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7964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0-12-10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人民不懂得礼义,国家有了法律也很难实行得好。因为人不懂礼义,他不知做人的准绳在哪里,他就会随顺自己的习性去做事。而没有礼义的人,他就没有廉耻之心;懂礼懂义的人,他铁定有廉耻之心,他不愿意违背礼义这个做人的标准。没有廉耻,这个法律就很难实行得好。所以这个时代忽略了伦理道德教育,在整个社会当中呈现出来,法律很难贯彻得好。甚至于有地位、有钱的人都钻法律的漏洞,学历高的人很多也钻法律漏洞。所以没有德行教育,出现这些种种乱象,实在是让人会忧心。包含交通路口警察不在的时候闯红灯的人很多,这没有羞耻心了。
而法令,『法能杀不孝者,而不能使人有孔曾之行』,法律能将不孝的人处死,却不能使人拥有孔子、曾子那样的德行。所以法律是症状解,它能扼止,但是那个扼止也是暂时的。我们想一想,有死刑的国家死刑犯减少了吗?反而更多。我没听说过哪个国家因为制定死刑之后,死刑犯愈来愈少。它那个扼止作用,假如人的道德愈来愈差,根本就控制不了自己的欲望,那都是做完才后悔,还是犯罪率不会减少的。就像我们今天治病都治症状解,也不能够真正把健康的身体找回来。
而且真正法令在行使的时候,当事人真的会回头吗?这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今天假如监狱里再不注重伦理道德教化,那小盗进去出来变大盗,他在里面接触那些人,又没有改过自新,那进去之后不是近墨者黑吗?所以监狱里面还是要回归到教化。海南省监狱系统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很多服刑人员出狱之后,都还继续到传统文化的单位去学习,那他就真的是有回头。而且当一个人犯罪被判刑的时候,他的亲人都是痛苦的,等到这个时候才来想解决问题,其实都已经太晚了。用伦理道德把他教好,也不会有人受害,也不会有人会被判罪,被判罪的人跟被伤害的人的家人也不会这么痛心,所以教化太重要了!人生的不幸很难是用法律来扼制掉的,都是要靠教化,就是能够禁乱于未然,根本就不让他有犯罪作乱的情况出现。
『法能刑窃盗者』,法令能对窃盗的人判刑处罚,『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却不能使人像伯夷那样的清廉。伯夷、叔齐是商朝的百姓,后来武王伐纣,他们两个不愿意吃周朝的粮食,饿死在首阳山,这是很有清廉的风骨。那窃盗者被处罚,他也不可能像伯夷这样的清廉。所以必然要有德行教化,才能有孔曾之行,才能有伯夷之廉。
接下来举了一个具体的例子,『孔子养徒三千,皆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看到这一段,那也要效法孔子,孔子培养了学生三千人,这些弟子们都懂得在家恪尽孝道,出外恭敬长上,而且他们有德行,落实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当中。「言为文章」,说出来的话成为人家依循的规矩。《中庸》讲,「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行为仪表」,他的行为成为人们的表率。「教之所成也」,这些都是透过孔子教化的力量成就了国家这么多的栋梁。而且因为这些栋梁,又产生了对整个社会非常大的教化力量。所以这个仪表重要。我们接受了传统文化教育,我们也应该时时期许自己,「言为文章,行为仪表」,让大家从我们自身的言行能对传统文化生起一分信心。
而这段话对于我们从事教育工作非常有启示,就是假如我们在学校从事教育不重视伦理道德的教育,那很可能我们的学生往后就有可能做出违反道德,甚至更严重的违反法律的行为,那我们就没有尽我们为人师的本分,这样就愧对孔老夫子给我们这么好的榜样。所以从事教育工作都要发大愿,尤其在我们整个中华文化好几代人忽略的情况之下,在这个危急存亡之际,都应该效法孔子发大愿心,尽己所能,承传圣教。我们有这样的存心,相信这一生走教育的路应该会是非常充实、非常有意义的人生。
像孔子一生教化,他离开的时候,他的学生在他的墓旁心丧三年,都感老人家的恩德。子贡守了六年。子贡是商人,他接受孔子教化,您看那种念师恩的心这么深切,好像当时候子贡拿着一根拐杖赶回来,非常悲痛夫子的离去,那根拐杖插在地上,后来长成一棵树,您看他那个尊师之心感天动地,而且他本来是做生意的人。所以孔子有德,确实他的学生都觉得如沐春风。那他当老师的人就享受这个桃李芬芳、桃李满天下的喜悦。孟子讲的,「得天下英才而教之」。
那这个师道确实是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精神。师道要能承传,文化也才能够承传;没有尊师之道,这个法脉道统就传不下去。西方在几十年前就有发生过,哈佛商学院的一个学生叫韩德森,就告他的老师,告上法庭,说他依照他老师教的管理财务的方法去工作,结果失败了,他要求他老师给他赔偿。这个事情假如发生在我们中国社会、华人的社会,就觉得非常遗憾。但这个也让我们想到,师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真的教导孩子经营事业也是要回到伦理道德,不然那铁定是会有偏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样引导才是对的。所以老师要回到传道、授业,不然师生关系愈来愈薄了,那这不是我们希望见到的情况。整个师道的振兴,所有从事教育的人都应该有这一分时代的使命感。
我们看二百一十九句:
【文子问德仁义礼。老子曰。德者民之所贵也。仁者人之所怀也。义者民之所畏也。礼者民之所敬也。此四者圣人之所以御万物也。】
文子请教关于『德仁义礼』的学问。老子回答道,德是百姓所尊尚、尊重的,『民之所贵』,人民非常崇尚德行。就像范公治理的地方百姓都帮他立祠祭祀。而这个德表现在哪?表现在起心动念都是善,都是为人民着想,「先天下之忧而忧」,所以「民之所贵也」,当时候的人民天天都在关心范公有哪些教诲,他们家发生哪些事,都要效法他。『仁者人之所怀』,仁是百姓所仰慕向往的。这个地方的领导者非常仁慈,可能很多人都移民到那个地方去了。这不只是一个地区,也包含一个公司都是这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