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51|回复: 3

[其它] 净公上人鉴定佛说十善业道经简注易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9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良弟悌 夫义妇听 长惠幼顺 君仁臣忠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实友信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 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 诚信友善

娑婆一场梦,啥都是假的,生死心恳切。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放在心上,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心上只有一句阿弥陀佛,看一切人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事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万法是阿弥陀佛,全是阿弥陀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从心上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怀疑嫉妒、忧惧牵挂、七情情执、爱憎怨亲、胜负得失、身见对立、成见邪见、控制占有。

佛即问弥勒。心有所念几念几相几识耶。弥勒言。拍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识。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佛之威神入彼微识皆令得度。
舍利子!十二缘生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生者,即一大苦蕴生。舍利子!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灭,即一大苦蕴灭。舍利子!世尊如是说,为十二缘生。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经云:当来经灭,佛以慈愍,独留此经,止住百岁,遇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是故我今至心顶礼,广大,圆满,简易,直捷,方便,究竟,第一希有,难逢法宝,《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一乘了义,万善同归,凡圣齐收,利钝悉被,顿该八教,圆摄五宗,横超三界,迳登四土,一生成办,九品可阶,十方诸佛同赞,千经万论共指,宝王三昧,不可思议,微妙法门。
 楼主| 发表于 2020-12-9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个方法是什么呢?就是能于昼夜保持心善、念善、行为善,令所有善法,相续不断,念念增长,不容许毫分不善的念头夹杂于其中。这样久而久之,就能够远离一切恶法,成就圆满一切善法,便能常常得以亲近十方诸佛菩萨和一切圣贤了。
    [经]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
    [解]所说的善法,就是指人、天、声闻、辟支佛、菩萨乃至无上正等正觉,都是依照这个根本方法修行而得以成就的,所以称这个方法为善法。
    [经]此法即是。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
    [解]这个法就是修行十善业道。是哪十善呢?就是身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口永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等不善行为,并积极去放生护生,不占他人便宜,与人方便,言行端正,诚
实守信。意永离贪欲、瞋恚及邪知邪见。
    [经]龙王。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何等为十。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三。永断一切瞋恚习气。四。身常无病。五。寿命长远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九。无恶道怖。十。命终生天。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随心自在寿命。
    [解]龙王,如果远离杀害众生的行为和念头,即能成就十种远离烦恼的果报。是哪十种呢?一、于一切众生普施无畏,令其身心安稳没有恐惧。二、于一切众生,常常生起大慈悲心,真诚爱护。三、能永远断除一切瞋恚的习气,逆来顺受不生烦恼。四、身体健康无有疾病。五、寿命长远。六、永远得到天地鬼神的拥护。七、睡时常无恶梦侵扰,安稳快乐。八、化解冤亲债主的怨结,所有的怨恨自然解除。九、坚信自己不会堕恶道,对于恶道自然不生畏怖。十、命终得生天道享福。这就是不杀生的十种善的果报。若能以此功德回向无上正等正觉,将来成佛时就能得到佛那样随心自在的无量寿。
    [经]复次龙王。若离偷盗。即得十种可保信法。何等为十。一者。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二。多人爱念。三。人不欺负。四。十方赞美。五。不忧损害。六。善名流布。七。处众无畏。八。财命色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九。常怀施意。十。命终生天。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证清净大菩提智。
   [解]佛又对龙王说:如果远离偷盗及占有的行为和念头,即能得到十种财产恒保不失,人品信誉可靠的殊胜果报。是哪十种呢?一、家中物资财宝丰足,积蓄丰厚,不为王法、盗贼、水火及败家子所耗散毁损。二、得到众人的爱戴和拥护。三、人不欺负。四、因能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故得十方诸佛赞美。五、即使遭到别人的损害也不会忧虑。六、积善之名广为流传。七、身处大众之中自在,从容,无所畏惧。八、财产安稳,寿命长远,身体康乐,而且辨才无碍。九、对一切众生常存布施之心。十、命终生天享福。这就是离偷盗的十种善的果报。若能以此功德回向无上正等正觉,将来成佛时就能证得如佛那样清净圆满的大智慧。
    [经]复次龙王,若离邪行,即得四种智所赞法。何等为四。一、诸根调顺。二、永离諠掉。三、世所称叹。四、妻莫能侵。是为四。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丈夫隐密藏相。
    [解]佛又对龙王说,如果远离邪行邪念,即能得到有智慧之人所赞叹的四种果报。是哪四种呢?一、身体健康调柔和顺。二、家庭祥和安宁,远离吵闹。三、为社会大众所共赞叹。四、妻室不受侵犯。这就是离邪行的四种善果。若能以此功德回向无上正等正觉,将来成佛时,就能得到如佛一样的大丈夫隐密藏相。
    [经]复次龙王,若离妄语,即得八种天所赞法。何等为八?一、口常清净,优钵华香。二。为诸世间之所信伏。三。发言成证。人天敬爱。四。常以爱语。安慰众生。五。得胜意乐。三业清净。六。言无误失。心常欢喜。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胜,无能制伏。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即得如来真实语。
    [解]佛又对龙王说:如果能远离妄语,说诚实话,就能得到八种天人所赞叹的果报,是哪八种呢?一、语业清净,口常出青莲花香。二、诚实的言语为世人所尊重、信伏。三、所言无虚,出言成证,能得到人、天大众的尊敬爱戴。四、常用真实关爱之言安慰喻,令起向往之心而学习菩萨道。劝勉苦难众生。五、法喜充满,身口意三业清净。六、言论没有过失,常生欢喜心。七、言论诚实可靠,人、天都欢喜、尊重并依之奉行。八、智慧超群,辨才无碍,无人驳倒。这就是远离妄语的八种善果。若能以此功
德回向无上正等正觉,将来成佛时,就能得到如来真实语。
    [经]复次龙王。若离两舌。即得五种不可坏法。何等为五。一。得不坏身。无能害故。二。得不坏眷属。无能破故。三。得不坏信顺本业故。四。得不坏法行。所修坚固故。五。得不坏善知识。不诳惑故。是为五。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正眷属。诸魔外道不能沮坏。
    [解]佛又对龙王说:如果远离两舌,即能得到五种坚固不坏的果报。是哪五种呢?一、得不坏之身,无人能伤害。二、得和睦眷属,无人能离间。三、得诚信美誉,正业顺利。四、得修
行正法,道心坚固,不遭破坏。五、得良师益友,不受欺骗迷惑。这就是远离两舌的五种善果。若能以此功德回向无上正等正觉,将来成佛时,就能得到修习正法,道心坚固的清净僧团,一切诸魔外道不能破坏阻挠。
    [经]复次龙王。若离恶口。即得成就八种净业。何等为八。一。言不乖度。二。言皆利益。三。言必契理。四。言词美妙。五。言可承领。六。言则信用。七。言无可讥。八。言尽爱乐。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具足如来梵音声相。
    [解]佛又对龙王说:如果远离恶口,即能成就八种清净善业。是哪八种呢?一、言语如理如法,恰如其分。
 楼主| 发表于 2020-12-9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出言成则,闻者受益。三、言论符合事实真相,契机契理。四、善巧说法,言词美妙。五、言语温和自然,令人信受。六、心地真诚,言而有信。七、言词正确,无可指责。八、语言和善,人人喜闻。这就是远离恶口的八种善德,若能以此功德回向无上正等正觉,将来成佛时,就具足如来梵音声相。
    [经]复次龙王。若离绮语。即得成就三种决定。何等为三。一。定为智人所爱。二。定能以智如实答问。三。定于人天威德最胜。无有虚妄。是为三。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即得如来诸所授记。皆不唐捐。
   [解]佛又对龙王说:如果远离绮语,即能成就三种决定善果。是哪三种呢?一、决定为诸佛菩萨所爱护。二、决定能以智慧言语,善巧方便,如实答问。三、决定能得人天威望德行最殊胜的果报,无有虚妄。这就是远离绮语的三种善报,若能以此回向无上正等正觉,就能获得如来诸所授记,一切功德皆不虚掷。
    [经]复次龙王。若离贪欲。即得成就五种自在。何等为五。一。三业自在。诸根具足故。二。财物自在。一切怨贼不夺故。三。福德自在。随心所欲。物皆备故。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献故。五。所获之物。过本所求。百倍殊胜。由于昔时。不悭嫉故。是为五。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三界特尊 。皆共敬养。
    [解]佛又对龙王说,如果远离贪欲,即能得到五种自在的果报。是哪五种呢?一、身口意三业清净自在,六根具足,身体健康,心无烦恼。二、财物随意具足无缺,一切冤家盗贼不会抢夺侵占。三、福德自在,财物具备,随心所欲,无不成办。四、社会地位受到大众拥戴,珍奇妙物皆由百姓奉献,又能以此回馈社会。五、由于前世不悭吝嫉妒,故今生所得的财物远胜所求百倍。这就是远离贪欲所得的五种自在果报。若能以此功德回向无上正等正觉。将来成佛时,就能得到三界众生无比的尊重与诚敬供养。
    [经]复次龙王。若离瞋恚。即得八种喜悦心法。何等为八。一。无损恼心。二。无瞋恚心。三。无诤讼心。四。柔和质直心。五。得圣者慈心。六。常作利益安众生心。七。身相端严。众共尊敬。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无碍心。观者无厌。
    [解]佛又对龙王说,如果远离瞋恚,即能得到八种喜悦心。是哪八种呢?一、无损人利己、令众生烦恼的心。二、无瞋恚恼怒心。三、无争论斗讼、是非之心。四、心意柔和,正直而无谄曲。五、得具圣人一样的慈悲心。六、时常存有利益安乐一切众生的心。七、容貌端正庄严,令一切众生尊敬。八、由于和善忍辱,能够承受一切善恶、违顺的境界,命终速生色界天。这就是远离瞋恚的八种功德,若能以此回向无上正等正觉,将来成佛时,就能得到佛的自在无障碍心,令见闻者无不欢喜。
    [经]复次龙王。若离邪见。即得成就十功德法。何等为十。一。得真善意乐。真善等侣。二。深信因果。宁殒身命。终不作恶。三。惟归依佛。非余天等。四。直心正见。永离一切吉凶疑网。五。常生人天。不更恶道。六。无量福慧。转转增胜。七。永离邪道。行于圣道。八。不起身见。舍诸恶业。九。住无碍见。十。不堕诸难。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速证一切佛法。成就自在神通。
    [解]佛又对龙王说:如果远离邪见,即得成就十种功德。是哪十种呢?一、法喜充满,得真正善友。二、深信因果,宁舍身命,终不作恶。三、惟皈依佛,不皈依神明天道等众。四、心地平直,见解正确,永离一切吉凶疑惑之说。五、常生人天善道,不堕恶道。六、无量福德智慧,辗转增胜。七、永离邪道,行于圣人之道。八、不执着色身为我,舍离一切恶业。九、具真实智慧,正知正见,通达无碍。十、不会感召各种灾难。这就是远离邪见的十种殊胜功德。若能以此功德回向无上正等正觉,将来成佛时,速证诸法实相,成就自在神通。
    [经]尔时世尊。复告龙王言。若有菩萨。依此善业。于修道时。能离杀害。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长寿无夭。不为一切怨贼损害。
    [解]这时,释迦牟尼佛,又告诉龙王说:如果有菩萨,依据以上的十种善业,在正修菩萨道时,能够远离杀害生灵,进而修行布施,则能常得财宝丰足,无有能侵犯夺取者,而且健康长寿,不会夭折或死于非命,也不会为怨家、盗贼之所损害。
    [经]离不与取。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最胜无比。悉能备集。诸佛法藏。
    [解]修学佛法的菩萨,若能远离不与而取的盗窃行为,进而修行布施,则能常得财宝丰足,无有能侵犯夺取者,而且能得到更加无比殊胜的果报,于十方三世诸佛的法藏皆能通达。
    [经]离非梵行。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其家直顺。母及妻子。无有能以欲心视者。
    [解]修学佛法的菩萨,若能远离淫乱的非梵行,进而修行三种布施,则能常得财宝丰足,无有能侵犯夺取者,不仅其妻子能保守贞节,正直和顺,而且,他的母亲妻子儿女备受世人尊敬,外人绝不以淫欲心觊觎之。
    [经]离虚诳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离众毁谤。摄持正法。如其誓愿。所作必果。
    [解]修学佛法的菩萨,若能远离虚妄不实的言语,进而修行布施,则能常得财宝丰足,无有能侵犯夺取者。且不会遭到众人的诽谤,又能如实受持佛陀的教诲,精勤修行,必能满其所愿。
    [经]离离间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眷属和睦。同一志乐。恒无乖诤。
    [解]修学佛法的菩萨,若能远离两舌,不挑拨离间,进而修行布施,则能常得财宝丰足,无有能侵犯夺取者,且眷属和睦,同心同德,和乐融融,永无口舌之争。
    [经]离麤恶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众会。欢喜归依。言皆信受。无违拒者。
    [解]修学佛法的人,若能远离粗言恶语,进而修行布施,则能常得财宝丰足,无有能侵犯夺取者。于一切大众集会处,皆能受到欢迎拥戴,而且众皆乐意归投依靠,信受奉行,无有违逆抗拒。
 楼主| 发表于 2020-12-9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经]离无义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言不虚设。人皆敬受。能善方便。断诸疑惑。
    [解]修学佛法的菩萨,若能远离无义语,进而修行布施,则能常得财宝丰足,无有能侵犯夺取者。且所言真实不虚,人皆恭敬接受,善巧方便,帮助一切众生断除疑惑障难。
    [经]离贪求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所有。悉以慧舍。信解坚固。具大威力。
    [解]修学佛法的菩萨,若能远离贪求心,进而修行布施,则能常得财宝丰足,无有能侵犯夺取者。且能以智慧广修布施,对于佛法的信解更是坚固而不可动摇,所以具有甚大的威德和道力。
    [经]离忿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速自成就。无碍心智。诸根严好。见皆敬爱。
    [解]修学佛法的菩萨,若能远离忿怒心,进而修行布施, 则能常得财宝丰足,无有能侵犯夺取者。且能快速成就无障碍的心智,而使心体得到真正的自由、解脱。至于所得到的身体相貌,则庄严妙好,凡有见者,无不敬爱。
    [经]离邪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恒生正见。敬信之家。见佛闻法。供养众僧。常不忘失。大菩提心。
    [解]修学佛法的菩萨,若能远离邪见和颠倒,进而修行布施,则能常得财宝丰足,无有能侵犯夺取者。且生生世世,生在具有正见,敬信佛法的家庭,常能见佛闻法,供养大众僧宝,培植福田,对于往昔所发之求生净土,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菩提心,永远不会忘失。
    [经]是为大士修菩萨道时。行十善业。以施庄严。所获大利如是。
    [解]这就是菩萨修菩萨道的时候,以十善业道为基础,而广修布施度,所获得的最大利益。
    今人不知勤修十善,因无十善基础,故虽修六度万行,而不具上述之功德利益。
    [经]龙王。举要言之。行十善道。以戒庄严故。能生一切佛法义利。满足大愿。
    [解]世尊又对龙王说,明了以上所讲的功德利益,以下简要说明。修行十善业道的菩萨,若能以清净戒行,庄严自己,便能获得一切佛法的真实义利,并能满足他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愿。
    [经]忍辱庄严故。得佛圆音。具众相好。
    [解]修行十善业道的菩萨,若能以忍辱行,庄严自己,便能获得诸佛的圆妙音声,具足佛所具足的一切相好。
    [经]精进庄严故。能破魔怨。入佛法藏。
    [解]修行十善业道的菩萨,若能以精进力,庄严自己,便能降伏魔王怨家、烦恼习气,深入诸佛法藏。
    [经]定庄严故。能生念慧。惭愧轻安。
    [解]修行十善业道的菩萨,若能以禅定功夫,庄严自己,便能生念慧等五根五力、惭、愧、轻安,使身心自在快乐,充
满智慧法喜。
    [经]慧庄严故。能断一切分别妄见。
    [解]修行十善业道的菩萨,若能以智慧庄严自己,便能获得诸法实相,断除一切分别妄想。
    [经]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
    [解]修行十善业道的菩萨,若能进而修习慈无量心,庄严自己,对一切众生,不起恼怒之心,更不忍使众生受到伤害。
    [经]悲庄严故。悯诸众生。常不厌舍。
    [解]修行十善业道的菩萨,若能进而修习悲无量心,庄严自己,对一切众生,常怀怜悯之心,不管众生能否接受教化,他都永不疲厌,永不舍弃众生。
    [经]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
    [解]修行十善业道的菩萨,若能进而修习喜无量心,庄严自己,对于一切众生的善言善行,绝不嫌弃嫉妒,而能随喜赞叹。于一切众生的不善行,心中不落痕迹。
    [经]舍庄严故。于顺违境。无爱恚心。
    [解]修行十善业道的菩萨,若以兼修舍无量心,庄严自己,对于顺境善缘不生贪爱,于逆境恶缘不起瞋恚。
    [经]四摄庄严故。常勤摄化一切众生。
    [解]修行十善业道的菩萨,若能进而修习四摄法,庄严自己,便能恒常精勤摄受教化一切众生。
    [经]念处庄严故。善能修习四念处观。
    [解]修行十善业道的菩萨,若能进而修习四念处,庄严自己,就能善于修习四念处观法,将心安住于此,才能断除贪、瞋、痴、爱而不放逸。
    [经]正勤庄严故。悉能断除一切不善法。成一切善法。
    [解]修行十善业道的菩萨,若能进而修习四正勤,庄严自己,就能断除一切恶法,而能成就一切善法。
    [经]神足庄严故。恒令身心轻安快乐。
    [解]修行十善业道的菩萨,若能进而修习四神足,庄严自己,就能使身心恒常轻安快乐。
    [经]五根庄严故。深信坚固。精勤匪懈。常无迷妄,寂然调顺。断诸烦恼。
    [解]修行十善业道的菩萨,若能进而修习五根,庄严自己,则能对佛陀教诲,具有坚固不移的信心,因此能勇猛精进而不懈怠。于诸善法心常明了而不迷惑忘失,身心寂静安祥,柔和调顺,不起贪瞋痴慢疑等烦恼。
    [经]力庄严故。众怨尽灭。无能坏者。
    [解]修行十善业道的菩萨,若能进而修习五力,庄严自己,就能断除一切怨业烦恼,没有任何力量可以破坏他的道心。
    [经]觉支庄严故。常善觉悟一切诸法。
    [解]修行十善业道的菩萨,若能进而修习七觉支,庄严自己,则能常常善于觉悟明了一切诸法。
    [经]正道庄严故。得正智慧。常现在前。
    [解]修行十善业道的菩萨,若能进而修习八正道,庄严自己,就能得到真实智慧恒常现前。
    [经]止庄严故。悉能涤除一切结使。
    [解]修行十善业道的菩萨,若能进而修习止的功夫,庄严自己,就能断除一切烦恼的缠缚。
    [经]观庄严故。能如实知。诸法自性。
    [解]修行十善业道的菩萨,若进而修习观的功夫,庄严自己,则能如实了知宇宙人生的真实相。
    [经]方便庄严故。速得成满。为无为乐。
    [解]修行十善业道的菩萨,若进而修习方便法,庄严自己,则能迅速成就圆满的世出世间法,得真实究竟永恒之喜乐。
    [经]龙王,当知此十善业。乃至能令十力。无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圆满。是故汝等应勤修学。
     [解]佛又对龙王说,你应当知道这十善业道,乃至能够使如来果地上十种特殊的能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一切佛法都能得以圆满成就,所以你们应当精进修学。
    [经]龙王,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27 17: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