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8037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0-12-30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民生苦不堪言,居住的地球灾变频繁,这个现象出现了。现在理明白了,这个事的变化也清楚,我们能够依照经训的教训去做,真干就回头了,回头是岸才能够「深入正慧」。
「身心俱调,正慧明了,故烦恼余习不断而断」,自然断了。更积极一点,「志愿无上,随顺如来,依佛之教,行佛所行」。你就走向大圆满,志愿无上,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是志愿。愿发了之后要行,如果不行,愿变成空愿;愿在前面领导,后头有行去践愿,实践这个大愿。那我们得找个好榜样,最好的榜样是如来,我们随顺如来,随顺如来的教诲,对于经典就要生起尊重的心。为什么?如来的教诲统统记载在经卷之中,得到经卷就是得到如来的教诲。从经典里面学习,把经典里面的理论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把经典里面的教训变成我们日常的生活行为,这叫修行,这叫行佛所行。「故以七觉圣道为所履践」,这就给你讲出三十七道品,这三十七道品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你就可以称之为活佛。你成佛了,你现在还活在世间,你看看你的心是佛心,愿是佛愿(愿是志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德是佛的德,慧是佛的慧,行是佛的行。七觉支、八圣道,是你在日常生活当中,示现给一切众生看,讲解给一切众生听的总纲领、总原则,这三十七种。所谓是为所履践,步步都没有离开规矩,这个规矩就是三十七道品。
「佛之五眼为所修习。照真达俗,从容中道」。三十七道品是你的履践,也就是说是你行为的准则。而五眼,是你的观照,章嘉大师所说的看破,五眼看破,三十七道品帮助你放下。照真达俗,从容中道,从容是安安稳稳,没有慌张,稳稳当当的行在中道之中,照真是理,达俗是用。「精进不已,则明本佛眼,觉了法性」。精进不已就明白了佛眼是自己本来有的,不从外得。佛的智慧,佛知,佛眼是佛见,《法华经》上讲的「佛知佛见」,都是自性本有的。「觉了法性,究竟证入如来密藏」。密藏就是自性,是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的根本。我们今天迷了,迷的时间太久,迷得太深,不是一次、两次的劝导我们就能回头。我们要经过一千次的劝告、一万次的劝告,能回头过来那已经算是大根性的人,就不是普通人。普通人怎么样?他这一世有机会遇到佛法,佛劝他一辈子没醒,还造业,还搞六道轮回,来生后世如果得人身又闻到佛法,佛再劝他一辈子也不开悟。那我们就得知道,这一生当中遇到佛法,闻法真正能觉悟、能回头,能真信、真愿求生净土的,这个人就像《金刚经》上所说的,他绝对不是过去生中三、四、五佛所种善根,而是怎么样?他已经曾经供养无量诸佛,无量劫中累积的善根福德因缘,今天成熟,值得跟他庆贺的。所以我们就晓得,我们这一生不开悟很正常,为什么?过去生中没有种这么大的善根福德。
可是佛法无有定法可说,全是活活泼泼,过去生中没有种那么深的善根,如果有个二世、三世,这个有可能,我们这一生遇到了,能不能有成就?这是不定法。善导大师说得好,「总在遇缘不同」,这句话解释得太好,过去生中善根福德不够深厚,这一生遇到的缘非常殊胜,也能成功。这一生要是遇不到好的缘分,这一生不能成就,是因为你善根福德因缘不够。遇到的缘殊胜,足以把你所缺的善根福德因缘那个功德给它补起来,这就厉害。那我们要问,什么是最胜无比的善根的福缘?那是你一生当中遇到你心目当中最佩服的善友,这个善友可能是你的老师,可能是你的同学,不定是什么身分。你心目当中最佩服他,最相信他,对他一点怀疑都没有,这叫真善知识。你有缘你遇到了,他教你念佛你相信,他给你讲经你能够理解,他教你怎么个学法你肯听,你这一生当中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成就了,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自己就是个例子,年轻的时候贡高我慢,不服人,言论当中我有很多歪道理,自以为是。可是我遇到这三个人,都是我从内心里面佩服他、听他的,方东美先生、章嘉大师、李炳南老居士,这就是善导大师所谓遇缘不同。
我要没有遇到这三个人,我走的是什么路?三恶道,我不是走一条福慧的道路,人天福慧,我不是走这路子,我走的是三恶道。遇到这三个老师,把我整个的观念、思想、方向、目标统统改过来了。当年改过来不是净宗,是大乘,这就说明过去生中曾经学过大乘,虽然迷失了二十多年,有人一提醒,兴趣就生起来,很浓厚的兴趣。我从大乘才相信有净土,非常不容易!李老师苦口婆心把净土介绍给我,我明白,我感恩,我不反对,但是我不想学它。原因是什么?对净土实在没有搞清楚,净土这个经典讲清楚、讲明白,确实不容易。真正相信是从《华严经》五十三参看到了,从《楞严经.二十五圆通章》发现观音、势至的特别法门。如果不是这些大经大论的基础,净土宗当代没有像莲池、蕅益这些大德,我不会皈依。我学佛走到净土这条路,大概是学佛二十多年才真的相信。所以我肯定诸佛如来所说,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真难信!现代这些年轻人满脑袋科学思想,难中之难,能够一闻他就接受、就相信,他大善根、大福德。问题在后头有一个他有没有大因缘?他要有大因缘,他这一生成就了。没有大因缘,虽有大善根、大福德,能不能往生还不一定,还是未知数,可能生净土,也可能不生净土。
末后这一句,「精进不已,则明本佛眼,觉了法性,究竟证入如来密藏。故知一切妙德,无不导源于佛之密藏。一一妙德,无不还归此密藏。」这句话就说得妙极,我也讲过几次,这是个最大的循环。一念不觉而有无明,开始迷了,这一迷之后愈迷愈深,沦落到六道,在六道里无有出期。因为有本觉,这就是我们能够还源的一个根源,本觉是密藏,不定在什么时候遇到缘,它放一个闪光,时间虽短,但是非常可贵,所谓一念觉,二念又迷了。那一念觉非常可贵,为什么?有一念就会有第二念,有第二念会有第三念,希望觉悟慢慢增长。觉增长,迷就下降,觉是光明,迷是黑暗,总得要很长很长的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