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90|回复: 1

【不思宿行因缘所之。精神报应。根本从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14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公上人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大意六集》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这个『盲』不是眼睛盲,心眼盲,眼睛虽然没有瞎,心眼瞎了。


  他不想,没有想到过去生中造的是什么业,为什么?我们这一生所遭遇的是果报。佛家讲得好,「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我要晓得我前生造的是什么因,我这一生当中的遭遇就是的,果报;「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那我们要推测我来生果报是怎样的,那你就晓得我这一生当中所造作的就是的,造作的是因。这四句话是真理,我们这一生当中,确确实实如谚语所说「不如意事常八九」,那我就想到,我过去生中造作的业,恶业十之八、九,善业十之一、二。不就是这个原因吗?怎么可以怨天尤人?于老天爷不相干,于别人也不相干,自作自受。你能想到这些地方,我们心就平了,纵然遭遇非常恶劣的环境,心也平定下来了。

  我们有没有前途?有,我努力修善,我改过自新。你看了凡先生,就是《了凡四训》,为什么印祖极力劝我们大家学习,没有别的,认识业因果报。六道凡夫没有办法脱离命运,你明白这个道理,命是自己造的,不是别人给你定的,自己造自己当然可以改,自己可以转变。了凡先生听云谷大师一番开示之后明白了,努力改过修善。那个改很不容易,发愿做三千桩善事,整整十年才做完,你就晓得改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要把自己多生多劫的恶习气改掉,没有决心、没有毅力,说得容易,做起来是真难。可是这一关突破了,十年过去了,他回向,然后又发愿做三千桩善事,四年完成了。所以第一关难,这一关突破过之后,那以后就愈来愈顺利了。第二次这个愿满了之后,他又发愿行一万件善事,一桩事情就做圆满了,愈来愈顺利,最难突破的是头一关。

  了凡先生的成就并不大,但是他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命运确确实实是自己定的,命运确确实实自己可以改的。所以他的改造命运,实在讲,不如俞净意,俞净意比他勇猛、比他精进,所以俞净意的果报比他殊胜。但是俞净意并没有写出来,只是他的同乡罗居士给他写个传记。我们在《俞净意公遇灶神记》这一篇里面看到的,他的觉悟,他的精进,他的毅力超过了凡先生,所以他的果报也特别殊胜。我们今天学佛,要超过他们多多才对,为什么?这两位虽然改造命运,没有脱离六道轮回。我们一定要下定决心,从哪里改?从自私自利下手,要把这个毛病改掉,我们菩提道上一帆风顺。诸位总要记住,佛在《金刚经》上讲的话,「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不但不是菩萨,连小乘初果须陀洹都不是。小乘初果须陀洹已经把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掉了,这见惑里头就有自私自利,身见。

  所以我们这才明了自私自利不放下,小乘须陀洹都得不到,你还修什么?念佛能不能往生?不能往生。往生最低品位的人也要把自私自利这个念头伏住,根没有断,它绝对不起作用。意识里头有自私自利,在日常生活行为当中,没有自私自利,这叫伏烦恼,这个没有断。如果要断掉了,那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方便有余土,他就不在凡圣同居土。凡圣同居土是伏烦恼,我们虽然有贪瞋痴慢,有名闻利养,有是非人我,有自私自利,可是现在用佛法把它压住,石头压草压住,绝对不起现行。也就是说虽有烦恼,但是它不会发作,它不起作用,这是功夫成片,这样能生净土,生凡圣同居土。如果我们的功夫伏不住这个烦恼,不行,所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去成佛了,成佛哪有那么容易、哪有那么简单。我们不能把它想得太容易、太简单,它跟八万四千法门比较,它最容易、最简单,所以叫易行道。

  我常常跟大家讲「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这十六个字你要是压不住就不行。我不是叫你断,你能断当然好,断不了,断不了压住,用什么方法压?专精,精进好,专精。专精是个原则,无论修学哪个法门,我研教,我专精在经教里头,我二六时中脑子里想的,想着经教,别的就伏住了。我念佛,二六时中专门想阿弥陀佛,专门想名号,也伏住了,方法很多,八万四千法门。初学的人伏烦恼,再进一步断烦恼,两层功夫!烦恼断了更进一层断习气。佛经里头这些故事很多,阿罗汉确实见思烦恼断了,但是习气还在。一般凡人不知道那是习气,以为他还是贡高我慢,他还是瞧不起人;其实他是习气,绝对没有轻慢的意思,习气。习气很难断,古人讲经给我们做比喻什么叫习气,很难比喻。古人讲譬如说一瓶酒,那个酒代表烦恼,酒倒掉了,里面擦得干干净净,确实一点酒都没有了,闻闻还有味道,那个味道就是习气。

  所以烦恼容易断,习气不容易断。见思习气断掉了证辟支佛果,比阿罗汉高了一级,阿罗汉断烦恼,没有断习气,辟支佛习气断了。所以看佛门里头变相图,我们看画佛像的,你看阿罗汉那个像都奇奇怪怪的,你们看五百罗汉、十八罗汉,为什么?习气没有断。到辟支佛,辟支佛的像就跟菩萨一样了,非常慈祥、端庄,没有这些奇奇怪怪的像,习气断了。我们要真下功夫,要晓得自己过去生中造的不善,不要紧,我们知道认真努力改进,「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知道改过的人,这个人要是其它宗教讲,他就有救,就得救了;不知道改过的人,那没有办法得救,信主也不行。佛法也一样,一定要知过能改,痛改前非,灾就消掉了,福就来了。忏悔、改过应当要学俞净意,俞净意那种忏悔改过的作为超过袁了凡,所以他的果报那么样的殊胜,是很有道理的。

  『精神报应』,这四个字包括我们的身体、情绪,情绪属于精神,身体包括我们的健康状况。我们要懂得「相随心转」,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4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话我想许多同修都听说过,相随心转,身体也随心转,体质也随心转。人有纯净的心,你就有纯净的身体,身体没有污染,身体不会生病。你有纯善的心,你的相貌自然端庄、善良,你走到任何地方,人家看到你生欢喜心,看到你面善,生欢喜心。我们的心不善,一般人粗心大意,不容易觉察,畜生最容易觉察,看到你赶快跑掉了。为什么?你有不善的气,不善的光,牠能看得到,我们一般人讲杀气,这些鸟兽一看到赶快就跑掉。人要善良,鸟兽看到你,你招招手牠就来了,为什么?牠看得出来你这个人很慈悲、很善良,绝对不会伤害牠。我们从接近这些小动物,就能够体会得到。

  尤其自己多多的去回忆,我在从前这小动物看到我是什么态度,现在这几年又是什么态度,你就能够做个比较。从前见到赶紧逃命,现在见到不但不逃,好像还很欢喜,可以相处了。这就是我们自己在道业上进步了,我们的心比从前善良,比从前清净,恶念少了。到纯净纯善,这些小动物、鬼神都能沟通,界限没有了,这是我们应当努力的。安世高我们在他传记里面看到,安世高懂得鸟兽的语言,他可以跟动物沟通,什么原因?没有障碍,这个障碍就是妄想分别执着。我们必须把这个障碍打破,打破我们的生活空间就大,现在可以人与人交往,我可以人跟动物交往,人跟天地鬼神交往,人跟花草树木交往。花有花神、树有树神,可以跟他们做朋友,生活空间就扩大了。我们今天在三度空间,我们扩展到四度空间,扩展到五度空间,不断的在扩展,没有别的,纯净、纯善突破界限。现在科学家所说的,空间维次的界限,在佛法里面讲法界的界限。

  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断了,无明破一品,你就跟诸佛如来、跟法身菩萨一样。所有一切界限全部突破了,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空间维次,全部突破了,你证的是一真法界。这个时候什么境界?虚空法界国土众生是一体,这是事实真相!诸佛如来、法身菩萨所证得的,就证得这个事实真相。所以在眼前我们要常常思惟,我们遭遇到的果报,一定要想到我造的业因,不但是不善的业不能造,造作善业也不能够着相。造作善业要着相,你将来果报是三善道,得善报,不能觉悟,不能突破空间维次,不着相就突破了。要学诸佛菩萨,造作一切善法利益一切众生,作而无作,无作而作。心地清净平等,一丝毫没有受到障碍,那你就突破了,一帆风顺了。



普贤菩萨名,诸佛第一子,我善根回向,愿悉与彼同。
身口意清净,自在庄严刹,逮成等正觉,皆悉同普贤。
如文殊师利,普贤菩萨行,我所有善根,回向亦如是。
三世诸如来,所叹回向道,我回向善根,成满普贤行。
愿我命终时,除灭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国。
生彼佛国已,成满诸大愿,阿弥陀如来,现前授我记。
严净普贤行,满足文殊愿,尽未来际劫,究竟菩萨行。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8 18: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