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03|回复: 0

[其它] 净公上人讲六度集第一三九卷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8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公上人讲六度集锦》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讲六度集第一三九卷







...不会有感应,这点诸位要知道。大悲咒,有很多人讲念大悲水可以治病,很灵验的,那个持咒的人一定心地非常慈悲,真正发大悲心,他就会有感应。如果持大悲咒,虽然念得很好,念得很熟,他没有慈悲心,他念的大悲水没有感应,可以试验一下就晓得。所以大悲咒,一定是要把自己的大悲心给念出来。念阿弥陀佛是把自己的佛性念出来,大悲心当然在其中,清净、平等、慈悲。所以,理事都要明了。
  问:第二个问题,十地菩萨尚有一分无明,而如观音、文殊菩萨,皆已成佛,而现菩萨相度化众生,为何仍有一丝无明?
  答:菩萨里面,通常经上讲有三类,第一类就是一般的菩萨,虽然发了菩提心,并没有证得,这个我们叫名字菩萨。确实发了菩提心,修六度万行,没有入境界,也就是《金刚经》上所讲的四相没破。《金刚经》说得很明白,「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那不是真菩萨,那叫名字菩萨,这是第一类。第二类真菩萨,破了四相,从初住位到等觉位,这是真正的菩萨,叫实教菩萨。我们前面讲过的实、顿,实教菩萨。第三类他已经成佛了,他成了佛,所以叫倒驾慈航,再退到菩萨的位次来,为了度化众生。所以有三类。佛退到菩萨位上来的时候,他没有无明,他就是佛,以菩萨的身分出现而已。你问的像文殊、普贤、观音之类的,这是已经成了佛的,再退回菩萨地位上,他没有无明。我们通常讲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那是指真正的等觉菩萨,十地菩萨,他不是倒驾慈航的。
  ...(净公上人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疏钞《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 章疏钞  (第四集)  1988/7  台湾华藏图书馆大专讲座  档名:05-01-04》)


...,这生的天只能生欲界天。色界天修十善还不行,还得修禅定,还要修四无量心,这才能够生色界十八层天;无色界天那要修无色界定,叫四禅八定,四无量心,才能够修成色界、无色界的天界。所以,这些因与果都要搞清楚。
  「证悟人空,即声闻界」,这就是小乘阿罗汉,他将见思烦恼断尽了,证得人我空,不再执著有我,换句话说,我执破了。这个超越三界,超越六道轮回了,我们通常称为阿罗汉。「知缘性离,即缘觉界」,缘觉也是小乘,比阿罗汉要高一等,他知道一切万法的缘起。所以他修十二因缘,懂得三世的因果,他对这个懂得、清楚,所以他能够断缘,三世有因、有缘,因没有法子断,缘可以断。他也能够超越三界,这是缘觉,我们称为辟支佛。「六度齐修,即菩萨界」,六度后面我们还要讲到,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是菩萨。「真慈平等」,真诚、慈悲、平等,这是「佛法界」。所以这个十句里面,每一句前半是因,后一半是果,这个我们总得要把它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希望得什么样的果报,一定要修因,因果一定是相应的。
  「今此教念佛者」,此教是指《大势至圆通章》,它教我们念佛,目的是「欲人念我自心,成我自佛」,这是目的,念佛就作佛。下面说「云何舍自心佛,孤佛教耶」,这个地方就有责备的意思,就是解释「何得自暴自弃,不愿不修」。所以成就是成就自己,不是成就别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自己成佛。那你要问,为什么一定要到西方净土?这的确是个问题,十方诸佛都有净土...(净公上人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疏钞《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 章疏钞  (第六集)  1988/7  台湾华藏图书馆大专讲座  档名:05-01-06》)


...。这样过了两、三年,这个法师要传法了,他老了要传法,选择继承人,大家也不晓得他要传给哪一个。等到他上台登了座,他叫人,门外窗口那个人叫他进来,结果没想到法传给他。於是大家才恍然大悟,他那种种折磨就是训练他的耐心,成就他的德行。他是选中他做继承人,所以故意折磨他,故意刁难找他的麻烦,那是被选中了的人。如果没有选中的,对你很客气、很谦虚。
  所以,你要是遇到真正好的老师,你做他的学生,他见到你又打你、又骂你,那是真正爱护你、成就你;老师对你很客气、很谦虚,那老师根本不要你,你不可教,孺子不可教也,那就客气、谦虚,不跟你结怨。佛法是教育,是最伟大的教育,所以选择继法的人才必须要有很大的耐心。所以六度里面,忍辱是成败的关键,不能忍就不能得定,忍辱是禅定的基础,一定要能忍耐才能得禅定;定是开智慧的基础,没有定就决定不可能开智慧。由此可知,忍辱非常的重要,关系我们个人前途太大了。现在佛门之衰,就是修道的人没有耐心,小小的不如意就掉头而去,他怎么会有成就?不可能,真的是没有耐心。绝对不是说那个好的老师不肯教,吝法,没有这个道理。哪个好老师不希望有好学生,不希望把这个法传下去发扬光大,利益一切众生!找不到人,没有学生,找不到有耐心的人。
  今天全世界都缺乏弘法人才。过去李老师在世的时候,我每次回到台中见他,都劝他多教几个学生。我这个话前后讲了有十几二十遍。大概他老人家听听烦了,最后一次我跟...(净公上人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疏钞《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 章疏钞  (第六集)  1988/7  台湾华藏图书馆大专讲座  档名:05-01-06》)


...觉、是天人众。但是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他的地位是平等的,统统是菩萨。所以,西方极乐世界很奇怪,是唯一菩萨的世界,这是一般诸佛国土里头所没有的一种特殊情形。这些都在《无量寿经》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7 10: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