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8650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1-1-1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外无心」。心就是此地讲的行,统统包括在自性之中,所以与性相应,这个功德就不可思议。『无行不具』,菩萨无量无边的行门,统统包括在自性裡面,具是具足,这就是《华严经》上讲『十玄门』。十玄门当中有『诸行纯杂具德也』。诸行是一切行门,一切行门有纯、有杂。理,我们明瞭了,如果没有事修,就不能契入理体。在理论上,专修、杂修没有妨碍,但是在事相上讲,这初学的人,专修跟杂修,效果确确实实不相同。专修的人容易与性相应,就是容易得清淨心;杂修的人,心地就不太容易清淨。为什麽?他想得很多,他念得很多。专修的人,或者是一部经,或者就乾脆一句阿弥陀佛,他一天到晚,头脑裡什麽都没有,就是一句阿弥陀佛,这是专到极处!念一部经,经裡面还讲了许许多多事情,还会想,所以古人常说,念经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最精简、最具效果的方法是念佛,可是这一句佛号很容易念,容易了,反而被我们看轻了,认为这个法门不足以为奇。世间人都喜欢奇奇怪怪的,那个奇奇怪怪的曲曲折折,大概这个法门不错。这个太简单了,没瞧得起它。殊不知,愈是简单的愈殊胜,愈是简单的理愈深。只要你真正能相信,它就能成就,而且能够快速的成就。
下面这一段,就是讲次第与圆融是一是不二的。『然前遍成行布之行,与此顿成圆融之行,二无障碍』。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有次第、有分寸,这是行布。我们念佛、诵经是圆融,这没妨碍,全都要应用在生活上。事相上有先后、有次第,我们应该要怎麽做法?诵经,我劝同修们读经,读经是圆融之行,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戒定慧三学有什麽用处?它是对治三毒烦恼的。戒是对治贪,定是对治瞋恨,慧是对治愚痴,贪瞋痴是三毒烦恼,读经就是戒定慧一次完成。换句话说,它的目的就是在断贪瞋痴三毒烦恼,这个目的在此地。戒,不必去讲那些戒条、戒律,用不着。念经就是持戒,这就是什麽?这叫道共戒、定共戒。
戒律的精神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佛给我们讲戒律讲得再多,乃至于包括世间所有一切法律、典章、制度、道德观念、风俗习惯,也出不了这两句范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我们恭恭敬敬在这裡读经,心地裡头没有一个妄念,这诸恶就不作。经典,是诸佛从真如自性裡面流露出来的言语,确确实实是止于至善,没有比这个更善的。念经就是众善奉行,戒律统统具足,不要再给自己去找麻烦。修行,说老实话是愈简单愈好,这是戒具足。专心念一部经,这就是修定。我根本不想涉及第二部经,我就念一部。诸位要知道,为自己修行要专。你要讲经说法,讲给别人听,那要博,要博学多闻。为什麽?你要应付很多人,应付这些奇奇怪怪的思想,他提出问题,你要能帮助他解答,那你知道少了,是不够用的,应付不了的。为自己,一部经就够了,决定得度,决定成就。成就之快速,成功之高,说老实话,绝对不是那个弘法利生的人能够跟你相比的,这是真的。所以弘法利生那些人值得敬佩,为什麽?捨己为人,他真是牺牲自己,所以这是菩萨。
我们看倓虚老法师给我们讲的,谛闲法师的那个徒弟,一句阿弥陀佛,念了三年,人家站着往生,预知时至,站着往生。死了以后,还在那裡站了三天,等老和尚替他办后事。谛闲法师往生,没有这个瑞相;倓虚老法师往生,也没有这个瑞相,不如。他这个徒弟不认识字,什麽也不懂,是个做粗活出身的,感觉到人生很苦,求谛老法师给他剃度。中年出家,什麽也不会,所以老和尚很慈悲,就教他一句阿弥陀佛。他说你一天到晚就念这一句,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再念,一直念下去,一定有好处。他就老老实实念了三年,预知时至,不生病走了,站着走。谛老、倓老都是近代天台宗的祖师,都比不上他。当然在弘法利生、续佛慧命的功德上来说,那他那个徒弟比不上师父。但是在往生成就品位之高的话,师父不如徒弟。
这是我们自己要好好的想一想,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榜样,我们应该怎麽个修法?这个世间是假的,世间是空的,一场空,要真正觉悟,要认真的修学。念经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裡头不杂妄想、不杂妄念,慧。所以读经是修什麽?读经是修戒定慧。读经不能研究,看看这段经文什麽意思?这一句怎麽讲?戒定慧三学都没有了。你拿着经本胡思乱想,这就是功德利益统统没有,顶多学一点世智辩聪而已。那什麽时候心真正清淨?到功夫可以伏住烦恼的时候,可以不必念经,一句佛号就行了。现在为什麽一句佛号不行?因为佛号时间太短,妄想容易掺杂在裡面。念佛的祕诀是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容易夹杂。念经,如果有个妄念,你很容易觉察到,因为有个妄念起来,经文就念错了,,妄念很容易把它检查出来,念佛号,妄念起来是不容易把它抓出来,就这麽个道理。到妄想没有的时候,这个时候你不念经,念佛号行,那真是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到心清淨不杂妄想的时候,就与性融了。虽然不是真融,接近了。接近这个边缘,这个境界就好了。
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是行布,生活是愈简单愈好,需求愈少愈好,就是一切能过得去就好了,不要造罪业。想想佛当年在世,生活是三衣一钵,树下一宿,日中一食,佛是多大的福报,还过这种生活。我们今天在德行上比他差得太远了,我们今天享受超过他太多太多了,所以成就不容易。人家真正捨得乾淨,一点一滴都是利益众生。我们今天起心动念先想自己,再多馀的,再帮助别人。这一种心态要一生成就实在是不容易,只可以说,在佛门裡面种一点善根,做一个远因而已,不晓得到哪一生、哪一劫你才会成就。就是你到哪一天才能真正一动念头先想别人,这一生可能往生的机缘成熟了。念头一起来,先想自己,不行,为什麽?增长我执,道理在此地。
你破我执,在一般教下讲,破我执才能证阿罗汉果,才能出三界。破法执,这才能够见性,才能够与性相融。念念,第一个念头想到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