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293|回复: 9

[心得体会]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分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4 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 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若念佛,当知此人,则是人中分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我习惯将有关经文合起来看,通过这个方法理解什么是“念佛者”。

      对一对: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无忆故是为念佛。楞严经卷五: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楞严经卷六:由我修习本妙圆通清净本根”就容易明白: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五 三次第行品第七十五: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次第行、次第学、次第道,菩萨摩诃萨从初已来,以一切种智相应心,信解诸法无所有性修六念——所谓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须菩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念佛?菩萨摩诃萨念佛,不以色念,不以受、想、行、识念。何以故?是色自性无,受、想、行、识自性无。若法自性无,是为无所有。何以故?无忆故是为念佛


    楞严经卷五: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楞严
卷六: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世尊,我又获是圆通,修证无上道故,又能善获四不思议无作妙德:
  “一者,由我初获妙妙闻心,心精遗闻,见闻觉知不能分隔,成一圆融清净宝觉,故我能现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秘密神咒,其中或现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万首、八万四千烁迦啰首;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万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护众生得大自在。
  “二者,由我闻思脱出六尘,如声度垣不能为碍,故我妙能现一一形,诵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无畏施诸众生,是故十方微尘国土,皆名我为施无畏者。
  “三者,由我修习本妙圆通清净本根,所游世界,皆令众生舍身珍宝,求我哀愍。
  “四者,我得佛心,证于究竟,能以珍宝种种供养十方如来,傍及法界六道众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佛问圆通,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为第一。
  “世尊,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



 楼主| 发表于 2021-1-4 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见彼国土。若佛灭后,诸众生等,浊恶不善,五苦所逼,云何当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佛告韦提希:“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于西方。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众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见日没。当起想念,正坐西向,谛观于日欲没之处,令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既见日已,闭目开目,皆令明了,是为日想,名曰初观。”

“次作水想。见水澄清,亦令明了,无分散意。既见水已,当起冰想。见冰映彻,作琉璃想。此想成已,见琉璃地,内外映彻。下有金刚七宝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宝所成。一一宝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万四千色,映琉璃地,如亿千日,不可具见。琉璃地上,以黄金绳,杂厕间错。以七宝界,分齐分明。一一宝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华,又似星月。悬处虚空,成光明台。楼阁千万,百宝合成。于台两边,各有百亿华幢,无量乐器,以为庄严。八种清风,从光明出,鼓此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是为水想,名第二观。”

“此想成时,一一观之,极令了了。闭目开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时,恒忆此事。如此想者,名为粗见极乐国地。若得三昧,见彼国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说。是为地想,名第三观。”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九:
    阿难当知。汝坐道场,销落诸念。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切精明。动静不移。忆忘如一当住此处入三摩如明目人,处大幽暗,精性妙净,心未发光。此则名为色阴区宇。若目明朗,十方洞开,无复幽黯,名色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劫浊。观其所由,坚固妄想以为其本。阿难。当在此中精研妙明,四大不织,少选之间,身能出碍。此名精明流溢前境。斯但功用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楼主| 发表于 2021-1-4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般涅槃经:定相者名空三昧。慧相者名无愿三昧。舍相者名无相三昧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住超越三昧,得诸法等相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一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五:

善男子。定相者名空三昧。慧相者名无愿三昧。舍相者名无相三昧。善男子若有菩萨摩诃萨善知定时慧时舍时及知非时。是名菩萨摩诃萨行菩提道。师子吼言。世尊。云何菩萨知时非时。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因于受乐生大憍慢。或因说法而生憍慢。或因精勤而生憍慢。或因解义善问答时而生憍慢。或因亲近恶知识故而生憍慢。或因布施所重之物而生憍慢。或因世间善法功德而生憍慢。或因世间豪贵之人所恭敬故而生憍慢。当知尔时不宜修智宜应修定。是名菩萨知时非时。若有菩萨勤修精进。未得利益涅槃之乐。以不得故生于悔心。以钝根故不能调伏五情诸根。诸垢烦恼势力盛故。自疑戒律有羸损故。当知尔时不宜修定宜应修智。是名菩萨知时非时。善男子。若有菩萨定慧二法不平等者。当知尔时不宜修舍。二法若等则宜修之。是名菩萨知时非时。善男子。若有菩萨修习定慧起烦恼者。当知尔时不宜修舍。宜应读诵书写解说十二部经。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念舍。是名修舍。善男子。若有菩萨修习如是三法相者。以是因缘得无相涅槃

有佛无佛,是如、法相、法性常住不生不灭。常一心应萨婆若行,是为菩萨住禅那波罗蜜取般若波罗蜜。”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二 六度相摄品第六十八:**“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禅那波罗蜜取般若波罗蜜?”
**佛言:“菩萨住禅那波罗蜜,不得色,不得受、想、行、识,不得檀那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不得般若波罗蜜,不得四念处,乃至不得一切种智,不得诸法有为性,不得诸法无为性。不得故不作,不作故不生,不生故不灭。何以故?有佛无佛,是如、法相、法性常住不生不灭常一心应萨婆若行,是为菩萨住禅那波罗蜜取般若波罗蜜。”



“是菩萨摩诃萨住超越三昧,得诸法等相,是为菩萨住般若波罗蜜取禅那波罗蜜。”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二
六度相摄品第六十八(节选):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般若波罗蜜取禅那波罗蜜?”
  佛言:“菩萨住般若波罗蜜除诸佛三昧,入余一切三昧若声闻三昧、若辟支佛三昧、若菩萨三昧皆行皆入。

 .........
“是菩萨依师子奋迅三昧,入超越三昧。云何为超越三昧?须菩提,菩萨离欲,离诸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从初禅起乃至入非有想非无想处,非有想非无想处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还入初禅,从初禅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二禅,二禅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三禅,三禅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四禅,四禅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空处,空处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识处,识处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无所有处,无所有处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非有想非无想处,非有想非无想处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还入散心中,散心中起入非有想非无想处,非有想非无想处起还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无所有处,无所有处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识处,识处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空处,空处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第四禅中,第四禅中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第三禅中,第三禅中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第二禅中,第二禅中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初禅中,初禅中起住散心中。
  “是菩萨摩诃萨住超越三昧,得诸法等相,是为菩萨住般若波罗蜜取禅那波罗蜜。”

点评

我也没有说什么,我是在学习佛经中想到了以前的实修心得,几年来我一直都是这样,已经在上百个论坛发表了。这些心得都是在学习佛经前写好的,之后很少再写了,如果有错早就退出论坛了,也不可能在这里发表。 为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 14:47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4 13:09
 楼主| 发表于 2021-1-4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学有所用 发表于 2021-1-4 12:30
大般涅槃经:定相者名空三昧。慧相者名无愿三昧。舍相者名无相三昧与摩诃般若波罗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赞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作是语已,行者即见化佛光明,遍满其室。见已欢喜,即便命终。乘宝莲华,随化佛后,生宝池中。经七七日,莲华乃敷。当华敷时,大悲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放大光明,住其人前,为说甚深十二部经。闻已信解,发无上道心。经十小劫,具百法明门,得入初地。是名下品上生者。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中生者,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如此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华之内。经于六劫,莲华乃敷。观世音,大势至,以梵音声,安慰彼人,为说大乘甚深经典。闻此法已,应时即发无上道心。是名下品中生者。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于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辈生想,第十六观。”
**说是语时,韦提希,与五百侍女,闻佛所说,应时即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得见佛身,及二菩萨。心生欢喜,叹未曾有。豁然大悟,逮无生忍。五百侍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生彼国。世尊悉记,皆当往生。生彼国已,获得诸佛现前三昧。无量诸天,发无上道心。


点评

地藏菩萨本愿经 利益存亡品第七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观是阎(yán)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脱获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恶缘,念念增益。是等辈人,如履(lǚ)泥涂,负于重石,渐困渐重,足步深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4 20:33
 楼主| 发表于 2021-1-4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学有所用 发表于 2021-1-4 13:09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 ...


地藏菩萨本愿经

利益存亡品第七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观是阎(yán)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脱获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恶缘,念念增益。是等辈人,如履(lǚ)泥涂,负于重石,渐困渐重,足步深邃(suì)。若得遇知识,替与减负,或全与负。是知识有大力故,复相扶助,劝令牢脚。若达平地,须省恶路,无再经历。

世尊,习恶众生,从纤毫间,便至无量。是诸众生有如此习,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宜为设福,以资前路。或悬旛(fān)盖及燃油灯。或转读尊经、或供养佛像及诸圣像,乃至念佛菩萨,及辟(pì)支佛名字,一名一号,历临终人耳根,或闻在本识。是诸众生所造恶业,计其感果,必堕恶趣,缘是眷属为临终人修此圣因,如是众罪,悉皆消灭。

若能更为身死之后,七七日内,广造众善。能使是诸众生永离恶趣,得生人天,受胜妙乐,现在眷属,利益无量。

是故我今对佛世尊,及天龙八部人非人等,劝于阎(yán)浮提众生临终之日,慎(shèn)勿杀害,及造恶缘,拜祭鬼神,求诸魍(wǎng)魉(liǎng)。

何以故?尔所杀害乃至拜祭,无纤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结罪缘,转增深重。假使来世或现在生,得获圣分,生人天中。缘是临终被诸眷属造是恶因,亦令是命终人殃(yāng)累对辩,晚生善处。何况临命终人,在生未曾有少善根,各据本业,自受恶趣,何忍眷属更为增业。

譬(pì)如有人从远地来,绝粮三日,所负担物,强过百斤,忽遇邻人,更附少物,以是之故,转复困重。

世尊,我观阎(yán)浮众生,但能于诸佛教中,乃至善事,一毛一渧(dī),一沙一尘,如是利益,悉皆自得。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学有所用 发表于 2021-1-4 12:30
大般涅槃经:定相者名空三昧。慧相者名无愿三昧。舍相者名无相三昧与摩诃般若波罗 ...

我也没有说什么,我是在学习佛经中想到了以前的实修心得,几年来我一直都是这样,已经在上百个论坛发表了。这些心得都是在学习佛经前写好的,之后很少再写了,如果有错早就退出论坛了,也不可能在这里发表。  为什么要发表,因为容易得到佛力加持,这是我的经验。

可以在网上搜索:“观、练、熏、修四种禅定与观音耳根圆通章经文对照学习体悟”那篇文章是不是这样,这是最早的心得。

我也没有心情和别人争论,我是用这种学习方法来读佛经,别人有争论与我没关,我时时记住以下经文,烦恼就容易息灭: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五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五**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具足成就第七功德。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作是思惟。何法能为大般涅槃而作近因。菩萨即知有四种法为大涅槃而作近因。若言勤修一切苦行是大涅槃近因缘者。是义不然。所以者何。若离四法得涅槃者无有是处。何等为四。一者亲近善友。二者专心听法。三者系念思惟。四者如法修行。善男子。譬如有人身遇众病若热若冷虚劳下疟众邪鬼毒。到良医所。良医即为随病说药。是人至心善受医教。随教合药如法服之。服已病愈身得安乐。有病之人喻诸菩萨。大良医者喻善知识。良医所说喻方等经。善受医教喻善思惟方等经义。随教合药喻如法修行三十七助道之法。病除愈者喻灭烦恼。得安乐者喻得涅槃常乐我。净善男子。譬如有王欲如法治令民安乐。咨诸智臣其法云何。诸臣即以先王旧法而为说之。王既闻已至心信行。如法治国无诸怨敌。是故令民安乐无患。善男子。王者喻诸菩萨。诸智臣者喻善知识。智臣为王所说治法喻十二部经。王既闻已至心信行。喻诸菩萨系心思惟十二部经所有深义。如法治国喻诸菩萨如法修行。所谓六波罗蜜。以能修习六波罗蜜故无诸怨敌。喻诸菩萨已离诸结烦恼恶贼。得安乐者喻诸菩萨得大涅槃常乐我净

点评

是故鬼神及诸天魔、魍魉妖精,于三昧时,佥来恼汝。(如何破?) 楞严经卷九: “汝等一人发真归元,此十方空皆悉销殒,云何空中所有国土而不振裂?汝辈修禅饰三摩地,十方菩萨及诸无漏大阿罗汉,心精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 14:51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学有所用 发表于 2021-1-12 14:47
我也没有说什么,我是在学习佛经中想到了以前的实修心得,几年来我一直都是这样,已经在上百个论坛发表了 ...

是故鬼神及诸天魔、魍魉妖精,于三昧时,佥来恼汝。(如何破?)
   

   楞严经卷九:    “汝等一人发真归元,此十方空皆悉销殒,云何空中所有国土而不振裂?汝辈修禅饰三摩地,十方菩萨及诸无漏大阿罗汉,心精通[淴-心+日],当处湛然。一切魔王及与鬼神、诸凡夫天,见其宫殿无故崩裂,大地振坼,水陆飞腾,无不惊慑。凡夫昏暗,不觉迁讹。彼等咸得五种神通,唯除漏尽,恋此尘劳,如何令汝摧裂其处?是故鬼神及诸天魔、魍魉妖精,于三昧时,佥来恼汝。然彼诸魔虽有大怒,彼尘劳内,汝妙觉中,如风吹光,如刀断水,了不相触。汝如沸汤,彼如坚冰,暖气渐邻,不日销殒。徒恃神力,但为其客。成就破乱,由汝心中五阴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当处禅那,觉悟无惑,则彼魔事无奈汝何!阴销入明,则彼群邪咸受幽气,明能破暗,近自销殒,如何敢留扰乱禅定?若不明悟,被阴所迷,则汝阿难必为魔子,成就魔人。如摩登伽,殊为眇劣,彼唯咒汝破佛律仪,八万行中只毁一戒,心清净故,尚未沦溺。此乃隳汝宝觉全身,如宰臣家,忽逢籍没,宛转零落,无可哀救。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一 魔愁品第六十二:

     
       佛告阿难:“如是,如是,如释提桓因所说,皆佛威神。阿难,是菩萨摩诃萨习学是深般若波罗蜜时,三千大千世界中诸恶魔皆生狐疑:‘今是菩萨为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中道于实际作证,堕声闻、辟支佛地?’
**“复次,阿难,若菩萨摩诃萨不离般若波罗蜜时,魔复大愁毒,如箭入心。是时,魔复放大火风四方俱起,欲令菩萨心没恐怖懈怠,于萨婆若中乃至起一乱念。”



点评

我习惯将有关经文合起来看,通过这个方法理解经文的内容,同样别人说法的言论也用佛经来对一下,自己的实修心得也一样。 昨晚我在睡觉中就发生了如经文说的这种事情,半个晚上都没睡好。后来我在胸前带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0 16:43
 楼主| 发表于 2021-1-18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习惯将有关经文合起来看,通过这个方法理解经文的内容,同样别人说法的言论也用佛经来对一下,自己的实修心得也一样。        下面根据wucy师兄在我写的“为了护持佛教事业,为了护持佛门网,本人在服务中心(建议投诉举报)决定举报妙明空”这贴上的言论对一对两段经文。
   wucy师兄在我这段心得上发表了这条言论:"你是闻根,人家闻性。闻性,才能无相修行。反照自性。性成无上道。”

所以我就想到楞严经这两段经文和我在 “《佛说阿弥陀经》与耳根圆通章念佛圆通章对照学习体悟”里的一段心得:

    楞严经卷九: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受阴尽者,虽未漏尽,心离其形如鸟出笼,已能成就。从是凡身,上历菩萨六十圣位,得意生身,随往无碍。譬如有人熟寐寝言,是人虽则无别所知,其言已成音韵伦次令不寐者咸悟其语此则名为想阴区宇若动念尽,浮想销除于觉明心如去尘垢,一伦生死首尾圆照,名想阴尽,是人则能超烦恼浊。观其所由,融通妄想以为其本。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世尊,我又获是圆通,修证无上道故,又能善获四不思议无作妙德:
  “一者,由我初获妙妙闻心,心精遗闻,见闻觉知不能分隔,成一圆融清净宝觉,故我能现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秘密神咒,其中或现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万首、八万四千烁迦啰首;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万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护众生得大自在。

  在 “《佛说阿弥陀经》与耳根圆通章念佛圆通章对照学习体悟”那篇文章中,我写到:

      按照《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个方法来念佛。念佛时听佛号声,两句之间听无声之声。也可以用修止观的方法来观无声之声等。这样坚持下去会听到一种自然之声。也就是圣严法师文摘说的:禅定之中,有一种境界,会听见一种平稳悦耳的声音。 有了这内听的功能就容易步入修耳根圆通的大门。

     观世音菩萨就是教我们学习般若波罗蜜。坚持下去反闻功夫到了的时候,自然就能入一行三昧。有了这种功夫容易达到一心不乱,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就有把握了。

        我自从有了内听的功能后,自然就能听到禅定中的声音。
      
    《楞严经》之“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教我们念佛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我就听着禅定中的声音和佛号声来都摄六根的。也就是听着禅定中的声音吸气,然后念一个“阿”字与呼气同时进行,其他三个字也是这样。要与禅定中的声音合二为一。
  

      要一字一字念这样才能持久,要顺着禅定中的声音来念。这样才容易做得到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在这里说明一下我为什么会这样念佛,是以前见到一些人唱歌很专注。我想除了爱好之外是还有一种音响声伴唱,所以之后我将禅定中的声音作为伴唱伴念了。

 楼主| 发表于 2021-1-20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学有所用 发表于 2021-1-12 14:51
是故鬼神及诸天魔、魍魉妖精,于三昧时,佥来恼汝。(如何破?)
   

      我习惯将有关经文合起来看,通过这个方法理解经文的内容,同样别人说法的言论也用佛经来对一下,自己的实修心得也一样。

   昨晚我在睡觉中就发生了如经文说的这种事情,半个晚上都没睡好。后来我在胸前带上楞严咒才安睡了半个晚上。

   这几年我都没写实修经历这些心得了,是怕招麻烦。这件事本来打算不发布的,是今天上午走到一条村道,有条狗拦住去路向我一直叫, 我就走回头路了。走了几步来到一户人家的门口,看到一张画有观世音菩萨形像用来避邪的纸,所以就回来发布这段心得了。

    前几天也一样,我走在郊外的一条路上,一个农场的狗又是向我叫,我站在不远的地方观察,别人经过又没事。所以回来写了几段对照wucy师兄在我帖上的一些言论的心得。




是故鬼神及诸天魔、魍魉妖精,于三昧时,佥来恼汝。(如何破?)
   

   楞严经卷九:    “汝等一人发真归元,此十方空皆悉销殒,云何空中所有国土而不振裂?汝辈修禅饰三摩地,十方菩萨及诸无漏大阿罗汉,心精通[淴-心+日],当处湛然。一切魔王及与鬼神、诸凡夫天,见其宫殿无故崩裂,大地振坼,水陆飞腾,无不惊慑。凡夫昏暗,不觉迁讹。彼等咸得五种神通,唯除漏尽,恋此尘劳,如何令汝摧裂其处?是故鬼神及诸天魔、魍魉妖精,于三昧时,佥来恼汝。然彼诸魔虽有大怒,彼尘劳内,汝妙觉中,如风吹光,如刀断水,了不相触。汝如沸汤,彼如坚冰,暖气渐邻,不日销殒。徒恃神力,但为其客。成就破乱,由汝心中五阴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当处禅那,觉悟无惑,则彼魔事无奈汝何!阴销入明,则彼群邪咸受幽气,明能破暗,近自销殒,如何敢留扰乱禅定?若不明悟,被阴所迷,则汝阿难必为魔子,成就魔人。如摩登伽,殊为眇劣,彼唯咒汝破佛律仪,八万行中只毁一戒,心清净故,尚未沦溺。此乃隳汝宝觉全身,如宰臣家,忽逢籍没,宛转零落,无可哀救。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一 魔愁品第六十二:

     
       佛告阿难:“如是,如是,如释提桓因所说,皆佛威神。阿难,是菩萨摩诃萨习学是深般若波罗蜜时,三千大千世界中诸恶魔皆生狐疑:‘今是菩萨为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中道于实际作证,堕声闻、辟支佛地?’
**“复次,阿难,若菩萨摩诃萨不离般若波罗蜜时,魔复大愁毒,如箭入心。是时,魔复放大火风四方俱起,欲令菩萨心没恐怖懈怠,于萨婆若中乃至起一乱念。”



楞严经卷十:

    “若诸末世愚钝众生,未识禅那,不知说法,乐修三昧,汝恐同邪,一心劝令持我佛顶陀罗尼咒。若未能诵,写于禅堂,或带身上,一切诸魔所不能动汝当恭钦十方如来,究竟修进最后垂范。”

点评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 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分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大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1 05:27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 05:27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学有所用 发表于 2021-1-20 16:43
我习惯将有关经文合起来看,通过这个方法理解经文的内容,同样别人说法的言论也用佛经来对一下,自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 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若念佛,当知此人,则是人中分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六**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谶译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六**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具足成就第九功德。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初发五事悉得成就。何等为五。一者信。二者直心。三者戒。四者亲近善友。五者多闻
**云何为信。菩萨摩诃萨信于三宝施有果报。信于二谛一乘之道更无异趣。为诸众生速得解脱。诸佛菩萨分别为三。信第一义谛信善方便。是名为信。如是信者。若诸沙门若婆罗门若天魔梵。一切众生所不能坏。因是信故得圣人性。修行布施若多若少。悉得近于大般涅槃不堕生死。戒闻智慧亦复如是。是名为信。虽有是信而亦不见。是为菩萨修大涅槃成就初事
**云何直心。菩萨摩诃萨于诸众生作质直心。一切众生若遇因缘则生谄曲。菩萨不尔。何以故。善解诸法悉因缘故。菩萨摩诃萨虽见众生诸恶过咎终不说之。何以故。恐生烦恼。若生烦恼则堕恶趣。如是菩萨若见众生有少善事则赞叹之。云何为善。所谓佛性。赞佛性故令诸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补充内容 (2021-1-20 20:12):
我习惯将有关经文合起来看,通过这个方法理解经文的内容,同样别人说法的言论也用佛经来对一下,自己的实修心得也一样。


补充内容 (2021-1-21 05:33):
补充内容 (2021-1-21 05:06):
以前有一位论坛师兄可能不知道我抄这些经文的意义,后来我再遇到过两次。在这里我将与这位师兄的一问一答抄过来与大家分享:
问:不是说: 地藏菩萨本愿经与耳根圆通章念佛圆通章对照学习体悟吗? 体会到了什么?

答:我只是写学习过程,不加自己的见解,在心里只是明白经文之间的关系。读诵大乘经典就是以大乘佛法的知见转变我们凡夫的知见。我是凡夫所以知见要放下,不要考虑自己的,如果一想就错了。

   如果不明白只能找有关经文对照一下就会明白。

问:你不是说学经体悟吗? 没有自己的见解谈何体悟? 经文是经文你是你, 这跟没读有何差别? 没有体悟你抄这些经文的意义又何在? 如果是仅供自己学习不跟大家分享那又何必发表?

答:两者对照是个观照方法,这就是体悟。是用佛经解释佛经。
要学会舍识用根。

交光大师讲楞严经‘舍识用根’,就这个意思,那就是参,不要用六识,要用六根,根中之性。
两者对照就是与大家分享。
另一方面也是宣传地藏菩萨本愿经等经典,你是学地藏菩萨本愿经你知道,但很多人不知道。多宣传佛经容易得到佛菩萨的加持,网上也有很多人做这项工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3 20: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