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10|回复: 0

[法师开示] 虚云老和尚:谁能过此难关,谁就了脱生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6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虚云老和尚:谁能过此难关,谁就了脱生死!

今日有几位广东居士,入山礼佛,供斋结缘。请我上堂说几句话,我是空空如也的。谨略述四十二章经一部分的故事,与各位结缘。


佛言:“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离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嗔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谁能过此难关,谁就了脱生死。生值佛世,何以说难呢?若无善根福德因缘,不说遇着佛,遇菩萨罗汉也难。


智度论云:“舍卫城有九亿家。三亿信而不见。三亿不见不闻。”佛二十五年在彼尚尔。若得多信,利益无穷。佛在舍卫城二十五年,尚有三亿家不见不闻的,以其无善根福德因缘。


故虽生值佛世,尚不见不闻,与佛同时在世,相隔很远,不见佛不闻佛的人更多。故无善根之人,虽生佛世也无用处。而且就算在佛身边,为佛弟子,若不依教奉行, 也会招堕。


如提婆达多是佛的兄弟,善星比丘为佛侍者二十年,不修行还堕地狱;城东老母与佛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与佛无缘,不愿见佛;可知见佛闻法之难了。


现今佛不在世,善知识代佛弘法,亲近之也能了生脱死,但善根浅薄的会善知识也难。纵有缘见面闻法,不明所说之义,也无益处。


华严初祖杜顺和尚,是文殊菩萨化身,有弟子亲近很久,不知他的伟大。一日告假,要朝五台山、礼文殊去。


师赠以偈曰:“游子漫波波。台山礼土坡。文殊只这是。何处觅弥陀。”弟子不会意。


及至五台山脚,见一老人谓之曰:“文殊今在终南山。杜顺和尚是也。”弟子赶归。师已于十一月十五日坐亡。至今关中于是日作文殊忌斋。


不具眼识人,虽在善知识面前,也认不得他是善知识。又太阳警玄禅师座下,平侍者心地不好,结果叛师离道,收场在三贫路上被老虎吃掉。已会善知识可算不难了,但不依教修理工行,虽会善知识也无用处。


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因贫穷的虽欲布施,有心无力,勉强布施,就会影响自己的生活,所以为难;豪贵人家,有力布施,不能放下身心去学道,也是为难。


难易是对待法。精进勇猛,有大愿力,难的会变为易;疏散放逸,悠悠忽忽,易的也变为难。难之与易,在人不在法,贵能融通,则一切无碍。贫的是前世不施,故感今果,正应尽力布施;豪贵的人身份高,办事不为难,正好学道。


佛弟子阿那律,此云无贫,或曰如意。他过去劫中贫穷。一日,在田里干活,其妻送来稗子饭。适有一辟支佛僧,向他化饭。他说:“这饭很粗,不堪供养大德。请到 我家另供养好饭吧。”


僧曰:“现已正午,若到汝家便过了午,过午我不能吃。就化你这稗子饭吃好了。”他就以稗子饭供养此僧。因此功德,感果九十一劫生天为天王,世世无贫,世世如意。


做人王、天王不稀奇,由供养僧种下善根,得为释迦佛座下弟子。闻法悟道成罗汉,天眼第一,这更难得。以一饭之因,就有如是好果,贫穷布施,比富贵布施功德更大。可见能打破难关,则贫穷布施亦非难也。


菩萨修六波罗蜜,以布施波罗蜜为首。


布施之义,说来很多,略说有三:


一、财施。舍财济贫也;

二、法施。说法度他也;

三、无畏施。救人之危难也。



又:


一、净施。谓布施时,不求世间之名誉福利等报,但为资助出世之善根,及涅磐之因,以清净心而布施也;

二、不净施。谓以妄心求福报而行布施也。身尚能舍,身外之物更不屑说了。


来的四位广东居士,千山万水,朝山礼佛,布施结缘,已经难得。既为求出离法而来,则要发长远心,有进无退,恭敬三宝,不要分相。


见好的固然要敬,见不好的也莫起憎心。有憎爱心,就有烦恼,就脱不了生死。憎心一起,道心就退,不可不慎。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5 03: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