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648|回复: 0

耳根圆通的优势到底在哪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9 16:1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题目】:耳根圆通的优势到底在哪里?
        声明:以下结论,并不权威,仅供参考。

楞严经》中文殊说:
 我今启如来,如观音所说,
 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
 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
 目非观障外,口鼻亦复然,
 身以合方知,心念纷无绪;
 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
 五根所不齐,是则通真实。
 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
 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
 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
 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
 纵令在梦想,不为不思无,
 觉观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
 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
 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
……
        《宗镜录卷第四十四》慧日永明寺主智觉禅师延寿集:
  以六尘钝故。名不自立。相不自施。以六根利故。强自建立。而为缘对。若能了境本寂。识自无生。则入平等真空。方称究竟见性耳。故云见性周遍。非汝而谁。
  闻性者。即今闻性。具三真实。文殊简出。现证可知。观音入门。圆通立验。非从行得。不堕有为。岂假功成。本来如是。
……
        《楞严经》中,有文殊菩萨评价观音法门“耳根圆通”的三“真实”:圆真实、通真实、常真实。
        解释(仅供参考):
        圆:例如用圆规画圆,这个圆不是半圆,也不是大半圆,也不是小半圆,而是整圆。(其实,“圆真实”中的这个圆,应是个立体的球。)
        通:例如用圆规画圆,圆规两支脚的距离(即圆的半径),可以跨过极远距离,连墙壁也不能阻碍,远近都可以。
        【注释】:这圆、通两项,组成了一个类似雷达的笼罩上下左右前后等全方位的极大监控范围。
        常:这一项表示,这个类似雷达的监控状态是24小时、不论任何情况都可以存在,可称“全天候”。也就是闻性,不论声音的动静,不论声音的有无,哪怕做梦时都存在。
        【结论1】:“圆”、“通”、“常”三字,组成了一个全方位、全天候的范围极大的类似雷达的监控区域。
        真实:《宗镜录卷第四》慧日永明寺主智觉禅师延寿集:“何谓真实?答曰:寂灭故名为真实。”
        真实,就是前面引用的《宗镜录》中的“境本寂”、“平等真空。”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三》唐玄奘译: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以真实为实谛者,真实之法即是如来、虚空、佛性。若如是者,如来、虚空及与佛性无有差别。”
        【注释】:“性”:意思是性质、性能、或功能。
        【结论2】:真实,就是寂灭,就是如来法身、虚空、佛性。所谓“见性成佛”,“真实”就是要见的“性”。
        但是,“耳根”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具有“圆通”,或三“真实”的性能。
     例如:《楞严经》中文殊菩萨说:“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其中的“循声故流转”就是“着相”。
        【结论3】:不是只要听声音,就可以算是修行“耳根圆通”。
        前面引用的《宗镜录》说: “文殊简出,现证可知,观音入门,圆通立验。”
        “现证”、“立验”:表示前面所说的三“真实”,它的存在,即使是普通人也可以现在、立刻证明与验知。
        【疑问】:哪些情况下,可以算是在修行“耳根圆通”?
        前面引用的《宗镜录》中有“以六尘钝故。名不自立。相不自施。以六根利故。强自建立。而为缘对。”
        “以六尘钝故”,“耳根圆通”不能自已自然建立。
        “以六根利故”,“耳根圆通”可以通过自己努力强行建立。
        前面引用的《宗镜录》说“非从行得,不堕有为,岂假功成,本来如是。”
       《宗镜录》中相距比较近的两个词“强自建立”与“非从行得,不堕有为”等似乎矛盾?
        其实“强自建立”的东西是“心静”或者称是“不动”、“不住”,是“无为”。因此与“非从行得,不堕有为”等相互一致,不矛盾。
        例如:《楞严经》的三“真实”中有①“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②“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③“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
        如果修行人要努力的分别或同时体验到这三种状态,通常要保持心非常的静,心思不敢有一点乱动,一动就听不到了。甚至要闭上眼睛才可以稳定的做到。也即《楞严经》中文殊菩萨说的“譬如人静居”。
        以上这种“心静”的状态,就可称做是随顺“真实”,即模仿《楞严经》所说三个真实的真实。参考《大乘起信论》,这就是初级的“心真如门”
        而在“心静”同时听到的各种声音等,就是初级的“心生灭门”。
       【注释】:刚开始练习时,听到声音,很难随之产生联想(因为要静心),但不是要拒绝联想,而是做不到。练习久了,应该就可以做到:听到声音时自然升起联想(如同观众看到电视画面自己变换一样),同时保持心静不变。
        【强调】:不是只有以上三种情况才能实现“耳根圆通”,其它情况也可以。
        《大乘起信论》马鸣菩萨造 法师真谛译:“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诃衍体故;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
     其中,“即示”,是指现在就正在展示。“能示”,是指有能力展示,但现在可以不展示。
       比如,“耳根圆通”,周围有许多声音,但可以主动的选择只倾听某一局部区域的声音,而屏蔽掉其它区域的声音。
        “耳根圆通”,甚至是可以逐步缩小关注区域,到只关注一个点,再到只关注空无。也即此时可以实现出世间的四禅八定。
        【注释】:关注“空”,这里的“空”可以算是声音值等于0的特殊的有声状态。
        另外,在这个“能示”的“心生灭门”之外,一定要有“即示”的“心真如门”存在。“即示”,现在正在展示。即当前要保持“心静”,或称“心无所住”,或称“心无觉知”。
        【结论4】:心静的同时,能够听到声音,以及能够感知到随之而来的种种变化,就是在修行“耳根圆通”。
        进一步说明:
        《宗镜录卷第二十三》慧日永明寺主智觉禅师延寿集:如先德云:谓寂照无二,为菩提相,犹如明镜,无心为体,鉴照为用,合为其相。亦即禅宗即体之用。
        “心静”,可称是镜子的体。也可称是《金刚经》中的“应无所住”的“清净心”的体。
        而在前面所述“心静”之时听到的各种声音等,可称是镜子中的影像。心静的程度越高,镜子中的影像越清晰,越神奇,可以辨认出真相,看破虚妄。
       前面引用的《宗镜录》中说的“谓寂照无二,为菩提相,犹如明镜”,这就是《楞严经》中的三“真实”的真实的具体样子,有寂有照,“寂照无二”,“犹如明镜”,寂照分明。
        而这种真实的状态,六根中的其余五根“眼鼻舌身意”,虽然也可以做到,但是都不如耳根容易获得,并且较为稳定。
        在《楞严经》中的三“真实”前面,文殊菩萨还说了多个“云何获圆通?”等,列举了其它法门的种种缺点,就是表示耳根圆通容易克服这些缺点。
        而“耳根圆通”的优点,基本全部体现在了三“真实”里面。
        【结论5】:“耳根圆通”具有”“现证可知”、“圆通立验”的三“真实”的优点,这就是“耳根圆通”区别于其它法门的优势。
        所以文殊菩萨强力推荐“耳根圆通”说:“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沈沦,但以此根修,圆通超余者,真实心如是。”

……(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9-30 08: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