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07|回复: 2

[其它话题] 编号045-b/133–十番显见之七显见无碍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20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公上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讲记》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编号045-b/133–十番显见之七 显见无碍


到这里就圆通了,一切圆满通达。到楞严经后面《二十五圆通章》,无不圆通啊。这是讲见了性之后,圆融通达。圆通,就是华严经里面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你从这一段意思里面,我们也能体会到,我们学佛应该用什么态度去学?应该以什么样的心理去学?这是很要紧很要紧的事情,真正关系我们修学成功与失败。学佛的人,二六时中,拿现在的话说,就是一天二十四小时之内,一定要保持心地的清净。又要博学多闻,又要心地清净,一尘不染。这个就是功夫上道了,会学了。我们听讲经,道理听明白了,心里一尘不染。什么叫不染呢?心里面不起分别、不起执著,就不染,不落印象。这个开的叫智慧啊,开智慧啊。一有分别有执著,好,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记在心里了,心里落着有印象。这叫什么呢?孔老夫子说记问之学。记得很多,说得一点没错,智慧不开。智慧为什么不开呢?就是被这些东西障碍了,这些东西把你的智慧堵塞了。这一桩事情,我们套禅宗一句话,诸位好好地去参吧。
所谓参,不用心意识就叫参。用心意识不叫参,我们世间叫研究。用心意识叫研究;不用心意识叫参究。一个是生智慧,一个是障碍智慧。所以会的人天天生智慧,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都生智慧。你看六祖在坛经里面,他老人家用一般若,那一般若就是根本智,就是清净心、平等心,空空洞洞,什么都没有,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生八万四千智慧。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就是博学多闻呢,见处闻处皆生智慧啊!我们怎么样呢?我们是见处闻处尽生烦恼。一样见,一样听,为什么人家开智慧,我们生烦恼?
我们再说明白一点,就楞严经上讲的,人家用见性去见,所以生智慧;我们用眼识去见,用第六意识去见,那怎么不生烦恼呢?!第六识是分别,第七识是执著。我们用第六识的见分,第七识的见分,眼识的见分,我们用这个去见。我们不知道用见性去见呢。见性,见得清清楚楚,就是没有分别,没有第六识,没有执著,不用第七识,所以就生智慧。见性跟这个八识五十一心所的见分,是起联合作用的。那么要紧的呢,就是见性在八识五十一心所各个见分里头,它做得了主宰,它不受那些影响。这就是佛知佛见,就开智慧。
凡夫是可怜在哪里呢?做不了主宰。见性跟着这些联合起见的时候啊,它说这样,它说那样,别人做主了,它自己做不了主宰。它是事事要听别人的,自己不能做主,这就叫颠倒啊,这个就叫生烦恼。烦恼心所起作用了,清净的见性呢,不能起作用。所以这一段文字看起来很浅显,含义非常之深。下面一段呢,是佛教阿难:
【阿难,若复欲令入无方圆,但除器方,空体无方;不应说言,更除虚空,方相所在。】
那么这些话都很要紧。前面四句,【若复欲令入无方圆】,只要除器皿之方圆,空体本来没有方圆之相啊,方圆之相是器呀,不是虚空啊。后面这个三句呀,可以在见性上说,也是这个道理。见性本来没有大小,就像虚空本来没有方圆,是一个道理。虚空与见性,虽然不变,但是它可以随缘;虽然随缘,从来不变啊。既然知道是不变了,见性之体哪里有舒缩呢?有缩回来呢?或者是被墙壁给隔断了呢?哪有这种道理呢?
我们再从唯识学上来看。唯识要试验的,从哪里试验呢?就从我们自己身上试验。我们自己这个身心呢,就是唯识的试验的场所。我们见性,随阿赖耶的缘,随末那缘,随前六识缘,还随相应五十一心所之缘。心、心所各有四分呢,那个四分里头有三分是与见性有密切关系的,就是自证分、证自证分、见分。这个三分都有能见,有能见就是依见性为本体呀。离开见性,它们什么都没有啦。它随这些缘,它自己变不变呢?它不变。它是清净的,它是不生不灭的,它不染污的。那个生灭是什么呢?八识有生有灭,五十一心所有生有灭。见性不生不灭。
我们再举一个比喻,这个见性好像电一样,这是假设的比喻哈,电实在还是有生有灭的。那么我们现在看,电好像是不生不灭的,这个灯是有生有灭的。我们一开它就亮了,好比生了;那一关上的时候,好比它就灭了。那个灯之明暗啊,是不是电有生灭呢?不是的。光的生灭,是灯的生灭,不是电的生灭。我们可以这样讲法。
这就说明了,见性随一切缘呢,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啊。这是真的。凡是随缘要随着变,那就是假的,那就不是真的。所以在唯识里面讲,九十四种有为法都是生灭的,这个里面有心王,有心所,有色法,有不相应行法,全是生灭的呀。生灭就是虚妄,就不是真实。不生不灭就是真实的,绝不是虚妄的,那才是自己。可是今天有几个人认识自己?!禅家所谓的“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啊,那是你真正的自己啊,真正的自己是不生不灭啊。在什么地方呢?就在现前身心之中啊。
所以我们这个身心是两个部分,有一部是生灭,是假的;有一部分不生不灭,是真的,是真的自己。世间人说灵魂是自己,还错了,灵魂还有生有灭。佛法里面,见性,尤其是禅宗,明心见性,见什么呢?就是认识了这个不生不灭是自己,这叫见性。见性之后的人啊,他就会用他的见性了。用他的真的,不再用妄了。所以他身心自在啊,圆融无碍。只要证入这个境界,那他就是不生不灭。证得不生不灭了,给诸位说,也叫作入般涅槃。
那个入般涅槃,不是说死了之后才入般涅槃呢,没有这个道理啊。入般涅槃是活着入的呀,不是死的,死了之后才入啊。入就是证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0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涅槃就是翻作不生不灭。那么这是佛法里面最高的境界,也是学佛终极的目标。晓得自己没有生灭,没有生死啊,没有轮回啊。这个才叫大宇宙里面得大自在啊。
那么诸位要问了,用什么方法才能入这个境界呢?《楞严经》就是教我们这个方法,给我们说这个道理,教给我们这个方法,达到这个境界。自古以来,依照楞严经修行成了功的,就是明心见性的,给诸位说,太多太多了。这部经的好处,就是文字不长啊。说理透辟,理论与方法,可以说比哪一部经都说得详细。而文字也不多,只有六万字。六万字在今天这个出版物里面,小册子一本呢。所以我们要想真正地在大乘佛法里面有一点成就,楞严不能不读啊,不能不熟读啊。不熟,不能起作用,为什么呢?日常生活当中提不起观照的功夫。古德常说的,依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证实相般若。那文字要不熟,你依什么呢?你就没依靠了嘛。
文字熟,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一想到,哎,经里面这句话,马上用上了。你要不熟,不熟用不上啊。熟透了,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时时用得上,处处用得上。这个用上了,给诸位说,这就叫修行!天天这样用,时时这样用,用上个三年、五年,养成习惯了。不必去用心了,就自自然然就会了,自然而然就证入了。功夫熟,熟透了就是证入。先开始用,是作意的用啊,还是有意的啊,有分别有执著地用啊,这是初学必须经过这个过程。到后来自然熟了,不执著不分别,也用了,这是功夫成熟了。熟了才能证入,才能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啊。这个时候,世出世间一切法无不通达。
这一部经讲一遍实在是不容易,细讲一遍更不容易。大家有福报,我们今天在乱世里面,有这么一个安定的环境,也有这样一个清心讲堂,这是大家的福报啊。殊胜的因缘,决不能让它空过了。阿难尊者在祗园精舍证道了,我们也要在这个清心讲堂里面有所证悟,这样才不辜负释迦牟尼佛,不辜负阿难尊者啊。
在学习,古德给我们提出一句要领,所谓是「但离妄缘,即如如性」。这是讲我们怎样用见性去见色?怎样用闻性去闻声?古德提出这一个纲领教我们做功夫,就是教给我们修习。所谓「但离妄缘」,妄是什么呢?八识五十一心所都是妄缘,离了妄缘就是性起作用嘛。我们一天到晚起作用,就是见性跟妄缘混合起来起作用的。混合起来起作用的时候,把那个妄缘去除了,那不就纯真了吗?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用眼见色,在一念分别都没有所见的这个境界相,是见性见呢。心一动心,你是张三、他是李四,这叫妄缘。为什么呢?见性里面没有张三、李四,阿赖耶识里头有,末那识里头有,第六识里头有。不但见性里头没有张三、李四,见性里头也没有佛,也没有菩萨,也没有众生。要分别这是菩萨,那是释迦牟尼佛,这是妄缘。
见性见,就像明镜照外面境界一样,它没有分别啊。照得比谁都清楚,里面就是没分别,这个叫见性见。给诸位说,这个叫自受用,自己这个受用,多清净。这个分别是什么呢?他受用。人家一问,这是什么呀?你告诉他,这是阿弥陀佛的像。这不就有分别了吗?这不是我分别,是他分别。我随他分别,我不分别。这叫什么?叫他受用,这叫不坏世间相。你们认定这个叫阿弥陀佛嘛,我就跟你们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你们执著,你们分别,不是我执著,不是我分别。这就叫「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一切言说,一切境界相,都随顺众生,恒顺众生,随喜功德。
不离世间相,不离世间觉。觉是什么呢?自己没有。自受用是清净的,本来无一物啊,何处惹尘埃,自受用。对他受用呢,那是随众生分别。你说这个红色,好,这是红色;你说这个绿色,好,这是绿色。你分别啊。你说这个红色,我说这不是的,那不要打架了吗?那就都错了。为什么?清净心中没有这个东西,当然可以随顺嘛。你说什么就是什么,都对的,决定没有错。如果自性里头真的有一个执著的话,那随顺还是敌对的呀,还是假的呀,还不是真心的呀。它真心里面没有,所以随顺众生,都是真的,都是诚实的,决不是虚妄的,决不是欺骗人的。
正如同这个里面所举的比喻,圆相里面现的圆空,这个圆空是实在的,是真实的,没有欺骗你,为什么呢?空可以随缘嘛。你说个方的,好,它就现个方空,那个方空也是真的,也不是欺骗你的。真性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呢。真性永远不欺骗人啊。我们人人都有个真性呢,从来没有过欺骗任何人呢。欺骗人的是谁?是第六意识,是第七识,它们玩的把戏呀,欺骗人啊。真性不欺骗人,阿赖耶与前五识也不欺骗人,现量境界,不欺骗人。欺骗人,造罪业的都是第六识,第七识。
我给诸位所解释的,这就是古人所讲的,但离妄缘,你要晓得什么叫妄缘?妄缘不是外面境界,你要离开外面境界的时候,你到什么地方去修心去呀?!小乘人笨,笨在哪里呢?离境界。吃的苦头太大了,成就一点点。大乘人聪明,不离境界,他晓得妄缘不在境界。就像此地讲的,虚空没有方圆嘛,你要离它干什么?性与相都没有过错,一切境界相它有什么过错呢?生佛不二嘛,众生与佛没有两样嘛,有什么过错呢?佛有什么可爱处呢?众生有什么可以讨厌处呢?没有嘛。要离的是心中之妄缘呢!不是相里面的妄缘。相里头没有妄啊,相是依他起啊,在这个唯识三性里面是依他起性啊。它这个妄缘就是遍计所执性,这个是妄缘。
首先要离的,离遍计所执性,我们心就解脱了。心解脱了,身就解脱了,身就自在了。身心解脱了,境界就解脱了。无论在什么境界里面,嘿,你都活得自在,你都活得很快乐。这正是经里面所讲的转物,你的心能转境界了,「若能转物,则同如来」啊。同如来,就是如来了,你自己就成佛了嘛。成佛是成什么?成就大觉,一切境界里面再也不迷惑了,一切法里面都能得其真,决不堕在妄见里面。这一种的享受,实在说,入那个境界才能体会到。我这样说,怎么说,总是…不只隔一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0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要隔好多层啊。可是佛菩萨们都希望我们自己亲证这个境界。
你就从经里面学这些方法。你懂得这个理论了,理论上能想得通,当然可以证得。那么方法一明了,你就懂得这个证得的技巧。而且再给诸位说,还不必要很长的时间,就可以证得,但是要真干。真干就是古人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那念是什么?念是迷。迷不怕,怕的是什么呢?是不能回头。这一迷到底,这个麻烦大了。迷的时候,忽然觉了,就好。觉就是回头。觉什么呢?我现在又用心意识了,这就是觉了。
所以要晓得自己是在用性,还是在用识?一天到晚你就注意这个问题。你用六根根性,对的,正觉;你用六识,这是妄缘,没有离开妄缘。一天到晚心像镜子一样,这是觉;那个心像个照相机一样,是迷。照相机怎么了?底片上落印象了嘛,这就是迷啦。要照得又清楚,又不落印象。正在照的时候,就是干干净净,就是一尘不染。
禅宗达摩祖师刚刚到中国来,所做的功夫就是观心,就是用的这个功夫。到后来,这个功夫用不上了, 也就是众生的烦恼太重了,提不起觉,这才改变一个方法,来参话头。实在讲,这个参话头到现在也不行了。现在不是参话头啊,现在是念那个话尾巴啦,哪里晓得什么是话头啊?话头是什么?一句话还没说出,那前面是什么?也不是容易事情呀。一句话说出来了,已经变成话尾巴啦,哪里是话头呢?
那么实在这些功夫,同修们都要细心,不细心就失去照了,观照失掉了,叫失照。那怎么办呢?这个实在不得以,再用念佛。一天到晚,就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把那个唤醒。阿弥陀佛也是迷呀,也不是觉啊。就迷在这一念上,不要迷得乱七八糟,不要迷得太多,就迷在这一句上。用这个方法来训练,训练到一切都不迷了,就迷在这上面。哪一天把这一念打掉了,这不就大彻大悟了吗?!功夫就到了家了。用这个办法。
实在讲的是在这一生当中,我们这个阿弥陀佛还不能打掉,不要紧,带着阿弥陀佛到西方极乐世界,到那个地方再把它去掉。总而言之是非去掉不可,不去掉不能成佛。这是带业往生的道理。那么这是我给诸位解释古人所讲的但离妄缘,即如如佛。好,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7 04: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