是,跋陀惒,有人取一佛刹,破碎如尘。其人取此一尘,悉复破碎如一佛刹尘,都卢悉取一一尘,皆复尘破尽如一佛刹尘。云何,跋陀惒,是尘其数宁多不?”

**跋陀惒言:“甚多,甚多,天中天。”

**佛告跋陀惒:“我为若曹引此譬喻。若有一菩萨,尽取此尘一尘置一佛刹,其数尔数佛刹,满其中珍宝悉持供养诸佛,不如闻是三昧。若一菩萨闻是三昧已,书学诵持为他人说,守须臾间,是菩萨功德不可复计!”

**佛言:“持是三昧者,书学诵持为他人说,其福乃尔,何况守是三昧悉具足者!”





补充内容 (2021-1-9 18:55):
譬喻品第四

点评

佛说无量寿经:如是等声,称其所闻 与佛说般舟三昧经:随所闻当念 (什么是所闻?)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曹魏康僧铠译: 波扬无量自然妙声,随其所应,莫不闻者。或闻佛声,或闻法声,或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9 18:40
 楼主| 发表于 2021-1-9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学有所用 发表于 2021-1-9 18:32
般舟三昧经卷上
**佛告跋陀惒:“其有菩萨闻是三昧,不形笑,不诽谤者,欢喜不中疑,不言乍信乍不信,乐 ...

佛说无量寿经:如是等声,称其所闻 与佛说般舟三昧经:随所闻当念


    (什么是所闻?)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曹魏康僧铠译:
        波扬无量自然妙声,随其所应,莫不闻者。或闻佛声,或闻法声,或闻僧声、或寂静声、空无我声、大慈悲声、波罗蜜声,或十力无畏不共法声、诸通慧声、无所作声、不起灭声、无生忍声、乃至甘露灌顶,众妙法声。如是等声,称其所闻,欢喜无量。

‘随顺清净离欲寂灭真实之义,随顺三宝力无所谓不共之法,随顺通慧菩萨声闻所行之道。无有三涂苦难之名,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其国,名曰极乐。




       佛说般舟三昧经
  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谶译  行品第二:

      佛告颰陀和。持是行法便得三昧。现在诸佛悉在前立。其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如法行持戒完具。独一处止念西方阿弥陀佛今现在。随所闻当念。去此千亿万佛刹。其国名须摩提。一心念之。一日一夜若七日七夜。过七日已后见之。譬如人梦中所见。不知昼夜亦不知内外。不用在冥中。有所蔽碍故不见。颰陀和。菩萨当作是念。时诸佛国境界中。诸大山须弥山。其有幽冥之处。悉为开辟无所蔽碍。是菩萨不持天眼彻视。不持天耳彻听。不持神足到其佛刹。不于此间终生彼间。便于此坐见之。



    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昔所不闻而今得闻。菩萨摩诃萨先取声相。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四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四:
   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昔所不闻而今得闻。菩萨摩诃萨先取声相。所谓象声马声车声人声贝声鼓声箫笛等声歌声哭声而修习之。以修习故能闻无量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狱音声。复转修习得异耳根。异于声闻缘觉天耳。何以故。二乘所得清净耳通。若依初禅净妙四大。唯闻初禅不闻二禅。乃至四禅亦复如是。虽可一时得闻三千大千世界所有音声。而不能闻无量无边恒河沙等世界音声。以是义故。菩萨所得异于声闻缘觉耳根。以是异故昔所不闻而今得闻。虽闻音声而心初无闻声之相。不作有相常相乐相我相净相主相依相作相因相定相果相。以是义故。诸菩萨等昔所不闻而今得闻


点评

佛说般舟三昧经[/backcolor]   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谶译  行品第二:[/backcolor] 佛告颰陀和。持是行法便得三昧。现在诸佛悉在前立。其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如法行持戒完具。独一处止念西方阿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0 04:46
 楼主| 发表于 2021-1-10 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学有所用 发表于 2021-1-9 18:40
佛说无量寿经:如是等声,称其所闻 与佛说般舟三昧经:随所闻当念

佛说般舟三昧经
  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谶译  行品第二:


      佛告颰陀和。持是行法便得三昧。现在诸佛悉在前立。其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如法行持戒完具。独一处止念西方阿弥陀佛今现在。随所闻当念





学习佛说般舟三昧经,当我读到这一段经文时,我就想起了我最早写的“观、练、熏、修四种禅定与耳根圆通章经文对照学习体悟”里的一段心得:
     
   
学有所用



12
主题
87
帖子
135
积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积分135听众35收听0
3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16-3-25 21:08 | 只看该作者


正本清源——往生净土条件与辨析,没有什么事情比往生更简单!更重要!
说说练、熏、修禅这三种禅定的相同处和不相同处:
       练、熏都是按顺序由初禅一直往上到达灭受想定再往下,只不过一个慢一个快。修禅也是由初禅一直往上到达灭受想定定再往下,只不过第个定之间插入灭受想定,往下时插入散心,在练、熏、修禅反复转几圈时,修禅转得很快,灭受想定和散心与其他定几乎同时运作。好像是熏禅插入灭受想定和散心。到后来很小声甚至没声了,然后又有声。在定中还有一种声是共同的,应该是气流声吧。观定只观有变化的声,如果是观呼吸就无所谓。
        下面说说我是怎样在定中念阿弥陀佛的:
   《楞严经》之“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教我们念佛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我就听着禅定中的声音来都摄六根的。也就是听着禅定中的声音吸气,然后念一个“阿”字与呼气同时进行,其他三个字也是这样。要与禅定中的声音合二为一。
要一字一字念这样才能持久,要顺着禅定中的声音来念。这样才能时时做得到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印光大师,净空老法师等大德都是教我们要用耳根圆通与念佛法门相结合来念佛的的。净空老法师在讲经也说要积聚能量念,要小声念不要太快。

     讲讲禅净双修:
初禅的境界可以通过止观坐禅的任何法门达到,也可以通过念佛、持咒、参禅达到。天台宗智者大师有一部重要的著作《六妙门》,就是专门讲走入禅定的六个门——数、随、止、观、还、净,也就是六种入禅定的方法,非常详细,也非常实用。用这个六个门来念佛就《六妙门》念佛法门。
     念佛前可观两眼中间、观鼻、观口、观身,观心等来都摄六根,然后再念阿弥陀佛。我以前就是这样都摄六根的。现在我还可以听着禅定中的声音来都摄六根了。
       下面结合圣严法师开示耳根圆通法门说说自己是怎样修这个法门的:
       先看圣严法师开示:观世音菩萨由於修习楞严经的耳根圆通法门,证入诸佛智慧,妙觉本体。我们又该如何修习契入这个法门呢?耳根圆通是个高深的修行法门,在进入这个层次之前,首先,我们应该学习作基础的耳根训练,使我们能於修行的时候,透过声音使心灵安静、稳定下来。
    鸟的声音罢。聆听各种鸟类的鸣唱婉转,心神便能感到愉快、安悦.....听雨声。雨声带著一点点风,丝丝微微,沙沙沙沙,静静凝凝,很规律、持续、统合的节奏,自然较之於色色的鸟鸣声,更容易定静下来。......听水吧!坐在河畔,或坐於跨越在小溪的桥上,闭上眼睛,以耳朵聆听。水的声音,哗哗哗哗,川流摇摆,永远持续同样的节奏与与旋律。 这是初步透过声音使得心灵获得安静的简易方法。每一个人皆可凭著自身独特的经验,发觉、开展适合自我的形式。
       除了听这几种声外,我经常听禅鸣,虫鸣声音,这些声音与禅定的声音很相似。未入定时听到的像禅鸣声,接着是气流声。身体上气满了,就推动身体的水份运行就听到水的声音,过一会就听像火一样的声音。这些都是在初禅和二禅时听到,这个时间身上会先后出现痒、冷、热的感受。还会排出好多痰等,因为是这样气脉就畅通。到了三禅就很少了。
      虫子叫的声音比较细,听这声音身心容易安静。虫子都是在草丛里,我边走边听经常有两个小时,这其间入定的境界会与虫鸣合二为一,听着虫鸣修止观很容易专注。
      其实我我们的身体和大自然是一样的,都是由地水火风组成。只有心静就能听到身体内的地水火风的声音。修行就是修四大皆空,六根清净。修耳根圆通如果听不到身体上的地水火风的声音就很难下手,何况要听自性的声音。下次说说我是怎样训练听力的。
       先看佛在楞严经 卷七的开示:是善男子。若读若诵。若书若写。若带若藏。诸色供养。劫劫不生贫穷下贱。不可乐处。此诸众生。纵其自身不作福业。十方如来所有功德。悉与此人。由是得于恒河沙阿僧祇。不可说不可说劫。常与诸佛同生一处。无量功德。如恶叉聚。同处熏修。永无分散。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净。未得戒者。令其得戒。未精进者。令得精进。无智慧者。令得智慧。不清净者。速得清净。不持斋戒。自成斋戒。
    以前在网上听海涛法师讲楞严咒的功德后,我就经常在网上跟着光德寺等寺院的早课学楞严咒。后来就听一些快诵的,如梁峰楞严咒快诵一遍,有6分30秒,7分、8分、10分等。开始时不要说跟着诵,就是听也跟不上,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就跟得上。因为经过这样训练听力,为以后用声音观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听净空法师讲念佛 ,说动一下口就能听到阿弥陀佛的音声。我听了不知怎样才能做到。现在我有时在禅定中念佛持咒,只要动一下口也能听到,原来是要有一定的定力和听力,还要有佛力的加持。

       海涛法师在讲的咒语中,其中有一个叫变亿咒, 海涛法师讲解:每天早上起来,念七遍,或是在念佛作法会前念七遍,那你今天所做的功德就变成一亿倍。另有一个是满愿咒,此咒能灭除五逆重罪,对罪苦众生有极大利益,持诵此咒七遍,功德如同供养恒河沙诸佛如来。每日诵咒七遍,必定往生极乐世界。修行不但要靠自力,还要靠佛力,法力才能成功。我是每天早上念七遍后这一天就不念了。这些咒语很短,容易学会,网络有介绍。
   下面说一件感应的事与大家分享,先看 佛在楞严经 卷七对楞严咒的开示:“阿难,在在处处国土众生随有此咒,天龙欢喜,风雨顺时,五谷丰殷,兆庶安乐,亦复能镇一切恶星、随方变怪,灾障不起,人无横夭,杻械枷锁不著其身,昼夜安眠,常无梦。
      
       以前听净空老法师讲经说一本无量寿经,持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就能往生。又听佟爱国老师说佛号之间要听无声之声和一些居士说念佛念到可以听到像”小钟声“一样的声音了。我就经常念,在家也念,在外面也念,不念就听无声之声。有时候也持咒,念了好久也没听到这“小钟声”,对能否往生也没把握。这样也好,虽然没听到这“小钟声”,但这样念法也将我的气脉打通了一些,才有以前我在河边念尊胜佛母心咒忽然耳朵听到有声音的这一片段,就是这一片段让我再追逐这声音去观无声之声,也就前面圣严法师说的:禅定之中,有一种境界,会见到柔和清净的光明,会听见一种平稳悦耳的声音,可以称之为「元光」或是「天籁」,它是由内视及内听的功能与宇宙频率的交感所得的反应。
  
      当我修到有听到这“小钟声”时,才知道他们念佛已经到达初禅以上了。现在我用这耳根圆通念佛法门来念佛,对往生极乐世界真的有信心了。



点评

我习惯将有关经文合起来看,通过这个方法理解经文的内容,同样别人说法的言论也用佛经来对一下,自己的实修心得也一样。 下面根据wucy师兄在我写的“为了护持佛教事业,为了护持佛门网,本人在服务中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8 12:45
佛说般舟三昧经[/backcolor]   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谶译  行品第二:[/backcolor] 去此千亿万佛刹。其国名须摩提。一心念之。一日一夜若七日七夜。过七日已后见之。譬如人梦中所见。不知昼夜亦不知内外。不用在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0 04:52
 楼主| 发表于 2021-1-10 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学有所用 发表于 2021-1-10 04:46
佛说般舟三昧经
  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谶译  行品第二:

佛说般舟三昧经
  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谶译  行品第二:

去此千亿万佛刹。其国名须摩提。一心念之。一日一夜若七日七夜。过七日已后见之。譬如人梦中所见。不知昼夜亦不知内外。不用在冥中。有所蔽碍故不见。颰陀和。菩萨当作是念。时诸佛国境界中。诸大山须弥山。其有幽冥之处。悉为开辟无所蔽碍。是菩萨不持天眼彻视。不持天耳彻听。不持神足到其佛刹。不于此间终生彼间。便于此坐见之。




       学习佛说般舟三昧经,当我读到这一段经文时,我就想起了我最早写的“观、练、熏、修四种禅定与耳根圆通章经文对照学习体悟”里的一段心得:
      
7#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16-5-14 09:24 | 只看该作者


      下面再说二件感应的事与大家分享:
      第一件:

       写了“观、练、熏、修四种禅定与观音耳根圆通章经文对照”在网络上存后,有一天在定中有

很多佛菩萨影子转来转去。其中有阿弥陀佛、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其他不认识了。这样

就想到可能要我再重新写过上传度众生,又想起经文说这个时候,诸佛亲自现在他的面前,以佛的智光

加被他,令其继续修学诸佛法身智能,续佛慧命,引导他前进说:「……你现在虽然得到了寂灭解

脱,但是无尽的凡夫众生,依旧在生死苦海中打滚,你应当忆念你过去所发济度众生同入不可思议智能

解脱之门的大悲誓愿,不应该就此入于究竟涅盘。所以又写了一些经历和心得。
    可以说是观世音菩萨借我身体写这些心得,因为在定中见到观世音菩萨影子后就能用下一个禅定对照下一段经文,或写出一些心得。
      
    写到这里我很感恩佛菩萨的加持,老天和护法神的保佑,感恩印光大师等他们弘扬佛法。感恩帮助

我的有缘众生。感恩天雷、感恩太上老君和其他神灵的保护。人有善念 ,天必佑之这句话是真的。


   第二件:先看佛在楞严经卷七有关楞严咒的开示:“阿难,在在处处国土众生随有此咒,天龙欢喜,风雨顺时,五谷丰殷,兆庶安乐,亦复能镇一切恶星、随方变怪,灾障不起,人无横夭,杻械枷锁不著其身,昼夜安眠,常无梦。
       前段时间我在定中见到一些天神,有个好像是玉帝因为是戴着皇冠的,还有太上老君、关帝。其他认不出,因为时间很短,当时感觉观音菩萨就在身边。后来看到有一道白光在引路,白光一直向左边移动到了一座庙里,太上老君站在离门口不远的地方。也许是观世音菩萨太忙了要度众生,这么快就结束了。感觉是在看立体电影,只不过面积比立体电影场面小。这样看来可能是观世音菩萨带我去感恩天龙善神。是的如果没有佛菩萨的加持,没有天雷、太上老君和其他神灵的保佑是办不到的,在这里再次感恩佛菩萨的加持,天雷、太上老君和其他神灵的保佑。

点评 续学有所用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 “世尊,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 **“世尊,若诸菩萨入三摩地,进修无漏,胜解现圆,我现佛身而为说法  详情 回复 [color=#444444 !important]发表于 2021-1-7 12:28





点评

学习佛说般舟三昧经,当我读到这一段经文时,我就想起了我最早写的“观、练、熏、修四种禅定与耳根圆通章经文对照学习体悟”里的一段心得,重点放在这几点: 《佛说法灭尽经》节选:譬如人梦中所见。不知昼夜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0 07:13
 楼主| 发表于 2021-1-10 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学有所用 发表于 2021-1-10 04:52
佛说般舟三昧经
  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谶译  行品第二:
去此千亿万佛刹。其 ...

     学习佛说般舟三昧经,当我读到这一段经文时,我就想起了我最早写的“观、练、熏、修四种禅定与耳根圆通章经文对照学习体悟”里的一段心得,重点放在这几点:
《佛说法灭尽经》节选:譬如人梦中所见。不知昼夜亦不知内外。不用在冥中。有所蔽碍故不见。
白话楞伽经   现证品第四(节选)大慧,譬如人于梦中渡河,渡至河中便醒过来,发现身边并没有水,其时便想,刚才梦中所见是真?是妄?这实际上只是无始见闻觉知熏习不断,故堕有、无之念,只是心意识妄想显现而已。大慧,大菩萨也是这样,...


44#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17-5-15 08:03 | 只看该作者


      下面选择一些佛经就“诸佛现前三昧”等有关内容进行对照学习:

佛说般舟三昧经
行品第二(节选)

    佛告跋陀和。持是行法便得三昧。现在诸佛悉在前立。其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如法行持戒完具。独一处止,念西方阿弥陀佛今现在。随所闻当念。去此千亿万佛刹。其国名须摩提。一心念之,一日一夜,若七日七夜。过七日已后见之。譬如人梦中所见。不知昼夜亦不知内外。不用在冥中。有所蔽碍故不见。跋陀和。菩萨当作是念。时诸佛国境界中。诸大山须弥山。其有幽冥之处。悉为开辟无所蔽碍。是菩萨不持天眼彻视。不持天耳彻听。不持神足到其佛刹。不于此间终生彼间。便于此坐见之。


首楞严三昧经(节选)

坚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菩萨欲学首楞严三昧,当云何学?”
  佛告坚意:“........如是,坚意,菩萨欲学首楞严三昧,先当学爱乐心,学爱乐心已当学深心,学深心已当学大慈,学大慈已当学大悲,学大悲已当学四圣梵行所谓慈悲喜舍,学四圣梵行已当学报得最上五通常自随身,学是通已尔时便能成就六波罗蜜,成就六波罗蜜已便能通达方便,通达方便已得住第三柔顺忍,住第三柔顺忍已得无生法忍,得无生法忍已诸佛授记,诸佛授记已能入第八菩萨地,入第八菩萨地已得诸佛现前三昧,.......

白话楞伽经   现证品第四(节选)

    大慧,八地菩萨所得三昧,同诸声闻、缘觉之涅盘,因诸佛之加持,不入于涅盘,若无诸佛加持,便不能化度一切众生,不能达于如来之地,亦即断绝如来种性。所以,如来为其示现无量难思议功德,使八地菩萨不生入涅盘想。声闻、缘觉耽着三昧之乐,所以于中生涅盘想。大慧,七地菩萨,善观心识,断我、我所诸妄想分别,见法无我,了达诸法之生灭、自共相,于法、义、辞、辩说融通无碍,于三昧门而得自在,渐入诸地具足菩萨菩提分。
  大慧,我恐诸菩萨不善了知诸法自相、共相,不知诸地相续次第,堕于外道诸恶见中,所以才这么说。大慧,至实而论,并无有法或生或灭,也无菩萨诸地、三界往来,一切都是自心所见,而诸愚痴凡夫不能了知,因其不知,我及诸佛才作此方便说。大慧,声闻、缘觉至第八地,耽着于无生三昧,为其所醉,未能善了诸法唯心所见,为自、共相习气所熏,计着人、我二无我,生涅盘想,不见诸法本来寂灭。大慧,大菩萨虽达无生三昧乐境,本愿大悲,为化度一切众生,不入于涅盘,但非不起佛法正因,惟随于智慧如实修行,远离能取、所取境界,了达诸法唯是心现,于一切法不生分别,不执着于心识及心识外种种性相,如是入于如来自觉圣智所证境界。
  大慧,譬如人于梦中渡河,渡至河中便醒过来,发现身边并没有水,其时便想,刚才梦中所见是真?是妄?这实际上只是无始见闻觉知熏习不断,故堕有、无之念,只是心意识妄想显现而已。大慧,大菩萨也是这样,从初地到七地乃至第八地,得无分别见,了达一切诸法如梦、如幻,离能取、所取,了知心、心所广大力用,勤修佛法,末证令证,离诸心识分别妄想,悟诸法不生、不灭之理。这是菩萨所得涅盘,非坏灭也。大慧,第一义中言思路绝,既无十地对治,亦无次第相续,唯自觉智所证相应,此则名为寂灭。




点评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此想成时,行者当闻水流光明,及诸宝树,凫雁鸳鸯,皆说妙法。出定入定,恒闻妙法。行者所闻,出定之时,忆持不舍,令与修多罗合。若不合者,名为妄想。若与合者,名为粗想见极乐世界。是为像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0 07:27
 楼主| 发表于 2021-1-10 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学有所用 发表于 2021-1-10 07:13
学习佛说般舟三昧经,当我读到这一段经文时,我就想起了我最早写的“观、练、熏、修四种禅定与耳根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此想成时,行者当闻水流光明,及诸宝树,凫雁鸳鸯,皆说妙法。出定入定,恒闻妙法。行者所闻,出定之时,忆持不舍,令与修多罗合。若不合者,名为妄想。若与合者,名为粗想见极乐世界。是为像想,名第八观。作是观者,除无量亿劫生死之罪,于现身中,得念佛三昧。”



补充内容 (2021-1-8 11:35):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九:

    阿难当知。汝坐道场,销落诸念。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切精明。动静不移。忆忘如一。当住此处入三摩提。如明目人,处大幽暗,精性妙净,心未发光。此则名为色阴区宇。若目明朗,十方洞开,无复幽黯,名色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劫浊。观其所由,坚固妄想以为其本。

补充内容 (2021-1-8 11:39):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九: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阴尽者,见诸佛心,如明镜中显现其像。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犹如魇人,手足宛然,见闻不惑,心触客邪而不能动。此则名为受阴区宇。若魇咎歇,其心离身,返观其面,去住自由,无复留碍,名受阴尽。是人则能超越见浊。观其所由,虚明妄想以为其本。

补充内容 (2021-1-8 11:40):
楞严经卷九: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受阴尽者,虽未漏尽,心离其形,如鸟出笼,已能成就。从是凡身,上历菩萨六十圣位,得意生身,随往无碍。譬如有人熟寐寝言,是人虽则无别所知,其言已成音韵伦次,令不寐者咸悟其语。此则名为想阴区宇。若动念尽,浮想销除,于觉明心如去尘垢,一伦生死首尾圆照,名想阴尽,是人则能超烦恼浊。观其所由,融通妄想以为其本。

 楼主| 发表于 2021-1-13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习惯将有关经文合起来看,通过这个方法理解经文的内容,同样别人说法的言论也用佛经来对一下: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

阿难整衣服,于大众中合掌顶礼。心迹圆明,悲欣交集。欲益未来诸众生故,稽首白佛。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门,是中修行得无疑惑。常闻如来说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我虽未度,愿度末劫一切众生。世尊。此诸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欲摄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场,远诸魔事。于菩提心得无退屈。
 楼主| 发表于 2021-1-18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学有所用 发表于 2021-1-10 04:46
佛说般舟三昧经
  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谶译  行品第二:

     我习惯将有关经文合起来看,通过这个方法理解经文的内容,同样别人说法的言论也用佛经来对一下,自己的实修心得也一样。        下面根据wucy师兄在我写的“为了护持佛教事业,为了护持佛门网,本人在服务中心(建议投诉举报)决定举报妙明空”这贴上的言论对一对两段经文。
   wucy师兄在我这段心得上发表了这条言论:"你是闻根,人家闻性。闻性,才能无相修行。反照自性。性成无上道。”

所以我就想到楞严经这两段经文和我在 “《佛说阿弥陀经》与耳根圆通章念佛圆通章对照学习体悟”里的一段心得:

    楞严经卷九: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受阴尽者,虽未漏尽,心离其形如鸟出笼,已能成就。从是凡身,上历菩萨六十圣位,得意生身,随往无碍。譬如有人熟寐寝言,是人虽则无别所知,其言已成音韵伦次令不寐者咸悟其语此则名为想阴区宇若动念尽,浮想销除于觉明心如去尘垢,一伦生死首尾圆照,名想阴尽,是人则能超烦恼浊。观其所由,融通妄想以为其本。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世尊,我又获是圆通,修证无上道故,又能善获四不思议无作妙德:
  “一者,由我初获妙妙闻心,心精遗闻,见闻觉知不能分隔,成一圆融清净宝觉,故我能现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秘密神咒,其中或现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万首、八万四千烁迦啰首;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万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护众生得大自在。

  在 “《佛说阿弥陀经》与耳根圆通章念佛圆通章对照学习体悟”那篇文章中,我写到:

      按照《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个方法来念佛。念佛时听佛号声,两句之间听无声之声。也可以用修止观的方法来观无声之声等。这样坚持下去会听到一种自然之声。也就是圣严法师文摘说的:禅定之中,有一种境界,会听见一种平稳悦耳的声音。 有了这内听的功能就容易步入修耳根圆通的大门。

     观世音菩萨就是教我们学习般若波罗蜜。坚持下去反闻功夫到了的时候,自然就能入一行三昧。有了这种功夫容易达到一心不乱,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就有把握了。

        我自从有了内听的功能后,自然就能听到禅定中的声音。
      
    《楞严经》之“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教我们念佛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我就听着禅定中的声音和佛号声来都摄六根的。也就是听着禅定中的声音吸气,然后念一个“阿”字与呼气同时进行,其他三个字也是这样。要与禅定中的声音合二为一。
  

      要一字一字念这样才能持久,要顺着禅定中的声音来念。这样才容易做得到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在这里说明一下我为什么会这样念佛,是以前见到一些人唱歌很专注。我想除了爱好之外是还有一种音响声伴唱,所以之后我将禅定中的声音作为伴唱伴念了。

点评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与大般涅槃经:四者亲近善友。 《楞伽经》第二卷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二:是故汝等应当亲近诸佛菩萨,如实修行大善知识。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4 17:31
 楼主| 发表于 2021-1-24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学有所用 发表于 2021-1-18 12:45
我习惯将有关经文合起来看,通过这个方法理解经文的内容,同样别人说法的言论也用佛经来对一下,自己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与大般涅槃经:四者亲近善友。   《楞伽经》第二卷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二:是故汝等应当亲近诸佛菩萨,如实修行大善知识。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 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若念佛,当知此人,则是人中分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六**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谶译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六**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具足成就第九功德。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初发五事悉得成就。何等为五。一者信。二者直心。三者戒。四者亲近善友。五者多闻
**云何为信。菩萨摩诃萨信于三宝施有果报。信于二谛一乘之道更无异趣。为诸众生速得解脱。诸佛菩萨分别为三。信第一义谛信善方便。是名为信。如是信者。若诸沙门若婆罗门若天魔梵。一切众生所不能坏。因是信故得圣人性。修行布施若多若少。悉得近于大般涅槃不堕生死。戒闻智慧亦复如是。是名为信。虽有是信而亦不见。是为菩萨修大涅槃成就初事
**云何直心。菩萨摩诃萨于诸众生作质直心。一切众生若遇因缘则生谄曲。菩萨不尔。何以故。善解诸法悉因缘故。菩萨摩诃萨虽见众生诸恶过咎终不说之。何以故。恐生烦恼。若生烦恼则堕恶趣。如是菩萨若见众生有少善事则赞叹之。云何为善。所谓佛性。赞佛性故令诸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补充内容 (2021-1-22 11:57):
  我习惯将有关经文合起来看,通过这个方法理解经文的内容,同样别人说法的言论也用佛经来对一下,自己的实修心得也一样,实修心得都是读经前写的。


补充内容 (2021-1-24 17:33):
《楞伽经》第三卷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三:“复次,大慧,诸菩萨摩诃萨,入于三昧现通说法,如是一切皆由诸佛二种持力。大慧,若诸菩萨离佛加持能说法者,则诸凡夫亦应能说。大慧,山林草树、城郭宫殿及诸乐器如来至处,以佛持力尚演法音,况有心者!聋盲喑哑,离苦解脱。大慧,如来持力有如是等广大作用。”

补充内容 (2021-1-24 17:36):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阿难整衣服,于大众中合掌顶礼。心迹圆明,悲欣交集。欲益未来诸众生故,稽首白佛。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门,是中修行得无疑惑。常闻如来说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我虽未度,愿度末劫一切众生。世尊。此诸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欲摄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场,远诸魔事。于菩提心得无退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7 11: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