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8650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0-12-7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他会养你。那个报怨的就很麻烦,报怨的真的就杀害你,你跟他过去,你过去世杀他,他今天来杀你,会愈来愈多。让我们想想,现在许许多多妇女堕胎,尤其是未婚的女孩子去堕胎,堕胎是什么?杀你的儿子,你的儿子会记恨,他将来会杀你。你结婚再投胎到你家做儿女,那他是过去被你杀掉的,现在又回来,他会用什么手段对你?你很喜欢养他,养大之后,他就来问你讨命,你说这还得了吗?这冤冤相报,没办法。怀孕这个小孩子,如果是报恩的,你把他杀掉,恩将仇报,这个恩变成仇;他如果是来报怨的,你把他杀掉,怨上加怨,这还得了?不得了!他是讨债的,你再把他杀掉,不但欠了债,还欠了命,这个事情讲不完。细心冷静去观察,今天社会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你想想看,现在人起心动念想的是什么、说的是什么、造的是什么,你全明白了。我们一生际遇无非是业感而已,我们过去造的业,现在所造的业,感得的果报,与任何一个人都没有关系,完全是自作自受。今天你有父母,你能够尽孝道,不但你随顺性德,而且你的表现会影响别人,那就是你在教化众生,自行化他。给社会大众做好榜样,给社会大众这里头有部分人违背了性德的人,让他看到、让他听到,慢慢感化他,帮助他觉悟,帮助他回头,无量无边的功德。
大乘经上我们常常读到,世尊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句话是真的,一点不假。在中国,我们的老祖宗告诉我们人性本善,《三字经》上一开头,「人之初,性本善」,跟佛讲的是一个道理。人是教得好的,圣贤教出来的,佛菩萨教出来的。在中国古代社会,我们在典籍里面看到,家教父母教,尤其是母亲,长辈教,邻里乡党都教,都会给底下一代人做好榜样;社会教、国家教,所以圣贤君子多,才有大同之治。「礼运大同篇」里面所说的不是理想,在中国实现过。什么时候实现的?经书里面记载的,尧舜禹这三代,禹传位给他的儿子,儿子真正是贤人,得到人民的拥护、人民的爱戴,形势所趋。可是王启之后,中国就变成家天下,这不是禹的意思,所以王启之后,在中国叫小康之治,三代,夏商周,都是传给儿子。
可是,他们对于继承人那种教育,我们现在可以说是达到真正的圆满。培养国家的继承人,自己来培养,以前?以前是访贤,到外面去找,找圣贤人。圣贤人不一定能找得到,王启之后开始培养圣贤人,圣贤的接班人,不是没有道理。你要是完全讲那是私心的话,这个有点是侮辱别人,你不了解。贤人愈来愈少了,培养。周家的典籍非常完备,现在《四库》里面都收着有,我们看看周朝,他怎样培养下一代接班人成为圣贤。武王死的时候,儿子只有十岁,有人说十三岁,也有人说十岁。三个老师,召公做太保,周公做太傅,姜太公做太师。这是什么?这三个老师,来教导下面这个班子,主要是教太子,当然太子还有陪读,那些文武大臣里面优秀的子弟找来陪读,就是下头一个朝廷,底下一个朝廷,接班人。太保管什么?我们今天的说法,是管体育,教你什么?养生之道,你的生活起居,太保管这个;太傅管德行,品德的修养,教你这些,仁义道德,五伦、五常、四维、八德,他管的,太傅;太师,教你学术、经史、治国平天下的这些道理方法,古人的这些经验,太师管。三个老师。三个老师之外,还有三个教练,老师教你,你是不是真干?另外有三个老师跟你生活在一起,要把老师教的统统做到,我叫他三个教练,这三个教练名称叫,少保、少傅、少师,这三个是跟太子生活在一起的,主要就是说,老师所教的东西你是不是真做到,这样培养。
我们古人所讲,人的习性,「近朱则赤,近墨则黑」,让这个小孩,未成年的将来的帝王,他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接触到的全是正人君子。所有一切不善都不让他看见,用这种方法来培养圣贤君子,你看看古人的用心,我们不能不佩服。国家最有德行的人、最有学问的人,请他来做老师;稍微年轻一点的,也是有德行、有学问的,做少师,跟他生活在一起,帮助他要把老师所教的要讲清楚、讲明白,有疑问的时候,他们都来解释,一定要做到,落实在日常生活。圣贤是培养出来的。国家各级的干部是从家学里面挑选出来的,用什么方法?考试制度。这个考试制度在中国也非常非常之久远,尧舜时候就采取这个方法,听其言,观其行,不是随便选拔,很细心、很负责任来选拔。到汉武帝,这才正式制定了制度,选拔的标准两个字「孝廉」。孝亲跟尊师是合在一起的,对父母能孝顺,对尊长能够敬重;第二个条件就是廉洁,不贪污,你看用这个。孝一定对国家尽忠,对人民负责,廉就不贪污。这个制度一直到满清,你看改朝换代多少次,汉武帝这个制度没有人改变,都遵守,可见这是个好制度。非常可惜,到了民国这个制度就废止,就没有了,不再用这个东西,现在社会乱了。
今天整个世界都乱了,也有人来问我怎么办、怎么救?如果消极的来说,那就是我们李老师的话,李炳南老居士他老人家是九十七岁往生的,往生的前一天下午,跟身边的几个同学们说,「世界乱了,佛菩萨、神仙下凡都救不了,你们只有一条生路,念佛求生净土」。这是李老师最后的遗言,劝我们念佛求生净土。我说李老师说这句话是消极的,正确,一点都不假,真实的指导。积极,断恶修善,老实念佛,度自己也度别人,一定要给社会大众做最好的榜样,这个很重要。最好的榜样是什么?就是把五伦、五常、四维、八德做出来。从哪里下手?从《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就能够把中国古圣先贤的教诲,伦常四维八德就做出来了,要真干!真正发这种心去做的人,这人是菩萨,在儒家讲,这人是圣贤。
从前读书立志就是希圣希贤,我希望做圣人、希望做贤人,读书志在圣贤。以后慢慢有变质,读书志在功名富贵,这在历代不少,圣贤有,不多,世世代代在中国都有圣贤,但是大多数人已经把读书为求取功名、求取富贵的一种手段。但是他们书念得不错,虽然用这个取富贵, |
|