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462|回复: 1

[佛教经藏] 菩薩善業悉迴向 普令眾生色清淨 福德方便皆具足 同於無上調御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23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菩薩善業悉迴向 普令眾生色清淨
福德方便皆具足 同於無上調御士   
菩薩所作種種的功德,所修種種的善業,自己不保留,完全迴向眾生。普令一切眾生的色身清淨。菩薩自己有種種福德,有種種方便,皆具足而圓滿。也希望一切眾生,福德具足,方便具足,智慧具足,同於無上調御師(佛)一樣。佛能調御三界眾生,為三界調御師。
菩薩為令一切眾生,得到大利益,所以為眾生而修行,為眾生而修功德,為眾生而修善業。總之,一切為眾生而不為己。菩薩有相好莊嚴和圓滿功德。普令一切眾生,也有相好莊嚴,也有圓滿功德。是不是能這樣?菩薩不管這個問題。只願一切眾生好,就大歡喜。用大慈心和大悲心來教化眾生,對待眾生。眾生的過錯是菩薩的,菩薩的功德是眾生的。菩薩這種悲天憫人的精神,令人敬仰。菩薩不捨棄一個惡眾生,非常愛護他,用慈悲心,善良心來感化他,將他攝受過來,轉為善的眾生。菩薩用誠懇的真心,來教化一切眾生,來調伏一切眾生。可惜難調難伏的剛強眾生,誤認菩薩多管閒事,說菩薩太愚癡,無事找事幹。可是菩薩願做愚癡的事。眾生不願做的事,菩薩來做;眾生願做的事,菩薩就不做。菩薩的思想多麼高尚,我們應當見賢思齊。
菩薩利益諸群生 功德大海盡迴向
願使威光特超世 得成勇猛大力身
菩薩向來沒有為自己著想,一舉一動皆為眾生設想。為令眾生了生脫死,倒駕慈航來到娑婆世界度眾生,令能離苦得樂。菩薩為利益眾生,乃將大海一樣的功德,盡量迴向給一切眾生,自己一點也不要。菩薩對我們太慈悲啦!簡直沒有法子報答菩薩的恩德。唯一報答的方法,就是努力參禪,明心見性,就是報萬分之一的恩。菩薩又發願,願一切眾生,皆得大威德大智慧的光明,特別超出世間一切人,得到大英雄大勇猛大丈夫大金剛不壞身。
凡所修習諸功德 願使世間普清淨
諸佛清淨無倫匹 眾生清淨亦如是
菩薩凡是所修習一切諸功德,願使一切世間普徧清淨,沒有一切惡濁。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有圓滿清淨的法身,沒有可以比擬的。菩薩發願,願一切眾生的色身皆清淨,如同佛的法身一樣的無二無別。
菩薩於義得善巧 能知諸佛最勝法
以眾善業等迴向 願令庶品同如來   
菩薩得到辯才無礙的智慧,善巧方便來教化眾生。所有經中的一切義理,菩薩能明白其所以然。教義通達無礙,教理圓融無礙。從一種道理能生無量種道理;無量種道理仍歸一種道理。所謂「一為無量,無量為一。」這就是華嚴妙法的境界!   
善巧方便的法門,就是對那一種的眾生,便說那一種的法。例如對多貪的眾生,教他修不淨觀的法門。不淨觀就是九孔常流不淨。眼有眼屎,耳有耳垢,鼻有濃涕,口有涎痰,這都是不淨之物,再加上大小便,更是不淨之物。凡是貪愛身體的人,則對他說不淨觀的法門 :身體是個臭皮囊,在裡邊裝滿了膿血和屎尿。作如是觀,就覺得身體不可愛了。貪漸轉淡,但是要借假修真,不可故意糟蹋身體,就是不要過份執著它,把它當作什麼寶貝。   
對多瞋的人,教他修慈悲觀。對一切眾生要有慈悲心;也就是憐愍一切眾生,所謂有「人溺己溺,人饑己饑」的同情心。凡是修行人,要有「慈悲為懷,方便為門」的心腸,否則,一切枉然,沒有成就。   
對多癡的人,教他修因緣觀。觀十二因緣的道理,而能悟生死流轉的道理。知道前因後果的道理。相信因果,不錯因果。
菩薩能知諸佛所說最殊勝法的義理,以積功累德的善根,平等迴向眾生,願令庶品(眾生)得到同佛一樣智慧和果位。
菩薩了知諸法空 一切世間無所有
無有造作及作者 眾生業報亦不失   
菩薩明瞭知道一切諸法,本來是寂滅的,所謂「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不可以言宣。」諸法本體是寂滅的根本,說不出來。一切世間無所有,因為是空的。沒有造作世間的神,或者作世間的眾生。雖然沒有一個造作者,沒有一個所作者,可是外道主張宇宙有主宰的神——上帝。在佛教否認有主宰的神,認為萬事萬物是由因緣而生滅,是自然的現象。淺言之,沒有人教你去造善或造惡,乃是你自己選擇為善或造惡,與他人無關。自己種善因,將來結善果;自己種惡因,將來結惡果。善惡不是神給的,而是自作自受。因此,要擇善而從,不善而改。如果不是這樣的情形,則可以隨便造惡業,反正不受果報嘛!就因為有果報,所以要做善事,不做損人利己的惡事。眾生的果報雖然是有,但並不是旁人來主宰,乃是自己種因結果的報應,而受報時亦無人來代替。
諸法寂滅非寂滅 遠離此二分別心
知諸分別是世見 入於正位分別盡
諸法的本體,雖然是寂滅,但是由因緣所生。如果明白諸法實相的道理,就把寂滅和非寂滅的思想都消滅了。為什麼有分別心?因為分別世間的知見。分別這個,分別那個;分別是,分別非;分別黑,分別白;分別善,分別惡。到了菩薩的境界,就遠離寂滅非寂滅的分別心。知道一切分別都是世間的知見,而入到真正智慧之位,就是成佛之果位。一切分別心就沒有了。
如是真實諸佛子 從於如來法化生
彼能如是善迴向 世間疑惑悉除滅   
能這樣來思惟一切諸法,才是真正佛的弟子。這是從佛法中化生。菩薩能如是將所集聚的善根和所有的功德,統統迴向法界眾生。使世間的疑惑,都除滅無餘。

**▲Top


华严经浅释十回向品---宣化上人
**法界佛教總會‧DRBA / BTTS / DRBU


发表于 2020-12-23 19:2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优爱,欲将佛印禅师所创的卧龙庵加以修理,以高庵燕闲休老之所,是为最大证明。 不过在某种特殊情况下,萨运用两舌说离间语对菩萨戒,不但无所违犯,反而生多功德。如有些人没有智慧辨别是非好恶,误为不良的朋友之所摄受而且彼此间的关系密切得不得了,久而久之,被这愿友带向罪恶的道路,经常的去做罪恶的事情。菩萨有鉴於此,感到长期以往,后果不堪设想,於是起怜心,要想利益他们,於是就在他们之间,方便善巧地说离间语,使他逐渐的远离这恶友,不再与这恶友往来,以免当来世中受无边的大苦。像这样的说离间语自没有什么过失的! 戊二十不行放救戒 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教人放生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常教化讲说菩萨戒救度众生。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应请法师讲菩萨戒经律福资亡者得见诸佛生人天上。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见贤欺谤,是最要不得的,所以前戒加以制止见苦不救,同样要不得的,所以此戒加以制止。菩萨的愿,就是救度苦难的众生,假定不为救度众生,试你做菩萨干啥?经中说的“见众生苦,发菩提心无非是这一精神的表露。所以真正发心做善萨的,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6 13: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